冯家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5&rec=10&run=13

第三节 冯家镇


冯家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东连李家乡,东南毗邻永丰乡,西南与下洼镇相邻,西北与无棣县接壤。1997年2月,冯家乡撤乡设镇。辖3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冯家村。总面积9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33公顷。是年,总人口342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6人。人口出生率5.68‰,自然增长率-1.27‰。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7亿元,财政收入57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8年分别增长92.2%、82.9%、76.6%。

2001年3月,调整乡镇区划,李家乡并入冯家镇。镇域扩大,北临渤海湾,东依徒骇河,西跨秦口河与无棣县接壤,南邻下洼镇。镇政府驻冯家村,东南距县城17.5公里。新海路、滨港路纵贯全镇。主要水系有秦口河、胡营河、傅家河、丰收河、杨营干和山李干。秦口河、徒骇河穿镇境直通渤海。古来即得网渔之利,主要特产有虾皮、对虾、虾酱、三疣梭子蟹、梭鱼、海蜇等。至2003年,全镇拥有渔船700余只,从业人员7000多人,机动车12000多辆,从事流通人员8000多人;淡水面积1666.67公顷。建有1处综合性批发市场——鲁北水产品批发市场,1处专业批发市场——冯家镇王尔庄海蛰批发市场,经营鱼类200余种,虾蟹贝类50余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年植棉9333.33公顷左右。先后引资5000多万元建起14个棉花加工厂、1处织布厂和以棉花秸杆作原料的轻型墙体板加工厂。是鲁北重要的海产品生产、集散地和棉花生产加工基地。全镇共发展冬枣密植园1400公顷,李雅庄村李景亮在2002~2003年连续获县冬枣赛会一等奖。2003年,全镇养牛4318头、养羊9650只、养鸡63万只,特种养殖650只。以生产木耳、鸡腿菇、香菇等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已初具规模。2007年,全镇版图总面积25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43.52公顷,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58400人,其中农业人口54700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9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

一、农业
1988年,冯家乡粮食总产量6550吨,棉花总产量290吨。大牲畜存栏3024头,羊存栏1950只,猪存栏400头,家禽存养5.18万只。1996年,打通谢马干沟,疏浚八支干沟、蔡洼干沟、大流干沟,使之与傅家河、丰收河、秦口河形成三纵三横完善的水利排灌格局,建成流量3.5立方米/秒的大型扬水站1座,完成东水西调工程。先后对傅家洼、商家洼进行综合开发,基本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达到旱涝碱综合治理的目的。至1997年,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清挖各类沟渠800余条,配套建筑物500余座,完成土方66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666.7公顷,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97年,有枣粮间作面积733.3公顷,冬枣密植园66.7公顷;粮食总产量1.7万吨,棉花总产量325吨;大牲畜存栏1.7万头,羊存栏1.25万只,猪存栏1.76万头,家禽存养量44.3万只,畜牧总收入达6109万元。1998年,冯家镇总投资97万元、新挖沟2条4500米、开挖三级沟367条14.68万米、清淤沟25条、建建筑物136座,对商家洼1000公顷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动土180万立方米,建成了沟、渠、路、桥、涵、闸配套的农田水利体系。李家村农民发明家赵振奎,1994年研制的“开沟施肥机”集开沟、施肥、播种、盖膜、喷药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2002年研制的“双面喷药机”,一次喷药,既可喷叶面,又可喷底面,省时省力。这两项发明在全县棉花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李家村植棉大户李丙贞,2002~2003年每年植棉13.33公顷,基本实行机械化作业,年产棉36吨,收入20万元。2003年,李雅庄村植棉800公顷(含村外承包地),棉花总产量2000吨,人均收入8000元;全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10户,5万元以上的120户。2004年,棉花种植面积10667公顷。2007年,借助国家实施良种补贴的机遇,落实良种补贴6667公顷,受益人口6000余户,为棉农节约150余万元。同年,种植冬枣933公顷,产量2800万公斤。全镇建成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基地9个,建成会员基地6个,品牌基地1个。粮食总产量0.69万吨,棉花总产量11948吨。

二、渔业
1988年,全乡拥有渔船584艘,从业人员1726人,捕捞量1.8万吨,人均收入800元。1991年,乡政府投资135万元建成鲁北海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顶棚面积5000平方米,房屋127间,摊位2500个。主要经营虾皮、海米、鲈鱼、梭鱼、海蛰、毛蟹等多种海、淡水产品,是鲁北地区主要水产品集散地。市场内交易、食宿等服务设施齐全。北集村投资50万元,建起秦口河修船厂、修配厂,年产值80万元,创利税25万元;冯家村与县电业局、粮食局联合投资60万元建起冯家船坞。1993年,在渔业生产领域普遍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1996年,经县工商局批准设立鲁北海产品批发市场,由多元投资主体构成,实行企业化运作,营业面积4.5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经营多种水产品,销售网辐射全国各地及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国家。1997年,商家村投资60万元建成海米批发市场,主要经营海米、虾皮、海蜇等,海产经营户250户。与鲁北海产商场互为补充,形成完善的渔业市场体系。是年,全镇拥有渔船1082艘(只),从业人员5500人,捕捞量3.5万吨,产值1.70亿元。常年从事海产品外运内销的人员2000余人,渔民人均收入6000元。2001年,为适应渔业发展的需要,镇政府又投资500万元对鲁北海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扩建。建起样式新颖、造型别致的商品楼房2800平方米,建成顶棚5000平方米,硬化交易场地16000平方米,新增交易摊位1500个。市场集日成交额多达100余万元。是年,该市场被评为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100强,列第51位。2007年被评为省十大水产品批发市场之一。2007年,全镇拥有渔船500余艘,捕捞从业人员 3000人,捕捞量4.1万吨,渔民人均收入1.1万元。全镇渔业产值达到4.3亿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38.8%。

三、民营经济
1988年,冯家乡办、村办、个体、联合体企业345家,总产值684万元。其中重点企业有乡窑场、良种场、艺品厂、船具修造厂、面粉厂、综合贸易货栈等。以船具修造厂为龙头,带动辐射全乡及周边9000多户人家从事网具生产。产品销往天津、大连、青岛等地,年纯收入400多万元。1993年,大蔡村投资10万元建成面粉厂。是年,全乡个体、联办企业1156家,从业人员1744人,企业总产值830万元。1996年5月,投资560万元在乡政府驻地建起长1.3公里的商业街。1997年,冯家镇大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集体企业实行承包租赁、拍卖,重新盘活资产,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是年,全镇有镇办企业8个,从业人员174人;村办企业51个,从业人员2985人;联户办企业248个,从业人员1134人;个体企业1477个,从业人员5159人。全镇新上项目255个,总投资1642万元,其中投资3万元以上的项目250个,全镇企业总产值3.12亿元。2001年,全镇工商业户3910户,从业人员6402人,固定资产7050万元。2002年,工商业户4011户,从业人员9253人,固定资产12099万元。2003年,工商业户4122户,从业人员12618人,固定资产13694万元。2003~2007年,全镇累计新上民营经济项目536个,完成投资额4.8亿余元。2007年,全镇民营经济从业人员22634人。

四、村镇建设

1988年,冯家乡境内有滨港路、冯李路通过。通讯工具有14部手摇式电话机。1995年,乡政府投资35万元,新上程控交换机,安装程控电话48门,村村可通程控电话。1996年安装128门。同年,乡政府投资380万元,铺设柏油路49公里,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冯家村投资20万元,实现户户门前柏油路。公路的畅通,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全乡货运车辆达328辆,有大小“中巴”客车58辆,公共汽车村村相通,长途客车可直发莱州和天津塘沽。1997年,全镇安装程控电话560门,平均每20户1部程控电话;个体经营业户拥有移动电话35部。是年6~11月,冯家镇党委、政府经多方考察论证,投资460万元,铺设自来水主管线48公里,实现村村、户户通自来水,成为全地区第一个户户通自来水的镇,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吃水难的问题。2002年,镇政府集中投资2600万元完成冯李路拓宽改造、冯家汽车站建设、“园丁家园”住宅小区建设、鲁北水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镇区街道美化亮化、中学电教大楼和中心幼儿园建设7项工程,小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镇政府驻地形成了三纵三横6条街道的小城镇格局,占地面积4.17平方公里。9月,被列为滨州市城镇建设试点镇。2003年,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楼房300多幢。至2007年,镇区“五纵四横”的街道布局初步形成,楼房总数突破600幢,城镇规模日趋扩大,城镇面积4.6平方公里,城镇居民1.4万人。是年,该镇被省小城镇建设研究会吸收为理事单位,被省环保局命名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五、教育
1988年,冯家乡有小学30处,中学2处,教职工215人,其中民师158人,在校学生3700人。1997年,投资875万元,加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中小学布局。建冯家中心小学,12个教学班。全镇新建校舍394间,购置课桌椅1200套,图书11.8万册,仪器4.5万件。镇政府投资3万元为中学建起标准篮球场,投资30万元为中小学配齐体育器械设备。被省体委评为“山东省体育先进乡镇”。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年底,全镇有中学2处,教学班24个,在校生1337人;定点小学7处,教学点2l处,教学班153个,在校生4819人;幼儿园23处,入园人数900人,入园率98%。全镇教职工277人,其中民师47人,师资达标率94.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01~2002年,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110万元,购置微机250余台,为3处中学和6处小学建起微机室、开设微机课。投资35万元,为中学建起音像备课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实现电化教育“四机一幕”(电视机、录音机、放像机、摄影机和银幕)进课堂,完成中学“校校通”基础工程建设。2003年,冯家镇有中学3处, 60个班,学生3200人。小学25处,189个班,学生5843人。幼儿园10处,幼儿186人。镇政府投资136万元为冯家镇第一中学建起电教大楼,在全县年度综合考评中该校居乡镇中学第一位。参加中考学生562名,录取285人,进入全县前400名66人,名列全县第一。2007年3月,进一步进行小学布局调整。是年,冯家镇有中学3处,小学11处,中心幼儿园1处。3处中学和11处高标准的完全小学全部实现信息化教育。

六、卫生
2000年,冯家镇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24人;村卫生室43处,村医43人。2003年,冯家镇有镇中心卫生院 和镇第二卫生院。 中心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6人,病床20张;第二卫生院有医务人员8人,病床5张。全镇拥有乡村医疗诊所(室)84个,个体医生93人。2007年,镇政府投入资金148万元将原来91个卫生室合并为22个中心卫生室;投入资金160万元兴建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同时,通过“360工程”配备救护车。同年,投入资金12万元在柴家村建成业务用房面积140平方米的五室分离的沾化县第一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年,补偿资金922471.34元,受益20066人次,受益率43%。

七、重点村简介

王尔庄 1992年起,王尔庄村人即以家庭为中转站销售海蜇。1997年,王尔庄村投资50万元,建成海蜇批发市场。该村374户中有200多户从事海蛰营销。2001年7月,投资400万元对市场扩建,占地2公顷,2002年5月投入运营。主要经营产自渤海、黄海、东海及东南亚海域的各种海蛰,其经营范围辐射到全国各地及印尼、韩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旺季日交易额200万元。2003年10月,实现网上交易。2004年10月,村里注册成立了第一家海产品公司——沾化王尔庄海产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10万元,并设立中英文网站。2005年,市场再次实施扩建工程,投资300万元建设长2.5公里市场中心大道(寨子路),投资12万元新上40盏精美路灯,实现了市场的硬化、亮化和美化。2006年,由胜利油田金汪科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市场占地扩至72公顷,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3亿元,主要以海产品加工区、海鲜交易区为主,进一步扩大海蜇及其他海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2007年,王尔庄海蜇深加工项目——即食海蜇取得ISO认证,并注册商标,同年进行批量生产。是年,王尔庄海蜇批发市场被命名为省十大水产品贸易市场之一。


2007年冯家镇各村情况表
┌────────┬────────┬──────┬────────┬───────┬─────────┬─────────┐
│自然村名 │行政村标准村名称│户数 │人口数 │耕地面积(公顷│主导产业 │ │
│ │ │ │ │) │ │ │
├────────┼────────┼──────┼────────┼───────┼─────────┼─────────┤
│冯家 │冯家 │255 │893 │24.63 │渔业 │ │
├────────┼────────┼──────┼────────┼───────┼─────────┼─────────┤
│西堼 │西堼一 │ │162 │567 │51.92 │渔业 │
├────────┼────────┼──────┼────────┼───────┼─────────┼─────────┤
│西堼二 │ │587 │2055 │195.36 │渔业 │ │
├────────┼────────┼──────┼────────┼───────┼─────────┼─────────┤
│南堼 │南堼 │ │273 │955 │67.61 │渔业 │
├────────┼────────┼──────┼────────┼───────┼─────────┼─────────┤
│北堼 │北堼 │ │210 │734 │90.94 │渔业 │
├────────┼────────┼──────┼────────┼───────┼─────────┼─────────┤
│庄科 │庄科 │481 │1682 │179.57 │渔业 │ │
├────────┼────────┼──────┼────────┼───────┼─────────┼─────────┤
│北刘家 │北刘家 │208 │729 │34.45 │渔业 │ │
├────────┼────────┼──────┼────────┼───────┼─────────┼─────────┤
│巴家 │巴家 │102 │307 │11.96 │渔业 │ │
├────────┼────────┼──────┼────────┼───────┼─────────┼─────────┤
│赵家 │赵家 │153 │535 │44.59 │渔业 │ │
├────────┼────────┼──────┼────────┼───────┼─────────┼─────────┤
│大流 │大流 │697 │2438 │262.2 │渔业、冬枣 │ │
├────────┼────────┼──────┼────────┼───────┼─────────┼─────────┤
│傅家 │傅家 │1016 │3555 │258.45 │渔业、冬枣 │ │
├────────┼────────┼──────┼────────┼───────┼─────────┼─────────┤
│药王 │药王 │219 │768 │26.17 │渔业 │ │
├────────┼────────┼──────┼────────┼───────┼─────────┼─────────┤
│北集 │北集 │450 │1575 │101.91 │渔业 │ │
├────────┼────────┼──────┼────────┼───────┼─────────┼─────────┤
│北商家 │北商家 │600 │2100 │196.4 │渔业、冬枣 │ │
├────────┼────────┼──────┼────────┼───────┼─────────┼─────────┤
│南集 │南集 │582 │2038 │135.69 │渔业、冬枣 │ │
├────────┼────────┼──────┼────────┼───────┼─────────┼─────────┤
│庄子 │庄子 │307 │1075 │79.68 │渔业 │ │
├────────┼────────┼──────┼────────┼───────┼─────────┼─────────┤
│寄张 │寄张 │145 │507 │48.13 │农业 │ │
├────────┼────────┼──────┼────────┼───────┼─────────┼─────────┤
│小蔡尔庄 │小蔡 │176 │617 │62.64 │农业 │ │
├────────┼────────┼──────┼────────┼───────┼─────────┼─────────┤
│杨庄 │杨庄 │264 │925 │73.13 │农业 │ │
├────────┼────────┼──────┼────────┼───────┼─────────┼─────────┤
│范庄 │范庄 │207 │724 │74.66 │渔业 │ │
├────────┼────────┼──────┼────────┼───────┼─────────┼─────────┤
│大蔡尔庄 │大蔡 │127 │444 │33.92 │畜牧业 │ │
├────────┼────────┼──────┼────────┼───────┼─────────┼─────────┤
│李学家 │李学家 │289 │1013 │106.12 │冬枣、棉花 │ │
├────────┼────────┼──────┼────────┼───────┼─────────┼─────────┤
│孙王 │孙王 │584 │2043 │186.58 │冬枣、渔业 │ │
├────────┼────────┼──────┼────────┼───────┼─────────┼─────────┤
│苏家 │苏家 │258 │902 │80.51 │冬枣、种植业 │ │
├────────┼────────┼──────┼────────┼───────┼─────────┼─────────┤
│小寨 │小寨 │252 │883 │55.53 │冬枣、种植业 │ │
├────────┼────────┼──────┼────────┼───────┼─────────┼─────────┤
│大寨 │大寨 │151 │527 │45.88 │冬枣、种植业 │ │
├────────┼────────┼──────┼────────┼───────┼─────────┼─────────┤
│刘寨 │刘寨 │111 │387 │29.05 │冬枣、种植业 │ │
├────────┼────────┼──────┼────────┼───────┼─────────┼─────────┤
│王尔庄 │王尔庄 │417 │1461 │125.86 │海蜇销售 │ │
├────────┼────────┼──────┼────────┼───────┼─────────┼─────────┤
│刘王庄 │刘王庄 │329 │1153 │87.33 │冬枣、种植业 │ │
├────────┼────────┼──────┼────────┼───────┼─────────┼─────────┤
│柴家 │柴家 │357 │902 │142.37 │冬枣、种植业 │ │
├────────┼────────┼──────┼────────┼───────┼─────────┼─────────┤
│李家 │李家 │729 │2553 │405.53 │棉花、冬枣 │ │
├────────┼────────┼──────┼────────┼───────┼─────────┼─────────┤
│西山后 │西山后 │309 │1082 │185.49 │棉花、冬枣 │ │
├────────┼────────┼──────┼────────┼───────┼─────────┼─────────┤
│东山后 │东山后 │280 │981 │197.72 │棉花、冬枣 │ │
├────────┼────────┼──────┼────────┼───────┼─────────┼─────────┤
│下瞿阝 │下瞿阝 │531 │1857 │261.61 │棉花、畜牧业 │ │
├────────┼────────┼──────┼────────┼───────┼─────────┼─────────┤
│李雅庄 │李雅庄 │443 │1550 │516.11 │棉花、冬枣 │ │
├────────┼────────┼──────┼────────┼───────┼─────────┼─────────┤
│久山 │久山 │716 │2505 │465.59 │棉花、冬枣 │ │
├────────┼────────┼──────┼────────┼───────┼─────────┼─────────┤
│北赵 │北赵 │268 │938 │303.01 │棉花、冬枣 │ │
├────────┼────────┼──────┼────────┼───────┼─────────┼─────────┤
│票家 │票家 │303 │1060 │107.53 │棉花、冬枣 │ │
├────────┼────────┼──────┼────────┼───────┼─────────┼─────────┤
│北白家 │北白家 │318 │1114 │121.08 │棉花、冬枣 │ │
├────────┼────────┼──────┼────────┼───────┼─────────┼─────────┤
│曹家沟 │曹家沟 │402 │1406 │224.69 │棉花、冬枣 │ │
├────────┼────────┼──────┼────────┼───────┼─────────┼─────────┤
│三官庙 │三官庙 │181 │634 │93.78 │棉花、冬枣 │ │
├────────┼────────┼──────┼────────┼───────┼─────────┼─────────┤
│孙家庄子 │孙家庄子 │465 │1627 │254.83 │棉花、冬枣 │ │
├────────┼────────┼──────┼────────┼───────┼─────────┼─────────┤
│温家 │温家 │163 │569 │112.73 │棉花、冬枣 │ │
├────────┼────────┼──────┼────────┼───────┼─────────┼─────────┤
│南赵 │南赵 │572 │2002 │78.82 │棉花、冬枣 │ │
└────────┴────────┴──────┴────────┴───────┴─────────┴─────────┘



附:李家乡

李家乡位于沾化县境北部,总面积17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全乡耕地460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3.3亩。徒骇河、胡营河、傅家河、杨营干穿过域内。1988年,乡财政收入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1元,年末储蓄金额198万元。1994年,辛沙路由境内穿过,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不足12公里。1995年,总户数6843户,人口210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0人。是年,投资230多万元,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总长26公里。1996年,投资60万元,建成农村信用社营业楼,建筑面积850平方米。4月,乡投资260万元,实施自来水工程,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铺设管道38公里,9月正式供水,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结束自古以来吃咸水的历史。是年,通电村达到100%。1997年,投资80万元,完成乡政府驻地街道治理工程。安装程控电话127部,通话村12个。是年,实现财政收入10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8元,年末储蓄金额860万元。2000年,总面积16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00公顷。总人口2.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地方财政收入2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2001年3月,调整乡镇区划,李家乡并入冯家镇。

一、农业
198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940千瓦,粮食总产量5061吨,棉花总产5500吨,农业总产值9376万元。1990年,全乡域内平均降雨量高于常年1倍以上,农田涝灾严重,粮食总产3550吨,棉花总产2000吨,农业总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到150元。1994年起,对全乡耕地进行治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粮食总产1.55万吨,棉花总产6000吨。农业机械总动力8894千瓦,弥雾机3500台。1996年,乡政府调整种植业结构,搞粮棉区域化生产。乡政府对棉花生产区域土地承包实行30年不变,优先安排农田水利工程,统一调水造墒、统一供应优良品种,保证生产资金供应,组织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是年,全乡棉花种植面积达4000公顷,总产9900吨,成为全省棉花生产第一大乡。1997年,遭受历史罕见旱灾及海潮侵袭,粮棉生产受到严重损失,粮食总产6290吨,棉花总产5000吨,农业总产值1.17亿元。畜牧业生产发挥洼大草多的资源优势,年末存栏大牲畜4670头、生猪3780头、羊2.3万只,分别比1988年增长67.8%、26.6%和5.48倍。至1997年,共植树338万株,重点发展枣粮间作,林木面积1081公顷,森林覆盖率6.2%,平原绿化验收达标。2000年,农业主产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总产量0.9万吨,棉花总产量3350吨。
南赵洼盐碱荒地综合开发 1993年10月,李家乡组织实施南赵洼盐碱荒地综合开发治理工程,被列为黄淮海农业开发项目。共投资117万元,完成土方87万立方米。万亩土地全部深耕、整平,万亩林网植树4.5万株,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工程完工后,改造盐碱荒地667公顷,新增耕地467公顷,增加排灌面积533公顷,项目区农业总产值增加773万元。
棉花生产合作社 1996年11月21日,李家棉花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省、地、县领导出席成立大会,举行隆重揭牌仪式。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棉花生产合作社管理委员会,通过《李家棉花生产合作社章程》及一系列社章社规。供销社以法人资格向专业社入股。2043户入社,身份股10.2万元,投资股156万元。棉花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对棉农棉花生产提供测土施肥、更换良种、防治病虫害及农资让利等优质服务。1996,全乡棉花面积达到4000公顷,3公顷以上植棉大户17户,2公顷以上205户,1公顷以上420户,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县各乡镇首位。1997年,棉花生产合作社通过省、地检查验收,被列为全省50家合作示范社之一,全省首家棉花合作示范社。

二、水利
1991年,筹资30万元购置挖掘机1台,成立乡农机服务队。当年机械清挖闸山干、调度沟,完成土方22万立方米。1995年,投入资金60万元,对杨营干(李家段)清淤治理,工程总长度11.4公里,总土方26万立方米,工程完工后,引蓄水量增加30万立方米。新挖下瞿阝 干、南赵干、孙曹干、山李干,清淤闸山干。1995~1997年,全乡水利工程建设投入886万元,机械清挖二级沟60条,修筑建筑物78座。投入劳动力1.5万人次,对全乡田间沟清挖一遍。基本实现沟河通、沟沟通,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三、民营经济
1988年,有乡、村、户办企业45个,从业人员200人,总产值124万元。1991年,成立修船厂。乡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对李家、温家、白家3处窑场实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经营,3处窑场总固定资产320万元。1997年,成立华龙纸箱厂和南赵股份合作制织网厂。是年,有乡、村、户办企业114个,从业人员619人。总产值4755万元,实现利税415万元。李家乡华龙纸箱厂,南赵织网厂、修船厂,李家、温家、白家窑场,实现产值727万元,上缴利税3万元。2000年,主要乡镇企业有华龙纸箱厂、织网厂、修船厂、窑厂等。

四、教育
1988年,李家乡有小学14处,学生1723人,教师86人(其中民办教师7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3%,中学1处,学生680人,教师45人(其中民办教师7人)。1994年,乡党委、政府按“两基”建设要求,开始筹措资金,对全乡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至1997年,经布局调整设中心小学1处,定点小学6处,教学点7处。学生3461人,教师141人(其中民办教师62人,临时代课教师49人)。投入资金305万元,对中学进行迁址重建,设计规模24个教学班,占地4.7公顷。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齐全,实验器材配备达省二类标准。在校学生828人,教师50人。幼儿园1处,幼儿43人,教师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教师学历达标率中学88%、小学100%。1997年,有1人被评为地级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人参加地区优质课评选,7人次获县以上优秀论文奖。李家乡被地区行署命名为“两基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有中学1处,在校生1229人,教职工67人;小学19处,在校生3260人,教职工105人。

五、文化
1988年,乡设有文化站、广播站,每年春节组织群众文艺演出,李家村高跷队和曹家沟村京剧演唱团多次参加县文艺调演。1995年,安装电视微波塔,能够接收到地区有线台发射的8个频道的电视信号。1997年,全乡2个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个村被地委、行署命名为文明单位。

六、卫生
1988年,李家乡有卫生院1处,工作人员13人,其中初级职称2人;村卫生室14个,乡村医生19人。1991年,乡政府投资5万元,卫生院修建门诊室、病房3间、手术室2间,购置日本产心电图机1台及化验、手术所需设备。1996年,乡政府投资4万元对卫生院进行扩建改造,新建宿舍6间,院墙94米。1997年,医院自筹资金1万元硬化路面。全乡有3个行政村实行合作医疗,占全乡人口总数的25%。是年,卫生院设门诊所2处,工作人员14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药剂师各1人,医士8人、护士2人。全乡村卫生室13个,个体医疗点17处,持证乡医38人,其中8个卫生室被县卫生局评为甲级卫生室。2000年,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13人;村卫生室33处,村医33人。

七、计划生育
1988年,李家乡出生362人,计划生育率87.3%,出生率16.8‰,人口自然增长率9.87‰,获得地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出生331人,计划生育率67.1%,出生率15.43‰。人口自然增长率9.32‰。1993年,计划生育率87.4%,晚育率89.7%,出生率11.21‰,人口自然增长率4.43‰。经省、地、县检查验收“四率”全部合格,北赵村被评为县级计划生育示范村。1994年出生144人,计划生育率88.2%,晚育率85%,出生率6.37‰,自然增长率为-0.13‰,人口第一次出现负增长,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完成人口目标一等奖,曹家沟村被评为县级计划生育示范村。1995年,出生100人,计划生育率95%,晚育率89.8%,出生率4.43‰,自然增长率为-0.13‰,人口第二次出现负增长,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三为主”先进单位。1996年,出生59人,计划生育率为98.3%,晚育率为93.5%,出生率为2.62‰,自然增长率为-1.86‰,人口出现第三次负增长,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完成1996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出生72人,计划生育率98.6%,晚育率100%,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人口与计划责任目标一等奖,李雅庄村被评为地级计划生育示范村,孙家村被评为县级计划生育示范村。至1997年,有8名计生工作者分别受到省、地、县表彰, 1名被地委、行署记三等功。2000年,人口出生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