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3&rec=744&run=13

全乡土地多沙壤质,地下水质咸,盐碱地较多。经多年持续不断地兴修水利,大
搞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沟渠配套,旱能浇、涝能排,灌溉面积由1988年的1467公顷增
加3333公顷。黄河水由韩墩灌渠引入,通过洚河、备战沟、沾利干等骨干河道流入全
乡的方田水网。生产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齐瞿阝水库, 三个库区呈“品字”型,有涵闸互通,坝高3米,属地上水库,能
有效地防止地下盐碱的内渗,保证库内水质的优良清纯。东南角建有泵房,安装两个
55千瓦抽水泵组, 可以每秒2个流量的速度将水提进沉沙池,蓄入库内。库西端建有
扬水站,既可提水灌溉农田,也可提入自来水总管道,供全乡人民饮用。库内蓄水可
供全乡饮用一年有余。水库紧靠韩墩灌渠,蓄水方便,供水可靠。
水库建设资金, 共计280万元。其中省扶持40万元,地区财政局、地税局、油区
办重点帮扶60万元, 全乡劳动力投劳约合100万元,乡财政投资30万元,乡直机关职
工捐款5万元, 群众集资45万元。水库占地180公顷,系丰民二村、三村、四村3个村
无偿捐献。
各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杂粮和棉花。1988年粮食总
产144万公斤, 棉花总产19.25万公斤,农业产值为591万元。1997年粮食总产1055万
公斤,棉花总产120万公斤,农业产值3331万元,是1988年的5.64倍。
1988年引进芦笋,在大王、前魏、中魏等村种植,1993年达到种植高峰,波及全
乡20多个村, 面积467公顷,最高每公顷产量达2.25万公斤。一般年景全乡可收入25
00万元, 全乡人均增收100元,效益相当可观,一度成为支柱产业。1995年因市场疲
软和茎枯病无法根治等原因,放弃种植。
农业机械逐年增多,浇地、播种、收割、运输、脱粒基本实现机械化。全乡现有
12~50马力拖拉机260台,4~12马力水泵600台,播种机200部,收割机180部。

1988~1997年齐瞿阝乡农业机械发展变化情况
┌──┬─────┬────┬─────┬─────┐
│年份│拖拉机(部)│水泵(台)│播种机(部)│收割机(部)│
├──┼─────┼────┼─────┼─────┤
│1988│50 │340 │10 │- │
├──┼─────┼────┼─────┼─────┤
│1989│76 │350 │30 │- │
├──┼─────┼────┼─────┼─────┤
│1990│107 │380 │40 │- │
├──┼─────┼────┼─────┼─────┤
│1991│127 │420 │60 │- │
├──┼─────┼────┼─────┼─────┤
│1992│153 │420 │70 │30 │
├──┼─────┼────┼─────┼─────┤
│1993│170 │450 │100 │40 │
├──┼─────┼────┼─────┼─────┤
│1994│180 │470 │100 │50 │
├──┼─────┼────┼─────┼─────┤
│1995│195 │500 │140 │100 │
├──┼─────┼────┼─────┼─────┤
│1996│212 │550 │150 │160 │
├──┼─────┼────┼─────┼─────┤
│1997│260 │600 │200 │180 │
└──┴─────┴────┴─────┴─────┘

林业有较大发展, 全乡有果园80公顷,枣树密植园33.3公顷,栽植冬枣树1万余棵,
农田林网1333.3公顷,四旁植树15万株,乡政府每年的林业投入都在5万元以上。
全乡有天然草场3333.3公顷,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宋家村、马家村建
成畜牧养殖基地, 户户喂牛,养100只羊的户不下50个。西孔村的养鸡大棚已发展到
10多个, 东孔、双陈、北陈、房一、马家等村养鸡大棚也都在5个以上。1997年末存
栏量, 牛0.2万头,猪0.6万头,羊2.65万只,免25.29万只。乡建兽医站一处,有医
师3人,职工4人,除担负为畜类防疫治病外还兼管良种肉牛改良。1997年建起安格拉
种免场,促进全乡畜牧业的发展。

1988~1997年齐瞿阝乡畜牧业发展情况
┌──┬───┬───┬───┬───┐
│年份│牛(头)│羊(只)│猪(头)│免(只)│
├──┼───┼───┼───┼───┤
│1988│684 │17220 │3870 │176030│
├──┼───┼───┼───┼───┤
│1989│738 │19870 │4000 │176000│
├──┼───┼───┼───┼───┤
│1990│796 │20800 │4630 │200000│
├──┼───┼───┼───┼───┤
│1991│933 │21340 │4820 │209000│
├──┼───┼───┼───┼───┤
│1992│1150 │22500 │5000 │221700│
├──┼───┼───┼───┼───┤
│1993│1321 │24700 │5530 │238500│
├──┼───┼───┼───┼───┤
│1994│1526 │26670 │5900 │249000│
├──┼───┼───┼───┼───┤
│1995│1841 │25030 │5500 │249800│
├──┼───┼───┼───┼───┤
│1996│1928 │26300 │5820 │251300│
├──┼───┼───┼───┼───┤
│1997│2000 │26500 │6000 │252900│
└──┴───┴───┴───┴───┘

全乡有载重量5吨以上的汽车20辆, 拖拉机140部,三轮车100辆。小房村、罗家村、
双陈村、 北陈村、东孔村、西孔村、东岔村、李果村计有200户从事贝壳粉加工和运
输,销往淄博一带,每户年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近年随着农田水利施工机械作业量
加大,农户购置泥浆泵的增多,如东岔村、西岔村、齐瞿阝村、大王村计有50余户有
泥浆泵,年收入达万元左右。大王村王建民个人购置泥浆泵10组,年纯收入25万元。
1997年引进香菇种植项目, 现全乡有150个香菇生产大棚,每个棚收入2000元左
右,所产香菇远销北京、天津,已形成乡支柱产业,现乡已成立食用菌生产服务中心,
形成种植、收购、销售系列化服务体系。
有从事渔业生产传统的村庄,有的自己养船,从事海上捕捞,或到外地打工使船。
乡党委、政府和淄博石谷煤矿取得联系,组建劳务输出中心,组织劳务输出,到
矿上采煤,为本乡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