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机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3&rec=388&run=13

1988~1997年十年间,沾化县供销社深入进行企业改革,努力转换企业内部经营
机制,使企业经营逐步与市场变化相适应,促进经营业务的开展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
高。
1988~1990年, 全系统进行第一轮经营承包。流通企业承包责任制形式有3种:
联销计酬、利润大包干、租赁经营。工业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和目标成本管理。27个
企业全部实行厂长经理(主任)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企业负责人离岗审计制。把
竞争机制引入承包。同时层层签订合同或协议,并试行全员抵押,引入风险机制。
1991年,实行二轮承包责任制。根据第一轮承包时的经验和教训,在系统内调整
承包形式,实行计件工资制、“四定一包” (定资金、定利润、定销售、定人员、费
用包干) 、“五定一包”(定资金、定费用、定销售、定人员、定品种、利润包干),
联销联利计酬、利润定额超利税后分成、利润大包干等形式;改章建制,从资金、费
用、人员等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妥善处理第一轮承包中遗留下来的经济悬帐、赊欠和
系统内职工拖欠公款问题, 共需追回的资金总额达150余万元。县社邀请工商局、法
院、 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参与,开展“清、查、追”活动。经过4个月的努力,收回资
金92.37万元。
1992年县社又以“四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分配放开)、“建
三制”(干部聘任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技能工资制)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经营
管理机制改革。
1993~1997年,县社按照抓大放小、统放结合、双层经营的改革思路,实行新的
责任制形式。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等大宗业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对零
售门店实行租赁抽本经营, 利润包干和联销联利计酬等形式。全县144个经营门店实
行租赁承包的有67个(其中抽本经营的50个,在这50个门店中有47个于1993年签订5年
承包合同),利润包干的43个,联销联利计酬的28个,统一管理的6个。在实施过程中,
强化管理,严格合同,使供销企业出现新的生机。抽本经营的冯家供销社、利润包干
的泊头供销社、 联销联利计酬的下河供销社,是3种类型的典型,共同推动供销企业
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
1995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按照
《决定》精神,全系统围绕“三农”(农村、农业、农民)进行机制改革。根据“三农”
需要,逐步建起棉花、农业生产资料等综合服务体系。在供销系统开展农业生产资料
销售“质量、信誉、服务月”活动,设立保质监销点16处,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购进
和销售,维护农民利益,提高供销社的信誉,促进经营业务的开展。
1996年3月,针对二轮承包中遗留下来的经济悬帐达400余万元的问题,县社聘请
检察院、 法院参与,抽调5名班子成员和科室成员组成清欠小组,依法清理回收企业
外欠款, 经过5个半月的工作,到9月初,清理回收各种欠款220万元。另有部分依法
起诉,维护了企业利益,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
1997年,县社根据省社《关于综合改革的试点意见》,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深化
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上,对干部实行聘任制;在劳动用工上,实行劳动合
同制;在工资分配上,企业法人代表实行年薪制,把工资收入与企业经营情况挂钩,
按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由县社统一核发;企业职工实行岗位工资制,以效益定年薪,
以功绩定年薪。二是因企业制宜,实行不同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
副产品经营实行统一管理,企业班子成员全员风险抵押,解决了负盈不负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