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国有工业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3&rec=360&run=13

山东省金丝枣酒厂国有中型Ⅱ类企业, 县经贸委管理,1992年5月经山东省工商
局核准由沾化县酿酒厂更名为山东省金丝枣酒厂。 占地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3
22万元, 职工360人,其中技术人员60名,达年产金丝枣酒、金丝枣食品、白酒三大
系列产品1万吨能力。1997年实现产值3096万元,销售收入2710万元,利税446万元,
在争名升位擂台赛中列工业组甲组企业第1名。
1988~1997年,山东省金丝枣酒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
术进步为依托,抓管理,上质量,降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生产品种不断增多,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988年固定资产仅480万元,主导产品金丝枣酒,全年实现产值
163万元,销售收入345万元,利税41万元。1989年恢复白酒生产后,改造液态白酒车
间,生产能力由年产白酒3000吨,提高到年产6000吨,不仅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了出
酒率和酒精的质量。1994年列入山东省白酒综合实力百强企业。1988年普通金丝枣酒
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90~1993年改造枣酒车间,将原浸泡枣酒工艺全部改造成
半发酵和全发酵生产工艺,保证了金丝枣酒酒质的稳定性。研制的DXP-25型自动选瓶
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半发酵金丝枣酒1990年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全发酵金丝
枣酒工艺研究和全发酵金丝枣酒菌种选育两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995年金丝枣
酒被地区技术监督局定为免检产品。1997年用于金丝枣酒的“金丝”商标被评为山东
省著名商标。 1993年研制成功阿胶蜜枣并投入批量生产。同年9月与美国中美联合投
资公司共同出资20万美元,建成中外合资企业“沾化金丝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
枣脯、 枣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年产能力100吨。1995年,阿胶蜜枣被省消协评为“最
受妇女儿童喜爱的产品” 。现已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年产规模由原来的300吨扩大
到1000吨。
在1988~1997年间,山东省金丝枣酒厂根据消费区域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先后开
发出半发酵金丝枣酒、全发酵金丝枣酒、高级彩虹鸡尾酒、金丝枣香槟、金丝酥枣、
金丝枣酱、金丝枣饼、阿胶蜜枣、水晶蜜枣、金爵特曲等30余个产品,产品逐步形成
金丝枣酒、金丝枣食品、白酒三大系列60多个花色品种,是沾化县的重点企业之一。
沾化县机械厂国有中型Ⅱ类企业, 县经贸委管理,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分南
北两区。职工511人,有工程技术人员34人,其中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8人。固定资产
1500万元。主要产品为拖拉机配件、汽车配件、农用三轮车配件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
年产能力180万件 (套) 。199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65万元,销售收入2410万元,利税
410万元,利润191万元。1986~1996年连续11年被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重合
同、守信用”企业。
机械厂是县工业战线上的排头兵企业,该厂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懂经营、善管
理,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
方法,是县工业企业管理的样板企业。该厂在强化企业管理方面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
心,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重点,以实行两级核算和经济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以建立健全基础管理工作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措施,形成覆盖全厂各工作
岗位,规范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具体做法:一是推行两级核
算。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运行机制。两级核算就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有关经济
技术指标分解、量化、落实到车间和科室;把能源、原材料按市场价格核算成资金指
标,连同费用指标,落实到各核算单位,每月对企业和车间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核算
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借鉴厂内银行的做法,变“单据”为“厂内货币”。企业内部
各核算单位之间的能源、物料和劳务流动都变为买卖关系,统一用“厂内货币”结算,
使两级核算更加规范,形成了企业内部的市场运行机制。二是实行“经济责任制”,
按照“利润承包,超利分成,欠利扣罚,各项指标综合考核”的原则,核定企业内部
工作岗位的劳动定额和工作责任,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和管理工作要求层层分解,
层层承包,签订责任书,形成层层包、保的责任体系。实行经济责任制与实行两级核
算互相补充,互相支撑,构成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线,两级核算为主要形式,定额考
核为基本内容的管理机制,形成比较系统的责、权、利相联体系,把经济责任与劳动
定额核定到每台设备,落实到每个职工,与职工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
不保底,有效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企业制定出与之配套的厂规、厂纪
以及生产、质量、财务、设备等12个方面44项专项管理标准,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
循,有法可依。还将产量、质量、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等主要管理内容直接纳入经济
责任制实行百分考核,避免以包代管现象的发生。为使经济责任制不断适应外部形势
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做到年年修订、年年补充,使之日臻完善。在1995年上半年,
企业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调整定额,比1994年提高40~50%,生产效益则提高60%。
1993年开发研制天津夏利轿车配件,生产后桥轴15万根,球头肖20万只,前桥总
成1万台套。1994年,开发生产农用三轮车配件5种产品,生产能力达31万只(套)。生
产的泰山-12拖拉机转向节产品质量过硬。 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农机零配件质量监督
检测中心定为“1995年5月~2000年5月免检产品”,同时命名沾化县机械厂为“转向
节产品推荐企业”。自1987年起,该企业连续11年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沾化县毛纺厂国有中型Ⅱ类企业,县经贸委管理。占地1.9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500万元, 职工450人,形成16台细纱机,5000纱锭的纺纱能力,年工业总产值可达
2800万元,产品已发展到制条、纺纱、染色、毛纺织一条龙的整套生产过程。1997年
完成工业增加值211万元,销售收入761万元,实现利税-69.5万元。
自1985年转产以来,开发生产以675/4、275/4为代表品种的中粗绒线,企业效益
较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粗绒线市场萎缩。1987年后,由中
粗绒线向针织纱和机织纱发展, 重点生产48支,52支,70支纯毛、毛腈纱线。到199
5年已由最初的2台细纱机、400纱锭,发展到6台细纱机、2000纱锭的能力。1996年投
资800万元, 引进代表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细纱机、倍捻机等设备,并配套电子清
纱机,使整个企业的规模、设备、工艺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此形成三大系列
产品。但由于市场疲软,经营无力,生产不景气。
沾化造船厂国有中型Ⅱ类企业,原归县水产局管理,1996年5月归县经贸委管理。
职工28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职称者30人。拥有固定资产1035万元。有南北
坞道2条,3000吨级码头1个,年修造12~400马力船只百艘左右。由于造船设备落后、
成本高、竞争力不强等原因,产品销售困难,企业连年亏损。1991年放弃造船、修船。
1987年与上海针布厂联合研制开发仿格拉夫金属针布,1989年获省级展览银奖,
1991年获地级星火科技一等奖。1992年始企业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生活取暖两用炉及散
热器。1993年该产品获省级星火科技三等奖、地区星火科技一等奖,1994年列为国家
级新产品。但由于企业人员过多、包袱沉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销路不畅,企
业始终未能扭转亏损局面,1995年后,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1997年主要承揽冷库、自来水厂冷暖设备及锅炉等安装工程,年产值达500万元。
同时利用厂内机械加工设备, 承担省内各地的机械加工件。机械加工年产值达300万
元以上。
沾化县食品罐头厂国有中型Ⅱ类企业, 县经贸委管理,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
拥有固定资产1400万元, 职工2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主要产品芦笋罐头、
白桃罐头、 冷冻食品、海鲜酱罐头,年产能力3000吨,冷冻能力300吨。所产罐头食
品全部出口。1996年以来由于市场萧条、原料枯竭,企业一度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入不敷出,包袱沉重,生产难以为续 , 濒临破产边缘。 199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29万元 , 销售收入127万元,实现利税1.33万元,利润-10.10万元。
进入90年代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罐头市场日益萎缩,产品积压严
重,于是着手投资外销罐头的生产,并在全县范围内培植芦笋,1991年建成具有国内
先进水平的芦笋罐头生产线3条,其它配套设施均达出口产品的生产要求。1993年3月
获自营出口权。1993年5月与香港恒丰投资公司共同投资316万美元,建成鲁港合资企
业“沾化恒丰食品有限公司” ,合同外资额113.5万美元,年产芦笋罐头能力达2000
吨规模, 1994年生产芦笋罐头310吨,产品远销南韩、日本等国外市场,当年创产值
400万元,销售收入388万元,是全县出口产品交货额最大的企业。1996年芦笋茎枯病
蔓延,原料基地萎缩,原料供应不足,继而开发并生产白桃、葡萄罐头两大系列出口
产品,生产能力累计达6000吨/年。当年完成销售收入451万元,利税23万元。并研制
成功烤鱼片产品及海鲜酱罐头,但成本太高,致价格偏贵,产品销路不畅,1997年企
业处半停产状态。
沾化县化肥厂国有小型企业,县沿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处管理。位于东营市河口区
市郊,占地面积3.24万平方米。职工23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3人。固定资产460万
元。有复混肥生产线一套,生产的复混肥系列专用肥达10多个品种,产品质量均达到
国家质量合格标准。199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万元,销售收入700万元,利税23万元。
该厂始建于1975年, 1985年年产能力达5000吨,主要产品是氨水和固体氨。198
6年因能源缺乏, 产品质量欠佳,销路不畅,县政府决定转产啤酒,1987年正式开工
生产,并改称“沾化县啤酒厂”。生产的啤酒先后以“白鹤”、“白帆影”、“威达”
商标面市。 由于产品质量不高,档次太低且供水受限,被迫停产。1993年3月转产化
肥,并改称“沾化县化肥厂”。当年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开发研制出复混肥系列专用
肥料,投放市场即受到用户好评,并针对管理上的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措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逐步增强。
沾化县化工厂国有小型企业, 隶属县经贸委管理,地处县城南5公里,滨孤路西
侧,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职工9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人。固定资产170万元。
主要产品过磷酸钙和贝壳粉, 年产能力3万吨。199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3万元,销售
收入177万元,实现利税11.8万元,利润7万元。
1989年与淄博四砂轮厂共同投资80万元,建成碳化硅生产线一条,并当年试产成
功。由于碳化硅生产劳动强度大,电耗过高,质量不稳定等原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
理想的效益。于是,1995年将碳化硅生产线租赁给沾化县电力总公司。1990年新上塑
料车间一座, 主要产品有聚氯乙烯硬管,聚乙烯壶,聚乙烯吹塑薄膜等产品。从199
4年开始给县世丰公司代加工贝壳粉, 年加工收入30多万元。1996年后过磷酸钙质量
不断提高,故深受用户欢迎,产量逐年增加,效益颇好。1997年按照县政府资产重组
的企业整改措施,将塑料车间出售给沾化县化工实业公司,
沾化县化工实业公司国有小型企业,属县经贸委管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职
工9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人。固定资产(原值)270万元,年产编织袋能力600万条,
产值300万元。
1993年从沾化县化工厂分离出来, 并先后从省化工厅及地区石化公司引进资金5
0万元,购塑料编织机6台,招收工人30名,当年试产成功并发挥效益。1994年完成产
值134.4万元,利税11.1万元,1995年完成产值326.9万元,利税29.7万元,被评为地
区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文明单位。1996年新上塑料编织机2台,涂塑机2台,
提高了产品档次和质量。1997年购进沾化县化工厂塑料车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完成工业增加值18万元,销售收入245万元,实现利税20.3万元、利润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