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3&rec=293&run=13

1988~1997年,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抓常规技术推广、作物品种推广和新
技术推广等工作。
十年来,加强常规技术推广宣传工作,共接待咨询967次,办各种宣传栏182期,
出动宣传车73次,编印“明白纸”和“技术手册”12万册。同时抓各级农技培训工作,
共举办县级农技培训班36场、乡级209场、村级436场,以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素质。
为把农技推广和农作物生长实际状况更好地结合起来,每年按季节作苗情调查,掌握
第一手资料。 重点抓小麦基本苗、 冬前、返青、亩穗数及玉米苗期、后期的调查。
1988~1997年共进行苗情调查72次, 召开小麦播种、玉米套种、品种评选现场会8 9
场次,发挥以点带面、广泛推广常规技术的作用。
1988~1997年,小麦品种、玉米杂交种主要有两次更换。小麦品种在1990年前以
鲁麦5号至8号逐步代替济南17号、幅63等品种;1990年,以鲁麦14、215953等抗病品
种代替鲁麦8号等品种。玉米杂交种主要以推广掖单2号、烟单14为主;1990年后,主
要推广掖单12、13号及鲁玉10号。更换良种是小麦、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因素。
每年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多项,进行试验、示范、推广。1990年,小麦重点推广足墒
足肥播种、精量播种等技术。小麦播量比常年降低35%左右。全县推广面积2.07万公
顷。玉米重点推广麦田套种、适当增加密度、指标化栽培等新技术。大豆生产主要推
广抢时早播、间定苗、初花期追肥等新技术。1991年,推广小麦半精量播种、合理运
用肥水、促控结合等新技术,小麦比1990年增产36%。大豆生产推广稀植高产栽培新
技术,增产20%左右。
1989~1990年,承担省农业厅下达的丰收计划十万亩小麦、玉米中低产综合技术
增产开发项目,效益显著,总产小麦3047万公斤。开发区玉米因涝灾,没有达到原计
划指标, 但与非实验区比较仍增产56%,总产玉米920万公斤。玉米中低产综合技术
开发项目获地区农牧业局三等奖;小麦中低产综合技术开发项目获地区农牧业局一等
奖。
1991~1992年,承担地区农科所夏谷优良品种技术开发项目,采用鲁谷7号、9号
和8062-8品种,面积共667公顷。经地区农科所验收,共产优良夏谷300万公斤,为全
县夏谷种植提供优良品种。与县科委合作,进行夏大豆优良品种增产技术开发2000公
顷示范, 品种是日本大粒黄及鲁豆4号。经验收,试验区每公顷产大豆3000公斤,为
全县大豆生产提供优良大豆品种。 1988年4月~10月,实施“沾化县十万亩棉花综合
技术开发”项目,平均每公顷单产皮棉1247公斤,比试验区前3年平均单产皮棉738公
斤增产68.9%,新增效益1383.225万元,获省农业厅三等奖。1989年推广棉花摘早蕾
面积2400公顷,1990年推广摘早蕾面积1万公顷,增加效益1793.61万元,获地区科委
三等奖。1996年实施“脱毒微型”马铃薯原种引进及高产技术栽培研究,种植马铃薯
面积6.67公顷,每公顷收入4800元。1988~1997年,推广作物立体种植面积8.67万公
顷,增产粮食6500万公斤,增收4.55亿元。
1997年, 沾化县被省列入小麦“三O”工程高产开发县之一。沾化县人民政府下
发沾政发[1997] 49号文件。由县农技站组织实施,组成4个工作组分赴各乡镇、农
村狠抓落实工作,共开发小麦面积4000公顷,单产7500公斤,分布于黄升、富国、泊
头、流钟4个乡镇。其中黄升乡孙家村2公顷高产攻关田单产9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