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栽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2&rec=19&run=13

沾化冬枣向系庭院栽植,沾化劳动人民历经漫长岁月,精心栽植,细心培育,果
实质量日益完美。然系鲜食果品,长期贮存保鲜,民间不易解决,故尔长期囿于庭院,
终未推向大田园林化生产。1984年全县进行枣树资源普查,基本查清沾化冬枣资源的
分布情况,资源区域包括下洼、古城、大高、永丰、冯家、黄升等乡镇。下洼镇、古
城镇、大高乡是主要资源区。对50龄以上的老冬枣树进行全面考察,从中选出优良单
株28株。通过普查引起县委、县政府对开发沾化冬枣的重视。开发沾化冬枣首先从扩
大庭院栽植入手。1989年春县科委、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到下洼镇平家、前下洼、
大下洼、 于一等4个村将庭院栽植的金丝小枣树嫁接为冬枣树,接穗均从优良单株上
截取,共嫁接1050株。这次高接换头不仅大大扩大了沾化冬枣庭院栽植的规模,而且
使沾化冬枣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1989年10月在山东省星火计划成果展交会上获得金
奖。 此后,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栽植规模逐年扩大。1995年2月县人民代表大会将冬
枣树定为县树,并号召全县每个农户庭院栽活栽好两株冬枣树之后,庭院栽植形成热
潮, 1997年下洼镇、大高乡率先实现户均两棵冬枣树。下洼镇庭院冬枣总产达5万公
斤, 创产值120万元。1999年全县庭院栽植冬枣树达147154株,按每户两株的任务目
标计算,已完成60%,其中结果树超过万株;一户栽植二三十株者屡见不鲜,有的竟
多达七八十株。
沾化冬枣以往不仅栽植规模小,而且疏于管理。既不开甲、修剪,亦不适时施肥、
浇水、防治病虫害,任其自然生长,听凭天赐,致产量甚少,仅供少数人尝鲜,更不
曾成为商品。因此,邑人视沾化冬枣为珍果,文人骚客则誉为仙果。自实行产业化开
发后,注重科学管理,单株产量大大增加,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下洼镇于一村于
银庭、 古城镇李彭村李树美庭院内的30龄左右的壮年树,单株产量100多公斤,收入
3000元。 下洼镇平家村平殿贞庭院内18株树, 1998年产600公斤, 收入1.5万元,1
999年产900公斤, 收入2.7万元;平殿克院内38株树,其中结果树9株,1998年收入9
000元,1999年收入1.35万元。富国镇樊桥村樊玉珂庭院内70株树,1999年收入3万元。
至于单株产量50多公斤,收入1000多元者,极为平常,乡乡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