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辑存(1987年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522&run=13

大事述略
县级领导成员变更
中共沾化县委1988年9月,副书记许国平(挂职)离任。1989年11月,书记白殿忠、
副书记原野离任,苏乃军(邹平县人)接任县委书记。1990年1月,副书记罗云岭离任,
王观庆、于秀峰(无棣县人)接任副书记。
1990年5月, 中共沾化县第七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沾化县第七届
委员会,苏乃军为书记,王观庆、曹兴宽、于秀峰为副书记。
1991年5月,耿文清(挂职)任副书记。1992年3月,书记苏乃军、副书记王观庆和
曹兴宽离任,曹兴宽接任书记,步乃章、殷炳明(富国镇何家人)接任副书记。10月,
耿文清离任。1993年1月,殷炳明离任,刘培才(博兴县人)接任副书记。
沾化县人大常委会1990年3月,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孙宝珩
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清义(富国镇胡家营人) 、冯俊玲、徐德元、孙文炳(李家乡孙
家人) 张介生、张宝重(阳信县人)为副主任;第十一届常委会副主任李振衡、朱京生
离任。1991年12月,冯俊玲离任。1992年3月,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陈树信(下洼
镇赵山家人)为副主任。
1993年1月,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房英杰为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文炳、张介生、王奎明、徐德元、陈树信、范天禄(泊头村人)为副主任;第十二届
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宝珩,副主任刘清义、张宝重离任。
沾化县人民政府1988年9月,副县长宋国亮(滨州市人,挂职)离任。1989年1月,
刘启盛(博兴县人)任副县长;5月,崔建平(博兴县人)任副县长;7月,路军(挂职)任
副县长;11月,县长原野、副县长李传忠离任,杨赛光(挂职)任副县长。1990年1月,
苏乃军任代县长、白长冰(博兴县人)任副县长,崔建平离任。3月,白长冰离任。
1990年3月, 沾化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王观庆为县长,王
奎明、邴玲(下洼镇下洼村人)、耿佃福、刘启盛、张子华(永丰乡韩家人)为副县长。
1990年12月,赵根增(挂职)任副县长。1991年4月,副县长杨赛光离任,路军(挂
职)接任。6月,肖顺星(挂职)任副县长。8月,步乃章(无棣县人)、王兹水任副县长,
耿佃福离任。1992年3月,县长王观庆离任,步乃章接任县长,安丰科(山东省日照市
人)接任副县长。10月,副县长赵根增、肖顺星离任。
1993年1月,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步乃章为县长,邴玲、荆韶
山(利津县人)、何凤岐(大高乡何家人)、张子华、安丰科为副县长。
另,聘任科技副县长:高家祥(中国科学院) 1988年9月任职,1989年11月离任;
刘炳谦(中国科学院)1989年11月任职,1992年2月离任;丁文宁(中国科学院)1992年2
月任职。
政协沾化县委员会1988年1月,政协主席张奎和离任,副主席张景兰(女) 主持全
面工作。1989年3月,政协二届第三次会议增选崔学正为副主席。
1990年3月,政协第三届第一次会议选举张景兰(女) 为主席,张恒乐、张忠祥、
王荣让、 李树申、白保堂为副主席,二届副主席冯子彬、张介生离任。1991年3月,
三届二次会议增选史树林为副主席。
1993年1月,政协第四届第一次会议选举张景兰(女) 为主席,刘清义、王荣让、
李树申、白宝堂、史树林为副主席。上届副主席张恒乐、张忠祥离任。
中共沾化县纪委1993年1月,书记房英杰离任,刘德成接任。

自然灾害
1990年7月6日至23日, 连降10次大雨或暴雨,全县平均降水量551.9毫米,其中
大高乡803毫米。全县农田90%以上积水,有的水深达1.5米,并遭受2次8~12级大风
袭击。全县有82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成灾面积75.3万亩,有55万亩绝产;70多个村
庄被水围困,69064间房屋倒塌损坏。总经济损失23196.09万元。
1992年遭受严重旱灾、虫灾和大潮灾。
夏,县境遇到特大伏旱,地上水源断绝,地下水源匮,地面龟裂,夏粮作物不能
播种或幼苗枯萎。继而害虫蔓延,尤以棉铃虫来势猛,密度大,发生量超过以往20年
的总和。两种灾害使196个村庄的25万人口、3.5万头大牲畜、19万只羊饮水发生危急,
农作物受灾面积82万亩,其中成灾面积78万亩,减产粮食6445万公斤、棉花6495万公
斤,总经济损失达22503万元。
9月1日,受十六号台风影响发生大海潮,此次大海潮甚于1938年,沿海遭海潮袭
击。海防办事处驻地2700多间房屋全部进水,深达1米以上,倒塌房屋187间。渔民待
加工和贮存的1万余吨海产品及大批渔具被水卷走,10处靠船码头被水冲毁。盐场南、
北、 西三面及制卤区的大坝被冲垮1.8万米,工棚和150间房屋全部进水,2.2万吨原
盐和1500立方卤水被海水吞噬。 养虾场1.5万亩虾池被水冲毁,其中放养的1100吨对
虾尽数被水带走。 据统计,这场大海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因生产瘫痪造成
间接损失1.8亿元以上。

国民经济状况
1990年是发展国民经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由于全县遭受特大涝灾,国
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农业受到巨大损失。当年,社会总产值实现43483万元(按
1980年不变价计算,以下同) ,比1985年下降4.2%;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3337万元;
国民收入实现17442万元,比1985年下降10.6%;工农业总产值(不包括省属企业山东
沾化发电厂)实现26245万元,比1985年增加1.4%,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2889万元,
比1985年下降24.8%;农民人均纯收入264元,比1985年下降37.3%;工业总产值(不
包括省属企业山东沾化发电厂)实现13356万元,比1985增长52.5%,年均递增8.8%。

第四次人口普查
遵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普查对象最晚出生时间为1990年7
月1日零时。普查资料实行100%机器汇总。普查结果:
人口总数与变动全县总人口为382358人,占滨州地区总人口的10.9%,位列末位;
其中农业户口人口为344866人,非农业户口人口为23915人,户口待定者13577人。总
人口数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增加35238人, 年增长率为1.22%,比滨州地区高
0.14个百分点,位列第五位。
人口密度与分布全县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3人,比山东省低366人,比滨
州地区低230人, 比本县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加16人。境内人口分布极不均匀。密度
最大的下洼镇, 每平方公里524人,其次是黄升乡、流钟乡,分别为485人、484人。
密度最小者数海防办事处, 每平方公里4人,其次是徒骇河农场与渤海养殖公司,为
11人。
人口的年龄、 性别构成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7.4%,比第三次人口
普查时下降5.79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期高0.81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低0.3个百分点。
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83%,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上升0.27个百分点,
比全省同期低0.4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25个百分点。
男性人口为193906人,女性人口为188452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
的比例)为102.89,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升高1.93个百分点。
人口的文化程度受小学以上教育的共242779人, 占总人口的63.5%,占6岁及其
以上人口的73.68%;文盲半文盲86744人,占总人口的22.69%,占6岁及其以上人口
的26.32%。
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大学本科248人,大学专科1123人,中专3850人,
高中14371人, 初中73599人, 小学149588人。每千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大学
(本科和专科) 3.6人,高中(含中专、技校)47.7人,初中192.5人,小学391.2人,分
别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高1.4人、4.7人、50.8人、42.4人。
家庭、婚姻状况有家庭户106110户,平均每个家庭户3.53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
缩小0.46人, 低于山东省3.75人的规模。二代家庭户为主,占总家庭户的69.27%;
单身户和一对夫妇户家庭占17.9%;三代及以上家庭户占10.59%;其它户占2.25%。
未婚人口为55317人, 占15岁以上人口数的19.93%, 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下降
3.56%。 未婚人口的93.08%为24岁及其以下的青年。有配偶人口为202494人,占15
岁及其以上人口的72.95%, 男性为72.3%,女性为73.6%,分别比第三次人口普查
时上升4.59、 4.22、4.94个百分点。丧偶人口为18403人,占已婚人口的8.28%,占
15岁及其以上人口的6.13%, 分别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降低1.56、0.9个百分点。离
婚人口为1369人,占15岁及其以上人口的0.49%,比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低0.13个百分
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
在业与不在业人口在业人口为234449人, 占同龄人口的84.46%,比滨州地区高
2.02个百分点。不在业人口为43134人,占同龄人口的15.54%。
民族有8个民族, 汉族人口为382315人, 其他民族43人, 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
99.99%、0.01%。其他民族中蒙古族3人、回族23人、壮族1人,朝鲜族3人、满族10
人、白族1人、达斡尔族2人。

人物事略
宋彦人(1914、3、30~1988、1、20)名士英,以字行世。泊头乡泊头村人。农业
部植物保护局局长,中国植物检疫、病虫害预测预报、农药检定等植保事业的主要奠
基人。
8岁开始在本村读书,12岁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惠民县城) 附属小学。1934年由
该校高中毕业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积极参加“一二九”、“一二一六”爱国学生运
动, 1936年2月参与筹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大学农学院分队。1937年10月任西
安临时大学农学院和女子文理学院民先联合分队队长,组织领导同学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3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历任晋东南抗日军政大学分校
政治指导员、山西省潞城县县长、晋冀鲁豫边区农林局局长、山东省农林局副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农林部农业处处长、国营农场管理局局长、华
东农林水利局副局长、中共华中农学院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等职。随着国家农业部植物
保护局三上二下,1954年、1963年、1978年三任该局局长,共14年之久。
1954年,针对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的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开创国内植物
检疫事业。组织全国性农作物病、虫、杂草调查,确定检疫对象,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从植保局抽出几十名技术骨干,组建植物检疫实验室。聘请几十名专家、教授作顾问,
借鉴国外成果,开展科研工作。分批训练全国各级植检干部,并亲自到培训班讲课。
在其倡导下,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实现国内检疫与口岸进出口检疫由农业部统一领
导,在全国各口岸建立植检所,各省建立植检站,制定植检法规,使植物检疫事业得
以开拓发展。
1963年,彦人出差到浙江,发现余杭县农场和慈溪棉花原种场有检疫对象棉花枯
萎病,即向有关单位讲明该病的危害性,要求立即销毁病苗,封锁疫区,废除慈溪原
种场,但遇到种种阻力。于是,他亲自向省长汇报,直到省长责成有关单位按要求执
行方休。60年代初,从保加利亚进口烟叶并引进烟草种子,发现均带有霜霉病。多次
向部领导汇报,后经国务院批准,按检疫条例在港口销毁带病烟叶,并向对方索赔。
又派人跟踪到益都(今青州市)、许昌将带病种子和田中烟苗销毁。
彦人主张防治病虫害应主动、经济、安全,提倡病虫预测预报。主持植保局工作
期间,农业部颁布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案,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测报网络。
1963年,为从制度上保证农药的规格质量,向有关方面建议,加强农药规格质量
的检定工作,并亲手筹建起农药检定所。主张加强农药的大田药效测定,根据农药室
内分析测定和大田的药效检定结果,建立农药投产的登记管理制度。
彦人重视植保事业的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他主持工作期间,先后与匈牙利、苏
联、 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朝鲜等国签定植保植检协定。1955年1月,率中国代表团
出席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会议。1978年,又率中国植保
代表团赴联邦德国考察。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彦人刚从“四清”工作队回京,又被国务院抽调搞其
他工作,当回局见到代行领导职务的同志被批斗,即挺身而出,解脱同志,祸引自身。
1982年,彦人因患白内障行动不便而离休。1985年,还应邀赴西安参加中国植保
学会植检协会成立大会,发表讲话,鼓励会员努力提高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1988年
1月20日上午还让儿子给他读全国农业会议文件,下午即逝世。
范光一(1910、11~1989、7、11) 原名王道安。富国镇丁家庄子人。中共沾化县
委第一任书记。
幼年在本乡读书,1929年入沾化县师范讲习所,开始接受进步教师传播的民族民
主革命思想。1932年考入济南爱美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应,第二年春另投考电话培训
班,半年后被分配到周村电话局当电话员。因与人合办《村钟》小报,宣传进步思想,
遭当局训示,并被调往德平县电话局。“七七”事变后失业还乡,参加共产党人组织
的“念书会” ,联络青年知识分子,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
中共沾化县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1941年6月升任工委书记,1942年1月任中共沾化县
委第一任书记。当时,沾化大部地区为日伪占领,光一以教学为掩护,秘密开展宣传
教育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分化瓦解敌人,多次护送干部安全抵达冀鲁边区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任中共渤海区四地委委员, 先后兼沾化县委书记、惠民县委书记,194 8
年任中共华东局直属益都县委宣传部长,后改任中共安丘县委书记,领导土改运动,
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巩固后方,支援前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山东滕县专署副专员、专员。1953年9月奉调工业战
线,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安装公司第一副经理、机电安装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第三
机械工业部安装公司经理,第五机械工业部安装总公司经理和第五设计研究院党委书
记、顾问等职。1982年离休。
任职期间,因腿病配备专车,从不许家人就便搭乘。要求子女服从国家分配,到
艰苦环境锻炼,鼓励到山东、山西下乡的子女安心工作。“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受
迫害,被扣发工资,1972年补发后,除还债外全部交纳党费。晚年因病不能自理,不
要单位派人照料,也不要护理费,并婉言谢绝部领导为其改善住房条件。
宋中(1923~1989、9、21)原名锡英,号春堂。泊头乡泊头村人。8岁入本村小学,
稍长,就读于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校址在惠民县城)附属小学。1937年考入唐山教会学
校丰滦中学。1941年,胞兄宋彦人(当时任晋冀鲁豫边区农林局局长)将其接到太行山
区革命根据地,入抗日军政大学,翌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70年代,近30年戎马生涯。
1971年, 奉命到国家体委工作,任国际司副司长、中国乒乓球协会代主席。1月
25日,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专程来华,邀请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第三十一届世
界乒乓球锦标赛,宋中负责接待。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会谈一度搁浅。宋中及时请
示周恩来总理,采取灵活态度,顺利达成协议。事后总理接见后藤,并提出建立亚洲
乒乓球新组织的设想。
3月下旬,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赴名古屋参赛。与世隔绝4年之久的中国健儿重返国
际乒坛, 并一举夺得4项冠军,轰动世界。比赛期间,中国代表团邀请英国、加拿大
等5国球队赛后访华。 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斯蒂霍文闻讯主动提出访华意愿。宋中立
即向国内汇报,并于4月7日奉命向美方发出邀请。一举打破20多年中美关系的僵持局
面。是夜,还与后藤钾二携手发起举办亚非乒乓球邀请赛的倡议。之后,基辛格秘密
访问北京、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事件相继发生,被国际论坛誉为“乒乓外
交”、“小球震动了地球”。宋中也被誉为“乒乓外交”的杰出使臣。
1971年9月, 亚非乒乓球邀请赛在北京举行。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赛,
国际乒联主席埃文斯也应邀参观,盛况空前。宋中又相继直接参与亚洲乒乓球邀请赛
和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的发起及组织,促进了亚非拉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外电评
论为“中国乒乓外交的伟大胜利”、“中国已在外交方面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在后藤辞去旧亚乒联合会主席就任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时,根据周总理指示,宋
中抓住时机与后藤酝酿成立亚洲乒乓球新组织。经多方周旋,亚洲乒乓球新组织--亚
洲乒乓球联盟于1972年5月宣告成立,6月得到国际乒联的承认。周总理称赞:“亚乒
联盟的成立,是一个创举。”
作为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又致力于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及其他单项国际体育组
织中合法席位的工作, 为此不遗余力,孜孜以求,奋斗6年之久,足迹遍及五大州,
最多时一年走访38个国家,终于于1979年10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国际奥委会
会议上,赢得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胜利。开创了在其他领域解决国际组织会籍问题
的先例。
1981年突发脑血栓。1984年向亚乒联盟递交辞呈。各国代表纷纷发言,盛赞他对
亚洲乒乓球事业的卓越贡献,表达留恋之情。一致通过决议,授予亚乒联盟终身名誉
主席称号。1989年获国际乒联荣誉奖章和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1989年因患肝肾病于北京逝世。国际奥委会、国际乒联和亚乒联盟及其成员国发
来130多件唁电致哀, 并高度评价他对体育事业、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对促进各国
人民的友谊所做的贡献。亚乒联盟主席后藤淳说:“他一直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
友。”国际乒联主席荻村伊智郎说:“宋中先生的远见卓识是我的最宝贵的财产之一。”
王哲(1900、4、12~1990、1、1) 山东省副省长。黄升乡黄升村人。1919年就读
于北京大学。1925年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4月回国,5月加入共产党。不久,
脱党。1937年10月,重新加入共产党。1943年底赴延安,历任延安大学预科部主任兼
图书馆主任、 华北联合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辽东军事大学副校长。1949年4月,任
山东省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教育厅厅长。后改任中共山东分局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1956年8月, 任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医学院院长。1963年12月当选第三届省政协副主
席。1983年12月离职休养。1990年1月1日病逝。
张春香(1897~1991)古城镇沙洼村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出身于贫苦农民家
庭, 自幼务农,生计困难,饥寒交迫。解放后,响应共产党“组织起来”的号召。1
947年组织5户农民成立“插伙组”,当年棉花取得亩产54公斤的好收成,比“单干户”
高13%。1949年转为常年互助组。1952年,又带头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 并担任社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其影响下,全乡先后办起7个初级社,成
为全县互助合作先进单位。 1955年11月,7处初级社合并成沾城乡五爱高级农业合作
社,春香任社长,并任沙洼村党支部书记。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任沙洼大队党支
部副书记兼大队长。1966年因年事已高辞去副书记和大队长职务。
春香带领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带头运用农业新技术,实行科学种田,
改造盐碱地,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获得连年丰收,被群众称为种田能手。其修棉技
术和施用化肥的先进经验在全县推广后,赢得广大群众的爱戴。
春香被选为中共沾化县第一、第二、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沾化县第一至六届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常务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人民委员
会委员。 1954年当选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至1963年,先后9次出席
省农业劳动模范或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省人民政府多次授予“省农业劳
动模范”、“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徐云岗(1913~1993) 泊头乡南徐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4岁丧父,随母寄
居外祖家。1934年回本村居住,一家5口人,种着1亩半薄地,难以维持生计,靠给地
主打短工度日。1944年家乡解放,云岗参加民兵组织。1945年担任基干民兵队长,领
导群众斗争地主恶霸分田地。 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
950年复员,任村党支部委员兼村长。1953年带头办起互助组,翌年办起初级合作社。
1956年转高级社,云岗任副社长。
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任南徐大队党支部书记。是年刮起“五风”。秋种时,
上级强调“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白天组织辅助劳力翻地,应付检查,夜间
组织精壮劳力抢种小麦270亩。 1962年南徐遭受严重涝灾,云岗挺起腰杆,领导群众
搞生产自救,大种萝卜菜,大抓饲草。群众情绪稳定,大牲畜由1958年的73头发展到
107头。 1963年,出席华东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第二年又参加山东省农业先进集
体代表会议。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不久,被“罢免”职务。1969年恢复职务后,冒着再被
打倒的危险, 积极发展生产,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成条田540亩,挖沟修渠,整平
土地,扩大灌溉面积3000多亩。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普及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
田。南徐大队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79年总产达到114万公斤,人均占有975公斤,向
国家贡献58万公斤。是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到南徐考察。
从1963年开始,先后被选为沾化县第六、第八、第九、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和中共沾化县第二、第三、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因年老体弱,改任南徐大队
党支部副书记,第二年秋又辞去副书记职务。

著作书目
山东大学教授吴开晋主编《新时期诗潮论》为国家教委“七五”重点社科项目,
20万字,1991年济南出版社出版,3000册。编《吴开晋抒情诗集》,10万字,1993年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山东大学教授张景淮,合编著《数据结构》,46.2万字,1988年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发行4000册。
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振泉参编《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
1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 2万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1991年农业出版
社出版,5000册;《农业科技成果大全》199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1万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王本诚辑《王本诚画选》,共17幅山水
画,1989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册。
滨州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高级农艺师张廷柱,与人合编《鲁北经济生物》,15万
字,1988年山东省出版总社惠民(滨州)分社出版,1400册;参编(编委)《农村经济开
发模式及对策研究》,20万字,1989年农业出版社出版,1万册;参编(副主编) 《区
域规划与开发对策》,19.6万字,199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3000册;主编《实用
经济生物》,41.4万字,1991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000册。
临沂地区土地管理局局长宁洪印主编土地法规宣传画册《土地在呼救》,1991年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1万册。
山东省劳动局培训处高级讲师吴玉龙参加撰写并参审《技工学校考生应试必备》,
49.9万字,1993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万册。
聊城地区卫生局副局长、 副主任医师李福顺参编《奇特的人体现象及解释》,2
2.5万字, 1990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6000册; 主编《中老年健康指南》,
11.5万字,1991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3000册;主编《初级卫生保健知识》,
1 0万字,山东省聊城地区新闻出版局准印1万册;其妻副主任医师刘昭慧参编《实用
脾脏疾病诊疗指南》,16.5万字,1991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册。
天津南开大学副教授邵云瑞与人合编著《华北事变》,15万字,1989年南开大学
出版社出版,1500册;参编《中国革命史》(修订本),31万字,1990年天津人民出版
社出版, 发行6850册;参加撰写《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6万字;主编高等学
校党员培训教材《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13.7万字,1991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7000册;参编《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道路》,36万字,199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
版,5000册。

后记
《沾化县志》1994年12月脱稿。耕耘者终于看到了自己用血汗浇灌成长起来的成
果;受命者不负重托,终将志书奉献给全县人民。
回顾志书编纂历程,不禁感慨万端。本县修志工作始于1982年,其实直到1987年
冬才发凡起例,拟定篇目,征集资料。本届修志断限近一个半世纪。其间不仅朝代更
迭,人事沧桑未留下文字记载,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的兴衰始末也很少有完备
档案。因而征集资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首由县长与县直67个单位的负责人签合
同立字据,按县志篇目要求,限期定量(字数)搜集整理资料。各系统、各部门化了力
气,下了功夫,内查外调。历时一年,征集资料数百万字。编纂人员对如此浩瀚的文
字材料进行分析、鉴别、核实、筛选,分类汇编,初步奠定了编纂志稿基础。在修志
过程中, 对县志篇目作过6次调整。每次调整都对资料提出新的要求,因而几年来,
数次由县长亲自主持会议,布署有关部门征补资料。
编纂人员在编纂过程中,为查证、核实和补充资料,熟悉专业知识,跑遍了全县
的机关部门和工厂车间;为核实一个数字,常常在数个部门之间反复往返;为寻找一
条资料,而连续几天查部门案卷,蹲档案馆。对任何一个疑点,决不轻易放过。如日
本侵略军第一次和第二次侵占县境的具体时间,尽管在许多成文材料中有记载,但从
邻近各县有关记述中发现疑点, 遂连续出差,走访了惠民、阳信、无棣3县和县内古
城东街、南街、北关、李家园子、赵吴等村,访问80岁左右的老人近20名,结合当时
日军入侵路线分析查证,终于核准确切时间。
资料征集艰难,志稿编写更非易事。《沾化县志》编纂过程也是编纂人员方志理
论水平和把握志体能力提高的过程。本志断限较长,内容涉及各行各业,编纂人员不
可能具有全面专业知识。为把一项事业的兴衰始末准确全面地表述清楚,人人无不通
过辛勤努力,逐步充实自己。越是水平有所提高,越是感到资料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欠
缺,因而越是为奔走资料付出艰辛劳动。
县志征求意见稿,不论是篇目的设计,还是资料的运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只
能是个“毛坯”。但正是在这个“毛坯”的铸造过程中,检验了修志人员的水平,锻
炼培养了一支修志骨干力量。编写“评议稿”时,调整了编写队伍,充分利用骨干力
量, 由主编、副主编组成4人总纂小组,编写和修订全部志稿。小组成员既有明确分
工,又能密切合作。各人完成一篇志稿后,必经其他3人逐一审查修改。从篇目设计、
政治观点到文法、语法、遣词造句和标点符号,都认真推敲,一丝不苟地提出各自的
意见,然后当面商榷共同修改定稿。在讨论定稿过程中,既虚心诚恳,又不盲目迁就。
有时为一字一词,各持己见,但经争论终会择善而从。这样集思广益既发挥了各人的
特长,也弥补了各人的不足,使每篇志稿都凝聚了总纂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正是有
了这样一个毫无“文人相轻”,只有求学若渴、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总纂小组,才
取得仅以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评议稿” 的编写任务。志稿编写的速度和质量均受到
专家们的称赞。 1994年1月, 在《沾化县志》 评稿会上,省、地区的专家一致肯定
“评议稿”是成功的,“在文字上确实下了功夫”。评稿会上省、地专家们的指教,
使总纂小组成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立足点,修志水平又一次飞跃。编纂人员水平的
提高,决定了志稿质量的提高。是年12月纂成的“送审稿”,不仅避免了“评议稿”
中个别存在体例不妥,政治观点欠当,文风不一致等缺点,并且加强了志稿的资料性。
县志“征求意见稿”、“评议稿”和“送审稿”,质量层次分明,清楚地体现了“水
涨而船高”。最终呈献给沾化人民的是一部观点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特点突
出、文风端正的社会主义第一代新县志。
志书编纂过程中,省、地区史志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多次来县指导,直接帮助修
改篇目。县委、县政府为保志书质量,指定具有一定政治水平、文字水平和专业知识
的9位领导同志参与对志稿的审查。 省史志办徐盛章、郭永生同志;地区行署副专员
吴金娃、副秘书长邵振魁;地区编委会名誉主任杨再文;地区审稿委员会副主任杜洪
三、徐晓东、王煜昌,委员张德一、李纯芳、徐晓民、商松石、张光进、王志勤、吕
玉丰;地区史志办主任张春圃、副主任赵润来,地区志副主编毕增先以及杨长青、陈
农村、孙象义、孟庆永、李秀兰、侯玉杰同志,各县(市)史志办公室主任或主编李福
林、马秀娟、张宝泉、刘希汉、范天华、关增岭、范景淹等都参加了对“评议稿”的
评议和指导。海内外沾化籍有识之士王学曾、徐荣祥、罗玉琳、张义良、张儒祥等捐
资慰劳编纂人员。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纂人员水平所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诚望各界批评指正。

编者
1994年12月

各单位(部门)提供资料人员
新编《沾化县志》所用资料,主要由县直各单位(部门)或上级驻沾各单位提供,
部分来源省、地、县各级档案馆或由工作人员直接采访。兹列各单位提供资料的主要
人员名单于下。
人大常委办公室:宋魁武(聘)、徐承斌、王树春、苏红军
政府办公室外事宗教侨务科:刘树林(聘)、王树榕、王中恩
政协办公室:商振林、张建华
纪检委办公室:尚俊昌、吴德庆、李建华
人武部:刚传武(聘)、梁新德、单吉庆、商建华、李忠利
法院:王志海、邵云亭
检察院:耿复利
县委宣传部:张宗林、魏书旗、吕金生
县委统战部:李云田、李秀东
团县委:赵俊英、王向工
妇联:李秀云
工会:姜竹洪
科协:朱友梅
党史委:李金民、孟庆敏
档案馆:王明春、冯金英
经委:张荣武
计委:彭庆新、齐秀廷、张洪龙、宋朋迎
城建委:张茂祥、杨立国
科委:吴泽香、王岱东、张秀云
文教局:王学武、宋荣纲、张玉洁、李振鹏、孙贵文、李建荣、任月如、刘坚、
杨宝奎、李延伦
体委:贾立芝(聘)、郭香庆
计生委:李芳勤、赵玉杰、尹泉林、丁淑贞、王静泉、郭荣璜
环境保护办公室:张向前、王汉志、李全明
公安局:李俊铮、于春堂
司法局:王世民
民政局:蔺得贵(聘)、王宣廷(聘)、孙玉洁、郭民元、李明凤、李凤山、张庆祥、
王金生、马云海、魏学孔、王云东、张亦太
地名办公室:李学林、张乃恺(聘)、蔺得贵(聘)、王宣廷(聘)、孙明升(聘)、张
承友、吴建梅
人事局:韩玉和、张长彬(聘)、贾金民、李长怀
劳动局:郭庆峰、王德贤
财政局:马景泽、尹跃太(聘)、王振寰、王希三
税务局:王阳春、周宝江
交通局:宋魁武(聘)、杨成青、刘守明、刘洪勋、冯任和
水利局:肖占梅、耿墉(聘)、鲍光青、任桂荣
卫生局:滕民生、程景荣、杨英成、李树明、于良
审计局:吴秉文
工商局:吴泽印
物价局:刘恒宝
土地管理局:刘俊清
水产局:徐寿禹(聘)、王玉平、张广友、王慎武
乡镇企业局:马振民、张宗才
农业局:李玉琦、张炳煜
林业局:马明辉、撒树元、宋作庆、孙殿奎、杨树珩、孙隆斋、王其方
畜牧公司:赵怀鑫、宋德志、李金林
农机站:郎珉
计量所:周莉、李景祥
广播电视管理站:张令云、李逢春
商业局:许卫东、白保堂、谷秀征
粮食局:伦国俊、郭维升、姜洪笃、孔宪廷、韩同江、吴秀忠
统计局:牟聚芳
供销合作社联社:任江远
物资综合公司:范本华(聘)、邵光安、刘兆江、孔祥亭
外贸公司:王春林、万佃玉、张忠楼
电业局:崔干臣、崔子尧
邮电局:郭思儒、刘宽洪
人民银行:张玉华、傅启平、马长礼、姜云歧
工商银行:董瑞荣、刘振星
建设银行:郭树桐、冯爱平、李汝君
农业银行:王世军、张鹤呜
保险公司:吴维华、王新林
烟草公司:徐寿禹(聘)、程济军、程立海
沾化发电厂:都燕铭、高风山
气象站:宋文炳、蔺金兰、岳殿起
县委农工部:王希环
富国港:刘树民、吕桂亭
药材公司:李景明
沾化宾馆:赵立福
集体工业联社:傅新昌、周荣梅、刘吉亭

199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