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民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475&run=13

一、武术习练
沾化人民素尚武,科举时代多有成就者。自1633年(明崇祯六年) ~1885年(清光
绪十一年)共有武进士4名:范于殷、张衍鲁、张衍熙、王锡纯;武举人13名:耿成献、
李瑜、张沐清、隆鳌、范宏略、王绩、李连登、解扶清、万长春、吴起元、吴起岭、
吴占魁、吴玉兰。
清末至民国时期,民间设有多处拳房,主要分布于沾城南关、赵家塘坊、平家、
张王庄、杏行、董卜堂、井王、杨家庄子、冯家、大流、吕望庄等村。拳术有福寿长
拳、八极拳、六合拳3个较大的拳系,另有太极、少林、点子、戳脚等套路40余种。
福寿长拳的“难功靠”招式含蓄,技击性强,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较其他
拳路有诸多优点,故发展快而流传广。自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王玉美(平家村)受
教于拳师冯秀岭(五台山道士) 始,即在境内迅速发展,至今已有6代传人,平家、张
王、 东杨、大流等村仍有人经常习练。1977年8月,王林峰带3名徒弟、徐顺三带7名
徒弟参加地区武术运动会,他们的表演均博得好评。
八极拳是1929年张风仪从师李玉明(无棣人)传入沾化的。六合拳何时传入境内不
详,徐成林在1931年从师赵风龙学难功靠时,已早有六合拳的功底。
1934年, 各区乡农学校学员习练大、小红拳,农村青少年学生也随之学习。至1
937年“七七”事变,停练失传。

二、象棋活动
此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城镇、古村有文化的中、老年农民,在清静幽闲
室内,或春、冬背风向阳处,夏日农荫下,自邀棋手对弈,切磋棋艺,试比高低。齐
瞿阝乡西岔、杏行、大芦王村和富国镇东杨村喜爱象棋活动者尤多,高手不乏其人。

三、游泳滑冰
徒骇河两岸青少年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夏游泳、冬溜冰,自发开展活动。每
在夏季入伏后,青少年利用午休时间到河里游泳。游泳的花样有:仰泳、自由泳、潜
泳,或水中嬉戏,或横渡比赛。冬季河面结冰后,滑冰活动随即开始,自制冰鞋、冰
橇、滑板、撑竿等器械,两人结对,三五一伙,开展速滑、对滑比赛。离徒骇河较远
的村庄,则多利用湾塘开展滑冰游泳活动。

四、游戏
民间游戏常见的有捉迷藏、丢手巾、抵拐、黄鼬拉鸡、摸白菜、打秋千、跳皮筋、
跳房、打瓦、拾子、打札、抽陀螺、拍线球(或皮球)、摔纸板、丢窑、蹦滩、叠罗汉
等。这些活动简单易行,开展广泛,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如打札,二三人即可,用30
公分长的木棍,打击一支10公分左右两头尖的木札,以打击次数多少、距离远近决定
胜负。抵拐,两个人以膝盖相抵碰,能抵败对方者取胜。摸白菜,参加人数5~7人或
10人以上,选出一个头,另有一人蒙起眼睛,头说“金白菜”,众答“银白菜”,齐
问:“摸摸哪里再回来?”头指定目标,众参加者急奔目标,触摸后迅速返回,如跑
不及被蒙眼者抓住,即替代被蒙者重作。跳房、跳皮筋、拾子、拍线球多是女孩子的
游戏活动。

五、球类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广泛开展。1975年后,农村共青团组织以“青年之家”为阵
地, 以民兵为骨干,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以沾城、下洼、富国、泊头、黄升、流钟6
个公社的24个大队最为活跃。其间富国公社的坝上,下洼公社的下洼、平家,黄升公
社的堤圈,泊头公社的大牟,农民篮球队活动经常,竞技水平较高,为全县农民体育
活动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