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425&run=13

民间为殡葬者糊车马,以秫秸作架纸糊,有大车、马、童男童女,活龙活现。也
有专门塑神象的,鬼神形态栩栩如生。妇女中有些剪纸能手,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
剪鸟兽花卉或千姿百态的人物,贴于门窗和房内,古朴大方。
民间音乐有打击乐(锣鼓点)和管弦乐。打击乐曲名目繁多,花样翻新,每逢佳节、
集会,各村锣鼓喧天,热闹异常。管弦乐较文雅,乐手自由结合,组成吹手班,专为
婚丧者演奏。县境内有名的吹手班不下10余个,世代相传,功底较深。有的不仅吹打
演奏, 还能唱戏, 不化妆,不登台,叫“盘凳子”。还有演奏乐曲沿门乞讨者,叫
“唱门的”,多以四根弦演奏,乐曲是“打幺牌”、“送情郎”等。
民间舞蹈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至清末民初,全县10余种舞蹈艺术分布于100多
个村庄,历代艺人不下2000余名。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除流传较普遍的秧歌、旱船、
高跷外,还有狮包、竹马、芯子、虎斗牛、车子灯、老姜背老婆、鸳鸯嫁老雕等,群
众统统称为“玩艺儿”。1937年前,每逢春节过后,各村的“玩艺儿”相互走访,元
宵节后方止。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乱停止活动。1945~1949年,传统文娱节目先后
复兴,简单易行的扭秧歌遍布各村。建国后,多编演新戏,传统节目逐年衰落。“文
化大革命”期间,传统节目惨遭禁止,服装、道具毁坏殆尽。1978年后,文化站组织
老艺人,发掘民间艺术,并充实新内容。逢春节,各乡组成代表队进县城演出,民间
舞蹈艺术重放光彩。
秧歌 清朝嘉庆年间传入境内。大高乡马家村的秧歌,由24人组成,角色众多,
行当齐全,场面活跃。富国镇花家村的秧歌,舞者一般为12人,角色较少,阵势整齐,
跑场精练。永丰乡阎家村的秧歌,重在丑角逗乐,妙趣横生。李家乡久山村的秧歌,
精于跑场,动作强悍有力。各处秧歌以舞场为主,间舞间唱,丑角逗乐。分两队同时
出场,各有一持伞者领舞,听哨音变换场子。舞步主要是“菱角花”。跑场有圆场、
剪子股、十字股、十字大插花、小插花、三趟街、四门斗、单提把、双提把、五股窜
心、死沟、活沟、里摞城、外摞城、缠丝柱、卷包、十字门等。鼓谱多为“水滴鱼”
转“一封书”。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白蛇传》、《逼婚记》、《打渔杀家》、《岳飞
传》、《玉珠配》、《王定保借当》等。1978年后,有的秧歌队歌颂社会主义,表现
工农兵形象。1985、1986年两次春节全县调演,大高乡马家村秧歌获演出奖。
高跷 1921年始于火把张村(今属流钟乡),很快传入坝上村(今属富国镇)。1945
年流钟、李家、齐瞿阝一带,流传甚广。其特点是双足踩木跷而舞。舞队20~70人不
等,以戏剧角色为主,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跑场近似秧歌,按舞场伴奏,
以一定的步伐表演,间舞间唱,穿插打劈叉、滚翻、起倒、蹦方桌等高难度动作,加
之丑角逗乐,令人百看不厌。常见的表演剧目有《西游记》、《白蛇传》、《苏三起
解》等。
旱船 清朝顺治年间,邢家集(今属大高乡)艺人为兴旺本村集市,模仿排演旱船,
后流传全县。旱船道具是摹仿游船的形状,扎成船架子,周围用布幔好,船四角各竖
木棍支撑船顶,木棍上端挂荷花灯。舞者架起旱船表演,后面随一位船拐子伴舞,做
划线、跳跃等各种动作。以跑场为主,亦有武场伴奏。场子有单丝梅花、线桄子、剪
子股、串蒜瓣、驳花等。跑完一场,即唱一段。唱词多表达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慕之情,
也演唱《绒花记》、《洞宾戏牡丹》、《撇彩》等。旱船多在夜晚表演,彩绸飘拂,
灯火闪烁, 绚丽多姿。旱船一般习惯3只船同时表演,冯家一带却习惯单独跑场,而
大高乡邢集村则惯与秧歌同时演出。形式不同,各具特色。1984~1986年,邢集村旱
船3次参加县民间艺术调演,均获演出奖。
狮子舞 1860年(清咸丰十年)无棣县朱法堂、朱登阁父子到范庄(今属冯家乡)拳
房授艺,同时传授耍狮包技艺。
表演时,2人顶狮包,1人在前逗引领舞。领舞者手持单刀、双刀或红缨抢等器械,
做各种逗引动作,狮子则跳跃、捕捉、摇头、纵身、翻身、打滚,最精彩的是狮子从
领舞者身上一跃而过,动作惊险,场面热烈。有时20余人持刀枪,环狮子同场舞打,
场面活跃。狮子舞场子是“跑四门”,既适应场子表演,也适应沿街边走边舞,表演
时武场伴奏。
竹马 清朝同治年间从关东传入药王村(今属冯家乡),属道具舞蹈艺术,反映蒙
古族骑士生活。舞者12人,一般为8男4女。角色有蒙古王子1人,头部先锋2人,先锋
军卒2人,打门旗者2人,中原小姐2人,丫鬟2人,扛大旗者1人。另有竹马9匹:王子
骑黑马,头部先锋骑白马,先锋军卒骑黄马,小姐骑红马,丫鬟骑粉红马。骑马者手
持马鞭同时上场,持旗者领舞,边舞边唱。以跑场为主,锣鼓伴奏。场子有大小串花、
剪子股、 转马等,动作强悍奔放,转马动作尤显精彩。1986年2月参加地区民间艺术
调演,获演出二等奖。1987年,省艺术研究所为之录相。今已非药王村独有,冯家、
永丰、大高等乡也广有流传。
芯子 何时传入境内不详。据传,由章丘人刁廷柱先传至冯家一带,后传至全县。
芯子是呈弯形的铁制道具,共3截2个榫。上截焊一扎板,中截焊有蛇形袋。表演
时,用彩绸把芯子缠裹好,根据角色不同,在蛇形袋里分别装入毡靴或绣鞋;上截扎
板上绑一孩童,两侧装好假腿假肢,然后将下截绑在一壮汉腰间。孩童在上面扮饰各
种角色,上下同时表演,动作和谐优美,精彩夺目。芯子以跑场“驳三花”为主,武
场伴奏,夜间表演效果更佳。表演的剧目有《许仙游湖》、《九条仙女》等。因演出
难度大,担风险,曾一度偃旗息鼓,现经艺人改进,再度流传。
虎斗牛 最早流传于利国一带,1936年又传至郑家(今属永丰乡)。该舞除虎和牛
外,还有牧童和猴子。主要情节是:一牧童放牧,哼小曲《小放牛》,牛食草后伏地
歇息,虎卧地,牧童玩耍不知是虎,近前骚扰。虎暴起欲吃牧童,牧童将牛打起躲于
牛后,随之牛与虎斗。牛虎相持时,一猴跃过虎身,虎侧目视猴,牧童与牛借机逃遁。
虎无奈与猴斗,猴虽攀援、跳跃,但终被捕食。虎牛、虎猴相斗均有规范动作,场面
激烈,扣人心弦。表演时武场伴奏,鼓谱为“老虎通”,舞者随鼓点急缓变换舞步节
奏,颇富音乐节奏美。
车子灯 明朝嘉靖年间由山西洪洞县传入利国一带。用彩绸和秫秸扎成带顶棚的
独轮车盘,上扎女人假腿脚,顶棚4柱安4盏彩色转灯。表演时将车盘绑于舞者腰间,
模仿车轮转动。有两辆车子灯:一丑老头推一俊俏少妇,一俊俏书生推一丑陋老太婆。
少妇手拿花手绢,老太婆手摇破蒲扇,剧情滑稽,令人捧腹。再加彩绸飘舞,车灯飞
转,更是令人神往。起初只有锣鼓伴奏,鼓点为“九龙翻身”,后加入戏剧《双换亲》
情节,增添拉车人,并增加唢呐曲,场景更加活跃。
老姜背老婆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崔堡村(现属利国乡)王芝庆逃荒至河北
盐山,见有演出“老姜背老婆”者,欲学艺,但表演者艺不外传。1847年 (道光二十
七年),王芝庆偷艺还乡,模仿排演。
这是一种稀有而新颖的道具舞,以鼓谱“九龙翻身”伴奏。道具是:将一葫芦装
饰成老头脑袋,白发、白胡须,戴毡帽,再装制老头的上身与上肢呈背状,装制老太
婆的臀部与肢,呈被背状。舞者上身扮做老太婆,下身着老头鞋、裤,将道具绑于腰
部,一手拿手绢,一手拿扇子。表演时,上身做老太婆动作,下肢迈老头步伐。老太
婆时而扇自己,时而扇老头,情景逼真,意趣浓郁,夜间灯光下,难辨真假。建国后,
崔堡艺人曾革新内容,如“风雨天背同学过桥”、“猪八戒背媳妇”等,但表演形式
仍同于前。
鸳鸯嫁老雕 原是山西歌舞。清朝光绪年间,城北沙洼李连德凭在山西的记忆,
组织艺人编排表演,流传至今。内容是众鸟劝说守寡鸳鸯改嫁。舞者一般是4男4女,
亦可根据需要增减。主要角色有老雕(男) 、鸳鸯(女) 、黄雀(女)、鹦哥(女)、老头
(男)、武丑(男)、小生(男)、丫鬟(女)等。舞时,4男手持哈铃鼓,4女分别拿梆子、
蓝子、花扇、手绢,分两队各角色交叉,轮流领舞领唱,众伴舞伴唱。唱词诙谐风趣,
曲调婉转动听。原唱词16段,无伴奏。1940年,压缩部分唱词,固定角色服装,增添
文武场伴奏,场景更加活跃。建国后,县文化主管部门与民间艺人合作,对其改进、
提高。1953年,代表惠民专区参加山东省民间歌舞调演,获演出二等奖。1985年8月,
参加惠民地区民间歌舞调演,获演出特别奖。
木偶戏 清朝同治年间,小蔡村(现属冯家乡)几个爱好文艺的贫苦农民,到阳信
拜师学艺,2年艺成,回乡演出。演出时由演员把50厘米高的木偶用长细绳系于手上,
表演各种角色的形体动作,同时用东路梆子的曲调演唱。其舞台长2米,宽1米,以彩
色绸布搭成,配以各种花纹图案,鲜艳夺目。表演人在舞台下以布幔遮住,操整个舞
台的乐器和表演。1978年、1985年两次参加县民间艺术调演,均获演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