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出口商品收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361&run=13

商品出口始于民国时期,当时全部由私商经营,转手出口。出口商品有豆类、小
麦、棉花、枣、水产品、鸡蛋等。1946年初,成立沾化县工商局下洼海关事务所 (同
年6月改名下洼海关,1948年8月改为渤海海关) ,负责处理解放区的进出口事宜。出
口的主要商品有小麦、绿豆、棉花、玉米、大豆、芝麻、红枣、花生等。建国后,出
口贸易由供销社代办。1973年始,由外贸公司经营。所有出口商品均通过主口岸 (省
进出口公司口岸) 或异口岸(其他省市口岸)运往欧美、苏联、日本、港澳等地。出口
商品有畜产品、农副产品、水产品、工艺品及工业产品等。建国初期,出口商品收购
额数量不大, 70年代始逐年增加。1972年出口商品收购额为20.01万元,1978年增至
180.59万元,1985年上升到1954.49万元。至1987年,猛增至4556.34万元,为1972年
的227倍多。

一、畜产品
1973年畜产品出口收购额为19.14万元, 占出口商品总值的73%, 1982年达
150.71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始,收购额逐渐下降,1987年降至77.42万元,
仅占出口商品总值的1.8%。
出口的畜产品有皮、毛、肉食3类。
皮1957年收购山羊板皮7552张,猾子皮(山羊羔皮) 1760张,绵羊皮18137张,羔
皮11014张。之后,收购量逐年增长,1981年收购猾子皮37078张,1982年收购山羊板
皮45704张, 均为历史最高水平。1983年始,收购量急剧下降,1987年收山羊板皮21
404张,猾子皮7813张,绵羊皮收购更微。
自1966年从烟台地区引进12只种貂以来,养貂事业发展较快。水貂留种量和取皮
量一直居本地区各县之首。水貂皮在出口畜产品中占比例也越来越大。1973年水貂皮
收购额为1.37万元, 占整个出口畜产品总值的7.16%,到1985年,水貂皮收购额为7
3.2万元,占出口畜产品总值的89.91%
毛自1953年收购绵羊毛,当年收购500公斤。之后,每年收购500~1000公斤不等。
1970年始收购量迅速增长, 年收购量多在5万公斤以上。1984年以后,收购量逐渐下
降,1987年,仅收购4238公斤。1955年开始收购山羊毛,年收购量在2500公斤左右。
1984年,因无出口销路,停止收购。
1950~1976年, 兔毛年收购量均在500公斤以下,1977年后,外贸公司在资金和
技术方面进行扶持,发展较快,到1985年,掀起长毛兔热,1986年收购兔毛3673.5公
斤,1987年下半年,因国际销路不畅,暂停收。
猪鬃的出口收购量一直不高, 1982年收购23箱, 即为最高水平。 1984年收购
13.39箱,1985年1.35箱,1986年0.79箱,1987年停止收购。
肉食自1986年土产公司建立肠衣加工室始,肠衣(猪牛羊) 年收购量在1.5万根以
上。因原料供应不足,肠衣加工室于1981年撤销,肠衣随之停收。
1970年始, 肉食兔饲养逐年增长。冻肉兔成为出口肉食品的主要商品,1976~1
984年的收购值占整个出口食品值的50%以上。 从1974年至1987年,共收购出口冻肉
兔1055.61吨, 其中1979年收购最多,达162.7吨,为年平均数的2倍多。1985年,因
兔病侵害和国际市场销路渐衰,收购量急剧下降,1987年仅收购2.9吨。
近年来,畜牧部门用世界著名的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的精液颗粒与本地牛进行杂交,
使养牛从使役型向役肉兼用型方向发展。从1978年开始出口菜牛,当年出口32头,之
后连年递增,1982年出口551头,为历史最高水平。之后连年下降,1987年出口47头。
10年共收购出口菜牛2516头。

二、农副产品
豆类出口始于民国时期,但一直数量不大,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
行对外开放, 成为出口的大宗商品。从1978年到1987年,共收购出口红小豆1222.42
吨,绿豆3206.49吨。大豆从1986年开始出口,至1987年底共收购出口大豆6015.49吨,
占整个粮油出口总值的33.94%。 1986年, 投资278.61万元, 从沧州调出口黑豆55
72.27吨。
从1984年开始出口玉米,到1987年,共收购出口玉米21863.7吨 (包括代理业务1
000吨)。
从1982年至1985年, 共收购出口谷子657吨,1985、1986两年,收购出口高梁87
2.2吨。
棉花出口历史较长, 但大量出口从1985年始。1985年至1987年,共收购出口棉1
7015.641吨,收购额达5105万元,居全县出口创汇之首。
1973~1986年,共收购出口苜蓿草7894.42吨。
豆油和豆饼均从1980年开始出口, 到1987年共出口5000.61吨。其中,1986、19
87两年共出口豆油416.6吨。 棉仁饼从1981年出口,到1987年共出口14377.69吨,成
为出口的大宗商品。
麻籽从1983年开始出口,至1987年,共收购出口麻籽837.85吨。1984年开始出口
棉籽油,至1986年共收购799.46吨,1987年停收。

三、水产品
对虾是主要的也是传统的出口水产品。但每年海虾的捕捞数量差别很大,因之年
收购量也有很大差距。 1973年收购出口海虾17.88吨,1975年仅收购0.86吨,1979年
则收购198.79吨。1985年,引进外地资金,养殖对虾,对虾产量剧增,1986年收购出
口对虾396.12吨,1987年收购133.24吨。1973~1987年,共收购出口对虾1133.95吨。
虾仁出口数量较少, 1973~1980年,共收购出口虾仁27.93吨,以1980年15吨为
最多,1981年始停止收购。

四、工艺品及工业产品
利用当地人民素有草、苇、柳编习惯的有利条件,1971年编制玉米皮地毯和玉米
皮茶垫,向日本、欧美、港澳销售,此为草、苇、柳编制品出口的开始。1973年收购
额为1.18万元,1987年上升到9.04万元。1973年开始出口苇帘子,收购额逐年上升,
1987年达24.02万元, 14年来,一直畅销不衰。齐公社大王村创制的倒流水波浪式
门窗柳帘,于1976年出口,以后又创制出面包盒、园筐等柳制品,深受欧美和港澳等
市场的喜爱,出口额不断扩大。1982年,出口额达17.17万元。之后,由于样式陈旧,
出口额显著下降,1987年出口额仅4.47万元。
县工艺美术厂产的青州府抽纱,于1980年开始出口。当年出口额为5.41万元,至
1987年发展为17.28万元。
境内工业薄弱, 工业品出口一直是空白。1987年9月,黄升乡化工厂生产的硫化
碱开始出口,当年出口160吨,创汇10.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