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储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352&run=13

一、仓储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接收、维修和租赁一部分仓库,合作社借用民房、庙堂做仓
库。
合作社1954年始,各国营专业公司1957年始,兴建新型仓库,库内垒货架,搞密
封,商品分区分类,五、十堆码,实现仓库楼台化。此后,几次增建新仓,至1987年
底,供销系统仓库面积共39446平方米,国营商业仓库面积共82667平方米。
1958年开始,商业仓储系统开展“六无” (无火灾、无霉变、无残缺、无锈损、
无差错、无虫蛀鼠咬)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
仓储管理混乱, 1980年后,商业企业推行一系列经济责任制。1984年4月,全系统开
展“四好仓库”(商品养护好、服务思想好、安全生产好、指标完成好)活动,仓储管
理有了新的起色。
露天存放的商品建有货场。1987年各商业系统共有露天货场17.6万平方米。煤炭
放于场洼处, 木材放于场高处。煤炭分类堆垛,堆高2米,长20米,宽15米,中间加
放通风筒, 每旬测温1次。为防止流失、自燃,堆顶全部畦田化,以便存水和注水。
木材按规格品种上垛存放,板材上垛立码通风,场地备有灭火砂、灭火筒、灭火器、
灭火池,并定期倒垛,防止霉烂。
仓库建设莫早于粮仓。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官府即建有常平仓、义仓和社仓。
民国时期,原有仓库全部废除,政府用粮随征随用。
1947年,建下洼、黄升、富国3个支库,下设23个分仓。分仓多借用民房或祠庙。
1953~1955年,从苏联引进沥青仓底改造技术,在富国支库建苏式大仓2座,共26间,
可容粮494万公斤。1954~1969年,在区、乡(镇) 陆续建简易仓63口,房式仓69口,
容量分别为350万公斤和753.5万公斤。1971~1972年,投资5万元建“一把草一把泥”
的土园仓49个,容量为125万公斤。因不适合当地条件,不久大量倒塌,至19 80年全
部报废。1984年,地区粮食局投资41.1万元建房式仓26口,并进行地坪新结构的技术
改造(地面沥青粘砖结构),容量为590万公斤。1983~1985年,又建油(食油)罐8个,
容量为32万公斤。由于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储粮量越来越大,部分早期粮仓需要改建,
截止1987年,共改建“双笆仓”26口,容量为355万公斤。
在保粮措施方面,不断进行改革。1947~1956年,主要采取“六六六”喷洒、过
筛、 风扬、冷冻等措施。之后,使用氯化苦、磷化锌、溴甲烷等化学药剂熏蒸。198
0年,又推广“三低”(低温、低氧、低剂量) 保粮法,既能降低保管费用,又能达到
安全储粮之目的。此法至1987年一直沿用。

二、运输
1945年解放前私营商业的商品运输以木帆船和铁轮大车为主。1940年前后,一部
分小本经营的行商,多用自行车直接到天津、济南、周村等地购货,名曰“跑行庄”。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经营的工业产品多从济南、青岛靠铁轮大车 (1952年改为胶
轮马车) 、手推车、木帆船购进。煤炭、木材主要靠水运。供销社经营的工业品,由
上级社和专区百货经营组进货,全用马车运输。
1958年始, 工业产品全部纳入计划分配,商品运输靠租赁汽车和无偿借车。196
9年, 县供销社购泰山25型拖拉机1台,1971年添置汽车2部。1972年底,副食品公司
购进一部青岛“69” 卡车。1976年,食品公司购进罗马卡车1部。1978年,县供销社
又组建汽车队,负责直属企业的商品运输。之后,各公司和基层社陆续添置汽车,商
品运输全部机械化。至1987年,供销系统共有各种型号运输车58部,拖拉机18部,国
营商业各公司共有运输汽车50部,拖拉机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