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营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332&run=13

1855年后,部分富户开始兼营商业。一是在县城设立字号,以经营杂货、饮食、
国药为主,一是在徒骇河下游的洚河码头开店铺、立字号,经营以糖为主的各种货物。
当时的洚河码头极为昌盛,商店、货栈、茶馆、酒肆,应有尽有,夏秋旺季来往商船
多达千艘。 徒骇河沿岸泊头、黄升、流钟3镇的商业也开始繁荣。1907年后,洚河码
头日趋萧条,秦口河畔的下洼商业开始振兴,县城的商业字号也由10多家增至20余家,
且买卖日盛一日。
1921年,下洼码头正式确立。“庆聚成”由洚河码头迁至下洼,各集镇的工商业
者纷纷到下洼营业,外地商人也闻风而至,下洼码头商贾云集,贸易日盛。至1931年,
商号发展到40多户。出名的字号有庆聚成、鸿记、元昌、福增昌、天德成、和记洋行、
亚细亚煤油公司、德士古煤油公司、宝聚丰、元兴和、恒丰、义顺和、天兴和、福兴
德、泰和、天佑成等。1932年,国民党驻军旅长赵心德与匪首徐三合伙,趁中日绝交
抵制日货之际,勾结走私商船运进日本的糖、线、人造丝、卷烟和纸等;江浙一带的
商船运来竹器、茶叶、绍酒;东北船运来木材。这些商船又运走当地的小枣、小麦、
杂粮及银元、铜币等,码头停泊船只有时超过千艘,日吞吐量达千吨以上,下洼一时
成为鲁北闻名的码头, 有“小上海”之誉。之后,县城及各乡镇商号骤增,至1 937
年,全县有大小字号200余个,商业户500余家。
1939年县境沦陷,商船不敢运行,商号无法正常经营。1940年,日伪、土匪日益
凶残,大部商号歇业倒闭,有的化整为零,时断时续,只有少数商号强撑门面。
1945年全境解放, 商业又获生机。下洼10余家商号相继恢复,全县商业者达330
人。 1946年4月10日,在下洼镇成立沾化县商民协会,入会者138家,会员530余人。
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中,有29家地主兼营的商号受侵犯,私营商业曾稍有沉默。之后,
政府均按政策对受侵犯之商业财产予以适当偿还, 私营商业又有发展。据1948年1 1
月统计,全县私营商业者217户,合作社13家,从业人员755人,至1949年,私营商业
者达980多人。1953年3月,县工商联给私营商业者颁发营业证,私商取得合法地位,
因而私营商业迅速发展。1955年纯商业者824户,1018人,共有资金13.43万元。饮食
业109户,152人,共有资金8133元。是年,对私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
政策,至年底,纳入各种合作商业的共649人,自愿弃商转农的107人,有少部分保留
原来的私营形式。至1956年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私商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6%。
1960年前后,由于“五风”错误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农业减产,物资奇缺,
群众生活异常困难。新生的不法私商十分猖獗,倒卖贩运,投机倒把,大搞黑市活动。
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一般为1957年的5~7倍。1967年下半年,守法私商被当作资本
主义而遭批判,私营商业趋于绝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私营商业开始恢复。
1981年后迅速发展,各村经销户星罗棋布,城镇商店林立,饭馆迭起,以经商为
主的专业户相继出现。截止1987年底,全县共有核准发证个体商业者2689户,营业额
共28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