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241&run=13

县境地处黄河下游,并系徒骇河、秦口河入海之地。建国前,黄河频繁决口,洪
水漫溢,历代官府多对河道疏于治理。每至雨季,客水压境,海水顶托,一片汪洋。
轻则田野淹灌,禾苗绝产;重则浸没村庄,房舍被毁。境内居民除于村外筑堤垒堰以
挡洪水入村,别无良策。建国后,人民政府领导人民治理黄河,规划和建设行洪排涝
工程体系。于50年代中期始,至70年代,对境内河道先后进行疏浚和开挖治理,行洪
能力大大提高(详《河道治理》)。尽管如此,人民政府对防汛工作依然常备不懈,始
终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国家拨专项防汛经费和物资,县抗旱防
汛指挥部为常设机构, 下设防汛办公室,规定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为防汛办公室常
规工作时间,昼夜值班,专人负责收听天气预报,掌握雨情、水情、灾情,及时上传
下达,并随时了解工程情况以及对防汛物资的供需检查等。
兹将建国后几次防汛情况列述如下:
1955年1月29日23时30分, 黄河于利津县五庄东决口,1月30日五庄东1.5公里处
又决一口,两处共宽585米。境内马营、泊头、富国、李家4个区的97个村庄受灾,倒
塌房屋600间,淹没土地34.32万亩,其中麦田14.9万亩。
县接黄河水情通知后,县、区政府紧急组织力量,连夜抢筑护庄坝,组成抢险队
伍,充分做好防险抢险准备工作。黄水围困期间,在省、专区工作组的协助下,中共
沾化县委、县人民政府一面宣传国家尽快堵复决口的决心,消除群众顾虑;一面调动
各方力量帮助群众渡灾。供销合作社乘船把生活必需品送往各村;医务部门送医送药;
粮食部门则就地收购就地供应。在安排好群众生活的基础上,组织排水,清淤救苗。
并采取支付棉花预购金、 发放银行贷款等多种措施安排春种。至4月底国家发放救灾
款达61317元。
1961年8月21日, 由于连日暴雨,徒骇河洪峰流量达674立方米/秒。县防汛指挥
部调集机关干部900人,民工9000人,坚守堤防抢险防洪,使堤坝安然无恙。
1971年7月25日至8月2日,连降暴雨,全县平均降雨量达355毫米。暴雨中心冯家
公社达600毫米以上。 上游诸县客水下注,下游海水顶托,致使境内诸河洪水倒灌,
骨干排沟与田间排沟均失去排水作用,造成82万亩土地积水和48个村庄被水包围。淹
死7人, 倒塌房屋4355间,砸死大牲畜14头,冲毁水工建筑物22座。中共沾化县委、
县防汛指挥部组织12万人的抗涝大军,连续奋战,不少农田都是几涝几排几次追施化
肥,终使绝产面积减到3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