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树造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207&run=13

一、防护林
防风固沙林县域东部黄河故道,每年3~5月份的大风季节,因无自然屏障,狂风
得不到缓冲,肆虐异常,致20余万亩的黄河故道黄沙弥漫,尘土滚滚,土壤风蚀惨重。
冬小麦常常被刮出根,春苗连种数次而不得苗。因此,从1963年始,在黄河故道黄泛
沙区营造防护林。
防风固沙刺槐是理想树种。该树种系1911年引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壤含盐
量0.3%以下均可生长。 水平根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与八里庄杨混交成林,
长势更佳。至1987年林木资源调查时,防护林面积已达1.47万亩,风沙一定程度地受
到抑制。
堤坝防护林1971年开始对徒骇河堤防绿化,到1973年共栽植乔灌木90万株(墩)。
到70年代末, 树木成材,逐步更新。1985~1987年,县水利局投资56.21万元,对钩
盘河、傅家河、秦口河、潮河、胡营河、大寨河、马新干渠、韩墩干渠等15条县管河、
渠进行全面绿化。 河坝单堤长达286.47公里,面积8642亩。共植刺槐111.9万株,杨
树11.7万株,绒毛白蜡7.8万株,臭椿4.5万株,榆树1.2万株,柳树0.2万株。引进试
种沙棘3.7万株, 成活率达74.7%。对徒骇河堤补植19.5万株。基本实现1987年的林
业规划。
农田林网1968年始,大搞田间水利工程,要求沟、渠、路、林作为系统工程统一
规划, 一揽子施工。全县农田林网最高达10万余亩。高标准的即有6万亩。以胡营万
亩方和流钟万亩方的护林带收效最为显著。 如流钟万亩方,1977年春植树,1983年5
月8日至6月6日测得:树高平均13.1米,树干直径平均17.24厘米,树冠幅平均3.8米。
距林带5倍树高处:风速为1.92米/秒,对照为3.23米/秒,风速降低1.31米/秒;地面
蒸发平均每天5.96毫米,对照为7.43毫米,日平均蒸发量减少1.47毫米;相对湿度较
对照增加3.5%,气温降低1.58℃。从整体林带范围测定,平均降低风速21.52%,降
低气温0.56℃,相对湿度提高5.8%,蒸发量减少13.26%,土壤含水量提高9.01%。
由于林带的作用,调节和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地面蒸发,减少土壤盐分上升到地表
的机会,故土壤不易返盐,防止渠道两侧土壤次生盐渍化。排除林木遮荫、争肥、争
水等弊端,小麦产量仍平均提高18.85%。
墓林清代和民国时期,县境中部、西部,不少村庄由家族集资在墓地营造墓林。
一处墓林面积5~10亩不等。 树种多为松柏,借其四季常青以期家族兴旺;也有种植
杨树或柳树的,以树干的笔直高大和叶茂荫浓象征家族门风。土地改革时期祖产归公
大片墓林被毁,至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生产队扒坟砖打井,“文化大革命”运动中
平坟头,砍伐树木,墓林尽毁。
公路绿化1950年始,沿境内公路干线植树绿化。树种以杨、柳居多。一些盐碱严
重地段,试验移栽柽柳与刺槐,但管护不善,加之路基边坡不易存水压碱,成活率不
高。至1987年,县内公路绿化里程为68.8公里,占宜林路段的78%。

二、四旁植树
本县农民素有在四旁空闲地栽植榆、槐、樗、杨等用材树的习惯。亦有少量用材
树与粮棉间作。建国后,人民政府号召群众植树造林,四旁用材树大量增加。60年代
初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群众采树叶、剥树皮,树木大量枯死。1962年全县四旁用材树
仅23万株。1963年实施树木确权,群众积极栽植树木,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
始后,树木全部归公,大量树木遭砍伐。1968年各生产大队、生产队均组织林业队,
因此四旁树木逐年增多,至1974年达555.7万株。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
而林业责任制未同步进行,四旁用材树木遭大量砍伐。1983年仅存65.4万株。
至1987年全县林业资源第四次调查,四旁用材树降为62.5万株。

三、灌木
野生灌木野生柽柳是境内主要林木资源。县域东部土地辽阔,含盐度高,种植其
他树种难以成活, 唯柽柳能在含盐0.8%左右的土壤中繁衍生长。故在沿海一带自然
生长着大量柽柳。建国初期县人民政府即作出规定,严禁没根砍伐,保护野生资源。
60年代初,群众经济困难缺少烧柴,大量砍伐柽柳,至1974年调查仅存62亩。之后不
断新生,至1987年调查发展到3667.5亩。
栽植灌木境内农民向有在盐碱地、道边、田埂上栽植柽柳的习惯。1960~1962年
经济困难时均被刨作烧柴。70年代始,生产队在河渠堤坝或田埂路边种植紫穗槐,既
可固坡护堤,又可编织筐篓。有的生产队成片种植,以此为副业。据1983年统计,成
片紫穗槐林达85亩。近年河渠堤坝、田埂路边的紫穗槐多被刨除,于盐碱地及公路两
旁种植柽柳。

四、果树
枣树本县农民栽植枣树历史久远,主要有枣农间作和村旁宅旁零星栽植两种。建
国前枣农间作面积1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县域西部,年产鲜枣100万公斤。建国后,
枣树种植业有所发展。 1956年全境达18.4万株,间作面积1.15万亩,年产鲜枣109.3
万公斤。 1958年,刮“共产风”,乱砍乱伐,枣树株数下降到13.7万株,产量降到7
1.9万公斤。 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业振兴有了转机。枣树栽植也
有新的发展。 1987年底,全县枣粮间作面积达1.36万亩,枣树21.18万株,分布在古
城镇9728亩, 大高乡1516亩,下洼镇1418亩,冯家乡695亩,黄升乡243亩,李家乡3
0亩;枣林112亩,分布在下河和齐乡及徒骇河农场。全县产鲜枣达171.7万公斤。
水果树民国期间,境内有梨园4处:鲍家25亩,黄升20亩,杨家15亩,前皂10亩,
年产梨2.84万公斤。 后皂有5亩沙果园,年产2000公斤左右。至1957年,引进苹果,
种植100亩:王皮家60亩,杏行20亩,薛家20亩。1961年,全县有苹果园335亩 (苗圃
240亩,西河60亩,杏行20亩,薛家10亩,后皂5亩) ,年产苹果2.5万公斤。梨园7 0
亩(鲍家25亩,黄升20亩,杨家15亩,前皂10亩),年产梨1万公斤。桃园10亩(鲍家),
年产2500公斤。进入70年代果树发展迅速,至1975年,果园已达4347亩,其中30~50
亩的20处,60~100亩的10处,200亩以上的1处(国营苗圃);果品年产达53.95万公斤。
其中苹果38.09万公斤, 梨11.86万公斤,桃、杏4万公斤。因此,1977年省农林局将
沾化列为渤海湾近海区苹果栽培县。自1981年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民自主经营,讲究经济效益,果树业发展快而集中,且栽培标准也逐步提高。尤其
苹果园的发展,由原来的乔化稀植,转向短枝性密植栽培。1986年流钟乡楼子村统一
规划分片种植经营,集中联片建标准化密植果园1500亩。采用短枝型良种壮苗,大穴
栽植, 地膜覆盖树盘,栽植苹果树4.5万株,成活率达95.7%;富国镇坝西村联片建
成矮密高标准苹果园400亩。1987年县境内共有水果园6425亩,各种水果树21.48万株,
果品产量277.51万公斤。 其中苹果5595亩,13.41万株,产量225万公斤。梨200亩,
6400株,产量40万公斤。桃350亩,1.5万株,产量7.5万公斤。杏40亩,1 080株,产
量2.5万公斤。山楂80亩,3230株,产量150公斤。葡萄160亩,5.5万株(含庭院),产
量2.5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