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1&rec=203&run=13

一、耕作制度
复种与熟制沾化境内洼地多,面积大,历年涝灾严重,因此至50年代初洼地多行
一年一熟制。或种小麦,或种高梁,以躲避或抗御涝灾。地势较高的耕地,主要采取
二年三熟制, 一年二熟的耕地面积甚少。因此,耕地长期利用率较低。1949年和195
3年的粮田复种指数为133.7%和135.0%。 合作化以后,开挖排水沟,治理洼地,涝
灾大为减轻,推广二年三熟制,一年一熟面积相应减少,至1957年粮田复种指数达到
148.5%。 60年代以后,农田水利设施逐步配套,推广一年二熟制,二年三熟面积缩
减, 一年一熟制淘汰。粮田复种指数保持在160%以上。80年代以后,早熟高产夏播
玉米杂交种和谷子、大豆新品种大面积推广,粮田基本实现一年两熟,1987年复种指
数达184.10%。同时推广棉麦套种,有些棉田亦逐渐向一年二熟迈进。
间作本县农民素有作物间作、混种的习惯。间作的主要方式有:玉米、大豆间作,
采用2行玉米4行大豆式或各2行种植; 高梁与谷子间作,群众称谓:“枪里加锏”,
多以2行谷子1行高梁或4行谷子2行高梁种植,还有高梁与子、黍子等杂粮间作。混
种的主要方式有: 棉花与芝麻混种、 高梁与苘麻混种、高梁与谷子混种。群众称:
“满天星”。播种时将两种作物种子搀合下地,间苗时既根据秸杆高低搭配,以便充
分接受日照,又依据地力条件或密或稀随意取舍。
自农业实行合作化后,间作混种的面积锐减,除玉米、大豆(绿豆)常间作外,其
他方式基本废弃。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约化的生产使间作
混种重新兴起,且出现一些新方式,如棉花与西瓜等瓜类作物间作,小麦田里混种菠
菜。有的则将间作套种结合施用,使蔬菜一年多次收获。至于枣粮(棉)间作,多见于
县境西部,历史悠久(详见《林果业》)。
轮作本县农民素谙轮作换茬之道,既能有效地发挥地力优势,也能减少作物的病
虫害。
棉花与粮食作物轮作。在连种棉花二三年后,换种一茬粮食作物,按此循环三四
年一轮,使地力得以调整。近年棉花地换茬多以小麦接替。
大豆与小麦、玉米、谷子轮作,借根瘤菌以增氮肥,且减少病虫害。80年代以前,
多采用高梁--小麦--大豆和谷子(玉米) --小麦--大豆两种形式,3种作物二年一轮。
80年代以来,夏谷、大豆等高产早熟品种推广后,逐渐形成小麦--豆子--小麦--玉米
(或谷子)二年一轮的轮作方式。
套种从70年代后期,在肥、水条件良好的地块推广麦田套种玉米。在麦收前10~
15天,将玉米晚熟杂交种点种在麦垅间,既不影响小麦正常成熟而玉米还可增产20~
30%左右,且使再茬小麦适期播种。
进入80年代,推广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无需套种即可正常成熟,不误适期播种
小麦,遂又推广棉麦套种。
棉麦套种多采用套种带。 每带宽1.6米,种2行棉花3行小麦。麦、棉相距不少于
33厘米。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冬季盖小麦,翌春复盖棉花,“一膜二用”节约
投资。棉花不减产,每亩尚可收小麦150公斤左右。
近年,间作套种广泛应用于蔬菜种植。几种蔬菜,依其生长期长短,或间作或套
种,实现一年多收。

二、改良土壤和施肥
改良土壤县域为黄河尾闾冲积平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土壤含盐
量高。旱、涝、碱一直是境内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故改良土壤是首要任务。
清代和民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无力大规模进行土壤
改良,只能用围田培埂的方法防止水土流失以保护耕地及加大厩肥,适时耕翻晒垄以
降低碱化程度或因地制宜种植作物以减轻盐碱危害。1956年转入高级农业社后,土地
归集体所有,劳力统一调配,有了大规模进行改良土壤的基本条件,但缺乏科学规划,
收效甚微。1958年秋人民公社初期,盲目打井、引黄,实行大蓄大灌,忽视排水工程,
致地下水位抬高,全县70余万亩耕地次生盐渍化。后,总结经验教训,自1968年始走
上对旱、涝、碱实施综合治理的路子,修筑条田,整平土地。至70年代中期,全县建
成条田42.77万亩。 由于条田排灌设施配套,地面平整,畦田种植,夏可积水淋盐,
春可放水灌溉压盐,土壤耕作层盐分显著下降。据对流钟万亩方和胡营万亩方表土含
盐量测定,由4‰下降到0.5‰。
另外,60年代推行种植绿肥,70年代提倡秸杆还田,以改良土壤,但均未大面积
实施。
施肥农田施用肥料分基肥、追肥、种肥3种。
基肥:境内农民种田历来重视施用基肥。建国前习惯以厩肥、人粪尿、土杂肥等
农家肥均匀撒于地面,经耕翻分布于耕作层内。由于肥量不足,一般农家只能在家地
每年亩施肥2~3车,边远地往往几年不施肥。偶尔施肥,量也极微。即使富裕户也不
能做到每茬作物都施肥。建国后,50年代开展全民积肥、造肥运动,60年代始“大养
其猪”,各生产队成立常年积肥造肥专业队,随肥源的开辟,农家肥数量增多,施肥
量不断提高,但仍不能作到全部耕地年年施肥。边远地仍然常常“白种下地”。70年
代后期,推广以氮素化肥作基肥,随耕翻土地施于犁底。进入80年代,尤其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家养牲畜,农家肥数量大增,又推广氮、磷化肥配合作基肥。
从此消灭“白种下地”,一般亩施农家肥4~5车,且高产田茬茬作物施肥。化肥多以
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或尿素与磷酸二铵混合使用。
种肥:合作化以前,少数农户播种小麦时,以人粪干或熟大豆随种下地。合作化
以后基本不施种肥。进入80年代播种小麦、棉花推广施用种肥,一般施尿素或磷酸二
铵,为防烧苗总量每亩不超过3公斤。
追肥:农民一向有在农作物生育期间追施肥料的习惯。但因肥料不足,不能全面
追施,播种前施过基肥的一般不再追肥。合作化以后,追施面积有所扩大。追肥以厩
肥及陈炕土等撒于麦田地表、谷子行间或玉米、高梁植株根部。60年代后推广施用化
肥后,追肥遂以化肥为主。70年代以后,除大豆以外,各种作物均追肥。玉米、小麦、
棉花由一次追肥到分次追肥。80年代后推广配方施肥、指标化栽培、根外追肥等科学
方法。根外追肥的种类有氮肥、磷肥和缩节胺、助壮素、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同时推广大豆初花期追肥。

三、种子
品种更换小麦,清代和民国时期,农民一直沿用当地品种,秸杆细软,籽粒小,
产量低。50年代初引进齐大195(邹平洋麦) ,推广面积达25~30万亩。1956年又引进
碧码1号、 碧码4号,当地品种全面淘汰。上述品种穗大,亩产量可达250公斤以上,
但秸软,在灌浆期浇水或遇雨易倒伏而降低产量。之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分
别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品种更换。80年代更换的辐63和丰抗13等品种,秸硬、
抗风、穗大、粒重,增产潜力大。
大豆,清代至本世纪50年代,沿用农家品种,以黑豆为主,另有黄豆、小青豆、
大青豆等。主要品种有平顶株、落地黄、铁麻杆、六月红黄豆等,多宜春播。60年代
初, 引进齐黄1号。70年代先后引进向阳1号、饼肥1号、跃进5号、文丰7号等早熟品
种,当地农家品种全部淘汰。80年代鲁豆4号面积逐年扩大。
玉米,沿种本地农家品种。主要有:二秋、草棒子、小粒红、白马牙、二马牙等。
本世纪50年代引进“金皇后”。从60年代开始引进玉米杂交种,至70年代末,基本淘
汰农家品种,进入80年代全面实现玉米杂交种化。
高梁, 本地农家品种有:黑壳白、打锣锤、江米、关爷脸等,分粳、糯两种。1
965年开始引进杂交高梁, 至70年代普遍种植,但因味涩,几年后即停止种植,仍恢
复原农家品种。
谷子,当地农家品种繁多,主要有:沾化碱谷、猫爪谷、小黄谷、齐白头、紫根
谷等。 本世纪60年代引进华农4号、八一谷等。80年代引进夏谷品种,全面淘汰地方
品种。
甘薯, 俗称地瓜。建国前极少种植。1953年引进胜利百号、农林4号,60年代以
后,先后引进“5245”、济南红等。80年代后,栽培量很少。
棉花, 当地有大花、小花、紫花3种,历代沿种。本世纪30年代引进美国棉种,
未得推广,依旧沿用原有棉种。50年代先后引进斯字棉、岱字棉15号,当地棉种淘汰。
之后又进行3次品种更换:1964年引进徐州1818,1978年引进鲁棉1号,1985年引进鲁
棉6号。

沾化县农作物主要新品种

┌───┬─────┬────┬─────┬────┬─────────┬────┐
│作物 │小麦 │大豆 │玉米 │高梁 │谷子 │棉花 │
├───┼─────┼────┼─────┼────┼─────────┼────┤
│50年代│齐大195 │ │ │ │ │斯字棉 │
│ │碧码1号 │ │ │ │ │岱字15号│
│ │碧码4号 │ │ │ │ │ │
├───┼─────┼────┼─────┼────┼─────────┼────┤
│60年代│石家庄407 │齐黄1号 │双跃3号 │遗杂7号 │八一谷 │岱字15号│
│ │济南2号 │ │ │ │ │ │
│ │济南9号 │ │双跃150 │遗杂19号│ │徐州1818│
├───┼─────┼────┼─────┼────┼─────────┼────┤
│70年代│昌乐5号 │文丰7号 │群单105 │晋杂5号 │八一谷 │徐州1818│
│ │泰山1号 │向阳1号 │烟三6号 │渤杂3号 │ │鲁棉1号 │
│ │济南13号 │饼肥1号 │京早2号 │ │ │ │
│ │鲁沾1号 │ │丰单1号 │ │ │ │
├───┼─────┼────┼─────┼────┼─────────┼────┤
│80年代│辐63 │鲁豆4号 │鲁原单4号 │ │青到老豫谷1号鲁谷 │鲁棉1号 │
│ │鲁麦5号 │ │鲁原三2号 │ │7号安5498 │鲁棉6号 │
│ │淄选2号 │ │鲁玉3号 │ │ │ │
│ │丰抗13 │ │鲁玉5号 │ │ │ │
│ │ │ │烟单14号 │ │ │ │
└───┴─────┴────┴─────┴────┴─────────┴────┘

良种繁育县内在60年代前无种子生产基地,所需作物良种,主要由农户(生产队)
自繁自用,互相调剂。1964年始,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繁育少量麦种及配制繁育少量
玉米杂交种。1971年,县建良种场,各公社亦建良种繁育基地,全县共5000多亩。从
此,全县所需小麦、大豆新品种,高梁、玉米杂交种大部由繁育基地供应。70年代为
扩大玉米制种面积,增加杂交种产量,到海南岛加代繁育玉米自交系。1982年,建棉
花繁育基地4000亩,全县玉米制种田发展到近万亩。1987年粮棉种子基地有1.3万亩。
良种经营建国后,良种推广实行“四自一辅”,即农户自选、自繁、自留、自用
为主,国家给以少量调剂为辅的方针。60年代开始增加国家调拨,由粮食部门担负代
销、代贮、代管等业务,只有新品种和杂交亲本种子由农业部门自理。1962年,县农
业局建种子站,经营业务量很少。由于群众对优良品种认识不足,种子销售不畅,转
商率高,故连年亏损。直至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科学种田意识加
强,越来越重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良种经营业务年年扩大,也随之扭亏为盈。

沾化县种子站种子经营情况

单位:万公斤万元
┌──┬────────┬─────────────────┬────┬──┬──┐
│年份│购进 │销售 │使用国家│盈 │亏 │
│ ├──┬──┬──┼──┬────┬──┬──┬───┤资金 │ │ │
│ │合计│收购│调入│合计│供应生产│调出│转商│转商率│ │ │ │
├──┼──┼──┼──┼──┼────┼──┼──┼───┼────┼──┼──┤
│1962│1.5 │ │1.5 │1.5 │1.25 │ │0.25│20% │3 │ │0.01│
├──┼──┼──┼──┼──┼────┼──┼──┼───┼────┼──┼──┤
│1965│35 │5 │30 │36 │34 │ │2 │7.8% │3 │ │0.5 │
├──┼──┼──┼──┼──┼────┼──┼──┼───┼────┼──┼──┤
│1970│10 │5 │5 │10 │9.5 │ │0.5 │5% │3 │ │0.1 │
├──┼──┼──┼──┼──┼────┼──┼──┼───┼────┼──┼──┤
│1975│31.7│31.7│ │31.7│29.45 │ │2.25│7% │5.6 │ │0.11│
├──┼──┼──┼──┼──┼────┼──┼──┼───┼────┼──┼──┤
│1980│51.5│39 │12.5│51.5│19 │27.5│5 │1% │17 │4.6 │ │
├──┼──┼──┼──┼──┼────┼──┼──┼───┼────┼──┼──┤
│1985│95.5│7.5 │88 │95.5│95.5 │ │ │ │25 │0.69│ │
├──┼──┼──┼──┼──┼────┼──┼──┼───┼────┼──┼──┤
│1987│22.5│22.5│ │22.5│18.5 │1.5 │2.5 │11% │25 │1.3 │ │
└──┴──┴──┴──┴──┴────┴──┴──┴───┴────┴──┴──┘

四、植物保护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历年各类农作物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蝗虫是最常
见的害虫。常见病虫害还有小麦的麦蚜和锈病;玉米的二代玉米螟、粘虫、红绿灯蛾
及蚜虫;棉花上的枯萎病及蚜虫、棉铃虫;大豆上的豆荚螟、造桥虫和豆天蛾等;谷
子上的粟灰螟和粘虫。地下害虫以蝼蛄、蛴螬和金针虫危害最大。
清代和民国时期主要靠人工捕捉和轮作换茬防治病虫害。从50年代始利用药剂进
行防治。
50~60年代的杀虫剂有滴滴涕、“六六六”、敌百虫、“一六0五”、“一0五九”
等。杀菌剂有硫酸酮、波尔多液等。70年代,杀虫剂增加“三九一一”、乐果、敌敌
畏; 杀菌剂增加代森锌、托布津、“401”、“402”及赛力散,并试用除草剂。8 0
年代杀虫剂增加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喃丹、甲胺磷、水胺硫磷等,并出现菊酯类农
药,如溴氰菊酯、速灭杀丁、氯苯醚菊酯等。菊酯类农药的特点是:高效、低毒、低
残留、污染少、杀虫范围广、触杀作用强、击倒快和无复苏现象。
施洒农药器械也在逐步改进。先是将药液稀释后盛盆内用炊帚洒,粉剂则置袋内
用手抖。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用喷雾器和手摇喷粉器;80年代器械革新,用手动背负
活塞喷雾器、手摇式电动超低量喷雾器、背负式弥雾器、三缸活塞泵担架式喷雾机和
离心泵担架式喷雾机等。
70年代以来,虽提倡综合利用人工、药剂、生物、农业等多种方法防治害虫,但
一直仍以农药为主。致出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及引起害虫抗药性等弊端。因此,
科学防治病虫害仍是农业上的重大课题。
治蝗县境北部濒临渤海,荒洼空旷,荆蒿丛生,历来为飞蝗产卵孳生之地。屡屡
酿灾致害,历代政府束手无策。
建国后。1953年县内建治蝗站,分别在南赵、下瞿阝、富国、新户、郭局、四扣、
义和(以上后4处今属东营市) 等地设药械仓,各自供应各辖区灭蝗药械。1963年先后
在罗家、 徒骇河农场和李雅庄辟建飞机场,利用飞机撒药灭蝗。治蝗站对蝗区每年3
月查卵,5月上旬查夏蝗,6月中旬查夏残蝗,7月下旬查秋蝗,9月中旬查秋残蝗。用
拉网普查方法,计算发生的密度,统计发生的面积,制定防治方案。
1953~1978年,25年间共发生飞蝗面积1720.2万亩次。其中1958、1968年发生密
度为900头/米2。 1979~1987年共发生飞蝗面积119.1万亩次,最高密度为0.7
~0.9头/米2。 1956~1985年土蝗大发生,5个年份,面积共300.2万亩,最高
密度是1956年,为360头/米2。
防治方法采用药械喷杀,人力捕打,并借助飞机空撒药物,故每次蝗灾都得到有
效控制,不及蔓延即被消灭,受灾面积大大减少。在治蝗实践中,县内有关科技人员
经长期探讨,完成《东亚飞蝗综合防治研究》课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
代以来,由于滩涂开发,草场利用,蝗区面积缩小,尚存47.39万亩,分11个蝗区。
植物检疫1957年12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 以后,本县即开
展植物检疫工作,开始由农技站负责,1978年后由植保站负责。贯彻“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外地输入的种子、苗木及农产品均进行检疫,禁止危险性害
虫和病菌的传播。1981年发现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1982年即进行普查,及时通报全
县,控制病害蔓延。迄今境内未发现检疫性害虫。

五、浇水
60年代后期,浇水始成为作物栽培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分浇底墒水和作物生育
期间浇水。
小麦,起初只在因干旱不能播种的情况下才浇底墒水。经过几年实践,浇底墒水
的小麦苗全、苗壮、增产显著,至70年代中期除秋季雨量大的特殊年份外,浇底墒水
成为小麦栽培的必需措施。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浇水。如前茬作物生育后期遇干旱,
便带茬浇水。既满足前茬作物的需要,又为播种小麦造底墒。小麦生育期间浇水,分
越冬水(冬灌)、返青水、起身拔节水、抽穗扬花水、灌浆水。起身拔节水、抽穗扬花
水最重要, 一般必浇。其次是冬灌和灌浆水,多是高产田采用,一般田不采用。7 0
年代初一度浇返青水,因境内常遇倒春寒,浇水降低地温,影响小麦生长,遂推迟至
小麦起身后再浇水。
种植棉花, 自进入80年代推广浇底墒水和盛蕾初花期浇水。浇底墒水一般在3月
下旬至4月上旬。 境内棉田多为盐碱地,大量灌底墒水,可利用“大水压盐”确保棉
花苗全、苗壮。一般灌至地面以上水深10厘米左右。灌后适时先耘后耕翻,以防返盐。
种植玉米,一般都浇底墒水。麦田套种玉米多与小麦浇灌浆水结合进行,先点播
玉米后浇水。直播玉米,为争时早播,一般于小麦收获后先迎茬播种后浇水,待玉米
出苗后再中耕灭茬。玉米生育期间浇水多循”遇旱浇水”的原则进行。
其它作物的浇水因天气状况灵活掌握。沾化地处水源下游,各种作物往往不能做
到适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