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洼地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99&run=13

县境濒临渤海, 有70%的耕地是遇旱不能浇,遇涝排不出的“涝洼地”。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国前,农民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生产水平低下,无力改造农田。建
国后,才开始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洼地改造。
据1950年勘查,全县有积水草洼50个,总面积近50万亩。县人民政府为发展农业
生产, 以治涝改碱为重点,大搞农田基 本建设。1953年,县组织各区、乡负责人去
河西营建国农场学习治涝改碱经验,并组织群众在青坡洼、丁家洼等地搞围埝台田工
程, 取得了明显效益,其中丁王庄台田地,高梁亩产100公斤。1957年冬,县建立洼
改指挥部,划分五个洼改片,即车镇三角洼片、常家孙瞿阝片、佘家巷小屯片、辛集
堤头片、张皮庄子片 (最后两片今属海兴县) ,进行大面积的洼改。1964年、1965年
包台田97000亩,1975年达到327000亩,至1990年,全县洼地治理率达70.1%。
河西营洼 位于县城东南部,面积22950亩,地势低洼,土地盐碱,十年九灾,
为建国农场所在地。
1952年,农场开始治涝改碱,首先在场区边缘挖圈沟,在沟的内侧借土筑堤,主
要作用是堵塞客水,避免客水侵入场区。其次是挖沟修路,按一路两沟设计,沟通路
成,共筑南北路3条,配套沟6条,东西路两条,配套沟四条,起排水、蓄水两重作用。
三是建沟洫畦田(条田),每块条田长5000 米,宽100米,共建畦田17块,动土方24万
立方米。1954年春,利用沟内存水,点种棉花和其他杂粮,还作了浇麦、浇菜实验,
均取得好效果。是年,降雨量很大,场外出现涝灾,而场内庄稼民势良好,河西营洼
经8年治理, 土地大都变好。1964年大涝后,水土流失严重。沟洫淤塞,土地返碱,
1979 年, 该场又从白杨河抽取黄河水淹没土地,想借淡压碱,因沟中积水排不出,
托碱着地块,土地更加碱化,结果事与愿违。至1990年除西半部尚有6000亩良田外,
其余地方都是荒碱地。
三角洼 位于县境中部,郝家沟上游吕家邢王村东,总面积50625亩。1957年秋,
挖东西向一级沟4条,配成一沟一路,同时,按宽25米,长100米包台田,沟深1.2米,
底宽0.5米,边坡1 : 1. 5,完成台田11400亩。由于设计标准低,1961年涝灾后,三
角洼仍是一片汪洋,庄稼无收益。1963年夏,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对三角洼进行了实
地调查,疏浚郝家沟,增挖支沟。1964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县委决定以大苟家
村为重点,重新治理三角洼, 组织车镇、柳堡、水湾3个区的30多个大队,13703人,
上阵搞洼改, 完成土方143833 立方米。治理后,当年见效。1965年秋,水电部长钱
正英视察时,对洼改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温杨洼 位于车镇、大杨两乡境内。1966年夏末,县洼改指挥部抽调全县大小队
干部在温杨办洼改学习班, 采取边学边干的办法,20多天,修筑台田400亩。借以取
得经验。以治理温杨洼为重点掀起洼改高潮。在这次洼改中温杨洼共修筑台田5000亩,
后因“文化大革命“干扰,被迫中止。“文化大革命“后期,重新治理,变洼地为良
田。
草荒洼 位于埕口东官庄以东, 总面积3万亩。1967年冬铺工2000亩,1968年竣
工。按一沟一路一渠规划,台田长500 米,宽35米,共挖一级沟1条、二级沟2条、台
田沟90条,完成土方14.5万立方米。洼改前这里是盐碱涝洼不毛之地;洼改当年见效,
旱能引泊埕河水灌溉,涝能直接排入漳卫新河,保证了农业丰收。
青坡洼 位于无棣镇西南部黎家店村西,小刘村南,跨无棣、阳信、庆云三县,
东西6公里,南北7. 5公里,总面积6.75万亩。1975年城关公社统一规划,组织冯家、
傅家两个管理区20个大队,3000名民工,挖二级排水沟7条,台田沟165条,修生产路
5条,共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治理面 积4200亩。治理后,大部分土地变成良田。
前牛洼 前牛洼是阳信县官庄大洼的一部分,在河沟乡镇内,总耕地面积8000亩。
洼改前盐碱低洼, 耕作粗放,仅拿三成苗,亩产20-25公斤。经1976年至1978年三个
冬春治理,共投入工日50万个,自筹资金5.2万元,开挖银王排水沟1条,长约8公里,
挖一级沟3条, 长1.26万米,修干渠两条长2400米,平整土地3500亩,建机电扬水站
两座,结合引黄淤改获得成功。治理后拿到七成苗,西部临近幸福河的唐寨、杨玉亭
两村效益最为显著,已基本实现排灌配套、旱涝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