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人物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611&run=13

高仁

高仁,生卒年不详,字寿之,元代棣州无棣县辛礼村(今无棣镇高家村)人。少年
时代,才华出众,被推举为官吏。元兵南下时,任万户府知事,随军攻占安南,因讨
伐西江有功,被调至顺德献忠王丞相府任职,历任江浙行中书省校检官、左吉习都事、
中书工部主事、左右司员外郎、江西行中书省理问等职。清正廉洁,政绩显著,被任
命为吴江知州。他公正处理诉讼案件,合理、均平安排差役,受到吴江人民的爱戴。
后调任嘉兴路总管府治中,当时各地正修建祠庙供奉蒙古兵,凡是应用的器材物资,
召用的工匠、佣夫,都需按命令操办。唯独高仁给百姓提供方便,他把此事委派和尚
白云宗负责,既没有耗费国家的钱财,也没骚扰百姓,就把修建祠庙的事圆满完成。
他多次奉命巡视地方,当了解到松江东乡水利设施废弃,田地已不适种水稻,便免去
原来的税米,用当地生产的豆子和谷子代替。
1324年(元泰定元年),高仁已70岁,又被任命为亚中大夫、镇江路总管。退休时
品级为第三爵,封渤海侯,逝世后追封渤海郡公。

王清

王清(1630—1672),字素修,号冰壶,又号思齐,清海丰县人。少年聪颖,相
貌出众。1649年(清顺治六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先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第
二年升右赞善,转左赞善。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迁侍讲,1657年(顺治十四年)春升
右春坊右庶子,执掌房事。翌年迁侍讲学士。1662年(清康熙元年)农历正月升内弘文
院学士,1667年(清康熙六年)农历三月升任刑部右侍郎,1669年(清康熙八年)转刑部
左侍郎。王清宽于待人,在刑部,平反过多起错案; 对有疑问的案子,都认真分析,
使官吏们办案有法可依。1770年(清康熙九年)农历四月调任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11月正式提升为吏部左侍郎。他忠于职守,办事以大局为重,与各司意见不一致时,
必多方探究,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由于政绩突出,多次受到皇帝的封赏,皇上对他
非常器重,朝中大事多与他商议。
王清文章写得好,风格典雅醇正。1664 年(清康熙三年)、1666年(清康熙五年)、
1670年(清康熙九年)连续三次担任会试总裁官和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选拔、培
养了很多人才,有很多名臣都出自他的门下。玉清孝敬父母,待人和蔼,对有困难的
亲朋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1672年 (清康熙十一年) 秋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著
有《留余堂诗文集》。

张克家

张克家,生卒年不详,号西泽,清海丰县人。自幼聪颖,特别喜欢读书,注意搜
集文献资料,对海丰县县志失修感慨万分。遂于1664年(清康熙三年)开始编修海丰县
志。自订篇目搜集资料,经实地考查、反复修订,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协助下,用
了四年时间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编纂成书。
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张克家被选为恩贡,中年后放弃科举考试,专门从事古学
研究。他的诗风格清秀、严整,文章注重体例规范,尤其擅长骈体文章。当时海丰县
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都请他起草。
张克家喜欢旅游,每次旅游都写诗记录。有时兴致大发,便带着行装千里迢迢出
外游览,兴尽而返。82岁卒。著有《新德轩诗文集》。

吴绍诗子吴垣、吴坛

吴绍诗,生卒年不详,字二南,清海丰县城里人。雍正年间由伯父吴象宽推荐,
在京城任七品宫,后升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外放陕西巩昌知府。吴绍诗在巩
昌建书院, 兴教化,形成朴实民俗。有一年(巩昌/陕西?)大旱,粮食缺乏,吴绍
诗如实禀报上级,奉檄文开仓赈济灾民,发放银两、衣服,购进牲畜,帮助灾民春耕。
后调任西安粮道,倡修富平渠,使数百顷土地得到灌溉。因事罢官。再起用为贵州粮
驿道,升云南按察使、甘肃布政使,内调刑部侍郎。在刑部,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
考订新旧法度,定为规章。任江西巡抚时,适值境内发生水灾,吴绍诗体恤灾民疾苦,
赈济抚恤,宽限租赋。江西上犹县山区有铁砂,妨碍耕作,他便奏请朝廷准许群众挖
取,由官府设场收购。任期届满,调回刑部,这时他的儿子吴坛亦在刑部,任右侍郎,
皇帝特地将他调到吏部。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农历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吴绍诗在
德州迎接銮驾受恩宠,加尚书衔,卒谥“恭定”。
吴垣(?—1786),字树棠,吴绍诗长子。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中举人。历任
四川宁远通判、成都石砫同知,简州知州。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授兵部郎中,转
刑部郎中。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调吏部郎中,改授监察御史,转给事中。1780
年(清乾隆四十五年)改任吏部郎中,升吏部侍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外授广西
巡抚,第二年转湖北巡抚。是年江夏等地大旱,吴垣疏请缓征丁赋,开仓济贫,招商
转运,并率僚属捐俸,劝富户输资,设厂煮粥,赈济灾民。因积劳成疾,1786年 (清
乾隆五十一年)死于任所。
吴坛(?—?)字紫庭,吴绍诗次子。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中进士,授刑部主
事,不久任郎中。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 授江苏按察使,升任布政使。1772年(清
乾隆三十七年) 升刑部侍郎,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太监高云从以泄露道府记载事
诛杀京中诸臣,从问消息者皆被夺职,吴坛也被贬为刑部主事,转郎中。1779 年(清
乾隆四十四年)任江南河库道,不久升江苏布政使,第二年升授江苏巡挠,死于任所。
吴坛久在刑部,熟谙刑律,搜集汉唐以来有关法律书籍加以研究,篡《大清律例
通考》三十九卷。

姜笠村

姜笠村(1828—1906) ,又名庆延,字仪圃,清海丰乡(北乡)程家庄(今小泊头镇
程家庄)人,同治年间庠生。
姜笠村少年丧父,平时与兄一道学习,聪敏过人。长大后决心学习医术,济世活
人。后赴京师为太医院医官。曾为光绪帝医病,痊愈后,被赐予“黄马褂”。后又在
尚臬司军务处幕府当帮办。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67岁时因病返归故里,闭门著书。
1898年被聘至武定府署教读。教读之余,为人治病,一些疑难眼病多手到病除。惠民
城里居民程敦庄, 患眼疾5个月,目乌黑无光,如同青盲,久治不愈,后求医于姜笠
村,他先用“通窍活血汤”,继以“血府逐淤汤”治疗,一年而愈。被府署内外传为
佳话。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辞归故里,但府署及乡里就诊者仍络绎不绝。
姜笠村晚年,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诸医书,不断有所领悟,于是对前
人衍误处加以纠正,不足处进行补充,写了增篇、增方。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辑成
《会悟集》,约计30万字,由其子姜允涵、门生李安西誊抄校勘成书。集中对照两书
原文,参照《内经》、《难经》、《千金》、《外台》、《医林改错》等,根据自己
的体会逐条加以注解,文意简明精当,所增篇章和方剂,均能为原文增色,读之爱不
释手,用之灵活多变,确能开拓后学境界,有临床使用价值。
姜笠村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病逝,享年78岁。

马珍元

马珍元(1846—1916) ,宇席儒,号坤山,无棣镇东南关村人。自幼读书。20岁
弃学务农,继承父业兼营酒坊。马珍元奉事谨严,每道酿酒工序,必亲自检验;所用
原料,均须精选,连做酒糠用的黍皮也要筛洗分类,不准混杂使用,更不许有半点杂
质;蒸馏取酒,按质截流,精心勾兑,窖藏醇化。因此他酿出的酒呈凝脂状,无色透
明,气味纯正,被顾客誉为上乘佳品,远近客商竞相购买,转售他乡;清光绪年间被
选为山东贡品,名“昆山酒”,宣统《海丰乡土志》列为海丰。
马珍元酿酒有道,经销也有方。他每晚邀请街坊及旅居海丰的外籍客商,在自办
的酒馆里品酒,借以扬名。对买酒者,以诚相待,童叟无欺。有一年腊月三十日,昆
山酒坊到水湾街卖酒,顾客闻讯蜂涌而至,抢购一空,然而要买酒者仍围聚不散,劝
说无效,只得以相送顾客的“酒稍”应售,并向顾客讲明:“这些酒质量太差,过年
后即在此处以好酒相还。”过年后去还酒时,却无一人来换酒,问时都说:“原酒很
好,何必再换!”
马珍元酿酒50载,1916年病逝,享年 70岁。

张秩山

张秩山(1828—?),名守叙,原中区(今无棣镇)城里村人。清道光年间为县学生
员。酷爱绘画,与朝野名士广泛交游,以画扬名大江南北,画品多为外域争购。《历
代画家集传补编》以为他画花草虫鱼,尊奉陈道复、华嵒的技法最擅长画梅,能不断
独创新意;画的兰草可与金农、童钰相媲美。光绪年间慈禧曾宣调他的《墨水梧桐》
晋京观赏,一时传为美谈。
张秩山晚年隐居乡里,授徒作画,经他指教者亦多显名。乡人向他求画,创作愈
益精工,笔雅色艳,深情远韵,含蓄隽永,多为文人墨客所珍藏,尤其是他的谦恭待
人,礼贤下士,更为世人所称颂。
1920年前后病逝,享年90余岁。

刘凌衡

刘凌衡(1870—1949),字岳南,自号“大痴僧”、“醉花馆主人”。车镇乡刘家
邢王庄人。
刘凌衡少时家贫,酷爱读书,尤好绘画。成年以后,即以绘制花鸟屏幅出售,补
助生活。后拜崔家口著名书画家刘业村为师,专攻国画花鸟。他学习勤奋,寒暑昼夜
不辍,临摹拓钩,皆有师意,而笔雅色朔,更具有个人的显著特色,被刘业村夸赞为
“高足弟子”。他曾模仿古代《八破图》绘制《补缺图》,钩拓逼真,古意盎然。又
曾作《八骏图》 , 甩笔雄健,意驰神飞,一时远近闻名。慈禧太后曾下诏征调他的
《补缺图》同刘业村的《兰草》、张秩山的《墨水梧桐》一同晋京观赏。
民国初年,刘凌衡西游馆陶、内黄,被聘为戒烟馆长,常以画会友,他的《补缺
图》被官场看作有吉祥之意,争相购求珍藏,誉为不可多见的墨宝。
刘凌衡晚年退居田园。1932年被聘为无棣县第五高等小学美术教师。工作余暇仍
作书挂、扇面、画册,拓印《百寿图》出售,乡人仰慕他的大名,多喜购置,他的墨
迹手稿,大都保存在民间。

张怀清

张怀清(1874—1951) ,车镇乡挂甲口村人。家境贫苦,世代以农为业,兼营红
炉。其父以打制马掌和铁钉为主,张怀清承袭父业,能从事多种铁器生产,对锄刃、
锄钩、瓦拢锨的制作尤为精良。
张怀清爱钻研,喜创新,不拘泥古法。每天夜晚均在家琢磨,解决农具在使用中
遇到的问题。如有所得,立刻生火锻造,白天即以改进的农具在田间实验,因此夜深
人静时,邻里常听到他家响起锤砧声。经多年研制改进,他打制的锄刃、锄钩、瓦拢
锨,声誉日增。
其锄钩,扁四棱较长,棚里(弓弯)高,大弯长,粗细均匀,光滑,地面干湿都不
塞土。锄刃的鼻仓方、正、深,夹壕与其隼铆恰贴紧塞不脱;背面托泥(俗称“鱼脊背”)
呈三角刃形,锄板两侧上翘,呈瓦拢状,借以减少与底土的磨擦;正面与背面皆以带
平行纹的钢顶锤冷砸端平,使之具有规则的平行细纹,较之戗削更为平整,厚薄更均
匀,因此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轻便、透脱,颇受用户欢迎,驰名十多县,远销德州一
带。1951年张怀清病逝后,其技艺为其子孙继承。

刘祥斋

刘祥斋(1900—1987),原名安庆,车镇乡马家村人。自幼聪明好学,念私塾三
年后,1917年拜庆云县张医行为师,学习西医,三年毕业。1920年回家乡行医。1924
年在无棣北关开设刘祥斋西医诊所,主治咽喉症、外科,兼治他病。1927年无棣县乡
医开考, 刘祥斋以优异成绩榜上有名。1928 年他被推举为“协合商铺”经理兼医药
部坐堂执医,从此在社会上颇有名气。是年南关村发生霍乱,连死数人。刘祥斋闻讯,
深入病家彻夜救治,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受到当时无棣县县长的赞扬奖励。1944年
国民党独立保安第六旅二团团长冯立纲,强令他去六旅当军医,他断然拒绝,为躲避
迫害逃亡北平。 1945年解放后返回原籍。1947 年在区委书记刘振东的启发教育下,
将自己的全部药品、器械设备献出,建立小高家医院,并被任命为院长,当选为县各
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1年他又联合其他乡医创建全县最早的车镇联合诊所。“文
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1973年恢复工作。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远近知名。
1984 年4月,为海兴县一女教师治愈多年之咽喉症,患者感激万分,曾赠诗致谢。刘
祥斋1987年病逝,享年87岁。

李凤海

李风海(1965—1988)梁郑王乡李眨河村人,在小学时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4年1月, 初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里,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
习政治, 刻苦研练,团结同志,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1986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被提拔为班长,并受到连队的嘉奖。
1988年7月, 李风海回家探亲。有一天与弟弟风平、风山过马颊河种田,走到了
王庄桥时, 发现桥北约300米处有人落水。李风海急忙向出事地点跑去,边跑边脱衣
服,到了出事地点,顾不得脱掉高腰解放鞋,便纵身跳入河中,这时正值雨季,水流
湍急,波浪翻滚,落水的人已被冲到河心,生命危在旦夕。李风海竭尽全力向落水者
靠近,终于抓住了落水者,看清是个青年。李风海拖着落水青年游向岸边,并将他推
上河滩,不料一个大浪向李风海打来,把他卷进深水中。为宏扬李风海舍己救人的高
尚精神,1988年10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