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610&run=13

白玉娥

白玉娥(1902-1957),女,庞家集乡崔家桥村人,原籍河北省沧县。她领授祖传
针炙及按摩术,尤其擅长治疗急性乳峨(扁桃体炎)。
白玉娥于1940年开始行医,不久闻名乡里。一天,附近一名农民患肠绞痛伴高烧,
找到白玉娥。她按常规针法治疗无效,怀疑患者是得了名叫“母猪疔”的急症,随即
叫人查验患者肛门,果然发现肛门旁有一黑泡。白玉娥当即用针挑破黑泡,放出黑血,
又加药敷治,第二天患者痊愈,白玉娥初次显示了好的高明医术。
1954年春,庞家集区乳峨大流行,不少患儿病情严重,白玉峨不分昼夜,为患者
治疗,先后救治危重患儿百余人。县卫生所向白玉娥请教治疗方法,白玉娥毫不保留
地介绍出来。原来白玉娥治疗乳娥是用右手中指蘸香油,左手托住患者的后枕,然后
将蘸油的中指,从患儿的右口角缓慢伸进,触到肿大的扁桃体时,就用力按压一下,
借患 者恶心张口之际, 迅速将手抽出,再进行左侧按压,患儿即脱离危险。区里还
专门组织学习班,把她治疗扁桃体炎的方法传授给各村医生,使全区患儿无一人丧命。
白玉娥的针炙技术也很高明。 1955年 8月,8岁的吴希海在水池中游泳后,发起
高烧,全身起荨麻疹,神智昏迷。注射青霉素,收效不大,高烧持续40天不退,大便
秘结,小便短赤,腹部隆起,体瘦如柴,生命危在旦夕。白玉娥接诊后,用银针扎了
吴希海的气海等穴,起针后半小时腹鸣大作,继而泻下半盆黑水,腹水尽消,病人清
醒。休养半月后即能起床,并逐步恢复健康。因此,吴希海的父母感激不尽,让孩子
拜白玉娥为干娘。
白玉娥医道高明,医德更高尚。她为人治病从不收费,更不索取财物。合作化以
后由于找她看病的人多,占去她到生产队参加生产的大部分时间,收益分配受到极大
影响。区卫生所考虑到她生活的需要,级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决定让她收取定额医疗
费,并吸收她为县卫生协会会员。
白玉娥为病人操劳,积劳成疾,于 1957年病逝,时年55岁。

李其笃

李其笃 (1899—1958) ,无棣镇南关村人。幼读私塾,1917年毕业于无棣县第一
高等小学。18岁起,先后在泊头、下洼学徒。25岁,在城里与张、赵二家联营,开设
中药店,兼营钱庄业,字号“三益堂”。不久,三益堂拆伙,盘归李其笃独资经营,
改店号为“广益堂”,兼营杂货批发业。
李其笃经营,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他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有送礼物致谢者,
亦婉言谢绝。他乐于行善济贫,穷人婚丧,登门慰问,常以钱物济助。他家中喂着一
头牛, 农忙时供没有牲口的人家使用。城东张家庄赵宝玉,家贫,向他借贷200元银
币经商, 路遇强盗,被劫一空。待还款期到,赵宝玉持女儿订婚彩礼300元银币来归
还贷款。李其笃严肃地说:“闺女不能卖,这钱我更不能收。快把银元拿回去! 女儿
的亲事,或退或订,由你酌情处理,以后若有经营,我仍竭力资助。”从此李其笃和
赵宝玉结为挚友。
抗战时期,日军占据县城。埕口镇张凤山推荐李其笃当商会会长,李其笃闻讯逃
往济南、天津。1940年,由济南回家,路遇张凤山。由于张的告密,李其笃被扣押,
经家里卖掉八亩地才被赎出。此后,抗日志士和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多与他交往,
并常受到他的保护和资助。石景纯从乐陵经庆云到无棣城,日军戒严搜查,李其笃巧
妙应付,将石景纯送至小马家村附近,使之脱离险境。徐尚武去乐陵根据地,李其笃
给他送去240元充当活动经费,并说:“只要是打日本的,我都尽力赞助!”1943年,
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孟令耀被顽军逮捕,即将活埋,李其笃知道后,出面找六旅头目冯
立纲说情,将孟释放。
解放后,李其笃积极拥护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土地改革时,主动献地31亩,并停
办兼营的钱庄业务;抗美授朝时捐献100 万元(折合人民币100元) ;统购统销时,不
仅自己主动卖余粮,还登门动员他人卖余粮。公私合营时,将广益堂全部资产投入。
因此, 得到党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赞扬。 1950年,被选为城关镇工商联合会主任。
1951年,被选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自1955年,连任两届县人民委
员会委员。1958年1月24日,患脑溢血逝世,终年59岁。

田树元

田树元(1895-1959),小泊头镇大田村人。家境贫寒,世代务农,善于种西瓜,
被乡人誉为“田秀才”、“瓜状元”。
田树元种田,精耕细作。作物收割后,先精选良种;田中无肥不下种,春冬外出
总背着粪筐拣粪。他常说:“庄稼是枝花,全凭粪当家。”他视西瓜皮为珍宝,拾成
堆,雨多,就用瓜皮沤肥;天旱,就把瓜皮埋在玉米根下,用以抗旱。因此,他种的
庄稼总比别人的好。
“一亩园,十亩田”,种瓜利高。因此田树元每年都种几亩西瓜。他观察到西瓜
晚熟、蔓长、瓜大,甜瓜早熟、蔓短、瓜小,便把西瓜和甜瓜间作套种,既充分利用
地力,又避免西瓜蔓受风滚动,还可保持瓜成熟的连续性,产值比单一种植高出百分
之六十。
田树元经多方征询意见,比较不同品种的优缺点,嫁接杂交,培育出一个西瓜新
品种。这种瓜碧绿、光滑、皮薄,瓤沙质而稍脆,深受买者欢迎。田树元深知久旱不
雨,西瓜易染“红沙闹”(红蜘蛛) ,往往藤枯叶败,就在秧根周围埋入少量信石(毗
霜),因此他的瓜田在大旱天依旧藤青叶绿,花黄瓜硕。
俗话说“知皮难知瓤”,田树元却从皮到瓤都知之甚明。他通过“看”(皮色)、
“摸”(滑度)、“敲”(震颤)、“听”(声响)能知道西瓜的生熟、甜度、瓤质和是否
质变及质变程度。他卖瓜,以质论价,赢得买主信任。人们夸赞说:“树元姓田,种
的西瓜也甜。”
1956年,田树元被聘为大田庄高级社种瓜把式,推广和发展种瓜技艺,一时“大
田西瓜”驰名全县。田树元1959年逝世,终年64岁。

张清泉

张清泉(1903—1964) ,东风港乡石桥村人。16岁入私塾,由于家境贫寒,18岁
辍学上船。他身体魁伟、强壮,能吃苦耐劳,善于观察、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渤海湾的岔尖、沙头、套尔河堡一带很有名望,跻身“神”船工之列。
解放前,土匪、汉奸经常出没于套尔河一带,抓民船当官船,在海上掠夺。广大
渔民无法捕捞,便改行搞运输,往龙口、天津、大连、烟台等地运粮食,带回生产、
生活用品。长期的海上航行使张清泉摸到了两个绝招,一是看风使舵,二是测水定位。
无论是顶风顶溜或顺风顺溜,他的船总比别人驶得快。他能借用多面风力,即使遇到
正顶风,也能够巧妙地转舵划浆,走“之”字形快速航行。他在渤海里行驶,只要用
水陀一试水有多深,就知道到了什么地方、距目的地多远、还需航行多长时间。大家
对他很佩服,他却自谦地说:我比河北一个瞎子驾长差远了,他只要用陀子一试,将
带上来的泥用鼻子一闻,就知道船到了什么地方,人家才真叫‘神'呢!”
张清泉根据节气变化、水温、潮汐流向,能测定鱼群游向及其活动状况。1941年
春节刚过,张清泉察看潮汐正常,水温较高,流向好,提议立即出海,可其他渔民认
为天时还早,鲙鱼来不到,仍忙于修船,补网。张清泉带着自家兄弟们的四、五只船
出了海,一天一夜网都披了齐(每个网眼都挂了鱼),每只船捕鲙鱼10余吨。1946年夏
末,渤海湾里突然有鲨鱼、鲸鱼出现,渔民们都跷足而望,张清泉却断定有鱼虾群到
来,告诉大家赶快挂网。果然,凡挂网的渔民,都满载而归。事后,有人问他为啥知
道有“货”。他说:“很明显嘛,这些大鱼就是为追捕鱼虾而闯入渤海浅水域的。”
张清泉根据云层颜色、雾气大小、气温高低、鱼的动态,能判断当天的风向和风
力; 傍晚观察太阳入海时的高度、跳动情况,晚间看星的亮度、云层厚薄等,亦能预
测当天夜间及第二天的阴晴和风向、风力。1947年夏天,一艘满载木材和化工产品的
苏联货船驶进渤海湾,因吃水量大,靠不上岸,只好雇用渔船卸货。又因人工操作,
卸货慢,许多船只便在货轮附近抛锚过夜。一天,张清泉观察判断夜间一定有大风,
要大家立即收海,有些人将信将疑没有走。果然,天刚擦黑就刮起了七、八级大风,
那些没有走的船都出了问题,幸亏有苏联货船协助,才未造成伤亡事故。
张清泉还能有把握地确定航向。解放后,张清泉年事已高,大家让他负责到大架
接“货”。在往返100公里的航程中,自己打蓬起锚,起火做饭。他能把舵码好(用绳
索将舵拴住),一直驶到挂网的地方。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间,他也能调准方向,
航行无误。
张清泉在渤海的浩瀚风浪中,奋力拼搏了近五十个春秋,终因积劳成疾,身患肾
癌,于1964年4月12日病逝,终年61岁。

范崇廉

范崇廉(1895—1964) ,车镇乡范家道口村人。其祖父与伯父都是晚清秀才,只
有父亲耕田为生。
1933年春,无棣马颊河畔的进步青年较早地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积极寻求救国救
民的真理。经津南特委特派员武同心(武大风)介绍,他与叔伯兄弟三人同时参加中国
共产党。1935年秋,任中共无棣县三区委员会宣传委员。
1937年秋,他以小学教员为公开身份艰苦地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与关星甫、冯景
恩等人组织“抗日救亡会”,联合附近五村筹建民团“西团”,有力地配合了冀鲁边
区的初建工作。
1938年春,范崇廉面对日伪的奴化教育,他不计名利,不向日伪折腰,愤然辞职。
从此,他背起粪筐,以拾粪做掩护,护送边区过往军政人员,传递情报,为抗日救亡
做出了卓越贡献!当时乡绅们迷惑不解地说:“范崇廉书香门第,放着‘先生’不做,
偏要捡大粪,真是奇闻、怪事!”并讥讽地称他“背筐先生”!
1939年秋,为了革命需要,他又担任二郎庙中心小学教员。每逢该村二、七大集,
刘振东、阚汝恒、朱子修等地下党员,就以饮酒为名聚在小学南里间屋开碰头会,分
析敌情,研究策略。二郎庙小学成了冀鲁边区对敌斗争的一座坚强堡垒。
1942年秋,抗日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为增强抗日力量,范崇廉热情奔走,先后
动员36名农村青年和学生到庆云、 乐陵参加抗日武装。有一次,该校大班6名学生,
在他指点下连夜秘密西奔,当跑到庆云、无棣边境单家屯南大洼时,夜雾弥漫,路径
难辨,只得藏入村边枣林中等天明再走,不料家长们跟踪追至,连哄带劝,相携东归,
一时轰动乡里。日伪车镇“模范学校”竟将此事编为小剧,取名《夤夜西奔》,强迫
全区师生整队去看演出,接受反动宣传。剧中人物“西边先生”即暗指范崇廉。为此,
伪校教职工又称他为“西边先生”。
1945年9月无棣解放后, 他仍坚守教师岗位,走乡串村,组织发动土改,动员群
众参军支前,更加勤奋地为党工作。并且动员其四子参加党的地方工作,二子带领担
架队支援南下大军。
1948年,蒋桥高小成立,他被任命为校长。在组织学校开学上课的同时,他组织
学校教职工成立学校宣传队,排练《兄妹开荒》、《锔大缸》等剧目,开展时事和土
改政策宣传。
1951年,县文化馆成立,他出任馆长。在馆舍简陋、设备奇缺的情况下,他艰苦
创业,为无棣县的文化事业奠定下良好基础。有一次,他听说吴宅一批古籍被群众卖
到造纸厂,顾不得吃饭即骑着毛驴赶去,不料这批古籍早已下池成浆。他痛惜地说:
“晚了!完了!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哇!”最后捡了两部尚未下池的碑贴扫兴而归。抗
美援朝运动中,他背上文化馆唯一的宣传工具——铁壳收音机,奔走各区播放新闻,
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
范崇廉于1959年退休, 家居五载, 生活简朴,晚节照人。1964年病逝,享年69
岁。

吴述郑

吴述郑(1915—1969),原名吴康本,金石学专家吴式芬的后裔,无棣镇城里村人。
1930年8月,吴述郑到北京读中学,1936年7月,北京市第三中学毕业,考入北京
大学哲学系。 “七七”事变爆发后,回家闲居。1943年3月,到济南私立正谊中学任
教。 1955年5月,从山东实验中学调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讲师、副教授。196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文系党总支委员、教研室主任。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
作者,并出席过全国教育战线群英会,被选为济南市1—5届人大代表。
吴述郑酷爱古籍、碑贴,搜求、研读、珍藏,数十年如一日。每逢节假日,便串
街走巷,走访书店小摊,只要有价值的书、帖,无论贵贱都买,平均每月购书要用去
工资的三分之一。购回,立即欣赏、装璜、分类储藏。他勤学强记,同事们都夸他学
识渊博。
吴述郑酷爱书法。每夜10—12点,是他钻研、临摹书帖时间。他说:“写字是我
的习惯和爱好,也是一种有益的休息和意志锻炼,这叫自寻情趣,乐在其中。”结果,
他成了书法家,出版有《怎样写毛笔字》和《汉字书法教学》等书。
吴述郑教育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精心推敲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备课本
和讲义写的画的密密麻麻。上课前一小时就精心准备,反复熟悉授课内容,课堂上精
讲多练,启发学生“知一反三”。课后,他就在仅有的一间半职工宿舍里写文章、编
讲义,著书立说。夏天酷暑,他左手摇扇,右手执笔,汗流浃背; 冬季严寒,他左手
捂着暖水袋, 右手挥笔,通宵达旦。1964 年,吴述郑迁居新楼,房间大些了,工作
时间更长了。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的人员经常光顾,此时他虽然刚满五十岁,却两
鬓斑白,身体消瘦,背也驼了。他仍手书鲁迅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悬挂墙上,以为座右铭。出版有《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和《中学语文讲读
课的过程、方式、方法》等书。
“文化大革命”中,吴述郑受到迫害,被迫到农村劳动改造。1969年1月12日 病
逝,终年54岁。1978年8月,平反昭雪,骨灰存放英雄山革命公墓。

丁殿甲

丁殿甲(1900—1974),梁郑王乡丁王庄人。世代为农,善养大牲畜。他少年辍学,
颇爱饲养骡马。家中常养一骡一马,他饲养的母马怀驹率高。有一次,一匹几年没有
生育的瘦马,经他精心饲养,连生六驹。老马死后,丁殿甲不忍宰割,将它埋葬。
1956年,丁殿甲被聘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管饲养员,饲养着几十匹骡马。他
对牲畜倍加关心,按牲畜异同和口龄大小分槽喂养。丁殿甲常说:马无夜草不肥。”
他不管严寒酷暑,总是住在饲养棚,夜间按时给牲畜添草加料,牲畜都膘肥体壮。曾
有两匹牝驴生骡驹后因役使不当死去, 人们都认为幼驹无乳,难于成 活。丁殿甲却
在自己家中专为幼驹设灶,用米粥精料加意喂养。两幼驹竟然健壮成长,而且体态高
大, 超过乳养之驹。 幼驹似有情谊,经常跟在他身旁,睡在他炕边。群众称赞他是
“小骡驹的妈妈”。
丁殿甲说:“牲畜不会说话,寒暖饥饱,疲累疾病,饲养员须时时关心。”他经
常站在槽边观察牲畜。发现小病,即予治疗。时间长了,总结出一套经验。如弓腰、
卧伏、 耳凉, 即是马肚痛,以口含井水喷之,病马冷颤后,立愈。丁殿甲还为牲畜
“整容”,有一骡驹天生尾毛逆向,他坠以泥团拽拉,使尾毛正向生长。
丁殿甲当饲养员十多年,为集体繁育幼驹二百多头。1974年病逝,享年74岁。

庞希坦

庞希坦(1920—1975),河沟乡小郭家村人。其祖、父两代先后在临邑县盐务局任
厨师。庞希坦自幼随父生活,读书在外,兼习厨艺。成年后,他的厨艺又青胜于蓝,
特别擅长本省风味餐食与菜肴,煎、炸、烹、炒、炖、熘、炝、烤,样样都通,捆、
卷、叠、拼、刻、刮、剔,件件皆精。他从杀鸡煺毛到炒熟辣子鸡只需几分种。他操
刀轻巧,以布为陆板而不留刀痕;刀工娴熟,能雕出古朴的禽鸟花卉;菜肴精美,色、
香、味、形无一不佳。人们对他制作的菜肴赞美说:“一桌菜肴如同一个小花坛,真
是妙趣横生,不仅饱享了口福,也饱享了眼福。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回故里,给国民党无棣县政府县长齐圭田当厨师。解放后
先后在县委、招待所、工农兵饭店工作。1958年,八省市水利参观团来无棣,他被聘
为主厨,获得称赞。此后,凡由政府出面迎来送往的宴会无不请他为主厨。1960年前
后,地区派农用飞机驻杨家庄子喷药灭蝗,专聘他为厨师。他精心调理,加意操作,
使饭菜顿顿可口,飞行员虽在艰苦的沿海条件下连续飞行而体重未减,博得业务领导
部门的赞扬。有一次,他见到惠民地区培训厨师的《讲义》,里面讲“四喜丸子”的
做法是将肉剁泥、调糊,他提出将肉切丁、调糊,并申明理由,使主讲厨师为之叹服,
并改变自己的制作方法。他在工农兵饭店工作时,用顺口溜形式编写菜谱,如“炒肉
丝,溜肉片,辣子鸡、炸虾段…”让服务员背熟,向顾客报菜名。顾客听后顿感别开
生面,莫不喜笑颜开,饭店生意转趋兴隆。
庞希坦1975年去世,终年55岁。

郭明甫

郭明甫(1902-1976) ,字吉辰,号“荷禅白羽”、“七里邨人”,无棣镇东关村
人。他幼年读书时,即酷爱绘画,课余常独居一室,专心致志地画花、草、鱼、鸟等。
1932年,考入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事齐白石,专攻花鸟,获学士学位。
“七·七”事变后,他随战地服务团八团入蜀,漫游巴蜀奇山异水,画技益精。
在三台县历任县立师范、国立十八中、县立男中和女中等校美术教员。他向学生授业
传艺,不隐一技;业余作画,兴致勃发,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香港著名画家余雪曼先生称赞他“妙擅六法,尤工荷花。”因其笔锋苍劲,意境深邃,
享有“四川郭荷花”之誉。
解放后,郭明甫在三台县专事绘画、篆刻和考古工作。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四川省
文化局举办的联展,也参加过全国性的巡回展出。
郭明甫博采齐白石、郑板桥等名家笔法,对唐、宋以来各大家均有所探求,但不
拘泥于前人窠臼,富有创造精神。
郭明甫不只笃情绘画,而且热心培育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人才。晚年,虽重病缠
身,仍挥毫泼墨不辍。临终前所作巨幅梅花,见者无不拍案叫绝。
郭明甫一生,作画上千幅,治印百余方,驰名全国。他的画幅、画册,在四川各
地多有藏存。
郭明甫1976年逝世,享年74岁。

张瑞亭

张瑞亭(1882—1976) ,曾名云庵,大杨乡便宜店村人。家庭富裕。高等小学毕
业后,任过教员,经过商,在埕口时,曾与埕口镇商会会长张子良结为挚友。“七七”
事变后,张瑞亭支持长子玉梅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担任沧县、盐山等地县委
书记。不久张子良拉起顽军,联日反共。张瑞亭曾先后营救过被顽军逮捕的崔元良、
王子新等革命志士,并劝张子良与共产党合作,一致抗日。张子良却不听劝告,一意
孤行。张瑞亭叹息说:“子良如此草菅人命,令人痛心,迟早定遭恶报!”
1942年的一天,张子良邀张瑞亭到其大王庄司令部赴宴,提起瑞亭长子,张瑞亭
说:“儿大不由爷,选择什么道路由他自己作主!”张子良说:“蒋公有令,通共者
格杀勿论。你应严教,否则,纵子步邪有罪,请深思!”张瑞亭拍案而起:“国难当
头,人各就其志,参加抗日乃堂堂正正,何言‘步邪’?你身为司令,高喊‘抗日’,
真的抗日,又说‘有罪’,岂不是翻云覆雨,出尔反尔!”说完,将餐桌掀翻,拂袖
而去。事后便逃到沾利垦区一带。
1945年无棣解放后, 张瑞亭返乡。土地改革时,自动献出土地11亩、大车1辆、
骡子1头, 又送其子玉池参军。张瑞亭连续被选任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5 年,
任县教育局副局长。1956年,任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张瑞亭常说: “国家无武不宁,
无文不振,培养人才乃治国大计,我负此重任,深感荣幸!”
1957年春,扒古墓、拆寺塔、毁古城等事件相继发生。他邀文化馆的同志,深夜
至城外查巡, 竭力劝阻,并于是年6月成立县文物保护委员会,组成文物普查组,对
全县文物进行清查,对保护文物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瑞亭1976年病逝,享年94岁。

石景纯

石景纯(1905—1978),水湾镇刘风台村人。1925年,初中肄业后回家务农,1928
年任小学教员,后在本村钱庄当司帐。
1937年7月, 石景纯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石景芳一道组织无棣县民众抗日游
击大队。1938年春游击大队配合共产党领导的第三十一游击支队消灭无棣城内的日伪
政权,并编入第三十一游击支队,随军西去。石景纯奉命留在无棣整顿组织。1938年
6月, 上级决定组建无棣县工作委员会,由石景纯任书记。新工委成立后,立即与各
村党支部加强联系,布置任务,同时在本村发展党员,建立支部,成立地下交通站。
他与刘汉明、徐光甫等人刻印学习材料分发到各个支部,教育党员,培养骨干,壮大
组织。1939年3月,石景纯调任沧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兼财政科长。1940年10月,调任
冀鲁边区第三专署行政科长。1941年8月,调任庆云县县长,复建抗日游击队,在敌占
区开展工作。1943—1945年因病休养,曾一度在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
1945年9月17日, 八路军山东第四前线指挥部所属部队全歼国民党冀察战区挺进
第十纵队,解放无棣城,石景纯出任无棣县县长。他领导全县军民剿匪反特、减租减
息、参军支前、改造村政权,成绩显著。
1946年, 党组织选派石景纯赴大连开展地下工作,4月抵达,以“文盛兴代理商
店”店主身份,为解放军秘密筹集军需物资。
1948年春,石景纯调大连机械厂任行政管理科长、秘书。1951年4月,调大连通用
机器厂(今“大连棣塑厂”)任厂长。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
动,带病坚持工作,在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963年,石景纯调任旅大市政协驻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全家
下放金县农村。1973年落实政策回大连。因身患重病,长期住院。患病期间,他仍时
刻关心国家大事。
石景纯1978年7月病逝,享年73岁。

孔信卿

孔信卿(1897—1979),字照志,小泊头镇小泊头村人。30年代初在天津学习中医,
后开药铺,行医治病。经十几年临床实践,医术颇深。1945年秋后的一天,孔信卿赶
集归来,行至村头,见一恸哭的村妇抱一“死儿”奔向田野,一壮汉肩荷铁锹尾随其
后,即紧问“得的什么病?几时死的?”村妇回答说:“村里先生说是中了魔障,治不
好了,今晌午就没气了。”孔信卿撩起盖头,仔细观察,只见“死儿”脸色苍白,嘴
唇青紫,呼吸已停,但细心切脉尚有脉息微动。他急取银针,刺“死儿”有关穴位,
片刻“死儿”竟眼眨嘴动,转活复生。信卿告诉孩子的家长:“孩子得的是血虚症,
是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没有真死,不过病情是够严重的了。”说着开了方子,嘱附:
“快到药铺买人参、黄精各一两,给孩子煎服,明天一早我再来看。”病孩服药后即
见效验,后经孔信卿多次诊治调理,竟然康复。此事不仅轰动了四区(泊头) ,也轰
动了无棣县城,人们传说孔信卿是扁鹊再生,能起死回生。从此方圆数百里,登门求
医者络绎不绝。
孔信卿不但医术高,医德也好。他常对一些贫困病人减收或免收药费。他经常说:
“有钱治病,钱少或无钱也得治病。如人参一药价格昂贵,有钱者多用,钱少者少用,
无钱者可以不用,可以改用党参。要尽量减轻病人负担。”因而深得群众爱戴。在无
棣县人民医院工作时,曾连续两次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孔信卿一生勤奋好学,精通经典医著,敢于改革创新。1958年调惠民地区人民医
院工作。1960年秋,惠民地区人民医院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他和外科医师魏国玉、药
剂师张希濂研制成功黄连注射剂,对医治肾结核患者效果极佳,曾受到山东省医学科
学院的表扬和奖励,《大众日报》对此作了重要报道。1962年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出席山东省中医代表会议。
孔信卿对难以治愈的“口僻病”(调眼风) 颇有研究。他曾阅读过大量资料,又
经在自己身上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用针挑腮内齿交腺治“口僻病”的方法。经他治
疗的“口僻病”患者无不痊愈。古稀之年后,他还不遗余力,总结自己数十年的临床
经验,写下10余万字的《脉诊要法》和《孔信卿医案摘要录》。
孔信卿精于养生之道。他平日素食,不沾烟酒,性格开朗,耄耋之年仍步履稳健,
耳聪目明。1979年逝世,享年83岁。

王锡昌

王锡昌(1912—1980),又名王熙昶,无棣镇南关村人。幼时随父寄居南京。八岁
父殁,移居济南。1921年,入济南尚德小学读书,1925年考入青年会初级中学,1928
年保送齐鲁大学附属高中就读,一年后转入省立济南中学高中部。读完二年级又转学
到北平崇富中学。1931年考入燕京大学国文系,1935年毕业,出任天津汇文中学国文
教员。次年去山东莱阳中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返济闲居。
1938年,王锡昌请准哈佛奖学金,入燕大研究院深造。其间颇受司徒雷登赏识,
留有合影小照。翌年秋,与阎方琦女士结婚,在燕大附中兼课。1939年,所著《释 》
发表于《燕京大学学报》。1941年夏,学业完成,获文学硕士学位,转任燕大附中教
员。是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燕大停办,王锡昌携眷属返济。次年春,到懿范女中
任教。嗣后为生计所迫,又在正谊中学兼课二年。1946年秋,改任省立师范学院讲师,
1948年初受聘于齐鲁大学,任国文讲师,八月晋升副教授。此间著有《唐代古文运动》
一书。
自1950年始,王锡昌先后任华东大学(济南)、山东大学(青岛)、济南总政治学校
副教授。1954年,调济南师范任教,1956年夏,调曲阜师院任讲师。1957年“整风反
右” 期间,被错划为右派,但仍继续任课。1962 年获得甄别,升任副教授,嗣后又
兼任工会主席、教研室主任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锡昌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受迫害。1979年平反。
此时他已年逾花甲,又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参与《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1980
年8月,病逝于济南,享年68岁。

吴保数

吴保数(1908—1980),无棣镇东南关村人。出生于酿酒世家。幼时,随父在自家
经营的“鑫元”酒店做工,从事高梁酒的制作。他努力上进,潜心好学,学成一套酿
酒技艺,在当地小有名气,有“小把式”之称。
1944年,“鑫元”酒店关闭,吴保数到东关“海瀛”酒店任酿酒师傅。他勤劳朴
实,技艺娴熟,对制酒工艺一丝不苟。“制曲”、“当炉”……每道工艺都亲自操作。
所酿之酒醇香宜人,酒店生意兴盛。
1947年1月, 无棣在县城南关建国营酒厂。吴保数应聘到厂工作。他运用祖传技
艺,专心酿酒,所出“二锅头”芬芳浓郁,有“天生一座杏花村”之誉。1948年,南
关酒厂建成,吴保数任生产班长,并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0年,南关酒厂下马,吴保数调往惠民回厂工作,先后任生产班长、大把式、
车间主任等职,他工作勤恳,十年如一日,不失共产党员的本色。1960年,调往北镇
酒厂任生产顾问,他以厂为家,处处以主人翁的姿态工作着,从厂房设计到技术管理,
从酒的品种到制造工艺,无不亲自设计指导,其勤恳精神,见者无不叹服。
1964年吴保数退休回家,不久又被无棣酒厂聘为生产指导。他“土洋结合”进行
改革,除高梁酒、瓜干酒外,又酿出枣酒、葡萄酒、玉米酒等品种。所出产品,畅销
全国各地,其中尤以“大曲”、“特曲”最称佳品。
吴保数一生,曾多次被邀为生产指导,胜利油田筹建酒厂时,他也曾被邀前往,
直到酿出合格的玉米酒才回家。
1980年,吴保数因病去世,享年72 岁。

徐德民

徐德民(1914—1982),原名徐凤銮,庞家集乡前坡徐村人。幼年在本村上私塾。
1933年,毕业于县立第一高小,因家贫无法深造,回家务农。1937年春,考入无棣师
范读书, 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领导下,徐德民在学校组织抗日宣传队,利
用赶集的机会,到城关、大庄、车镇、水湾等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并响应共产党
关于“拿起武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号召,发动29名同学组织抗日游击队。为筹
划枪支、弹药,听说国民党县保安大队换下的旧毛瑟枪存在仓库里,徐德民便带领五
位同学找县长交涉。县长拒不接见,徐德民就带领同学们到处游说,揭露国民党县政
府放着枪不让抗日的事实,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最后,又通过一位亲戚和不少
知名人士从中周旋,终于迫使县长拨给10支枪、1000发子弹,正式成立无棣县第一支
抗日武装。他们在刘风台村和群众一齐站岗、放哨,进行抗日活动。后因经费无来源,
被迫解散,枪支、弹药存在刘风台村。
1937年10月, 徐德民又参加无棣县民众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2月,解放无棣城
后被编入中共鲁北特委领导的第 31游击支队。 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徐德民
被委任为无棣县大队教导员。4 月初率县大队随县长邢朝兴返回原部队。1939年10月,
被部队派回无棣组织武装。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又组建起近百人的特务大队,并被委
任为大队副政治委员。1940年3月该大队与四区中队合并,组成无棣县武装工作大队,
5月正式编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1942年11月,徐德民在第二军分区后勤部任
总支书记,因病在盐山县小梨园村休养,24日遭日军袭击,胳膊和腹部受伤,造成经
常性休克,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后来,又历任骑兵大队政委、团长、团政委等职。
1949年10月,徐德民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南京市人民政府人事处副处长、市卫
生局副局长、重工业部公私合营永利公司公方代表、化工部基建处副处长、天津化工
厂厂长、河北化工厅副厅长、化工部基建司副司长,基建总局顾问、北京化工学院副
院长等职。
徐德民一生,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1952
年定级时,他主动由11级降到12级,在永利公司工作时,主动减少工资待遇,每月少
拿30元。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揪斗,旧病多次复发,但仍始终坚持工作。子女
们因受牵连,有的死了,有的得了神经病,徐德民还是刚强地挺了过来。他从不讲私
利,不因个人问题向上级伸手。徐德民1982年2月逝世,终年68岁。

邓云昌

邓云昌(1960—1982),车镇乡东邓村人。自幼好学,品学兼优,敬仰革命英雄,
常收录革命烈士照片、 事迹、格言以自勉。1978年4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铁道兵七师后勤部汽车营一连当战士,驻守青海省。
在连队,他十分注重学习,先后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
移山》等毛泽东著作,写下三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摘抄马列和毛泽东有关共产主义世
界观的论述,思想境界更为开阔。
他不卑视平凡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论在哪里,都勤勤恳恳,每项工作都
干得很出色。他乐于助人,做了大量的好事。帮助其他战士修车,清洗衣物,同志们
夸赞说:“邓云昌做好事就象铺路的石子,看得见,数不清。”说他是“身边活着的
雷锋”。邓云昌入伍4年,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先后6次受嘉奖。1979年12月11日
晚,35团12连小作坊失火,他第一个冲进火海,奋不顾身地扑救,首次受到连队嘉奖。
1982年5月下旬一天凌晨4时许,昆仑山冰雪大量溶化,山水漫进格尔木第二中学校舍,
住在该校执行运输任务的邓云昌立即投入排水筑堤战斗,他站在刺骨的冰水中,搬石
铲沙,坚持战斗一个多小时,终于保住了校舍。同年9月一天凌晨5时,连队天花板失
火,大火威胁着营区几十栋房子及价值几十万元的汽车、机械零部件的安全,邓云昌
闻讯,翻身下床,顾不得穿衣服,就冲进火海,与同志们一起扑灭大火,保住了营房
和国家财产。是年9月20日,邓云昌和其他3名战友开车去绿草山大煤沟煤矿运煤。当
他们在煤矿参加劳动时,突然出现大塌方的预兆,他马上呼喊班长和一名战士离开,
又将副班长推出险区,自己却被巨大煤块砸伤腰部,壮烈牺牲,年仅22岁。
1983年3月22日,为表彰邓云昌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铁道兵7师党委发布命令,
授予他“舍己救人勇于献身的英雄战士”的荣誉称号,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追认为中
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王景峤

王景峤(1905—1983),信阳乡吴季李村人。14岁升入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在
毛王庄任小学教员,一年后考入县立师范,毕业后在本村教小学。1926年初考入济南
军官学校,1927年分配到阳信县人民自卫团任分队长。1930年回本县在县立高小和辛
集等村任教员。
1935年王景峤结识关星甫等进步青年,“七七”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1938年2月,由关星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31游击支队。
半年后转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乐陵县动委会宣传部长、六区区长、鬲津县农民救国会
主任、冀鲁边区农救会六分会宣传部长等职。1941年12月,调任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
县长,针对日本侵略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保安六旅的反共行径,王景峤配合八
路军115师教导6旅16团、18团,不断寻找战机,消灭敌人。1942年12月,王景峤调任
庆云县农救会会长, 1944年2月,调任渤海区三地委秘书长。1944年12月,渤海区党
委在无棣西北部建无棣县工作委员会,王景峤被委任为书记,他积极发展武装、壮大
民兵组织,迎接大反攻的到来。1945年9月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无棣县城。无棣解放后,
王景峤担任无棣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1947年10月,王景峤参加渤海区土地改革会议和整党学习。整党结束后,调任山
东河务局驻蒲台办事处主任。1948年 9月率民工支援淮海战役,任渤海区民工二团党
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战役结束后,调任华东支队政治部直属总队党委书记,后任
西南服务团一大队政委,留守南京。
1950年2月调任川东区党委统战部秘书科科长。 1952年10月调四川省委统战部三
处任处长。1954年2月调任四川省民委副秘书长。
1958年王景峤被错划为“右派”,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残,但他仍以党和人民的利
益为重,识大局,顾大体,努力学习,积极工作。1960年11月,被摘掉“右派”分子
帽子。 1964年7月,调民委参事室任秘书。“文化大革命”中,再度受到残酷折磨。
1977 年退休。1979年2月,四川省委给他彻底平反,恢复党籍和级别,改办离休手续。
1983年7月16日,患癌症逝世,终年 76岁。

苏奋

苏奋(1919—1983) ,原名王学义,大杨乡大王庄人。自幼好学,爱究真理、秉
性刚直。苏奋少年时代,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负担日益加重,民不聊生。面
对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他气愤填膺,常说:“凭啥有人作官享福,叫我们受苦? ”
并立誓与之斗争到底。在高等小学读书时,就发动过学潮,反对校长贪污,事后离校
考入山东省立惠民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激于民族义愤,毅然参加战
地服务团,南下兖州。
1938年, 苏奋怀着寻求真理的心愿由临汾平津同学会介绍, 考入阎锡山主办的
“民大”就学。他酷爱哲学,在共产党的影响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屏弃阎锡山的
改良主义。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转赴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到延
安后,他立即改名“苏奋”,以表达他为苏维埃而奋斗的决心。1941年出任陕甘宁边
区靖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44年任三边报社编辑,后任主编。1946年调陕甘宁边区
政府建设厅任秘书,后任建设厅合作局局长。任职期间,他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同
时根据工作需要,继续为党报撰写大量论文和通讯。1949年任西北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西北合作局副局长。
1954年苏奋进京任职,先后担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
主任和畜产茶茧局长等职。其间他奉事谨严,勤苦忘我,待同志诚恳热情。多年来由
于劳苦过度,身患高血压和阵发性精神病。但是他却勤勉不辍,1979年还出国考察,
决心广泛吸取国际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的供销合作事业献出炳烛之明。正当他锐
意进取,再立新功的时候,不幸于1983 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

范长寿

范长寿(1914—1984) ,信阳乡范家村人。1934年无棣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任
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商河县八
区抗日区长。1943年夏邢仁甫叛变,冀鲁边区形势急剧恶化,时范长寿任无棣四区抗
日区长,化名“范复兴”,机智勇敢地带领干部战士进行化装隐蔽活动,筹款、征粮,
建立“两面政权”,夜间就在荒洼地窖里休息,就地坚持斗争。
1944年春,由于叛徒告密,范长寿和两名通讯员在王文村被捕,关押在新海县日
军据点,受尽折磨,几次晕死过去,但他守口如瓶,宁死不屈,敌人只得逐级上交。
他先后被转送到沧州、天津和北平(今北京)监狱,身体受到严重摧残。
1944年5月,范长寿等300多人经青岛、日本门司,被押解到日本长野县王龙村开
山。 1945年4月又被转移到岐阜县中川边。吃麦麸,住板房,受尽艰辛,每到冬季,
更是饥寒难熬。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难友们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范长寿便和几名
党员商量恢复党的组织活动,他们分头秘密串连,有十几名党员恢复了党的关系,成
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范长寿任小组长。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与难友加强团结,互
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对敌,并教育党员不要悲观,要争取活着回国。
1945年8月16日, 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范长寿与全体难友召开庆祝
会,把标语从山上会场一直贴到中川边,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一面派代表去东
京交涉,一面通过一位台湾籍共产党员与日共联系,寻求声援。经多方努力,终于在
10月底接到回国通知。回国前,他们以“中共海外流亡支部”的名义,给每个人写了
鉴定意见和介绍信。范长寿把自己的组织鉴定和介绍信装进一个大馒头里,根据支部
的委托,带领庆(云)、盐(山)、(无)棣三县回国人员绕过敌人一道道封锁线回到无棣
城,找到地委组织部,组织部安排他一面学习,一面参加无棣县城关区反奸诉苦工作
队,发动群众肃清国民党“十纵”残匪的斗争。
1946年夏,他被派回四区任区委书记。当时国民党军队正大举向解放区进攻,还
乡团在后方猖狂肆虐,他根据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把枪支集中起来,扩编区中队,
并组织各村民兵实行联防,集中兵力随时打击敌人,使四区土地改革很快开展起来。
他还根据县委指示发动群众支前,并亲身带领民工上前线,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1949年2月, 革命形势飞速发展,党组织动员干部随军南下,范长寿踊跃报名,
参加温州市的接管工作。1952年,调上海,1958年调浙江,先后任温州市人民政府人
事室主任、电机制造工业部上海供销办事处副主任、浙江省物资局驻沪办事处主任、
机电设备成套项目一处处长等职。1965年,在他将近50岁的时侯,还积极响应党中央
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委任物资处处长。
范长寿1981年离休,1984年病逝,终年70岁。

姜绶卿

姜绶卿(1907—1985),小泊头镇程家庄人,他一生酷爱武术,曾先后拜肖林标、
佟天民、徐会同等各路拳家高手为师,集各家之长,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深得徐会
同真传,熟谙“菩提拳”摔、打、擒、拿等短打技巧的奥妙,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
的大汉交手,善于以巧取胜。
1934年春,无棣县举行武术大赛,姜绶卿获散打和三项总分两个第一名。第二年
他又代表无棣县参加全省武术大赛。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国民党十军团下属的武术大
队任大队长。后来他去秦皇岛谋生,主动团结武林人士,为创办公开合法的练武场所
而努力。1946年春,秦皇岛国术馆成立,他被聘为馆长兼教师。新中国成立以后,他
在市体委的领导下,开展群众性的业余武术活动。多年来,跟随姜绶卿习武的人遍及
全市各行各业,其中有不少人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10月,他的
徒弟高连贵代表全国铁路系统参加第一届全国民族体育会,夺得金牌,并受到贺龙元
帅的接见。
姜绶卿晚年,为把自己的武术经验传给下一代,认真编绘了《短打技术图册》,
编写了《练武手册》,并在秦皇岛《汪洋》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向徒弟们传授濒
临失传的“青萍剑”、“方丈铲”、“三环套日”、“对练器械”等套路,挖掘整理
了《青萍剑谱》,为传播和保存武术遗产作出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姜绶卿
受到迫害,练武器械被当成凶器没收,但他仍不忘发展中国的武术事业。在逆境中,
他写下《武术的功能》、《武术的源流》、《序言初学之旨》等30多篇文章,对传播
武术经验,发展武术事业起了重要作用。1979年他被选为秦皇岛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和
河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0年,被秦皇岛市体委聘为武术辅导站教练,1982年被列为
“民间优秀老拳师”上报国家体委备案,1983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民间武术优秀辅导
员”的光荣称号,并获得奖章和证书。全国武林名手李连杰曾带武术队与姜绶卿的武
术队进行过比武交流。为配合外事工作,姜绶卿还经常带领武术队为来秦皇岛的外宾
和海员进行武术表演,并曾应邀参加在北戴河举行的中日青年联欢会,赢得国际友人
的高度赞誉。
姜绶卿于1985年病逝,享年78岁。

李淑贞

李淑贞(1913-1985),女,车镇乡大李邢王村人。二十岁嫁给刘家邢王村农民刘
振盛为妻。出嫁后,与公公、小姑和睦相处,全家种着十来亩薄田,过着比较艰苦的
生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无棣,县城和大村镇相继安设据点。共产党的地
下组织为开展抗日斗争,也在刘家邢王村设立秘密交通站。交通站的同志经常接触李
淑贞,发现她具有朴素的阶级感情和爱国热忱,而且有为革命尽力的要求,便在1939
年发展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此李淑贞受党的委派, 以普通农村妇女的身份,用
“走亲串门”的形式,深入敌占区,活动于伪军据点周围,穿行在日军哨卡之间,搜
集情报,传送党的信札和文件,从未失误。
1940年,李淑贞的丈夫重病逝世。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两周岁的幼子,生活重
担全由她独力承担。1943年夏,冀鲁边区发生邢仁甫叛变事件,党组织被破坏,许多
党员被杀。 三区区委书记刘振东奉命撤离无棣县境, 临行前将全区党员一年的党费
512枚铜元和部分文件交给李淑贞保管。 李淑贞表示:“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决不少
一份文件,少一个铜板,待形势好转,一定如数交您亲收!”刘振东撤离无棣后,日
军、伪军、国民党保安第六旅轮番清乡骚扰,为防意外,李淑贞把这笔钱先是放到衣
箱里,继而转移到灶膛里、炕洞里,最后密封到夹层墙里。
1945年9月无棣解放后, 刘振东回到无棣,任二区区委书记。李淑贞知道后,捎
信给刘振东,提出交还文件和党费的事。但当时刘振东正忙着收集国民党“十纵”散
落的枪支,扩充革命武装,改造村政权,同时,认为党费和文件应由党组织派人去取,
因此,便拖延下来。此后,李淑贞又多次向刘振东提及此事,刘振东也找到当时任组
织部长的王景峤,请他派人去取,均因当时忙于其他工作而未办理。1952年,刘振东
调离无棣,党费之事便被搁置下来。
1956年,李淑贞由于没有文化,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申请退职。退职后,在
村政建设中,仍不失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尽管病魔缠身,经济拮据,又加三年经济
困难,十年“文化革命”,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但李淑贞从未向党索取报酬,更没挪
用党费,经常惦记的是:自己还能不能见到刘振东,交还保管多年的党费和文件。
1983年底刘振东离休,由上海回乡探亲,并专程看望阔别三十多年的李淑贞。李
淑贞盼望了几十年,终于见到了当年的刘书记,感慨万千。李淑贞当即把墙掏开,搬
出钱罐, 将512枚铜元和文件全部倒在土炕上,说:“刘书记,请你清点亲收!”李
淑贞眼含泪水,刘振东也热泪盈眶,两位革命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1984年,山东《支部生活》、《农村大众》以及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先
后报道了李淑贞的事迹。
1985年李淑贞病逝,享年72岁。

冯景恩

冯景恩(1905—1986),回族,大杨乡五营村人。20岁毕业于无棣县第一高等小学。
时值直奉战争之后,溃兵横行,盗贼蜂起,加以连年荒歉,百姓颠沛流离。冯景恩目
睹惨状,常怀济世之志,1932年初,被群众推选为乐善乡乡长。他在县城受训时,听
说南方数省兴起共产党,又读《莫斯科印象记》,产生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强
烈要求。
1933年,冯景恩拼凑了50块银元,到外地去找共产党,一直找到大别山区的潢川
县,历经艰险,却毫无结果。返乡后竟在盐山县找到并参加了共产党。他入党后,根
据党的指示,先成立“中共无棣县活动分子委员会”作为党的临时领导机构,然后建
立无棣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五营村支部和第一个区委会——中共无棣县第三区委
员会。冯景恩带领五营村党员,发动群众揭露不法地主从殿贵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和
国民党驻军敲诈勒索、横征暴敛的罪行,迫使从殿贵低头认罪,国民党当局也撤走压
制五营回民的驻军。
1937年春, 冯景恩发起成立抗日救亡会,发展会员800余人,被国民党县党部宣
传为“非法” 。是年9月,中共无棣县委员会正式成立,冯景恩任军事委员。不久,
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成立, 冯景恩又被委任为独立团副团长。1938年调129师抗日挺
进纵队政治部,与王连芳等人发起成立“回民抗日救国总会”,由冯景恩担任会长。
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发表《宣言》,批判“争教不争国”的错误思想,动员回民抗日救
亡。
1940年,冯景恩转地方工作,任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三区区长。是年腊月十五日
在大赵村遭国民党六旅袭击,被俘。面对张子良的诱降与酷刑,冯景恩不屈不挠。监
禁一年多,敌人无计可施。1941年腊月二十三日夜,被押到挂甲口村西南枪杀。子弹
从后颈入,左肋出。敌人怕他不死,又连补两枪,一枪击中大腿,一枪擦头皮而 过。
敌兵走后,冯景恩苏醒,被群众救护脱险。
1941年6月, 冯景恩康复出院,初任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组织部长,翌年
调任三分会主任。
1944年10月,冯景恩任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回民游击队长兼政委,仍任三分会主
任。1945年率部参加解放无棣城战役,消灭困守信阳城之敌。11月调任第一军分区回
民大队政委,在盐山县大队配合下,于沧县东马进庄一带全歼还乡团30余人。
1947年奉派在五营搞土地改革。他以党的革命利益为重,坚持党的政策,保护中
农利益,使土地改革工作健康发展。土改复查结束后,到华东局党校学习,后转青州、
昌潍工作,曾任青州市委民运部回运科长、昌潍干休所党支部书记。1951年调济南工
作,任济南市委行政科副科长、市人委机关事务管理处处长等职。1958年任济南市绿
化山区总指挥部副指挥。
在反右派斗争中,冯景恩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得不到正确对待的情况下,
仍毫无怨言,尽心尽力为党工作。1965年平反。冯景恩晚年离休后,关心原籍党史资
料征集工作,写成10余万字的回忆录,提供大量宝贵翔实的历史资料。1986年病逝于
济南,享年81岁。

张晨光

张晨光(1911—1987),原名高方树,曾用名刘子青,小泊头镇北高家庄人。自幼
习武, 13岁开始学文化, 1929年2月随父学医, 在盐山县高湾民生堂药铺当助手。
1932年冬开始与共产党人接触,随同进步青年开展救亡活动。1934年春,赴长春、四
平当店员。他目睹日本侵略军的残暴罪行,产生了回乡参军抗日的强烈愿望。1938年
秋返归故里, 一度在十军团辖属的武术大队任大队副。1939年9月,参加共产党领导
的抗日锄奸团, 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用两个多月
时间,在北高、仝家、郭家、曹庄子、小山、山后、张皮庄子等村建立支部,在姜家、
辛集、马家、刘王、常庄子成立党小组。7月,建立党的四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
1940年,无棣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张晨光与同志们商
量着寻找上级党组织, 几经周折,1941年1月,终于在宁津县朱家庄子找到了地委,
并汇报了情况, 地委委任他为无棣县委委员。1942年2月又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兼县大
队政治委员。他从当时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领导县委一班人突击抓抗日武装建设,
亲自到各村动员群众捐献枪支、弹药,保护青纱帐,挖抗日沟,扒公路,截电线,出
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开展平原游击战,巩固和发展四区抗日根据地。他善于联系群众,
发动群众,很快在小山一带的大部分村庄建立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开
展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反对虐待妇女等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改善了 农民生活,
使恶霸地主的反动气焰为之收敛,小山根据地成为冀鲁边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电
台、后方医院、兵工厂、印刷厂、《正道周报》社先后转移到这里。
1943年6月, 无棣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邢朝兴随邢仁甫叛变投敌,并制造谣言,
分化瓦解革命队伍,一时日、伪、顽勾结叛匪一齐向根据地扑来,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和抗日军民,形势极为严峻。张晨光奉命率无棣县武装工作大队与新海县大队合并,
改任新海县委组织部长。1944年1月渤海区成立,无棣四区又划归新合并成立的新(海)
青(城)县领导,张晨光随即调任新青县县委委员、组织部长。
1945年9月黄骅县委成立,张晨光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和敌工部长。
通过开展“双减”(减租减息)、“双反”(反奸、反霸)运动,发展3320名积极分
子入党,使大部分农村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在还乡团反攻倒算、斗争环境极端残酷
的情况下, 张晨光和县委一班人带领黄骅县党政军民一次又一次地给还乡团以沉重
打击,并于1947年1月7日攻克还乡团的最后巢穴王徐庄,全歼这支反动武装。此后,
又结合土地改革,整顿农村党的组织,通过对党员重新登记,发展新党员,恢复和建
立了一批农村党支部。在动员群众参军支前工作中也做出突出贡献。为此,党组织特
给他记二等功一次。 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 积劳成疾,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使他无
法继续承担繁重的工作。1947年 8月,组织上调他担任乐(陵)庆(云)靖(远)工商支局
监委,并于1948年1月安排他住院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张晨光奉调担任德州专署劳动科长和德州专区中等学校
党委书记。 从1953年6月起,改任工会工作,曾先后任德州、聊城两地区工会办事处
主任兼书记。他以极大的革命热忱钻研工业生产技术和厂矿管理经验,推广先进生产
经验。1956年10月后又相继调任聊城地委统战部副部长、聊城市委常委、工业部长、
聊城市农具机械厂党委书记。1960 年1月调聊城市棉纺厂筹建处任党委副书记。这时
张晨光一家九口人,全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难,可是他从不向
国家伸手,有时还接济别人。1963年调整工资时,按规定可以晋升一级,但他坚持不
要。1964年他亲自送长子参军,教育儿子为人民扛好枪、站好岗,当社会主义祖国的
钢铁卫士。
1979年张晨光正式办理离休手续。1987年3月患心脏病逝世,享年76岁。

石荣屺

石荣屺(1924——1987),字孝亭,水湾镇刘风台村人。1932年初入本村小学读书,
1938年辍学务农。1939年参加八路军115 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鲁北支队,在教导营当
战士。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调冀鲁豫军区战友报社任印刷组长,因改进石
印工艺被军区授予“工作模范”称号。不久入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
历任助理员、股长、组织干事、分支书记等职。
1945年9月, 石荣屺随部队调往东北开辟革命根据地,任东北民主联军7纵24 旅
69团组织股长。 1947年10月,任第四野战军1纵1师炮兵营副教导员。同年12 月参加
黑山县公主屯战役。 1948年3月参加四平战役,率领本营入城巷战。1949年1 月随军
进关, 参加平津战役,而后南下渡江,追击逃敌。在急行军中,他率本营一个 炮兵
连随师部昼夜兼程,山路崎岖难行,加以天气湿热,驮马多病死,他带领战士肩挑人
扛,保住全连装备,完成行军任务。
1950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留守处复员营政委,随即赴朝参战。1955 年回
国,升任38军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训练科科长。1960年国防科工委创建第一个
导弹实验基地,他被派往酒泉,任第一试验部二处副处长。1963年6月,升任第一试验
部三处处长, 后任第一试验部副部长。1970年4月任训练基地第一试验部部长。此后
他多次成功地组织过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导弹试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导弹
靶场的开创人之一,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我们自己的导弹专家”。1977 年12月,被
任命为训练基地副司令员, 1985年3月,被国防科工委派赴法国考察。1987年离职休
养后,仍关心基地工作,每次大型试验,总是主动到第一线检查指导,亲自与地方政
府协调工作。1987年6 月党组织决定让他去青岛疗养,动身之前 心脏病猝发,于6月
30日逝世,终年 63岁。

程金铎

程金铎(1926——1987),原籍河北省海兴县边儿庄,家庭以渔为业。9岁入小学,
1940年父亲死于海难,为生活所迫14岁去塘沽当学徒工。1946年回家乡任小学教员,
帮助政府征收公粮、拥军支前、土改复查,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 年11月
任埕口乡党支部副书记。 1949年2 月调任海滨县青年工作委员会干事,1950 年任无
棣县七区团委副书记。 1951年后历任无棣县团县委秘书、副书记、书记,1958 年任
《无棣大众》报副总编辑,1960年任县委宣传部长。
1965年, 程金铎调任“四清” 工作队大队长,初在邹平,继去长山。1966年秋
“四清”结束,留任邹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夺权,他严守
党的机密,保护了当地党的一批领导干部。他在基层,驻村、带河工,帮助落后村发
展生产,与群众打成一片。1969年任邹平县革委常委、办公室主任,1970年任县革委
副主任。1971年12月邹平县委重建,任县委副书记。他工作实事求是,深入踏实,凡
认准了的,当机立断,一抓到底。他重视水利配套工程,抓张桥引黄工程、小清河穿
涵工程和打井灌慨,扩大灌溉面积50万亩。1975年到媱孙村抓棉花生产,尽管房东孩
子多,生活条件差,他还是坚持吃住在那里,一干就是半年多。
1978年3月,程金铎调回无棣任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主任,1981年1月任县长。为
抓好县志编纂工作,1982年底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立时他亲兼主任,并确定县志办公
室的经费单列, 选调人员力求精干,为县志编纂工作打下良好基础。1984年4月改任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这一时期,社会上刮起一股不正之风,他作为县主要领导之一,
深感这种歪风对革命队伍的腐蚀破坏性用,设防抵制不遗余力。他针对用公款吃喝的
不正之风,提出“谁吃谁喝谁出钱”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他一般不陪
客人到招待所用餐, 有时上级 下来检查工作,实在不能脱身,才去招待一下,但他
每隔一段时间,便拿着现金去招待所算一次帐。有一段时间无棣县化肥供应紧张。为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用肥,他通过老关系从淄博化肥厂购进化肥30吨,不但自己出酒出
饭招待司机和来人,还自己出钱买了五公斤对虾、一袋子小枣送给化肥厂表示谢意。
程金铎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他妻侄在酒厂被精简,内弟求他说情,他以
“不能为私情滥用职权,干预企业内部事务”回绝。有个县直单位年底给他送去冻鱼,
他将鱼收下, 按市场价格付了款。1986 年程金铎患病住院,最初他让夫人每隔几天
用车子推着他去透视。后来他夫人累坏了,推不了他,只好雇人。他说:“公家为我
治病,花钱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加重公家的负担!”他坚持不让开发票,雇人的费用
全部由个人支付。
程金铎1987年9月逝世,享年61岁。

温梦仙

温梦仙(1918—1988) ,车镇乡小穆家村人。1934年入第五高等小学(车镇高小)
读书, 同年7月由武同心(武大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地下交通员和车镇高
小党小组组长。其间,他和共产党员王继康等发动过要求撤销校长、国民党员王镜言
职务的罢课斗争,被开除学籍。1935年秋,他转学到阳信县第一高等小学,后考入惠
民乡村简易师范。
“七七”事变后,温梦仙回无棣, 在二区朱家庄任小学教员,与冯景恩、石景芳
一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后因日本侵略军占据车镇,形势恶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
脱党。1939年8月,经介绍参加保安六旅,在二团二营五连当司务长,不久请假不归。
1941——1942年,又在一区冯家庄任小学教员,险遭张子良的逮捕,被迫去阳信县辛
店 中心小学任教。
1945年9月县境解放, 温梦仙回无棣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春在城关完小任
教员。由于当时地方财力全部用于支援解放战争,学校办学无经费,温梦仙发动全校
师生生产自给, 取得优异成绩,得到省教育厅长戴白滔的赞誉。是年9月出任城关完
小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学校的教育工作、宣传工作、文娱活动都开展的有声有色,
成为渤海区第四专区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县和专署教育科的表扬。
1952年秋,温梦仙调第二速成师范任语文教员,后担任无棣一中语文、政治、历
史、 地理等课程,并任学校工会主席。1958 年任一中教导副主任。他结合备课,以
极大的毅力,通读24史,并对无棣的历史、地理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他考察过大庄、
花园、城角、信阳城、秦台、王家坟、广武城(车车网 城) ,搜集了大量的土样和出
土的砖瓦石块。因此他教历史课能旁征博引,生动形象,有趣味性,深受学生欢迎。
1975年退休后,他继续从事无棣史地的探求与考证。1978年地区和县文化部门发
掘车镇汉墓,他每天都亲临现场,参与挖掘,分析鉴定。还骑自行车考察过无棣沟,
到过盐山、沧州。晚年受聘为县《教育志》、《地名志》和《无棣县志》顾问,热心
提供书面材料,对这些志书的编写做出了一定贡献。
温梦仙曾当选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连任1——3届和5—6
届县人大代表和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1988年12月病逝,享年71岁。

高同树

高同树(1923——1990) , 马山子乡高家庄子人。 其父高相清,1938年入党。
1939年县境遭特大海潮,高相清与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傅同庚等,领导沿海一带灾民利
用潮退碱废土地,辟滩晒盐。年仅16岁的高同树能吃苦,善用脑,很快掌握了制盐工
艺,并首先将零乱分散的小滩池改造成大滩池,使原盐产量大幅提高。
1946年高同树任高田乡盐民主任,领导沿海一带的盐业生产。1947年他加入中国
共产党,1948年任埕口区委组织干事。1951年调任县工会副主席。1954年调惠民县任
工会副主席。1959年1月调任埕口盐场工会副主席。
1961年高同树被任命为埕口盐场副场长。当时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埕口盐场被
迫缓建。他受命于困难之际,把整个身心都扑在盐业上。没有盐工,他就发动盐场附
近的社员,以民晒公收的办法使原盐生产起了步。1963年他雇用临时工、合同工重新
修滩整池,将1958年盐业大会战时初步修成的滩池填平补齐。他不仅晒盐是内行,领
导生产也有方。为提高原盐产量和质量,经常到滩池和工人们座谈制盐技术,并带头
实干,作出表率。在他的精心组织领导下,1966年埕口盐场原盐产量达到7万吨。
60年代后期,他又率领全场职工对盐田进行技术改造,并亲自带领40余名采购人
员跑遍临近各省、市,引进盐田配套机械设备。1969年11月在潮河头道扬水站安装设
备时,他带头下水排除障碍,两腿被刺骨冷水乍伤,得了关节炎,两年不能走路,家
属埋怨他,他却毫不在意地说:“只要扬水设备安装好,生产配套了,我就心满意足
了,我个人瘸了算得了什么!”1975年终于实现动力扬水、机械收盐,主要工序基本
实现机械化,把盐业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他性格直爽,平易近人,主持机关工作时,群众有什么难处都爱和他说,他也总
是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他对财务、帐目、基建、物资管理,处处精打细算,一丝不
苟。他生活简朴,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他常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他在场任职18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家属病了需要住院,他用马
车送往医院,不用场里的汽车;场里处理木材,他家盖房正需要,他却一点不沾; 高
田村吃水困难,他家离场部不足一华里,他却从不让家属去场部弄谈水吃。他对个人
得失从不计较,退休时,退休金场里没有发足,他却说:“算了,算了,别再要了。”
高同树1976年退休,1990年病逝,享年67岁。

王云岭

王云岭(1970-1990),河沟乡王白杨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上小学期间,学习
认真刻苦,经常以雷锋的精神勉励自己,爱做好事,乐于助人。1984年小学毕业后回
村务农。
王云岭虽然年幼,但理解父母的苦衷,在家主动帮助老人种责任田,做家务活。
他见邻居高位截肢的孤寡老人王成照无人照顾,主动登门为其担水、磨面、背柴、做
饭、端屎、倒尿,空闲时还陪老人聊天,连续五年,从未间断。他还发现,村民韩玉
亭患癌症去世后, 撇下妻子和三个未成 年的孩子,生活极端困难,便主动承担起他
家的农活。1987年冬天,村里刚会走路的孩子新军和姐姐在外玩耍,不慎掉进两米多
深的冰水中。王云岭听到呼救,急忙赶到,跳进刺骨的冰水里将两个孩子救出。1988
年秋的一个傍晚,村民宋月华家失火,王云岭迅即赶到,冒火冲进屋中,救出耕牛,
抢出粮食、棉被,家具等,自己却烧伤了左耳,烧焦了头发、眉毛。1989年农历十月
初九, 王云岭拾到500元现金,主动交给村党支部,后经查找,把钱还给失主。王云
岭的可贵行为,得到村民的普遍赞誉,乡里也多次评选他为优秀民兵。
1990年7月, 无棣县连降暴雨,河沟乡降雨量高达1000多毫米,再加客水涌入,
下游海潮顶托,致使洪水横溢,全乡一片汪洋。河沟乡党委、政府紧急组织抗洪抢险,
王云岭积极报名参加民兵抢险突击队。 7月27日凌晨,受命在青坡沟南大坝巡逻的王
云岭忽然发现大坝上出现一处决口,立即鸣锣报警,并带头与其他突击队员跳入水中,
手挽手组成一道人墙, 坝上人员迅速填土筑坝,堵住了决口。这天8点,他家已开始
进水,房子即将倒塌,这时突击队又接到了清障泄洪的命令。面对公与私的决择,王
云岭毅然与其他队员乘自制木筷 迅速赶到清障地点, 立即投入战斗。这里芦苇、蒲
草密布,水流严重受阻,他们三人一筏,顶着湍急的洪流,分组轮班作业,一口气奋
战到下午6点。眼看障碍物只剩下20 多米。清障进入最紧要关头。这时的王云岭己顶
替战友连续干了4个班, 身体极度疲劳,队长劝他上岸休息,他却说:“我体力强,
水性好, 没事!”说完又投入紧张的战斗。6点15分,当王云岭等正在紧张作业时,
突然一股急流冲来,掀翻了木筏,三人同时落水。经大家奋力抢救,其他两人脱险,
王云岭却为抗洪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90年8月1日,中共无棣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武装部做出向王云岭同志学
习的决定,并授予王云岭“抗洪救灾民兵英雄”称号。8月9日,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
王云岭“抗洪救灾青年英雄” 荣誉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8月
22日, 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91年2月13日,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授予
王云岭“全国防汛抗洪先进个人”证书和“抗洪模范”证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