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595&run=13

服装 清末,一般人家衣料多为家纺家织的棉布(俗称“土布”) 或拈绸;颜色多
为老蓝、浅蓝或土灰色,另有少数印花或织花布料。富户人家的衣料大多是绸缎或细
布。衣服式样肥大,一般男式服装有袍、褂、袄、衫、裤等。马褂,罩在袍、衫之外,
长仅及腰,有对襟,大襟等式样。女式服装较男式服装变化为少,一般穿披风、袄、
裙、披风是外套,作用类似男褂,形制为大襟,宽袖,下长及膝。男女裤子均为直档,
腰口宽,裤腿垂直。男女均扎黑色棉织绑腿带,脚穿自做的布鞋、布袜。男式布鞋底、
帮,都用线纳实,有圆口、方口、单脸、双脸之分。女式布鞋有的以木为底,鞋帮绣
花。入冬以后,男子惯用布带扎腰,穿棉袍干活时,将长袍前襟下摆的一角撩起,掖
入腰带下; 干重活或长途跋涉者,有的穿无档棉裤,俗称“叉裤”。成年男子头戴毡
帽或风帽(又称“观音兜);儿童多戴虎头;年轻女子一般不戴帽,中老年妇女戴自做的
双耳圆帽。富有人家衣服样式与一般居民无异,只是布料考究,多为绸缎所制。
民国时期,县境居民衣着样式变化不大,学界、商人始有穿皮鞋,着中山装者,
妇人亦有穿旗袍者。衣料仍以土布为主,兼有以“洋布“为料者。
1945年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衣着渐趋时装化,土布衣料渐被淘汰,
为细布代替。50年代,受苏联的影响,在城镇机关干部学生中一度流行“列宁服”。
60年代大兴中山装,解放服,中年农民服装趋于短肥,仍为传统样式。
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日益提高,衣服质料、款式、花色日
趋新颖繁盛。多数人家都购置成衣。布料除传统的棉布与丝绸之外,又增各种化学纤
维及海纺面料。老人仍着中式衣帽,中青年男女流行的服装鞋帽有西装、夹克、面包
服、羽绒服、毛衣、牛仔装、连衣裙、健美裤、线帽、鸭舌帽、沙巾、胶鞋、皮鞋、
凉鞋、拖鞋、呢绒袜等,儿童服装亦样式繁多,争奇斗艳。
发式 清代男人剃发、留辫子。未婚女子蓄发,扎辫,幼女只扎散发把,不扎辫;
已婚女子将发绾于脑后, 形如帚把,谮以发纂,叫“疙瘩纠”。民国时期,男子剪
辫剃发。未婚女子留后辫; 成婚后,将头发盘于脑后,罩发网,叫“盘头”。学界和
商界男子始有留分头、平头的,女子也有剪短发的。50年代,乡村居民男性发式无大
变化,仍为剃光头,女性发式渐趋多样化,有留双辫的,也有留短发的,中老年妇女
发式仍以盘头为主。城镇机关干部、学生男性发式多为分头,平头。60年代,女性发
式多为短发或双短辫。80年代,男性老年多为光头,青年多留分头、平头,亦偶有蓄
长发、留短胡的;年轻女子的发型趋于多样化,有披肩发、马尾式或各式烫发等。
首饰 清末民国时期,女性戴钗钿、手镯、戒指、耳坠、项链,男性亦有戴戒指
者,1949年后日趋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禁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
民生活的提高,戴首饰者又日见增多。
回族穿着、发式和装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虔诚的男性穆斯林,平时或参加礼
拜时多戴白色无舌帽,女性穆斯林礼拜时戴白色盖头。
饮食 无棣居民饮食习俗属北方型,由于受地域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海边、内陆、
城镇、乡村亦有差别。一般饮食习惯为夏秋农忙一日三餐,冬春一日两餐,在正餐之
间也有吃零食的习惯。解放前及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无棣城乡居民家常便饭以玉
米、高梁窝头 (饼子) 为主食,腌萝卡、豆鼓、虾酱为副食,只有少数富裕之家才食
用较多的细粮,或粗细兼食。农民家宴多设在炕上,用小炕桌,红白喜事大宴,多临
时安排较大的房屋或搭设席棚以充客厅,用大方桌,方桌四面排放长橙或椅子。面对
进门方位的左首为正座,右为次座,客主依次排座。饮食过程一般先酒后饭,主食为
水饺、馒头或面条。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饮
食结构亦有较大改善,家常以白面为主食,就食新鲜蔬菜。宴请宾客时,饭菜愈加丰
盛,一般分三段进行:一先用点心,兼用糖果、瓜子;二上菜饮酒,菜肴多达十几道,
几十个品种;酒后上菜吃饭,最后吃水果、饮茶。
回民饮食喜吃牛、羊、骆驼、鸡、鹅等反刍、食草的兽类,带嗦囊的禽类和鱼肉
等,禁食猪肉、自死物以及未诵安拉之名所宰的动物,酒也在禁止之列。解放后,青
年饮酒者渐多。居住 居民村落多数集中在县境南部、西部和马颊河、鬲津河两岸。
1945年解放前,居民传统住房以四合院为多,其基本形式是由几幢单体建筑分别排列
在东南西北四面,其主体建筑称“正房”,坐北向南; 两边东西向的房子、坐南向北
的房子通称“偏房”。一般人家北房是四间 (或三间) ,一明两暗或全是单间。明间
置锅灶、几案和炊具,为制作饭菜的地方; 暗间为卧室,临南窗下有士炕,炕与处膛
相通,既是灶膛的烟道,又利用做饭的余热取暖。偏房多做仓库、磨屋、畜厩。四合
院大门一般开在东南隅,谓之“面向喜神方位”,大多建有门楼。院内对门处有照壁,
也有的把照壁建在门外面。房屋之间有院墙封闭,门窗大都开在朝院里的一面,窗用
木棂,门为板门。集市的临街房,靠街的一面建有厦檐以供商贩摆摊经商。农村房舍
多为主木结构,墙体为夯土、垛泥或垒坯而成,上架房梁檩条、搭以秫秸,涂以黄泥,
大多为圆脊,两面出水,当地称之为“土平房”。城镇绅商之家或乡村富户多为青砖
小瓦的起脊大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直到1978年,住房习俗变化不大。1979年后随着农村经济
体制的改革,农民收入的增加,土墙瓦顶房屋增多,也有的建砖氓瓦房,个别富裕户
还建起了砖石结构的楼房。 城镇公用房屋,多为砖混结构的平房。近几年,3层以上
的大楼不断出现。农村、城镇新建房屋板门、木板窗基本绝迹,代之而起的是明亮、
宽大的玻璃门窗; 随着三代(四代)同堂大家庭趋向解体,农村新式住房格局一般为正
房四间,配以偏房、门楼。回民居住与汉民无异。
通行 清末民国初年,县境以土路沟通城乡村镇,道路弯曲坎坷。近途运输,多
以肩挑车推为主; 长途运输,多用牲畜驮运或铁轮大车、木轮小推车装载。出行多徒
步或乘坐牲畜; 身份高的,乘肩舆(轿) 或轿车子。民国后期始有自行车和汽车;水上
通行,用木筏和帆船。日军侵占无棣后,汽车渐多,但多为军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50年代,铁轮大车、木轮推车被胶轮车代替。60年代拖拉机在农村渐兴,自行
车逐日普及。80年代除田间运输用畜力胶轮车外,长途运输大多改用机动车辆,有汽
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等。近几年,轻便自行车成为家家必备的交通工具。海上的
帆船已被机帆船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