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师资培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510&run=13

星期学校 50年代初, 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较差,高小毕业生约占81%,初级师范
(或初中) 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9%。为提高教师文化素质,自1952年起,县内各区设
星期学校。
星期学校设政治班和文化班。文化班又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政治班学员均为初
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学习内容多属时事政治,由有关领导定期作辅导报告。文化
班开设语文、算术,初级班讲授完小六年级课程,中级班讲授初中一年级课程。授课
时间在星期天,每月三次,每次分两段(上午、下午)约六小时,校址均在各区完全小
学。授课教师讲完后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以备平时业余复习。星期学校无全县统一
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均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据1952年统计,
全县有政治班13个,学员199名;中级文化班15个,学员320名; 初级班3个,学员117
名。辅导教师均为兼职,根据能者为师的精神在本区聘任,每班2—4名。直至1956年
县内正式开办中级函授学校以前,各区星期学校均很活跃,对提高小学教师的思想和
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函授师范学校 1956年创建。初建时有专职教师2名,后增至5名,校长由文教局
长兼任,面向全县小学教师。1956—1959年,每区开设一个初师函授班,每班30名左
右,招生对象为不及初中文化水平的小学教师。初师函授班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开设
语文、 数学两科, 学制3年。1959年7月,首届初师函授生结业,正式颁发了证书,
1961年县函授师范学校开办中师函授班,后因经济困难未能如期结业。1963年函校工
作恢复整顿后,语文、数学各设7个班,学员350名,1965年函校学员达1000名左右。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函授师范学校停顿。
教师轮训班 1970年春,县教革组抽调教职工12名在原工读师范筹办教师轮训班,
培训期为2—4个月。 同年6月开学,1973年6月停办,其间共办理化班3期,每期一个
班, 计140名,数学班两期,每期一个班,学员90名,音乐班两期,每期一个班,学
员50名; 语文班两期,每期一个班,学员80名。此外,还设有城关、水湾、柳堡、马
山子、 大山、泊头6个教学点,对在职理化教师巡回辅导。1978年春,县教育局又在
无棣师范筹办培训班,设语文、理化、数学3个班,招收学员120名,培训期为3个月,
结业后部分优秀学员被安排担任高中教师。1979—1984年,县教育局利用寒假和秋假
先后办了4期初中教师培训班, 每期8—10个班,参加学习的学员600名左右,每期20
天,以疏通教材为主,前三期设语文、数学、理化三科,第四期开历史、地理、生物
三科,授课教师临时聘任。
教师进修学校 1984年5月, 无棣师范学校改为“无棣县教师进修学校”。同年
秋, 开始招生,第一期,为小学教师补习班,脱产学习1年,补习初中语文、数学、
历史、 地理等科。1985年,开办中师进修班和中师函授班。中师进修班学制2年,全
脱产学习, 中师函授班学制4年,业余进修。第一期中师进修班学员86名,函授班学
员149名,结业期满,考试合格,均发给中师结业证书。至1990年共举办中师进修班5
期7个班,培训小学教师265名;中师函授班4期14个班,毕业学员667名。
1986年承办大专音象教学点(省教育学院主办)。第一期为地理专修班与英语专修
班。地理专修班,学员23名,均为中学地理教师,英语专修班学员17名,均为在职的
中学英语教师。期满考试合格发给大专文凭。以后又继续开办英语、中文(本科)、教
育管理、美术、音乐等科,至1990年,共举办大专音象班7期,学员15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