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村学前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497&run=13

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县内有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季节性农村幼儿园。
1958年公社化后,农村幼儿教育迅猛发展。据1959年统计,全县农村幼儿园有349处,
收托幼儿10265名,农村幼儿入托率达65%。但由于开办仓促,缺乏基础设施,大多数
生产大队(村)的幼儿园只有几间空房,保教人员也均系临时抽调,素质较差。1960年
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后,各生产大队 (村) 幼儿园相继解散。1964年以后,随着经济形
势的好转,一部分农村小学又开始试办学前“育红班”。育红班属小学编制,不单独
设园,学习内容以识字、游戏为主。据1965年统计,全县有39处。“文化大革命”开
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育红班逐渐解散。1976年,县教育局又开始在水湾公社
搞学前教育试点。1978年,全县新创办农村学前班10个,共招收4—6周岁幼儿327名,
分别附属于本村小学管理,教师待遇同小学民办教师。1984年,全县有16个乡镇办起
幼儿教育,其中学前班11处,幼儿园34处,共收托幼儿1521名,约占全县幼儿的3.9%。
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县教育局结合有关单位,举办了三期幼儿教师培训班,共
培训幼儿教师116名。1990年,全县农村幼儿园达307处,共收托幼儿7219名,入园率
增至24.8%,有60%的幼儿园已能按《幼儿教育纲要》开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