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组织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471&run=13

无棣县民兵活动创始于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无棣县委书记石景芳于1937年10月带
领六区张建屯村共产党员张荣廷(张连贵)在洼杨村大道旁袭击城里伪维持会派遣的军
警, 截回被抓的十多辆“官车”,打响了县境民兵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此后各地共
产党组织相继建立武装,开展抗日活动。二区称“民团”,四区称“青年抗日先锋队”
(“青抗先”) 、“青年妇女抗日先锋队”(青妇队),有的叫“基干自卫队”(“基干
队”)。1942年9月,民兵组织全省统一命名,称“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团”,受本村中
共党支部的领导,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县、区抗日武装的主要兵源和配合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翻身农民为反击还乡团的袭扰,保卫胜利果实,再次武装起来,
全县638个行政村有526村建立起自卫团, 拥有基干民兵队队员5825人, 自卫团员
37449人,分片组织起民兵联防队,配合县、区武装剿匪反特,保卫基层革命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兵组织在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对工、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中不断整顿、巩固、提高,成为各条战线上的突击队和生力军。
1958年8月,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实行“全民皆兵,大办民
兵师”,将16—50的男女公民编入民兵组织,其中16—30岁 (女性22岁) 的青年为基
干民兵,全县共有普通民兵114504人,基干民兵79980人,编为1个民兵师、17个民兵
团、 147个民兵营、1301个民兵连、4363个民兵排,排以上干部5751人。1962年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民兵工作条例》,实行民兵工作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
事落实, 民兵人数调整为普通民兵37492人,基干民兵43350人,组建为38个营、593
个连、3256个排、57个基干连,有排以上干部4950人。全县民兵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
召,贯彻“三落实”指示,涌现出李柳民兵连、刘丰台民兵连、傅家台子民兵连、路
杨民兵连、后牛民兵连等模范集体。
“文化大革命” 初期,民兵组织多数解体。1972年经过整顿,重新组建为1个民
兵师、 17个民兵团、66个民兵营、582个民兵连、2258个民兵排、10个基干民兵连。
1974年基干民兵又改建为1个团、18个连、117个排。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兵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组织上每年都
进行一次整顿,做好民兵的出入转队、民兵干部的改选、健全改进活动制度等工作。
1981年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调整民兵组织。男性公民参加
民兵的年龄压缩为18—35岁,其中基干民兵为18—25岁。民兵层次由原来的武装基干
民兵、基干民兵,普通民兵三种,简化为普通民兵,基干民兵两种。凡符合条件的28
岁以下的复员、退伍军人和经过基本训练的人员均编为基干民兵,基干民兵中女性民
兵以县为单位控制在10%左右。 与此同时,还组建了通讯、侦察、维修、高射机枪等
专业技术学习分队,使民兵从单一兵种发展为多兵种。到1990年,无棣县普通民兵常
年保持在2.9万人左右,基干民兵常年保持在1.1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