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机构设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378&run=13

1938年2月,无棣县第—届抗日民主政府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科,配秘书
1名。1939年7月,无棣县第二届抗日民主政府设秘书、财粮科长、民政兼教育干部各
1名。1940年,新棣行政委员会设行政文教科、宣传科和民政科,各配科长1名。
1945年9月解放后, 县政府设公安局。1946年增设秘书科、民政科、实业科、教
育科、财粮科、司法科。1947年设县粮库、金库。1948年县金库改为县人民银行办事
处 (不属行政机构) , 粮库改为粮食局,教育科改为文教科,财粮科改为财政科。
1949年设工商行政管理科、推进社。至1949年9月职能部门共1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增设税务局、水产科、工业委员会,
司法科、实业科、推进社分别改建为法院(不属行政机构) 、建设科、合作总社(同年
底又改称合作联合社) 。1951年设人事科、财贸委员会。1953年设统计科、卫生科。
1954年设农垦局。1955年设交通科,撤财贸委员会,秘书科、合作联合社分别改为办
公室、供销合作社。
1956年统计科改为计划统计科(2月设,8月分设计划委员会和统计科),增设水利
科(2月设,9月改局)、农业科(2月设,9月改局)、林业科(2月设,9月改局)、手工业
管理科、劳动科、商业局、转建委员会办公室、农产品采购局,水产科改局,文教科
分为教育科、文化科,撤工商科、建设科、农垦局。至1956年底县人民委员会共有职
能部门23个。
1957年设服务局,1958年,增设广播站、监察室、资源开发局、盐务局、气象站,
农业局、林业局合并为农林局,文化科、教育科合并为文教局,税务局并入财政局,
服务局、供销合作社并入商业局,民政科、转建委员会办公室并为民政局,手工业管
理科改为工业局,撤农产品采购局。
1959年1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后,2月对县、公社机构做了调整,县人委设1室7部
2委,各部委根据业务性质仍设若干科或局。即(1) 办公室,原民政局、人事科并入。
(2) 政法公安部,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合并而成,保留“法院”和“检察院”的
名义,下设公安科、申诉科、审判科。 (3)工业交通部,下设工业局、盐务局、交通
科。(4)农林水利部,下设农林局、水产局、水利局、畜牧饲养科。(5)财政贸易部,
下设财政局、商业局、粮食局、银行。(6) 文教卫生部,下设教育局、文化科、卫生
科。(7)生活福利部,县妇联和生活福利部合署办公。(8)劳动武装部,由劳动科和兵
役局合并而成,下设劳动科、训练科、征退科、预备役民兵科。(9)计划建设委员会,
由统计科、计划委员会合并而成。 (10) 科学技术委员会。撤销监察室,其工作并入
县委监察委员会。各科局以下一般不再设组织机构。同年设基本建设委员会、农业机
械局,农林局分设为农业局、林业局,劳动科改为劳动局,交通科改为交通局,畜牧
饲养科改为畜牧饲养局。至1959年底共有职能部门35个。
1960年设人民公社事务管理局、工业生产委员会、物资供应局,劳动局改科,农
业局、林业局并为农林局,撤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文教卫生部、生活福利部、
劳动武装部、资源开发局。1961年设市场管理委员会、财贸办公室,撤工业生产委员
会。同年10月阳信县析出后,畜牧局并入农林局,撤人民公社事务管理局、政法公安
部,计划建设委员会改为计划委员会,设税务局。
1962年民政局、交通局、工业局、财政局改科,人事科改人事监察科,撤财贸办
公室,劳动科、物资供应局并入计划委员会,农业局、水利局、农业机械局、水产局
并为农林水利科(6月并,12月设水产科),文化科、教育局并为文教科。
1963年设财贸办公室,市场管理委员会改为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分
设计划委员会、统计科,农林水利科分设水利局、农林科,撤农林水利部。1965年撤
农林科,设林业局、农业局,至1967年2月,县人委共有职能部门28个。
1967年无棣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设五个办公室,第一办公室下设秘书组、县直组、
农村组、革命群众来访接待组,第二办公室下设秘书组、政工组、农林组、水利组、
水产组、工业计划组、棉花组,第三办公室下设组干监组、宣教组、群众团体工作组,
第四办公室下设秘书组、政工组、保卫组、治安组、审判组。第五办公室下设秘书组、
政工组、 生活安排组、交通邮电组、财政金融组、物资供应组、卫生防疫组。同年4
月底, 全县各基层政权机构也都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同年5月,县
革委会的5个办公室撤销,设生产指挥部。1968年5月增设县革委会政治部、办公室。
政治部设组织组、宣传组、文革组。生产指挥部设农林组、水利组、财税组、计划民
政组、商业市管组、工交机电组、办事组、政法组。1970年设县革委会计划生育办公
室。1971年县革委会政治部撤文革组,设报道组、群工组、教育组、体育组,并相继
撤销生产指挥部各组,建立计划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水产科(7月设,12月改局)
、农林局、交通局、民政局、卫生局、粮食局、物资局、工业局、气象站、商业局、
财政金融局(2月设财税局,3月撤,改设财政金融局)。1972年设公安局、电业局、农
机局。1974年撤财政金融局,重设财税局。1975年设教育局、盐务局、广播局、防震
领导小组办公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简称“知青办”)、财政贸易办公室、畜
牧业家禽业办公室,计划统计局改为计划委员会,撤县革委会政治部。1976年设基本
建设局、水利局、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业交通办公室、文化教育办公室、多种经营办
公室、供销合作总社。
1977年设农业办公室,工业局分为工业局、公社工业局。1978年设二轻工业局、
沼气推广利用办公室、人事局、劳动局。1979年设文化局,撤畜牧业家禽业办公室,
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
1980年设司法局、对外贸易局、畜牧局,农林局分为农业局、林业局,农业办公
室改为农业委员会,撤防震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年底县革命委员会共有职能部门42个。
1981年县革委办公室改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设东风港办事处、安全生产办公室、
职工教育办公室、托幼办公室、畜禽业办公室、物价局,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
1982年设统计局,计划生育办公室改称计划生育局,文教办公室改称文教委员会,财
贸办公室改称财贸委员会,工交办公室改称经济委员会。1983年财政、税务分别设局,
设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4年5月机构改革, 县人民政府对50个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农业局、畜牧局合
并为农牧局,二轻工业局、工业局并入经济委员会,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入劳动局,计
划生育局改为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社工业局、多种经营办公室并为多种经营乡镇企业
局,广播事业管理局改为广播电视管理站 (列事业编制) ,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列
事业编制,农机管理局、电业局、物资局、对外贸易局、盐务局、供销合作总社分别
改为农机管理公司。 (12月改称农机管理服务公司) 、电业公司、物资综合公司、对
外贸易公司、盐业公司、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均列企业编制) ,气象站改气象局(上交
地区领导) ,职工教育办公室列副乡级单位,撤文化教育委员会、财政贸易委员会、
农业委员会、沼气推广利用办公室、畜禽业办公室、托幼办公室、东风港办事处,增
设审计局,是年县人民政府有职能部门30个。
1985年撤农牧局,分设农业局、牧工商综合公司(列企业编制)。1986年设档案局、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副乡级单位) ,1987年设土地管理局,电业公司改为电
业局。1988年农机管理服务公司改为农机管理局,盐业公司改为盐务局,设经济体制
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监察局。1989年设农业委员会,广播电视管理站、物资综合公司、
对外贸易公司、标准计量管理所、牧工商综合公司分别改为广播电视局、物资局、对
外贸易局、 技术监督局、畜牧局。同年2月设东风港开发管理处,为县人民政府派出
机构。1990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分设城乡建设委员会、环境保护局,同年设法
制局。至1990年底,县人民政府共有职能部门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