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纺织业服装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206&run=13

纺织业 清末及民国前期,无棣县纺织业有蚕丝纺织和棉纺织两类,均由农民兼
营,工具为木制轧花机、手提清花弓、手摇纺线车和脚踏织布机,产品多为纯白,用
时土染加色,主色为靛蓝、黑色两种,兼有印花。其产量低微,纺线日产二两,织布
日产丈五。
1930年建官办平民织布厂,厂址无棣城东南关大觉寺,雇工5人,有织布机4台,
年产值2929元(银元) 。这时,邓王、佘家巷、庞家集一带土布织作业大盛,年产1.8
万匹,价值4.5万元(银元) 。其时农村亦出现棉花加工专业作坊。1937年平民织布厂
关闭,乡村土布织作渐趋萧条,捻绸织作己不多见。
无棣解放后,土布织作业始复兴,其主要产地在庞家集、邓王一带。50年代初,
随着机制棉布上市,土布制作渐趋消失,而个体棉花加工业尚有经营,开弓时间多在
秋、冬二季,其产品多为农家零用棉絮。
1952年县供销社经理部建棉花加工组,设备有脚踏轧花机。1957年在东关建小型
棉花加工厂,改用机械动力。1968年棉花加工厂由经理部分出,定为独立核算单位,
厂址杨三里西南,1976年因原料不足关闭,棉花加工业务复归经理部。
1981年在杨三里村棉花加工厂旧址建油棉加工厂。1982年又在城东许家村扩建新
厂。1985年随着县内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油棉厂再度扩建。同年小泊头供销社同程
家庄联营办起织布厂,年产值10万元。1986年油棉厂在杨三里油棉加工厂旧址建织布
车间,有织布机32台,职工88人,年产65万米棉包布。同年建成无棣县化纤厂,厂址
县城富路大街,生产丙纶长丝和丙纶高弹力丝。
与此同时,大杨乡建五营帆布厂,职工50人; 小泊头镇建镇属合线厂和张茂织布
厂;大山镇建手套厂;车镇乡建毛纺厂。1988年在无棣镇冯家铺村东建无棣县棉纺厂,
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1675.9平方米,同年又在佘家巷乡建无棣县第二棉花加工厂,
次年信阳乡建毛巾厂。1990年在大杨乡建无棣县第三棉花加工厂。是年底,全县共有
棉花加工企家3处,棉纺织厂5家(含无棣县第一油棉厂织布车间) ,毛巾厂1家,毛纺
厂1家,化纤厂1家,职工共2867人; 固定资产原值4832.7万元,工业总产值5081.7万
元,利税308.7万元。
服装业 清末,无棣县尚无服装专业。民国初年,南关王景陶在城里十字街东路
南,开设鞋铺,号“履泰恒”,雇工10人,专制布鞋,因作工精细,轻便耐用,穿着
舒适, 载誉城乡。1930年左右,无棣城里和埕口街又建裁缝铺4家。抗战期间,鞋铺
关闭。
无棣解放初期,服装业渐兴,从业者多散居乡村,工具为脚踏缝纫机。1952年县
供销社在元棒城北门里, 组建县第一家服装社,职工8人,经营方式为来料加工,产
品有衬衣、床单、棉衣和单衣。同年县供销社在无棣镇堤南宋村建鞋业组,职工10人。
1953年鞋业组转为鞋业社, 后迁北关,职工15人,年产布鞋8000多双,产值3万元,
利税2000元。同期还建立了埕口服装组。
1958年阳(信)无(棣)合并,服装社和鞋业社联合组成无棣县第一服装厂,为全民
所有制。1961年服装、鞋业分开,复改集体所有制,仍称“鞋业社”和“服装社”。
1971年鞋业社并入皮革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服装社由单1日工型改为生产经营型,有职工56
人, 工业用缝纫机30台, 包缝机6台, 裁剪设备5台,年工业总产值137万元,利税
10.4万元。1984年因亏损关闭。与此同时,个体服装业发展起来。1987年计,无棣镇
六关厢和城里个体服装加工户达1000余家, 其中城里常年坐铺的服装加工业6家,从
业者1860人, 有缝纫机1500台,年产成衣200多万件; 产品行销天津、淄博、石家庄
等地。自1988年起,随着大城市服装业的发展,高档服装涌入农村服装市场,无棣个
体服装加工户渐少, 至1990年,无棣县个体服装加工户减至300余家,其中在城镇座
铺营业的24家,全县年产成衣60余万件,工业总产值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