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支流河道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175&run=13

秦口河 徒骇河支流秦口河系无棣县东部内陆与沽化县的界河 (下游自过河道子
至入海口称套尔河),全长63公里,属于沟盘河的下游河段,县境东南部9条排涝河道
均为其支流。 为了解除秦口河—德惠新河间广大地区的涝灾, 1969年、 1970 年、
1980年曾三次进行治理,用挖泥船疏浚。现该河底宽40-87米,设计防洪水位4.1米,
流量462.1立方米/秒,除涝水位3.6米,流量328.8立方米/秒; 现达到防洪水位1.94-
4.83米,流量321立方米/秒,除涝水位0.74-3.93米,流量 203.2立方米/秒。
县境内秦口河各支流,都是季节性河流。汛期排涝,旱时引水灌溉。较大的有白
杨河、白杨支沟、青坡沟、小米河、朱龙河、仝家河、郝家沟、王山支沟、山子河,
都经人工疏浚或开挖,共同组成独立的排灌体系。
白杨河 原名“大寨河”,70年代末改用今名。是无棣南部与阳信、沾化共用的
一条排涝河道。 西起阳信县大寨村,经县境河沟乡入沾化县古城镇,再入县境邓王
乡经栾尔庄南向东汇入秦口河,全长55.9公里,境内民13公里。白杨河位于阳信县沟
盘河、 无棣县青坡沟之间,流域内洼地面积8.7万亩以上,原靠青坡沟排涝。1964年
降特大暴雨, 青坡沟河水陡涨,支沟受到顶托,内涝面积达10万余亩,平均水深0.4
米, 积水长达40天。1965年3月,由阳信 县施工开挖新河。1970年-1979年经阳信县
五次扩大治理,完成土方396万立方米。治理后流域面积377平方公里,排涝流量71.6
立方米/秒。
白杨支沟 初名“白杨河”,70年代末大寨河改名后,改称“白杨支沟”。因河
西营洼地和邓王庄附近洼地仅靠白杨河排水有困难,易受涝灾; 同时,也为了适应引
黄灌溉的需要,于1968年开挖的一条排灌河道,西自幸福河,东至秦口河,全长27.8
公里, 流域面积94.5平方公里。11月开工,12月竣工,完成土方132万立方米。排涝
流量31. 4立方米/秒。
青坡沟 1949年开挖, 西起阳信县流坡坞、大小营,从曹庙入无棣境,经路杨、
曾家庄、 武家庄至牛王庄,全长56.4公里,流域面积358平方公里,排泄青坡洼、月
明洼、 丁家洼、白杨洼、司家洼、秦家洼、王婆洼之水,排涝面积13.5万亩。1950-
1957年曾进行3次疏浚。 1963年行署投资37.2万元,补助粮23.6万公斤,由阳信、无
棣扩大治理。1964年特大涝灾后,1965年惠民地区水利指挥部再度对青坡沟扩大治理,
两县调集民工两万人, 完成土方154. 24万立方米。这次疏浚后,排涝流量达62.9立
方米/秒,在三年一遇标准情况下,可使13.26万亩土地免除涝灾。1989年青坡沟清淤
工程又投工8.1万个,完成土方12.2万立方米。
小米河 原为一古老河道,名“萧米河”。西起信阳乡大孟村西的八里干沟,至
彩屯北, 沿今镇江河道,至牛玉庄东汇入秦口河,全长42.1公里,流域面积102平方
公里。 因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排水能力极差。1962—1964年曾3次局部疏设。1965
年12月从彩屯村向东北开挖新河,经卢家仓、大官庄、东西黄至自家培东北,汇入秦
口河, 完成土方100万立方米。1969年引黄输水后,泥沙沉淀,河床再度淤高。1976
—1978年连续扩大治理,共调集民工3.4万人次,完成土方31.54万立方米,治理总长
度44.5公里。 治理后排涝流量62.6立方米/秒。 1984年、 1989年两次疏浚,共投工
19.8万个,完成土方28.4万立方米。
朱龙河 原是古代覆釜河(覆河)的下游河段。西起信阳乡大庄附近,东经店子、
水湾至三座桥村分为两股,北股经孙博瞿阝至五里台附近入套尔河,南股经小官庄、
刘家庄子,至石桥北入秦口河,全长约50公里。流域内有水湾洼、岔河洼、官庄洼等
涝洼,河道因多年淤积,水流不畅,全流域27万亩土地易遭涝灾。1957年,县人民委
员会决定分期治理; 首先治理水湾至三座桥一段,投工9398个,完成土方3.63万立方
米。1958年兴修簸箕李灌区后,朱龙河北股淤废,只剩南股。为排除郝家沟至小米河
之间240平方公里的积水,又按五年一遇标准,从1963年至1969年分三次治理朱龙河,
共投工253万个,完成土方388.9万立方米,治理后,排涝能力大为提高,改碱效果也
颇显著。1976年春,从王家埝引水涵闸至程家段河道,再度按排涝和引水兼顾的要求
进行开挖,投工39.7万个,完成土方89万立方米,排潜流量61.3立方米/秒。近年来,
由于大量引入黄河水,河床淤积严重,排涝能力明显减弱。
仝家河 1970年冬开挖,全长29.12公里,投工22.3万个,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
因起自水湾镇西仝家村而得名,流经水湾、西小王、常家三乡镇至过河道子以北入套
尔河。1971年冬,对仝家河继续施工,投工17万个,完成土方50.6万立方米,排涝流
量52.3立方米/秒。竣工后,解决了流域内三乡镇部分土地的排涝和1.2万亩土地的灌
溉问题。近年来河床淤塞,非大水引不进,急待疏浚。
郝家沟 是境内的古河道,清道光年间疏浚后改名。1949年由垦利专署水利队测
量设计,县政府组织民工疏浚开挖,西自白鹤观小闸起,经车镇、柳堡、常家、马山
子乡至傅家台子东南汇入套尔河,主要排三角洼的积水。1953年从宋家庄,小苟家之
间向东北改道,经小苟家村东、常家村西、王干家村东、博家台子村西南入泊河,汇
入套尔河。全长35.9公里,流域面积243.5平方公里。1954年5月,组织民工2.2万人,
完成土方50.86万立方米。1962年至1965年连续四年进行疏浚,共完成土方106.4万立
方米。 1970年、1971年又按1964年雨型进行治理,投工62.7万个,完成土方173.4万
立方米。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即引水灌溉,至1984年淤塞已十分严重。是年冬,县
里组织4500人进行疏浚,投工13.9万个,完成土方23.3万立方米,排 涝流量达104.1
立方米/秒。 1988年,又对郝家沟下游疏浚,投工2.9万个,完成土方8.1万立方米。
于是,郝家沟成了一条排灌兼用的重要河道。
王山支沟 1955年开挖,因穿过王山洼而得名。西起德惠新河东岸的卢家道口,
东流经坡宋张家村南过幸福河,至南部村东入郝家沟,全长18.8公里,流域面积42平
方公里,排涝流量14立方米/秒。1962年、1964年曾两次疏浚,1970年又扩大治理,3
次共完成土方18.8万立方米,排涝流量14立方米/秒。
山子河 是无棣北部的一条排涝河道, 长22.7公里,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排
涝流量40.3立方米/秒。 山子河1966年冬开挖,上游段从幸福河向东利用原来的十一
分干,到帝赐街西,改道向东北接盘龙沟,到蔡庄子西接高井村的一条排水沟,到马
山子村北注入潮河。该河主要供排涝用,淤积少,至1990年尚未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