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土壤改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3&rec=100&run=13

盐碱地改良 县境劳动人民素有整地改土的习惯。 农户多在地界筑埂,地中筑腰
阡,拦蓄雨水,围埝平种,蓄淡压碱,亦有用耕后养坷垃、花掘 (即隔一锨掘一锨,
有“伏天刨个窝,来年收一棵”的谚语) ,刮碱等方法改造盐碱地者,但当年有效、
长远看收效甚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无棣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动全县农民进行盐碱地改
良。从1953年开始,组织农民修台田、条田。1956年耕地面积比1949年扩大12万亩。
此后,此法一直连续推广。1963年,进行种植田菁,压青培肥改碱试验,效果显著,
至1978年绿肥改碱发展到22500亩, 亩均增产25公斤以上。1965年推广“开沟躲碱,
引碱上埂”的经验,碱地植棉可拿七成苗左右。1966年,引黄灌概以来,采取引黄压
碱,取得明显效果。60年代后期,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对培肥地力提高产
量均起到了明显作用。
1980年,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 应用地膜履盖,有效地遏制了土壤碱化。
1990年, 全县地膜履盖面积达35万亩。至是年底,全县共改造盐碱地11.31万亩,盐
碱地治理率为53%。
低产田改造 清末民国期间,地面凸凹不平,土壤流失严重,再加上落后的耕作
制度,致使农作物产量甚低。
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合作社利用集体力量,有计划地对低产田进行改造。从
小流域全局着眼,分片划方,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专业队分散施工。1958年以
后,以公社、管理区组织大兵团作战,干一片成一片。在1964年“农业学大寨”运动
中,整地改土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内容。每年秋后,出工人数占全县农村男女整、
半劳力总数的40%以上。1975年由各公社统一规划,统一施工,联片治理,成效显著。
1977年,推行“沟、渠、路、田、林统一规划,旱、涝、碱综合治理”建设旱涝保丰
田。是年秋,县委、县府调集民工1万余人,南起无棣城,北至大山村,全民30公里,
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名为“六十华里一条线”。整个工程分四个施工片,工期
两个月,完成土方252.3万立方米,建成连片成方的稳产田1.5万多亩。与此同时,每
个公社亦各自确定主攻目标和建设规模,统一调配劳力,统一治理。到1980年,农田
工程共完成土方1886. 1万立方米, 建成稳产田 9.8万亩。1981年,县委、县府调整
部署,各乡、村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转向投资少、见效快的农田配套建
设工程。至1990年,共改造低产田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