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民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2&rec=24&run=13

【工会工作综述】1991-1997年,无棣县各级工会围绕工作大局,发挥桥梁
纽带作用,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各级工会在全县职工中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历史使命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
学法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崇高的爱国激情,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工会
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工会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了职业道德、
职业责任、职业纪律和艰苦奋斗教育。各行各业制订和完善了岗位职业道德规范。组
织开展了以“讲道德、树新风、塑形象、多贡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和争创“十佳职
业道德先进集体、十佳职业道德标兵”、“文明职工”、“文明职工家庭”等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引导职工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
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各级工会采用“演讲比赛”、“知识竞
赛”、“读书活动”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充分发挥文化宫
阵地作用,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文化宫、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坚持常年开
放,免费为职工服务。重大节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活跃职工节假日生活。每年元霄
节都要举办灯谜晚会,“五·一”节举办庆“五·一”职工运动会,国庆节举办国庆
职工运动会。每次比赛项目都有10余个,参加人员达4000多人,深受广大干部职工
欢迎。1995年县工人文化宫被省总工会评为先进工人文化宫。
贯彻落实《劳动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各级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学法、知法、
懂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一部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特
别是《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颁布实
施后,都及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面对劳动关系日趋
复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在企业单位建立健全了劳动
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法律执行情况监督委员会。两个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主席担任。
通过开展调解和监督工作,化解了矛盾,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有力地保持了职工队
伍稳定。全县有70家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促进了《劳动法》的贯
彻落实。各级工会坚持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职工的要求,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职
工排忧解难。
加强职工民主管理,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各级工会从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简称职
代会)制度入手,力争源头参与,使民主管理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全县有57个企业建
立了职代会制度,以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进行股份制改造
的企业,实行了职代会、股东会并存,各自行使相应的职权,并适应企业改制后的变
化,充实、调整了职代会职权。在党委的领导下,配合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和整顿,
突出抓了企业职代会对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和监督。做到了职代会对企业领导班子的
民主评议和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在改革过程中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问题,例如
职工福利、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安全监督、女职工特殊保护等,职代会
从源头参与,行使职代会职权,提出合理的建议,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
了职工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
广泛开展群众性生产技术活动,引导职工为经济发展建功立业。随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建立,原来传统的劳动竞赛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级工会团结带
领全县职工在探索新的竞赛方式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劳动竞赛组织形式改变了原来
“大一统”的传统模式向小而精、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各级建立健全了劳动竞赛委
员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管理效益年”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
劳动竞赛,为提高企业效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级工会组织广
大职工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比武活动,发挥了职工的聪明
才智,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县的改革和建设中,
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批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开
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先后有2人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1人被授
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或地区劳动模范称号,136人被评为全县先进生产(工作)
者。
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全县已建立了23个工会工作委员
会和164个基层工会组织,在马山子镇建立了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县属工业企业
建会率达到99%以上, 工会会员已发展到19795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女职工委员
会组织,全县女职工人数达到25人以上的83个单位全部建立了女职工委员会。同时
大力开展经费收缴工作,按时完成了工会经费收缴任务。1994年沿街楼建成,年可创
收20余万元,为开展工会工作补充了资金。通过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加强
了工会组织建设,健全了基层工会领导班子,提高了工会干部素质,壮大了工会积极
分子队伍,增强了工会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工会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和扩大。
(王振智 梁宝泽)

【共青团工作综述】1991——1997年,共青团无棣县委带领全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
员青年,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与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相结合,奋力开拓,大胆进取,
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以“为无棣经济腾飞青春立功”活动为总抓手,大力开展并
实施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青年致富工程”等一
系列融建功业与育新人于一体的活动, 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团县委被评为“全
国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组织奖”,“全国东西互助、共同奔向富裕活动先进
集体”、“全省红旗团委”、“全省青年劳务协作活动先进试点单位”、“全省青年
立功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1997年团县委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全省青少年工作先
进单位”。全县团的工作跨入了全省、全国先进行列。
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1)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全县
团的工作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2)各级团组织紧紧抓住全党重视和加强党的
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了团的组织建设。截止1997年底,全县团
员发展到2.7万名, 下属基层团委49个,基层团支部1013个。(3)开展“创建示
范团委和中心示范团支部”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四个基层团委和一百多个农村团
支部被挂牌命名为“示范团委”“示范团支部”,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19
92年底,全区基层团组织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无棣召开,重点推广了无棣县开展
的“双示范”活动的经验。(4)加大了新型经济组织的建团力度。坚持“团随青年
走,组织随人建”的原则,灵活设置团的基层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团总
支、支部123个,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 (5)“推优”工作逐步走向正规。1991
——1997年, 全县各级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一线生产骨干、 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4800名,纳新入党2290名,推荐上岗2400名。一大批团的专职干部走上了党政领导岗
位, 成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 (6)加强团的阵地建设。各基层团组织相继筹建
“青年之家” 等青年文明活动场所500余个。
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加强。7年来,团县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 教育
青年,以“爱国、立志、成才、奉献”为主题, 大力开展了适合青年特点的丰富多采
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活动。(1)认真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弘
扬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为主题,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农村青年中大
力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与纪律教育,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大
力开展计划生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在全县学校中推广
了升国旗仪式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2)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文体娱乐活动。全县
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五届青年科技文化节;两次组织方队、彩车参加“小枣节”庆祝活
动;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行了大规模的文艺演
出、入团宣誓、集体婚礼等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陶冶了青年的情操,激发了团
员青年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青春的热情。
建功立业活动扎实有效。7年来,全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
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引导广大青年立足本职,诚实劳
动,在各条战线上拼搏奉献,建功立业。农村团组织围绕无棣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组织实施了“争当畜牧养殖状元”、“为畜牧业发展建头功”、
“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科技奔小康主题教育”等活动;层层举办技术培训
班, 推广枣树修剪、 大棚蔬菜、水产养殖等高效技术,1100名农村青年达到星火带
头人标准,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团县委被团中央、国
家科委授予“全国培养星火带头人活动组织奖”。企业团组织着眼于提高青工素质和
企业经济效益,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引导青工岗位成
才、岗位奉献,效果显著。团地委分别于1994、1995年在无棣县召开全区青工、青农
现场会,推广了无棣县的经验。
希望工程成绩显著。无棣县自1994年6月全面实施希望工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
重视支持和社会参与下,各级团队组织坚持“外谋支持,内挖潜力”的原则,一手抓
推动,一手抓管理,重点抓了宣传筹资、救助管理、申建希望小学三个环节,几年来
共结对救助失学或面临失学的特困中、小学生1200多人,基本解决了全县贫困学生上
学问题。争取台胞冯云鹏先生捐资10万元,争取香港陈廷华基金捐资20万元,在柳堡乡
建立了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希望工程的实施,对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
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赢得了全社会的好评。团县委被团地委授予“全区希
望工程建设奖”。
劳务输出、培养人才活动硕果累累。自1994年开始,团县委为引导动员农村富余
劳动力走出田园,开阔眼界,学习技术,增长才干,组织实施了劳务输出活动。在连
续4年向青岛输送务工青年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县政府驻温州办事处挂靠团
县委的有利时机,又组织了向温州市的跨省劳务输出。几年来先后向青岛、温州等经
济发达地区输送务工青年4000余人次,推进了“万人工程”的实施。在外出务工青年
中层层成立团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和严格管理,得到了上级团组织的充分肯定。并于
1997年10月,在外出务工青年中开展了“培养小老板”活动。团县委被团省委评
为“全省劳务协作、培养人才活动先进试点单位”,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国
东西互助、共同奔向富裕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城乡小朋友手拉手活动全面展开。少先队的手拉手活动是城乡少先队员之间开展
的互帮互助活动,旨在让城乡少年在互助的实践中,了解生活的现实,激发真诚与友
爱的情感,培养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1995年以来,全县共青团、少先
队组织在全县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截止1997年底,全县三分之一以上
的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形成了队员、老师、学校、家庭之间的全方位的手拉手活动格
局。
青年志愿者热心奉献。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团中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
势下于1994年发起组织的。它是多年来学雷锋活动的丰富和发展,是在实践中培养、
教育一代跨世纪人才的有效载体, 是共青团“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 的重要内容。
1995年,无棣县全面推广此项活动,坚持“一手抓活动,一手建机制”的方针,建立
志愿者招募机制,确立了“学雷锋,送温暖”这一志愿活动的主攻方向,抓了“青年
志愿者‘一助一’助残行动”、“青年志愿者维护社会治安行动”、“青年志愿者为
老弱病残服务”三项重点活动,各乡镇、企业、学校团组织都建立了基层的志愿者队
伍。1995年为配合“创城夺杯”和“幸福河衬砌工程”,先后多次组织数千名党团员
组成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走上了街头、工地,集中为幸福河、青波沟两岸进行清理,
为争创省级卫生城,夺得“齐鲁杯”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1996年在抗洪救灾中,一
支支志愿者突击队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送衣送药,完成突击任务,为保护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出了重要贡献。青年志愿者热心献
社会,以自己的爱心行动,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赞誉。
(关莉莉 宣德忠 赵吉义 杨风彩 张磊)

【争当护林小卫士活动】 1994年为配合全县林业达标, 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了
“争当护林小卫士”活动,既护树又育人,一举两得。各级团队组织广泛宣传发动,
全县6万多名中、小学生人人佩戴“护林员证”,积极参加植树护绿活动。层层建立
林业管护责任区,建立了多处“共青团林”、“少先队林”。多形式的开展“我与小
树共长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演讲、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少年植树造
林、绿化祖国的思想认识,并转化为自觉的爱树护树的实际行动。据统计,全县1994
年以来树木保存率、 成活率提高20%以上。
(张利军)

【温州办事处工作初见成效】 1997年3月,县委、县政府确定将驻温州办事处挂靠团
县委,办事处一班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以政治友好、经贸往来、招商引
资、 劳务输出为已任,突出劳务输出这个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997年5月,协
调开通无棣至温州长途客运班车,促进了南北交流;大力促销,使县域生产的原盐、
棉纱、枣制品、螺旋藻等产品打入温州市场。同时,办事处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劳动
部门及企业, 联系安置务工青年近800人次,并负责做好各项管理、服务工作。1997
年底,办事处配合县政府筹备举办了首届“山东无棣产品展销及经贸洽谈会”。
(宣德忠)

【少先队工作和中学团的工作丰富多彩】少先队组织开展了“少年雏鹰行动”、“五
自活动”(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争创“国旗中队”、“城乡小朋友手
拉手”互助活动,增强了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集体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少先队员自理、
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每个少
先大队都建立了鼓号队,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团县委和县教委都联合举办全
县少先队鼓号操表演赛,促进了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
陶冶了情操。充分发挥学校团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狠抓“中学生团校”
的建、管、用,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无棣镇一中、水湾镇一中中学
生团校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团校” 。集中开展“中学生百村千户科教兴农行动” ,
以“传播知识,增长才干”为宗旨,围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以“校村结
对,班户结对”为基本形式,组织引导中小学生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做贡献。各级
团组织还帮助大、中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达到了了解社
会、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目的。1997年团县委被授予“全省大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奖”。
(宣德忠)

【共青团代表大会】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1991年3 月28日至29日,共青
团无棣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举行,有265 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实事求是地总
结了县第十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安排了此后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
团委会,会议号召全县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建设的洪流中,埋头苦干,奋力拼
搏,为实现无棣县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做出积极的贡献。会议选举产生县第十
一届团委会委员21名,候补委员6名,审议通过了《无棣县基层团组织整体化建设
三年规划(1991─1993 》和《关于渤海黑牛综合技术开发青年科技星火工程的报告》。
县6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开、闭幕式,县委书记冯梦令在闭幕式上讲话。在随后召
开的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上,王文禄当选为书记,张怀渤当选为副书记。
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4年5月3日到5日,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二次
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有279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3年团的工作,
研究安排了此后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委员会。会议号召全县团员青年进
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无棣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会议选举产
生了第十二届团委会委员27名,候补委员5名。县6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开、闭
幕式。县委书记周清利在闭幕式上讲了话。在随后召开的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二届一次
全委会上,董昭武当选为书记,宣德忠当选为副书记。
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7年5月3日至4日,共青团无棣县第十三次
代表大会在县委大会议室举行,有278 名正式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上次团代会
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了此后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委员会。会议号召全
县团员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
拓奋进的精神,创造奉献,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会议选举产生第十
三届团委会委员21名,候补委员5名。县6大班子领导参加了大会开、闭幕式,县
委副书记焦利平在开幕式上致辞,县委书记崔建平在闭幕式上讲话。在随后召开的共
青团无棣县第十三届一次全委会上,董昭武当选为书记,赵吉义当选为副书记。
(张磊)

【青年联合会成立】 1995年7月11日,无棣县青年联合会成立。其主要任务是高
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各族各界青年,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代表和维
护青年利益,为推进全县两个文明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和统一,为促进世界和平而奋
斗。青联首届个体会员103人,都是各界青年的先进代表人物。会议选举董昭武任
主席, 宣德忠等9人任副主席, 赵吉义任秘书长。县青联在全体会员中开展了“青
春献无棣,奉献在本职”活动,广大会员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辛勤工作,涌现出
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其中无棣第二油棉厂厂长王吉良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企业家”,
无棣县枣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照勇被评为“地区优秀青年经理”。
(张利军)

【妇联工作综述】1991——1997年,全县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努
力探索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两个文
明建设。县妇联先后12次被省妇联表彰为先进单位。
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
通过抓组织协调,强化目标管理,搞政策激励机制,全县有8万农村妇女投身“双学双
比”竞赛。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的总体部署,
坚持数年开展“吨粮田、高产棉”达标赛、庭院经济开发赛、艺品创汇赛、科技女状
元赛、银花赛、银茧赛、银毯赛、“三八”绿色工程赛等活动。1991 ̄1997年,全县
共举办扫盲文化补课班1300余期, 帮助1万名妇女脱盲; 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
3800余期,培训妇女95000人次,其中有1万名妇女参加了农广校、农函大的系统理论
学习, 近3000名妇女获得了绿色证书,546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以妇女为主
建“三八”绿色基地37个, 涌现出县级“双学双比”女能手、“三八”红旗手720余
名, 地级113名,科技致富典型14名。
在城镇妇女中开展“巾帼建功”竞赛活动。1991年,县妇联牵头协调18个有
关单位,成立“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协调小组,以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新女性和“五学”(学政
治、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五创”(创优质、创高产、创效益、创
最佳服务、创一流水平)为主要内容,以行业竞赛、岗位练兵、岗位建功为主要形式,
广泛深入地开展“巾帼建功” 竞赛活动。1991-1997年,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600余期,培训女职工3万人次,各行各业组织技术比武1800场次,涌现出地级“巾帼
建功”先进工作者25名,“巾帼建功”先进集体4个,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个。
家庭文化建设。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县各级妇联从家庭这一社会细
胞入手,以“家庭文明树新风,人人参与见行动”为主题, 以“文明进家、家家安、
家家美”为指导思想,以崇尚科学文明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
利用“三八”、“六一”、“七一”、“八一”、“国庆”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组
织演讲会、运动会、文艺联欢会和家庭书画、读书、艺品制作等竞赛活动200多场次。
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争创星级家庭”、“细胞工程”评选和“好媳妇”、
“好小姑”、“好妯娌”、“好婆婆”、“好丈夫”等家庭角色评选活动,启动家庭
文明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截止到1997年底,全县“五好文
明家庭” 已达6万余户, 占总户数的55%; 涌现出受省表彰的“好军嫂”王风华和
“尊老敬老”先进个人张延芬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7年来,以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总抓手,利
用电视、广播、有奖知识竞赛等手段,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法律
知识竞赛、 咨询、讲座等, 培训骨干8000人,发放宣传册、明白纸20万份。受理妇
女信访167件, 结案率达97.3%;配合公安部门解救妇女儿童20多名;与有关部门组
织下岗女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班3期, 培训女职工260人; 帮助安置下岗女工160人。
1996年, 县政府制定颁发了《无棣县妇女发展纲要》, 使维护妇女权益工作有了新
的启动力。
儿童少年工作。各级妇联组织以家庭教育、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为工作重点,
以“三优”(优生、优育、优教)为主要内容,积极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儿童工
作。通过以点带面,建立组织网络,拓宽宣传普及阵地,探索工作管理等措施,取得
了明显的成效。1997年底,全县已建立家长学校750处,组织29000户家庭参加了“三
优” 知识宣传,建立“三优”知识咨询点15个,发放“三优”知识宣传材料5万份。
全县共有3个家长学校, 9名家教工作者,11 名优秀家长受到省、地表彰。
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在“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县妇联对基
层妇代会建设不断采取措施, 予以完善健全。截止1997年底,全县593个行政村,全
部建立健全了妇代会组织。其中,一类妇代会300个,占总数的50.8%;二类妇代
会252个, 占总数的42.7%;三类妇代会38个,占总数的6.5%。妇代会主任平均
年龄由40岁降低到35岁, 初、 高中文化程度由原来占妇代会主任总数的70%提高到
83.3%,年龄文化结构日趋合理,政治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村委、
支委) 已达到85%以上。全县已建立妇女之家350处,建立妇委会88个,有效地推动
了妇女工作。

【巾帼扶贫行动】1996年,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全力实施“巾帼扶贫”工程,在广大妇
女中开展了“手拉手、富帮穷、同起步、奔小康”活动。主要做法:(1)明确扶贫
行动的目标方法、步骤、责任,力争3年内帮助全县3000名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
(2)坚持“治穷先治愚”原则,把提高妇女自我素质,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作为扶贫
的根本出路。1996 ̄1997年,县妇联汇同各乡镇聘请县内外60名技术专家,举办技术
培训班160余期,培训妇女10000人次,组织“巾帼事迹讲师团”进行巡回讲授辅导,
使75%贫困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3)实施能人带动战略,由点上扶贫到
区域扶贫。对当地贫困妇女、致富女能人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发动致富
女能手、妇代会主任、中共女党员积极同贫困妇女手拉手结对子,双方签订协议书,
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至1997年,全县已有2400户结成帮扶对子。(4)靠项目脱贫,
靠经营致富。 1996 ̄1997年,县妇联协同有关部门争取无息贷款40万元,无偿拨款6
万元用于扶贫项目。 帮助贫困妇女购进苇帘机2000多台,手套机1000多台,渔网加
工机100多台,新上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100多项。(5)拓宽扶贫渠道。有计划、
有组织地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务,组织300多名女青年赴青岛打工,人均月收入在500元
以上。截止到1997年底,全县已有2200名贫困妇女开始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实施春蕾计划】1995年,无棣县妇联向社会发出倡议,实施广泛筹集资金用以助学
的“春蕾计划”。在实施春蕾计划过程中,县妇联干部亲自带头每人救助一名女童。
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宣传发动、城乡结对、救助反馈等形式,扎扎实实落实春蕾计划。
1995年, 全县捐资8840元,救助失学女童147人。1996 ̄1997年,实施了春蕾计划再
接力工程,在巩固原有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界更多的人参与捐款救助活动,
两年内共收到捐款17760元。

【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近年来,特别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全县
各级妇联组织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配合组织、人事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女干部
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女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参政水平,促进培养选拔女
干部工作的落实。至1997年底,全县女干部总数达1456人,占干部总数的18.9%;副
科技以上女干部64名,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13.4%;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提任副
科以上职务的女干部有58名,占同级干部的7.1%。 全县11个乡镇领导班子中有16名
女干部, 县直105个局级单位中,已配备37名女领导干部。7年来,各级妇联共向党
委推荐女干部180 人,其中有50人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张崇云)

【工商业联合会工作综述】1994年12月15日,中共无棣县委决定恢复建立无棣县工商
业联合会(简称县工商联),以棣办发[1994]26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恢复建立工商联
的实施方案》 ,并于1994年9月组织成立了县工商联筹建办公室,经三个多月的筹备,
1994年12月15日在县委大会议室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县工商业联
合会正式恢复成立。截止到1997年底,全县会员发展到600人, 企业会员48个,其中
“三胞”(港、澳、台同胞)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28个。工商联自恢
复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工商联职能,进行社会和商品
经济调查研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深入调查研究,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几年来,县工商联拟写提案3篇,撰写调查
报告3篇。在县政协、人大会议上,县工商联以单位集体提案形式反映了制约无棣县
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抓紧落实。
针对无棣县边缘乡镇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方面出现的问题,工商联组织有关人员对全
县个体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撰写了8000余字的题为《关于无棣县个体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省工商联
的肯定,在《齐鲁工商》刊物上进行了部分转载。
服务会员,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光彩事业的发展。县工商联从成立以来,在信息、
法律咨询、 光彩事业等方面为会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针对无棣县民营经济由“家
庭作坊式手工业向机械化工业生产发展,由浅层次初级加工向深层次高附加值生产发
展,由一品一业的生产格局纵向延伸生产,横向分工分业的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政策、法律、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服务,为全县个体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
展发挥了较好的职能作用。 县工商联聘请律师为会员举办法律讲座3期,代理经济诉
讼案件68起, 挽回经济损失160万元,为会员协调资金90万元,助销产品价值10万余
元。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迅速。截止1997年
底,全县工商业户达1.34万个,从业人员4.13万人;1997年,全县私营企业和个
体工商户共纳税2130万元,其中会员纳税600万元。1995 年以来,县工商联组织开展
了“光彩事业”活动,工商联会员和非公有制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活动,各项
捐款达30万元。
努力办好会办企业。1996年下半年,县工商联积极创造条件创办企业。经过几个
月的努力, 山东滨州远通工程有限公司于1997年3 月投入运营,该公司注册资金200
万元,承揽水利工程、公路工程、土建工程、桥涵工程。1997年创产值400万元,
实现利税90余万元。通过创办会办企业,给工商联注入了经济活力,为更好地为会员
服务,促进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届工商联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四届工商联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4
年12月15日在县委大会议室召开。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171人, 占会员总数的30.4
%。其中企业会员代表31人, 占代表总数的18.2%;个人会员代表139人,占代表总
数的80.5%;团体会员代表1人,上届老会员1人。个人代表还有港商王殿杰先生,台
商黄锦财先生。县委书记周清利,县长崔建平,县委副书记商玉明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会长巩焕波及兄弟县市工商联的领导到会
祝贺。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无棣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选
举产生了21名执委,选举崔明周、王殿杰为名誉会长,张宁利为会长,张令萍等8
人为副会长,张令萍兼秘书长。
(李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