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无棣县委员会(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2&rec=17&run=13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991年─1997年,全县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强化领导,落实措施,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以改进和加强, 并取得了显著成
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促强、帮弱、带中间”的总体思路,狠抓了以党支部
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坚持分类施治原则,以整顿软弱涣散状态支部班子为重
点,大胆突破传统的用人观念,选拔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懂经营、善管
理,有群众威信的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农村基层组织3年整建工作中,全县共调整
充实农村班子142个,调整充实“两委”(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25名,
其中调整党支部书记82名。 对经济强村党支部, 重点抓了思想作风建设,通过组织
外出参观考察,拓宽视野,跳出本地看发展,激发争做“强中强”的积极性。对中间
状态村党支部,既表扬又鞭策,帮助制规划、订措施,促其努力工作争先进。
企业党建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
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3句话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
的企业党建工作。(1)进行组织设置调整,新建了9个企业党委、17个党总支、129
个党支部、 106 个党小组,充实党务干部196名。(2)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
行政负责人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3)灵活多样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注重实效。
先后开展了“企业党员挂牌上岗”、“党员为企业振兴做贡献”等活动,有效地激发
了党员热爱企业、振兴企业的热情。(4)对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乡
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也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
验。
对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
制订出台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措施,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多次受到地委表彰。
党员管理工作。重点抓“三会一课”、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
员联系户等党内生活制度的落实。 加强了对流动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
截止1997年底,全县有党的基层委员会29个、党总支102个、党支部1090个,其中
乡镇党委11个、 企业党委9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委9个。 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
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
任务面前和关键时刻经受 住了考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1991——1997年,县委共表彰了529个先进基层党组织,415名优秀党务工作
者和684名优秀共产党员。

【发展党员工作】 1991年─1997年,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
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1)加强宏观指导,突出发展重点。做到从实际
出发,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制定党员发展的指导性计划。坚持在生产和
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把党员老化村发展青年党员、女党员空白村发展妇女党员、多
年未发展党员村及企业党员空白班组的发展党员问题作为重点来抓; 解决5年以上没
有发展党员的村212个。 进一步优化了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综合素质进一步
提高。(2)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把选准和培养好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严把
党员“入口关”的关键一环抓紧抓好,采取举办培训班、党员联系培养等方式,使其
接受教育和锻炼,有效地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3)严格发展程序。进一步
完善发展党员工作规程,编制了《发展党员主要程序图》,建立并落实材料预审、组
织员谈话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7年来, 全县累计发展党员3659名,其中女党员629名,占17.2%。到1997年底,
全县党员总数达到18885人, 其中女党员占9.7%, 少数民族党员占0.7%,35岁以下的
占21.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0.8%。党员的职业结构:职工党员占58.2%, 农牧
渔民党员占36.9%, 乡镇企业党员占1.3%,从事其他职业的党员占3.6%。党员的行业
分布:农林牧渔、水利占40.3%, 工建交通讯占17.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
体占26.4%,其他占15.8%。

【党员电化教育】 1991年以来,全县党员电教工作者按照上级的规定要求,充分
发挥电化教育“形象直观、真实可信、感染力强、喜闻乐见”的优势,着力在网络建
设、播看制度和收视效果上进行突破,取得了一定成绩。(1)党员电教网络逐步形
成。这期间,全县形成了以县委党员电教中心为龙头,以各基层委员会电教站为依托,
以支部党员电教播放点为基础的党员电化教育网络。同时,为解决党员电教片源问题,
县委电教中心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片源,建立起了集政教片、科技片为一体的片源库,
较好地满足了全县党员电化教育的需要。(2)党员电教队伍不断扩大。根据事业发
展的需要,县委电教中心指导各站、点,配备了政治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兼
职结合的电教播放员。截止1997年底,全县已有电教工作人员20人。(3)播看
工作富有成效。建立党员电教片播放收看制度使播放收看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的轨道。在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学科技用科技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
念,思想进一步解放,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了较大提高。1997年,全县农民
党员通过电教途径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达到1600余人。

【干部培训工作】 1991年─1997年,全县干部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从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大规模的干部
教育培训。(1)突出培训重点。1991年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开展四项基本
原则的教育为重点, 1992年以学习中共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重点,
1993年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会
议精神为重点,1994年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
重点,1995、1996年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章》和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为重点,1997年广泛开展了以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本理论和法律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培训。7年来, 全县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80
期,培训12425人次。在培训对象上突出了领导干部、 中青年干部和农村党支部书记。
1991年─1997年,共举办科技领导干部培训班21期,培训3212人次;中青年干部培训
班16期,培训2300人次;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9期,培训2284人次,连同其他农村
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共计培训20000余人次。(2)加强学历培训。通过选送
干部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和开展函授学习,共举办24个学历班次培训班,有1448名干
部参加培训。并取得大专以上学历。(3)制定《1996年至2000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
规划》。加强宏观管理和检查指导,保证了干部培训规划的逐步落实。(4)加强培
训阵地建设。进一步改善县委党校、各乡镇党校的教学条件,充实了师资力量,为搞
好培训奠定了基础。

【下派、外派干部工作】 自1991年以来,采取县直部门干部到乡镇挂职的办法,共派
出4批88名干部到乡镇挂任党委副书记、 副乡镇长等职务,每批均在乡镇挂职2年。
挂职干部在乡镇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
有58名同志提拔使用。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991年、1992年,县直部门选
调165名干部分两批进驻到38个村开展工作, 使所包的村有了较大发展。1994年,选
调9 名副乡级干部到贫困村任党支部书记,从县直部门选调58名干部分别到贫困村任
职、挂职,对于促进后进村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帮助贫困村建班子,
培养了一批支部书记,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带领农民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作用。
1993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按照年龄较轻、文化层次较高、培养
前途较大的标准, 优中选优,选拔出103名优秀干部职工到企业工作,有74名安排担
任厂长(经理)助理,担任其它职务的29名。3年中,到企业挂职人员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和生产经营做出了贡献。挂职人员也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积极开展外派干部挂职交流工作。1993年选派36名副乡镇长或经委主任,赴文登市挂
职锻炼。1996年选派了25名干部到温州市鹿城区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交流,既锻炼了
干部,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知识分子工作】 1991——1997年,为适应全县经济发展需要,充分挖掘人才资
源, 大力加强了知识分子工作。 (1)加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1991、
1992年, 选拔出首批共19名县级拔尖人才。到1997年,共有7人被评为地区级拔尖人
才, 1人被评为省级拔尖人才。1997年又先后开展了选拔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和选拔乡
村“科技大王”工作,共推荐出72名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和30名“农村科技大王”人选,
使全县拔尖人才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采取多种形式,引进
各类科技人才。 为吸引人才, 进一步改善全县人才队伍结构,县政府在1996年下发
《关于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规定》,制定若干优惠政策,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各类
专业技术人才45人,其中本科学历的15人,专科学历的30人。(3)进一步优化知识
分子的外部工作环境。 7年来,按照对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
照顾的原则,对住房、落实待遇、子女就业等方面积极予以协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给拔尖人才、 优秀知识分子和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查体720人次。进一步稳定了知识
分子队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

【干部监督与审查】 在干部监督审查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
省、地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干部审查工作的意见,按照干部监督审查工
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使其职能作用得到
了较好的发挥。 切实加强对干部监督审查工作的领导。 1995年6月, 县委以棣普发
(1995)37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建立无棣县干部审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建立了由
县委分管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公检法、监察、审计、
信访、计生、人事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干部审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建立约束机制, 使干部监督审查工作制度化。1992年1 月按照滨组(1992)1号
文件《关于加强干审工作联系的意见》,县委组织部与县纪委、信访局、检察院、监
察局、审计局、人事局等部门建立了联系制度,每个部门都确定专职联络员,每季度
由组织部牵头召开一次有各联系部门负责人和联络员参加的例会,沟通以县委所管理
的干部为主的信访、举报及查处情况。自1995年以来, 县委及组织部先后制定印发了
《乡(局)级党员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干部谈话、诫勉制度》、《乡镇领导干部
年度考察和合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自以上制度实施以来,共
通报交流干部信息95条,其中反映乡科级干部的76条。通过各种形式同反映有问题的
干部谈话36人次,对11个正局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7个县属企业的法人
代表进行了离任审计。
严肃认真的做好更改干部参加工作时间和连续工龄工作。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专题研究干部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和连续工龄问题, 共为379名干部更改了参加工作时
间或连续工龄。

【干部培养与选拔】 认真贯彻中央和各级党委关于做好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批示
精神,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陆续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强化干部培养措施,
促进中青年干部尽快成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
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各类培训阵地的作用,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中青年干部进行培
训。1991年以来,每年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乡局级干部培训
班、农村干部培训班和女干部培训班,受训干部达到应训干部的60%以上。1993年起,
选派了10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山东大学学习深造。大力开展学历教育,全县44%的干
部和75 %的乡局级领导干部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
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
部,重点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1995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
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精神,县委从抓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开展推荐选
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 制订了 《中共无棣县委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3年(
1995-1997年)规划》。县委组织部研究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
的意见》 ,初步建立了270名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组
成的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其中,女干部占到了1/3。至1997年,全县乡局级领
导干部中, 35岁以下的达到了13%,乡镇党政正职中有4个一把手年龄在35岁以下,
35 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成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的主体。 同时,县委还重视了女干
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1994年,县委组织部、县妇联
从全县女干部中推荐选拔了50名乡局级妇女后备干部;1995年,为加强女干部、
女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县委研究印发了《中共无棣县委关于培养选拔女干部、发
展女党员的规划(1995年-2000年)》,并制定了1995年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
工作计划。至1995年底,全县18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每个班子至少配备了1名女干
部,99个县直局级班子中,27个配上了女领导干部。为加强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
的培养选拔工作,县委组织部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
意见》、《关于落实
的意见》,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在乡局级领导班子中占了一定比例。做好干部选
拔任用工作。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
备原则,严格选人用人标准。199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颁布
以来,县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严格按照《条例》所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选拔
任用干部,逐步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及《条例》要求,又符
合全县工作实际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1991——1997年,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全县提拔乡局级干部
630人。 1995年以来, 新提拔副乡局级干部170人,年龄全部在45岁以下,学历在中
专或高中以上,并且以3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新提拔正乡局级干部69人,年龄全部
在50岁以下,学历在大专以上,其中年轻干部占了多数。

【县乡两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 根据《宪法》、《党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及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
县政协分别在1993年和1995 年进行了换届选举, 各乡镇党委、政府也分别在1993年、
1996年进行了换届选举。
县委换届选举。 中共无棣县委第八次党代会于1995年5月10日─12日召开。参加
会议的正式代表314人,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无棣县委第八届委员会和中共无棣县纪
律检查委员会。 5月12日,分别召开了中共无棣县第八届委员会和中共无棣县纪律检
查委员会第1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无棣县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
副书记和中共无棣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分别选出县委
委员28名、 候补委员3名,县纪委委员15名;县委常委11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
县纪委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
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无棣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
无棣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 1日─4月召开,分别选举产生了新一届
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县人大
常委会主任1名, 副主任6名,委员10名;县政府县长1名、副县长5名;县政协主席1
名, 副主席6名,常务委员23名。
乡镇换届选举。1993年,全县各乡镇相继召开了党代会、人代会,选举产生了新
一届党委、 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后的18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共有委员160人,平均年
龄38.8岁,比上届下降了1.1岁,大专以上学历的39人,占24.4%;选配女干部5名,
农民身份的5名。 换届后的18个乡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74名,平均年龄39.3岁,比上
届下降了0.9岁,大专以上学历的19人,占25.7%。选配女干部6名,从农民中选拔聘任
8名。
1996年,全县各乡镇又相继召开了党代会、人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政
府领导班子。换届后的18个乡镇共有委员177名,平均年龄36.9岁,比上届下降了1.9
岁, 大专以上学历的89名,占50.3%;选配女干部7名,少数民族干部1名。换届后的
18个乡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75名,平均年龄36.7岁,比上届下降了2.6岁, 大专以上
学历的32人,占42.1%。这次换届注重了对妇女干部的选配,共选配女干部9名,其中
乡长1名,副乡长8名。
(李波 邱延忠 刘景和 张令忠 张令峰 吴宝章)

【宣传工作综述】 1991─1997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十五次代表
大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
化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举措,按照宣传思想工
作的基本思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宣传思想战线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县的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了全
县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理论工作不断拓展新领域。邓小平理论的学习、
研究和宣传不断深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实际,有针
对性地解答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提高了人们的理论素
质和思想素质。新闻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
的舆论导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宣传重大经济举措,重大经济活动,重大
经济典型,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情。精神文明工作坚
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培育“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根
本任务,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以三大创建(文明村、文明行业、文明
街道)活动为载体,加强思想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弘扬
时代精神,倡导社会新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工作坚持“二为”(为人民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贯彻“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文
艺创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扫黄打非,
清除不良文化现象,培育了活跃有序的文化市场。7年来,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
持围绕大事,指导和协调全社会,特别是新闻舆论各部门,搞好宣传思想工作大合唱。
同时,深化宣传系统内部改革,不断探索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思路,各项工作都
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县委新闻科连续7年被《大众日报》社、地委宣传部、《滨州日
报》社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1996年9月,县委宣传部被地委、地区人大工委、 行
署授予“二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理论教育和党员教育】 自1991年以来,组织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十四”
大、“十五”大会议精神,《邓小平文选》( 一至三卷)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中国共产党的七十
年》以及江泽民主席的有关重要讲话,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
活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理论水平。
抓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为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定了学习制
度,坚持每月两次集中学习。1995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地委理论学习委员会授
予“优秀理论学习中心组” 称号。 对乡局级领导干部的学习,重点抓了乡局级党委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建立完善和学习制度的落实,每半年进行一次督促检查。
1995年,在乡镇和县直部门中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统一印制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笔记
和学习档案,各中心组相应制定学习制度、学习规划,全县乡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理
论学习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一般党员干部的学习,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
结合,坚持每周用半天或1天时间进行集中学习。
抓活动载体,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宣传。(1)从1991年开始,连续7年大规
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7年中,城乡社教工作密切联系我县实际,围绕
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精神,解决了城镇和农村存在的思想问题
和实际问题。在农村,重点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爱国主义、道德法制、现代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
宣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通过教
育,增强了干部服务意识,实施了政务公开,及时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出现的封建迷信和
婚丧事大操大办的问题。1995年,社教工作与实施10万人科技培训、理清经济发展
思路相结合,由农业、林业、水产、畜牧4个专业组成的科技宣讲团,分赴乡镇入村
进行宣讲,村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在学校,重点进行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中共中
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
片活动,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制度,解决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问题。在企业,重
点开展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和以爱岗敬业为主的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经
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增强了企业职工主人翁意识。
在乡镇和县直机关,重点开展邓小平理论、“十四”、“十五”大精神和党风廉政教
育,党员干部转变了工作作风。在“窗口行业”,重点开展了向济南交警和济南工行
学习活动。(2)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紧密联系无
棣县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围绕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
想,增强改革开放的紧迫感,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树立务实作风等方面,
开展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共编印大讨论简报37期,编印材料1500
册,举办广播专题讲座12期。1997年,通过学习贯彻江泽民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
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抢抓第三
次发展机遇,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围绕强农固本、工业兴县、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国有资产的“流动”和“流失”、“县外都是外”、“培植支柱产业、发展民营经济”
等无棣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了又一次思想解放大讨论。《无棣大众》
开辟“思想解放大讨论”专栏,刊登了10篇评论员文章,县电视台开辟“领导干部谈
发展”栏目,有8名领导干部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大讨论,全县广大党员干
部和群众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机关作风和职能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全
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3)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
育。自1991年,结合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的出版发行、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活动以及“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
与有关部门联合, 举办各种研讨会、座谈会、征文活动、知识竞赛等300多场次,征
集论文150余篇, 发行《邓小平文选》4000册,发放各种辅导材料2万多册,试卷4万
多份。1997年,在全区首届“精品工程”评选中,理论文章《三结合、三为主、专业
化,滨海草场开发的新思路》被评为地区精品。
抓阵地建设,发挥阵地模范带头作用。1991年以来,全县989 个基层党员活动室,
29个基层党校得到了巩固、提高,出现了一批硬件全、作用好、效果显著的模范阵地。
其中, 有9 个党员活动室获省级先进活动室称号,2个基层党校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
党校, 3个被评为地级先进基层党校。利用教育阵地,共举办乡局级领导干部、农村
党支部书记、企业厂长经理等各种培训班98期次,培训人员8000余人次。此外,每年
邀请中央党校、省社科院、地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来做理论辅导报告,并组织
选派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地区宣传干部培训班和在北京举办的地县领
导干部培训班。 1993年4月,建立了山东干部函授大学滨州分校无棣函授站,到1997
年共招收经济管理专业专科学员98人, 本科学员269人, 财会专业专科42 人,已有
216人完成学业。1997年, 无棣函授站被山东干部函授大学评为先进函授站。

【企业思想政治和政工职称评定工作】 开展职工教育,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和知识
水平。在职工中,连续开展了培育“四有”职工和爱国、爱厂、爱岗教育活动,狠抓
了以基本路线、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知识、外经外贸知识及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职
工轮训。1992年4月, 对全县24家企业的1234名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状况问卷
调查,写出《当 前 职工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思想状况及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分析了职工的思想状况,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1994年,组
织500名企业政工干部集中学习《企业现代化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教育读本》两本教材,经全省统一考核,有450 名政工干部取得企业政工专
业理论培训合格证书。1996年,在全县大力宣传和弘扬了鲁北企业集团艰苦创业、无
私奉献、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黄席棚”精神。
开展“五优”评选,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7年来,为促进企业转换机
制,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开展了争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五优”(优秀政工企业、优
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活动积极分子、优秀论文)活动。
埕口盐场、鲁北企业集团被评为省级优秀政工企业,第一油棉厂、酒厂、鲁北企业集
团、商业集团等一批企业被评为地级优秀政工企业。开展企业政工职称评聘。自1989
年首次开展企业政工专业职称评定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严格、认真、审慎”的原则,
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共评出高级政工师14名,政工师166名,助理政工师367名,政
工员90名。

【新闻报道和对外宣传工作】 1991─1997年,全县在省以上报刊发稿1500余篇。
其中在《人民日报》 发稿37篇;《经济日报》发稿16篇;《大众日报》发稿524篇,
头版头条6篇;在《滨州日报》发稿4200多篇。
围绕经济建设,加大新闻宣传力度。1991——1997年,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
工作,宣传报道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海上无棣”、“工业兴县”战略、“形象
工程”建设、廉洁勤政教育、发展棉花生产、畜牧生产、个体私营经济等重大体裁的
内容。在省地以上报刊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重点稿件, 其中获省以上好新闻奖的有
19 篇。1994年5月,借全国草业新闻联谊会在无棣县召开,新华社、《农民日报》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北京10大新闻单位30多名记者云集无棣之际,配合记者撰写了
10万多字的材料及稿件,10家新闻单位相继发表了无棣县的新闻稿件。1995年,
配合“工业兴县”战略的实施,在《大众日报》用5个版面发表了1组“无棣工业集
团化”稿件;围绕党员教育活动,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县乡干部与贫困学生攀亲》;
撰写的新闻稿件《马山子镇的“欧佩克” 现象》 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
《经济日报》等10多家报刊采用;新闻稿件《枣树风波》和《这“摇钱树”为啥不让
栽了》,被《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和《人民日报》采用,并配发了编后语;撰写的长
篇通讯《科技实业家─冯怡生》被《经济日报》头版采用,得到了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的高度赞扬。1996年,为配合鲁北企业集团股票上市,集中力量,撰写了一批反映鲁
北企业集团改革、发展的文章,在多家报刊上进行刊登。1997年,围绕“形象工程”
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大众日报》、《精神文明报》、《滨州日报》、地委宣
传部《宣传动态》发表新闻稿件和简讯,宣传了无棣县活动开展情况和部分人物的先
进事迹;撰写的《老外开荒记》在《大众日报》刊登后,得到省地领导的重视,省电
视台多次来无棣县拍摄有关内容,并被评为全区第二届“精品工程”新闻精品,推报
参加了全省精品评选。根据对外宣传的需要,组织印制了2000多册反映无棣企业面貌
的画册和宣传品。1994年,在《香港商报》办了无棣专版,全面介绍了无棣的经济、
文化和社会发展。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促进全县新闻报道工作。至1997年,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
各大中型企业都配有专职或兼职新闻干事, 通讯员队伍已达300多人。为调动新闻工
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写作水平, 修订完善了《模范通讯员评选条件和奖励试行办法》
和《关于试行新闻报道工作责任制的规定》,加强了对通讯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新
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1991——1997年,受县级表彰的通讯员达293人次,受
省地以上表彰的通讯员达98人次。

【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制定了《无
棣县精神文明建设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无棣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
起草了《中共无棣县委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后,
组织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提高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变成了自觉行动。
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提高服务水平。1996年7月,召开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暨
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动员大会。城建、工商、公安、税务、邮电、电业、教育、民
政、土管、环保、卫生、交通等13个作为首批推行承诺制的部门,对服务内容、服
务标准、服务程序、服务时限和服务责任作出公开承诺。1997年6月, 召开第二批县
直单位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新闻发布会。农业、林业、水利、公路、广播电视、物
价、房管、技术监督、海洋与水产、畜牧、农机、人行、农行、工行、中行、建行、
农发行、农村信用社、财产保险公司等19个部门也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实行
承诺的部门达到了32个。为加强对承诺部门的监督、考核,向社会聘请了60位人大代
表和40位政协委员,作为义务监督员。1997年初,按县委、县政府出台的《1996年无
棣县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考核细则》要求,分基础工作、实现承诺情况、监督员评议情
况、群众评议情况、县承诺领导小组评议情况等5项内容对首批13个部门进行督查
考核,并召开经验交流会,通报了考核情况。年底,对32个服务承诺单位进行了考核。
县电业局、交通局、工商局获服务承诺先进单位称号。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联系实际,开展了各层次各具特色的学习创
建活动。(1)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和创“百佳”活动。1991年度,全县创建
省级文明单位6个,地级文明单位 33个,县级文明单位150个,信阳乡、 河沟乡被命
名为首批地级文明先进乡镇。自1993年开始,对文明单位评选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一
年一申报,一年一评定。有73个单位被授予1995─1996年度县级文明单位称号;鲁北
企业集团、县工商局、县水利局等3单位被授予1997 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有25个
单位被授予1997年度地级文明单位称号。 1993年,首次开展了创“百佳 ”活动,经
单位推荐, 系统互评, 县评审小组评审,共评出十佳职工、十佳学生等90人;19
94年,重新修定创“百佳”实施意见,评出十佳农民、十佳园丁等精神文明先进个
人100人,举办了两次大规模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进行了隆重表彰,在全县引起了强
烈反响。(2)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结合“三学”(领导干部学孔繁森、基层干部
学王廷江、人民群众学韩素云)活动,在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开展了“学先模、
讲奉献、做新时期合格党员”、“基层干部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学先模、
立壮志、早成材”活动,围绕科技致富,开展了“学科技、用科技”、“学市场、闯
市场、比致富、奔小康”活动和“人人读书、户户藏书、村镇建图书室”的全民读书
活动;围绕“窗口”行业文明建设,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围绕治理交通
秩序、环境卫生、文明言行、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开展迎香港回归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爱国意识。1996年,与县教委、工会、机关
党委、新华书店联合开展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读书活动,有8000多名干部群众和
9990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了读书和答卷竞赛活动,县委宣传部被全国“迎接香港回归
祖国”读书活动组委会评为组织优秀奖。1997年,举行了一系列以宣传、庆祝香港回
归和党的生日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图片和书画展览、体育竞赛、文艺演出
等活动120场次,参加人数达6万多人次。“七. 一”前夕,举办了全县“庆七. 一、
迎回归”大型演唱会,把全县宣传、庆祝活动推向高潮。通过宣传、庆祝活动,广大
干部群众了解了香港的过去、今天和祖国的伟大,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增强了爱国意识。
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净化社会环境。全县扫黄打非活动,除平时加强管
理外,与政法、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联合开展了30余次大的“扫黄打非”集中行
动,查获收缴一大批非法出版物、淫秽、盗版音像制品,有效地遏制了贩黄和倒卖、
销售非法出版物活动,净化了全县音像书刊市场。
(邱景华 徐景江)

【党校工作综述】 1991年以来, 县委党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认真贯彻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及上级关于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
无棣县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加强党校建
设,较好地发挥了党校“阵地”和“熔炉”的作用,为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
有的贡献。
县委党校编制25人,现有工作人员26人。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治理
论教研室、专业知识教研室、党建理论教研室、经济理论教研室、图书馆等机构和校
办企业顺达工艺品厂。 学校占地面积16.3亩,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万
余册,可同时培训200人。1992年由省编委鲁编[1992]173号文件批准为中专体制。
干部轮训、培训。县委党校始终把党员干部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领
导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党校工作的重点。强化主体,开齐办全主体班次。形成了
以副科级领导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为主,农村干部大专班(简称农干班)和其
他各类培训班、研讨班为辅的主体班次格局,高质量地完成了各级党员干部的轮训、
培训任务。1991年─1997年,共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78期次,培训学
员8320人次。 农干班共计招生965人,累计毕业生699人,现有在校学员266人。
业余教育。按照“强化主体,舒展两翼”的党校教育发展战略,县委党校充分发
挥办学优势,大力发展业余教育,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做
出了贡献。1991年─1997年,共计举办业余函授班次19个,招收学员2176人。其中:
本科班7个、 学员294人,专科班11个、学员1802人,中专班1个、学员80人。共计毕
业生1742人,其中本科237人,专科1425人,中专80人。现有在校生434人。
科研。县委党校制定实施了《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在基层建立了调查研究基
地,结合教学活动,定期安排教职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91
年─1997年,共撰写发表论文、调研报告37篇。其中省级刊物上发表9篇,有5篇获奖。
地级刊物上发表19篇, 获奖6篇。
基本建设。1991年以来,在基础薄弱,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党校全体干部、教职
员工团结务实,艰苦奋斗,在党校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完成了安装
自来水管道600米、 通校柏油路 6450米、院内硬化270平方米,新建宿舍楼2315平方
米以及办公楼改造、图书馆改造、学员宿舍改造、引进有线电视线路、添置交通工具、
运动场地配套建设等工程项目, 共计投资221.2万元。使学校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为
教学、生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推动了党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郎丰茂)

【县直机关党委工作综述】 中共无棣县直属机关委员会是县委的派出机构。1991
——1997年,县直机关党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紧紧围
绕县委的中心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认真抓好机关党组织的思想作
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的新路子, 使县直机关党建工作有了新的长足发展。 县直机关党委连续7年被县委
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机关党的思想作风建设。1991年以来,县直机关党委注重机关党员干部
的思想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紧紧围绕县委党建工作中心,在县直
机关党员干部中实施“形象工程”,开展廉洁勤政教育。组织县直机关党员收看“东
欧剧变启示录”,“伟大的公仆”等十几部录像片,收看人数达两万多人次。组织带
领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央和县委一系列关于反腐防变,廉洁勤
政的文件,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于此同时,还在县直机关党员
干部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向王廷江、孔繁森、吴金印等英模人物的学习活动。通过学
习进一步推动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县直广大党员队伍中形成了学先进、赶先
进,正党风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公仆意识得到了加强。1995─1
997年,县直机关党委按照省地党组织的要求,积极开展了“齐鲁公仆杯”征文活
动,共撰写征文稿件10余篇,其中省级采用6篇,地级采用四篇,有2篇被选登在
省级刊物《机关党建》上。机关党委也因此获地委组织部和地委机关党委颁发的“公
仆杯”征文活动“组织奖”。
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机关党委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基
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目的,狠抓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
设,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内的贯彻执行。(1)基层党组织建设。19
91年以来,对因班子成员调动造成班子缺额的单位,及时调整和增补支部成员,对
新建单位,督促帮助建起了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的单位,及时进行了调
整。使支部班子健全率达100%,从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2)发展党员工
作。县直机关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入党自愿、
个别吸收的原则,严把“入口关”,保证了党员的质量。每年把发展重点放在生产一
线、空白班组、青年、妇女上。在具体工作中,加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班组
无党员的问题,妇女党员也由1991年占发展总数的18,9%上升到1997年的30%,保
证了发展党员的结构合理。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培养培训,实行
跟踪培养考察、民主测评和团组织推优,严格发展程序和提高发展工作透明度。每年
举办两期培训班,对发展对象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宗旨和党员标准教育,
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7年来,累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68人,
发展党员585名,其中女党员158名,占总数的27%,35岁以下的中青年437名,占74.7
%, 大专以上学历的197名,占33.6%。
落实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制度。1991年以来,按照县委的要求和县直机关的实
际情况,机关党委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着重抓了“三会一课”制度,“党
员集中活动日”制度,坚持了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和评选先进
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评先树优”活动制度,坚持一年两次的
(七一、元旦)民主生活会制度,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监督机制,保持
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1996年机关党委和县委组织部共同拟定了《关于机关党
的支部工作的若干规定》,用于规范和指导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
党建工作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使机关党内生活走上制度化、
规范化的轨道。
努力探索搞好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县直机关党委努力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1991年,率先在全区建立和推
行了党支部(总支)党务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员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该项
制度已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区推广。无棣县直机关党委于1991年被地委授予“先进
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借鉴外地经
验,提出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四个根本转变:工作内容上由虚变实,工作思路上
由窄变宽,活动方式上由死变活,领导方式上由封闭变开放。几年来,以活动为载体,
“一年一台戏,岁岁有新意”。1991、1992年举办了“党史党建”、“学毛
选”抢答知识竞赛。1994——1997年先后组织了“信用联社杯”学《邓小平
文选》第三卷知识竞赛,“盐政杯”学党章知识竞赛,“公路杯”双学活动知识竞赛,
“中行杯”党建知识竞赛。在抓好党员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
1994年开展了“党员无私奉献”活动;1995年开展了“为基层服务,做全县
表率,促进无棣经济大发展”的活动。1997年配合县委实施“形象工程”,开展
了“建文明机关,做满意公仆,构筑机关形象工程”的活动。县直机关党委还一直注
重把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做为一项大事来抓,帮助和指导一批有条件的单位建起了
党员活动室,并及时做好教育阵地的完善、配套工作,达到规定标准。
(刘泽芳 秦子友)

【党史工作综述】 中共无棣县委党史研究室(1997年7 月由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
员会改称),为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委组织部,编制5人。“八五”期间及近两年,
党史研究室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体工作人员解放
思想、开拓进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征集编纂了大量的无棣地方党史资料。先后
出版了《中共无棣党史大事记》(1932─1993上、下册),《中共无棣县组织史资料》
(1932─1987),《难忘的岁月》——无棣县革命斗争回忆录专辑,《丹心照汗青》
——无棣党史人物传,《纪念建党70周年党建理论研讨会文集》和《中共无棣县地
方党史教材》(上册) 。还编辑完成了待出版的《中共无棣县组织史资料》(1987─
1997) 和《中共无棣县地方党史教材》(下册)。这些党史书籍及资料,忠实地记载
了各个历史时期无棣党组织的光辉历程,再现了无棣共产党人无私无畏、艰苦卓绝的
战斗风貌,展示了党领导下的无棣人民英勇不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革命前辈
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革命活动的真实写照,是对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尤
其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的历史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
无棣县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党史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搞好无棣县党史研究和为现
实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搞好党史研究。1991——1997年,通过
举办纪念和庆祝活动,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搞好党史理论研讨,先后为《滨州党史文萃》、
《希望之光》及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研讨会撰写专题和理论文章54篇。(2)利用
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和工具,做好党史为现实服务的工作。7年间,共为青少年学生
及有关单位上党课20多场,受教育者达3万人次。举办“香港百年沧桑”等大型图
片展览5期,受教育者达4万余人。并结合无棣县实际, 编辑出版《无棣党史通讯》
26期, 举办无棣党史专栏20期,深受各方面的好评,使党史资料真正起到了存
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吴宝章)

【老干部工作综述】 无棣县老干部局成立于1985年1月,为正科级行政单位,
其前身为县委组织部的老干部科。1993年10月,县委确定老干部局由县委组织
部管理。1997年全县有专职老干部工作人员49名,兼职工作人员80名。截止
1997年底,全县离休干部715人,其中党政机关337人,事业单位167人,
企业单位211人,享受正副地(局)级待遇的4人,享受正副县(处)级待遇的2
14人,享受正副科级待遇的76人,其他421人。
落实老干部待遇。几年来,无棣县老干部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老干部政策,
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得到了落实。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党委、政府定
期向老干部通报情况,节假日定期走访慰问老干部,定期组织老干部参观视察和定期
传阅文件等。同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建立健全了老干部党支部。截止
1997年底,全县共建立老干部党支部17个,党小组72个,并积极地组织开展活动。
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近几年,在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个别单位老
干部的离休费、医疗保健费得不到保障。1996年底,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限期落
实老干部“两费”问题会议,并由老干部局牵头进行组织检查,仅1996─199
7两年就为 241名离休干部解决“两费”40万余元,较好地解决了老干部的“两费”
拖欠问题。
建立老干部活动阵地,发挥老干部作用。自1991年开始,全县累计投资80
万元,建立老干部活动中心(室)46处,并积极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从1993
年开始,积极参加地区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并连续几年取得了较好的名次。199
5和1997年,无棣县组队代表全区参加省组织的老年人乒乓球比赛,获女子单打
第2、第3名的好成绩。
发挥老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了“八大员”(党的政
策宣传员、社会治安员、民事调解员、校外辅导员、科技知识传播员、红白理事员,
义务投递员,文化教员)活动,较好地发挥了老干部的积极作用。1997年8月份,
老干部局筹集4万元资金,建起了“良种獭兔繁育示范服务基地”,受到县委,县政
府和上级部门的好评,1997年11月,地委老干部局领导专程来棣参观,并给予
了充分的肯定。
(刘金花)

【信访工作综述】 中共无棣县委、 无棣县人民政府信访局,列县委编制序列。
1991─1997年,由于各级党委、政府把信访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强化工作措施,
保证了全县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共无棣县委、无棣县人民政府被评为1996─1997
年度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信访工作受到重视,信访队
伍建设得到加强。为了规范和加强信访工作,1996年2月6日以棣办发[1996] 2号文件,
印发了《无棣县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细则》和《无棣县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计分标准》,并建立了监督制约机制,对全县各级各部门的信访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量
化考核,以此做为考核各单位全面工作和干部德能勤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各级领导对
信访工作的认识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坚持了宏观调控、堵塞源头的原则,以达到标
本兼治的目的。县委、县政府把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做为工作的重点,各乡镇都成立了
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党政各有1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并配备了专职信访干部,专门
负责处理信访问题。建立了县乡村3级信访网络,在乡镇驻地设立来访接待室,挂牌
服务,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就地化解各种矛盾。
妥善处理大量的信访问题。 1991-1997年, 全县党政部门共受理人民来信来访
3968件, 其中来信2005件,来访1963件,5人以上集体上访88件。按照“分级负责、
归口办理” 的原则,对这些信访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处结率为95%。对上级要结果
的67 件信访案件处结率为100%。 1993-1996年,连续4年全县未出现到地区以上集体
上访事件。1991-1996年,连续6年未发生在党和国家重大节日、政治活动期间进京到
省上访问题。
大力宣传信访法规,建立健全各项信访工作制度。1992年11月16日,山东省人民
政府发布了《山东省信访处理暂行规定》,1993年1月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
厅印发了《山东省人民群众上访程序(试行) 》 ,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
《信访条例》。这些信访法规的发布标志着信访工作走向法制化、正规化, 使信访工
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尽快实施这些法规,采取了领导电视讲话、电台广播、
张贴布告、发放《信访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
人人明白。在此基础上,先后制定完善了接访制度、处理程序、领导和部门双包案责
任制。规范了信访案件的转办、交办和催办制度。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信访工
作,县级领导阅批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已形成制度。从1997年7 月份开始坚持了
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处理1起信访问题的制度。对群众积极推行了逐级上访制
度。由于这些制度的落实,使全县信访秩序得到改善。
开展信访工作理论研讨活动,交流信访工作经验。为了纪念毛泽东关于信访工作
的重要指示发表40周年,1992年在全县开展的信访工作理论研讨活动中,共征收稿
件20篇,其中由无棣县信访局纂写的《余热在信访工作岗位上生辉》和《从上访户
到万元户》两篇文章参加了全省交流。1995年10月份全省召开了办理信访案件工作经
验交流会,县信访局《重视处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文章在大会上进行了交
流。同年,在全区信访干部培训班上,县信访局做了题为《联系实际,谈如何处理和
控制集体上访问题》及《规范结案报告的写作,提高案件处结质量》的专题发言,受
到好评。
加强信访信息工作,为领导机关当好“参谋”。1991-1997 年,县信访局共向领
导机关提供信息134条, 这些信息反映了社情民意和当时出现的“热点”问题。如提
供的《农民负担过重引发的集体上访不容忽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现象亟待解决》、
《素质较差的基层班子引发的信访问题呈上升趋势》、《个别村队不执行枣树政策的
事件时有发生》等信息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为领导科学决策、制定政策、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起了较好的作用。
(王文生)

【统战工作综述】 中共无棣县委统战部是县委负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
1991——1997年,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县委的中心
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稳定发展为大局,服从服务于全县经济建设为
重点”的指导思想,发挥统战优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维护全县社会
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统战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7年
间县委统战部圆满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
水利建设等各项任务。1996年,统战部积极参加了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漳卫新河
抗洪抢险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为抗洪救灾和小清河工程两次捐款1200元。投资8
万元与长春银鹰木器厂合资兴办了无棣县新颖木器家俱厂。会同有关部门接待了省委
统战部、省高校工委联合组织的党外知识分子考察团,为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提供
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依据。协助县乡党委政府认真抓了少数民族村庄的计划生育工作,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有的放矢的工作,使失控达5年之久的五营计划生育工作
老大难村,已纳入正常管理范围。1997年,按照县委分工,积极做好包村扶贫工
作,协助佘家乡党委政府建起了东北邓村领导班子。县委统战部副局级以上干部为6
个重点贫困户捐款2000元,引进枣村苗、买毛猪、鸽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通
过协调各方面关系,为该村引进资金23000元,帮助修路、铺柏油路300米,
动土方2800方,通过有效的工作,为该村彻底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受到乡党委政
府和群众的好评。7年来,积极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围绕经济建设参政议政,献计献
策,为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服务,政协委员涉及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提案287条,
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促进无棣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做好非党干部和非党知识分子工作。无棣县委统战部狠抓了非党干部和非党
知识分子的选拔、培养、教育、管理工作。1991年,建立了29名非党后备干部
档案。举办了非党干部培训班,提高非党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1995年,
按照地委统战部的统一安排,开展了非党知识分子调查工作。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
知识分子5839人,其中非党知识分子2643人,非党知识分子中30岁以下的1292
人,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1842人,有初级以上职称的832人,通过调查,
对全县非党知识分子状况更加明确,为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还
认真贯彻落实了党对非党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为选拔、培养非党后备干部打下了基础。1996年与组织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培养选拔非党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截止1997年,全县已安排5名非党干部
担任了副县级领导职务,5名担任了局级领导职务,聘任了6名非党知识分子联系员。
积极开展对台工作。无棣县有台胞966人,台属1451人。县委统战部在开
展对台工作中,突出对台经济和交流两个重点,积极做好“三引进”(引进资金、项
目、人才)工作,为全县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涉台教育。
1991年,无棣县完成了去台人员及在大陆亲属的普查,进行了登记造册。组织台
胞台属认真学习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关于对台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做
好政策宣传,在宣传内容上重点介绍本县资源、潜力、优势、开发前景、优惠政策等。
改善宣传手段,积极组织撰写对台宣传稿件31篇,利用对台广播、报刊进行宣传,
制作反映无棣特色的宣传品进岛。各乡镇建立台属联谊会,积极开展联谊活动,使党
的对台政策更加深入人心。热情接待回乡、探亲、观光的台胞,为他们提供方便,加
强了台属去台会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通过对台联络,广交朋友,增进感情,接待台
胞142人次,台商62人次,向台胞寄发信函600余封,贺年卡500件,通话
230人次。1996年8月,接待台湾记者一行2人,通过面对面接待交流,做好
政策宣传。在台属中开展了“台属小康工程”活动,1996年,新上台属企业2个,
个体工商户10个,重点养殖种植户8个,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双文明”户6个。
1991年7月,无棣籍台胞为重建海丰塔捐款5万元人民币。1995年6月,无
棣籍台胞向县内失学儿童捐款26895元人民币。 台胞冯云鹏先生分别于1996年和
1997年各捐款1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柳堡安慈希望小学和五营安慈民族希望小
学。开拓招商引资领域,为企业排忧解难。县委统战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
对台经贸放在首位,积极为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牵线搭桥、当红娘,加强与台胞的联
系,积极做好台资企业的服务、管理、协调工作。全县台资企业7处,引进台资15
0万美元,促进了无棣县对外经贸的开展。
积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委统战部坚持把民族
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当成民族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采取县长到回族村现场办公,建立县级领导联络点和制定优惠政策(“四优先、四扶
持”,即通电、通水、通邮、通路优先:科技、教育、开发、经商扶持)重点扶持、
单位对口支援等有效措施,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1994年,县委统战部牵
头协调县直机关32个单位对口支援捐款4.2万元, 为五营村全部安上自来水。促
成邮电局为五营村架起4. 2公里的程控电话线,有72户回民群众安上电话。19
95年,为郭辛店村投资29.7万元,修柏油路6.6华里。1997年3月18日,
无棣县伊斯兰福利固碱厂投资65万元,建成投产。1991—— 1997年, 通过各级、
各种渠道为少数民族村庄修路投资42.1万元, 打井投资22万元,建电灌站投资
5.4万元,建桥投资10万元, 盖学校投资30万元,安装自来水投资4万元,共
计113.5万元。 全县办起了4处集体性质的少数民族公司和工厂。几年来,累计
写出5篇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调查报告。 1996年,对全县少数民族村庄的特困
户和贫困户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1996年,与组织部联
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实施意见》。
全县有伊斯兰教清真寺6处,天主教堂1处,基督教活动场所2处。为加强对宗
教和宗教活动场所的依法管理,1995年,对9处宗教活动场所全部依法进行了登
记。结合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县乡村逐步成立了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县乡领导有
分工,村委会有专人管,全县95%的宗教活动场所和95%以上的信教群众纳入依
法管理范围,形成了县乡村宗教工作管理网络和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
3级宗教内部管理网络,宗教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轨道。为积极引
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县委统战部、 民族宗教事务局不失时机地到教徒聚居村
(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纪念世
界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召开宗教信徒参加的座谈会,为世界和平、
祖国繁荣而祈祷,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1993
年2月成立了“无棣县天主教爱国教务小组”。1995年5月成立了“无棣县伊斯兰教
协会”。
统战理论研讨工作。1987年11月13日,无棣县统战理论研究会正式成立。1
991年,收到较高水平论文6篇,其中2篇在地区专题会上做了典型发言;199
4年,写稿件6件,上报信息10条;1996年,共撰写各类稿件12篇,其中地
区统战简报采用5篇,《无棣大众》采用3篇。通过统战理论研讨活动的开展,提高
了统战人员的政策水平,推动了各项统战工作的顺利进行。
(韩佩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