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劳动模范、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2&rec=116&run=13

马风美 1947年生,中共党员,1963年在埕口盐场参加工作,后任该盐场一分场二
队队长。他善于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把职工的收入与考勤、
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表现等挂钩,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他从不计较个
人得失,处处为他人着想,当别的队捞盐机械坏了,他宁肯放下自己队的活也要派车
支援,重活、累活、艰巨任务他总是主动要求承担。1992年他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
称号。

王会泉 山东无棣县人,195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锅
炉司炉工、锅炉班长。20多年来,他认真学习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锅炉炉膛
改造、水处理、锅炉排污和水位报警等方面大胆革新改造,每年可节煤130吨,节盐8
吨,节水200 立方。在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的同时,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共培
训司炉工15人,水处理工3人,创造了锅炉安全运行 8 年无事故的记录。1995年获山
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刘俊侠 无棣县车镇乡五道庙村农民。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他大胆进行
盐碱地植棉试验,成功地走出了科技植棉发家致富的新路子。16年共向国家交售籽棉
15万斤。1995年他撰写的“盐碱地开发与植棉”在全县推广,其植棉经验得到了专家
的认可,省、地、县电台、电视台曾多次报道过他的事迹,多次荣获县新长征突击手、
科技明星、植棉能手等称号。是年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尽管植棉形势大
滑坡, 他一家四口人仍然在盐碱地上植棉27亩,取得了亩产籽棉420斤的好收成,成
为远近闻名的植棉大户。

吴树环 女, 无棣县信阳乡吴家枣行村人, 1963年4月出生, 高中文化程度,
1987年参加工作,在无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索具厂抛光车间当工人。1992年担任公司
质检员以来,对工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不锈钢产品的工艺要求和质
量标准,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把关,多年来检验出口的不锈
钢产品合格率达100%,没出现一次退货现象, 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1996年被
评为山东省“富民兴鲁先进个人”,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王树森 无棣县柳堡乡大王柳村人,1955年出生, 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74
年到县公路局工作,历任工程队长、养护股长、工程总指挥、副站长、站长、局长。
1990年王树森出任站长,率领一班人订规划,跑项目,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积极向上
争取项目、地方多方筹集资金发展公路事业的路子。由他主持先后改建济埕路、张东
路、永馆路二级路93.9公里,新建二级路75公里,三级路24.4公里,新建改建各种桥
函500余座,为实现全县“三纵、二横、 一环”的干线公路主骨架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老油路养护,创造了“少挖补、细找平、多刷油”的养护办法,在全区推广,大大
提高了老油路的利用率。王树森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党员”,被地区行署
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冯怡栋 山东省无棣县人,1954年4月生,汉 族, 大专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
中共党员,山东鲁北企业集 团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兼鲁北盐场场长。1970—
—1977年先后在岔尖船厂、无棣硫酸厂工作,历任生产科长,鲁北盐场 场长等职。
冯怡栋作为鲁北化总厂创业者之一,在“六 五”国家科技攻关试验中, 攻克“大窑
结圈”世界性难题,相继取 得盐石膏、磷石膏、 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攻关试验
的成功, 填 补三项国家空白;进行磷铵、硫酸、 水泥联产技术的产业化攻关, 在
1990年建成年产3万吨磷铵、 4 万吨硫酸联产6万吨水泥国家示范装 置; 1984年至
1988年, 主持兼并了无棣磷肥厂、水泥厂、印刷厂、运输公司、埕口窑厂等5家不同
所有制、 不同行业的亏损倒闭企业; 主持设计了初级卤养殖、中级卤提溴、 饱和
卤晒盐、盐碱联产“一 水多用”模式, 在国家几经开发而未开发起来的潮涧带开发
建成百 万吨盐场、 5千吨溴素厂、5 万亩养殖场,实现综合效益1亿元。荣获山东省
“富 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