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4&A=1&rec=87&run=13

【概况】 1998─2000年,是无棣县文化事业发展史上最辉煌的阶段之一。在县委、
县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基本建设,积
极开展活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群众文化空前活跃。1998─2000年共组织大型的演出、比赛活动84场次,演出节
目1600多个,观众达20万 人次。如2000年的“京韵报春晓”春节文艺晚会、庆“七
一”“颁歌献给亲爱的党”千人歌咏大赛、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奔向
21世纪”大型演唱会、“世纪曙光迎澳归”文艺演出等活动主题突出,节目异彩纷呈,
气氛庄重热烈。
广场消夏文化活动。自1998年以来,年年办,年年新,效果好。特别是2000年的
《欢乐在广场》消夏文化活动,历时4周,演出24场,节目 600 余个, 演员近3000
人,观众逾10万。以精彩的演出和巧妙的组合形式,融歌舞、戏曲、书画、健身于一
体,全面展现了全县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的实力和风采,为无
棣城的夏季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书法、美术、摄影活动频繁。三年来,共举办各种综合性大型展览21次,此外,
还举办了5次个人展及名人书画收藏展,《三峡黄山写生》、《情系枣乡》专题展览
等,促进了无棣书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文艺创作再创佳绩。1998─2000年,无棣县在地级以上发表、播放、展演各类作
品241件,其中国家级11件,获奖1件;省级66件,获奖6件;地级164件,获奖94件。
刘铭胜的组诗(五首)在《诗刊》第九期发表,滨州地区文联为其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摄影论文《我拍窗口的燕子》和照片《燕舞》在中国摄影报发表。歌曲《渤海滩放歌》、
舞蹈《枣儿红了》获“全国群星奖”,全省评选三等奖。舞蹈《天海长城》获山东省
第五届“小飞天”舞蹈比赛演出奖,《孔雀向往的地方》获山东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调
演创作奖和表演三等奖。歌曲《退海之地》、小品《金娃娃》获省文化厅三等奖。美
术作品《庭院静悄悄》获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写出创作大赛铜奖。学生作品《未来的太
空》在《跨世纪美术之星》全国少年书画大赛中获铜奖。
图书、文物、电影工作有了新的发展。1998年以来,图书工作开展了二次“为知
识工程”捐书活动,共捐书6万册,使县图书馆的藏书量增加到8万,初步改变了书
少、缺资料的状况。文物筹资13万元(省拨8万,县筹5万)维修了吴式芬故居和清
代学堂的部分古建筑,收集了近年出土的宋代钱币1350枚和元代黑、白釉瓷碗、陶罐
各一件。电影公司为提高农村电影放映质量,建立35毫米放映队巡回放映,并建立广
告、电话联系制度,进一步活跃了农村电影市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了执法力度,强
化服务意识,全县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加强基本建设。随着人民广场的建设,阳光舞台、灯光舞池相继建成,1998年以来,
县文体委筹资200万元,建起了28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投资近30 万元,整修、装
饰了文萃阁大楼及文体委、图书馆、文化馆的办公的工作室。集资300 万元建起了
348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文体设施和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马玉岐)

【群众文艺活动】 1998─2000年,全县群众文艺活动广泛开展。2000年正月十三举
办的“京韵报春晓”专场京剧晚会获得圆满成功。县电视台全场录像并于元宵节、农
历二月二两次全场播放。“咱们工人有力量”、“颂歌献给亲爱的党”等节日庆典专
场文艺演出档次高,有主题,有特色。1999年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组织了八个专场演出,
体现了全县崭新的演出水平。全县书法队伍不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活动频繁,三
年共举办各种类型书画、摄影展览21次,除综合性展览外,还举办了“黄山、三峡写
展”、“情系枣乡”等专题展览,还给三位资深书画家举办了三次个人书画展,邀请
地区画家于泽海及在无棣工作过的现齐鲁石化美协副主席纪传勤先生举办了个人画展,
促进了全县书画事业进一步发展,这三年中全县群众文艺活动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
广场消夏文化活动的兴盛。1998年以“青春的旋律”、“梨园飘香”、“校园之声”、
“欢乐的棣城”组成的五个专场演出周,以崭新的面貌、巧妙的组合形式,融歌、舞、
戏、健身活动于一体,全面展示了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风采。1999年县人民广场一期
工程竣工,将一年一度的全县青年歌手大奖赛搬到了广场上举办,由县百货大楼赞助
的奖品总额突破一万元,《无棣大众》用“人民广场歌如潮”为题对大赛做了一个版
面的专题报道。2000年,随着人民广场二期工程竣工,阳光舞台落成,从八月八日到
九月四日,举办了《欢乐在广场》消夏广场文化活动月,连续演出24场,分“五彩缤
纷的社会文化”、“慧立歌友及音乐戏曲——美术书法心相通联谊会”、“人民广场
歌如潮”——“奇美杯”全县青年歌手大奖赛、“京腔京韵绕棣城”四个活动周。24
场演出共演出各类节目500 余个,参演人数3000余,观众人数逾十万,创无棣群众文
化活动之最,为夏日的棣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学艺术创作。1998年刘铭胜在《诗刊》第九期上发表组诗五首,创全区诗歌创
作最好成绩,地区文联为其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县文体委也召开专门会议予以表彰并
奖励现金一千元。1999年县文体委以棣文体[1999]2号文件发出《关于设立文学艺术
创作奖的试行意见》对于上至中央下至地区在各级发表、演出、展出和获奖作品分门
别类给予不同档次的现金奖励。此举大大激发了业余作者的艺术创造力,文艺创作出
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戏剧曲艺。戏剧曲艺创作主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基本国策进行,小品《破涕为
笑》、《除夕之夜》、《金娃娃》等参加各系统省、地汇演均获好评,其中《金娃娃》
获全省计生系统文艺汇演三等奖,小品《交警一班岗》、《老两口逛棣棉》从不同侧
面反映了各系统的精神面貌和风采。2000年无棣京剧票友参加省电视台“好戏连台”
栏目京剧票友演唱比赛,荣获银奖。
音乐舞蹈。音乐舞蹈创作突出精品意识获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歌曲《渤海滩放
歌》 荣获全国“群星奖”音乐类评选全省三等奖;舞蹈《天海长城》在全省第五届
“小飞天”舞蹈比赛中获演出奖;歌词《中国正春风》在词刊发表。2000年歌词《老
师我对您说》被江西省作曲家谱曲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舞蹈《枣儿红了》获“群星
奖”舞蹈类全省三等奖,在全市各县区中绝无仅有,同年10月舞蹈《孔雀向往的地方》
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五部门联合主办的“山东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荣获创
作奖”、表演三等奖,歌曲《退海之地》获全省计生系统文艺汇演三等奖,同时一大
批反映无棣乡土特色和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如《枣乡美》、《最爱我的无棣城》、
《广场之夜》等涌现出来,在小枣节及一些对外交流联谊会上演唱,为宣传无棣,促
进无棣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美术、书法、摄影。1998─2000年全县美术、书法、摄影创作达到了一个崭新的
水平。书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98年第二次组织全县九名有实力和潜力的“老中青”
三代画家赴黄山、三峡写生,创作作品近百幅并举办了写生展。1999年在全省喜迎澳
门回归书画大展中,有五名作者的作品入选,在全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画展中,全
县共有46名作者53幅作品参展,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均居全区之首。共获一个
一等奖,9个三等奖,13个优秀奖,还有24幅作品入选,无棣获“优秀组织奖”。美
术作品《庭院静悄悄》参加“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写生创作大赛”荣获铜奖,作品刊登
在大众日报上。学生作品《未来的太空》参加中国美术报社举办的《跨世纪美术之星》
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荣获铜奖。4名学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报社等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
四届“静鹤斋”国际小书画家作品巡回展中入选,作品被刊登在“新苗书画”刊物上。
摄影作品《拍摄窗口的燕子》、《闪光灯花卉摄影》也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
影”等报刊发表。
(马龙泉)

【文化市场管理】 文化市场管理科隶属县文体委,现有执法人员4人。1999年6月,
根据工作需要,县委、县政府将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的行政执法职能移交给县文体委,
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并入文化市场管理科,为副局级单位,一个机构,两项职能,具
体负责全县的新闻出版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
1998─2000年,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本着“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不断加大
工作力度,重点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并积极配合全县
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共出动检查车 420 辆次, 人员15000人次,行程计3万
多公里,共收缴非法书刊24000余册,盗版音像制品2410盘,取缔非法书摊(点)23
个,印刷厂7家,音像制品经营业户6家,行政处罚13家。在取缔邪教“法轮功”活
动中,查缴“法轮功”书刊218本,音像带74盘, 李洪志头像7个。净化了文化市场,
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管理工作中,“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 三年来,共为83个业户办理证
照,举办了各种文化经营业户培训班4次,受训人员600人次,与各文化经营业户签
订合法经营责任书260份,发放各种法规、宣传材料3万多份。至今,全县共有文化
经营业户133家, 其中歌舞厅3家,录像放映点6个,音像制品经营业户27家,印刷
12家,打字、复印12家,书刊报亭21个,“网吧”12家,卡拉OK舞厅40家。全县文
化市场初步繁荣。

(孟溪泉)

【电影发行放映】 无棣县电影公司,现有职工31人,其中,中级职称7人,助级6
人,员级18人。公司下属一家影剧院和乡镇15个农村放映队。1998─2000年,影剧院
共放映电影603场,观众3万人次,收入6万元。接待了15个文艺团体, 演出收入9
万余元,共收入15万元。15个农村放映队,三年放电影2500场,观众达 300万人次,
收入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针对当前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县电影公司加大改革力度,在企业管理上引入了
竞争机制,从领导到职工,择优录用,投标竞争上岗。 在农村建立了广告电话联系
制度。三年来,放“喜庆”电影800场,科教电影200场,观众达10万人次,放映收入
2万余元。为了改善农村放映质量,1998年,县电影公司又建立了35毫米农村巡回放
映队,满足了部分富裕农民看好电影的需求。为满足县城广大青年观众的视听品味,
主动与各省市级流动文艺团体进行联系,组织专场演出。三年共接待文艺团体15个,
尤其1999年接待的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歌舞团,两天的演出,场场爆满,取得了6万余
元的演出收入,使县城广大观众大饱眼福。

(张受益)

【图书馆事业】 1998年5月,县图书馆由棣新三路迁至棣新一路“文萃阁”大楼,
馆舍面积由不足100平方米增至503平方米,现藏书8万余册,馆内设外借室、阅览室、
资料室和书库。2000年又新增设100平方米的儿童阅览室,并增添了部分设备。图书
馆现有职工8名,设馆长一名,持证读者3100余人,年流通量68000余册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对知识需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除开展正常的业
务外,还经常组织图书下乡活动。同时还对全县十一个乡镇和重点村的166 个图书室
的7万余册图书进行指导,帮他们分类、编目、注卡、上架,并为其建立健全了各项
规章制度,对信阳乡吴店村的图书室还送去1000余册图书,对建立县、乡、村图书三
级网络进行了初步浓度。
针对县城老干部相对集中的特点,图书馆业务人员定期到干休所进行送书上门服
务,丰富了老同志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还不定期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开设了“一中”、
“滨海大学”、“棉纺厂”等服务点。每逢节假日还与县实验小学的师生召开读者座
谈会,诗歌朗诵会,并举办学习专栏。
1999年春,针对全县大搞枣树二次创业的实际,新购进了一批枣树嫁接与管理等
方面的科技书,并送书下乡,给农民们提供了科技知识,农民利用新科学方法嫁接,
成活率高达95%,从而有力促进了枣业生产的发展。
为切实解决县图书馆藏书不足的现状,1998─2000年,开展了“无棣县图书宣传
周”和二次为“知识工程”捐书活动,上至书记、县长,下至退休干部、学生,人人
都献一份爱心,为“知识工程”贡献力量。据统计,共捐书6万余册,丰富了馆藏书
库,初步改善了图书少、资料少的情况。

(杨荣真)

【文物的管理与保护】 1998─2000年,无棣县文物事业得到了发展,保护工作进一
步落实。1998年,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全县公布的2处省级、14处县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及其它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考证和资料整
理工作。对无棣一中建筑工地出土的元代黑、白釉碗各一件和陶罐一件,文物管理所
对此及时地进行了征集。1999年,对1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立标保护和建
立保护组织等。同年利用省拨的8万元和县拨的5万元专项维修经费分别对吴式芬故
居内的明代建筑帐房(5间)和清代高等小学堂内的前讲堂(5间)进行了抢救性维
修。
2000年,根据省、地的安排,即编写《山东省文物丛书》和《滨州地区志》的需
要,文管所组织人员通过深入考查完成了吴式芬故居、大觉寺等6处古文化遗址及部
分重点出土馆藏文物文化的内涵发掘、资料整理和上报工作。同年,为落实公安部、
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文物安全通知精神,投资5000余元对吴式芬故居、县文物库房
进行了电路安全改造,配备了部分灭火、报警设备和警械,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

(丁宝谭)

【新华书店工作概况】 无棣县新华书店1998—2000年图书发行工作在县委、县政府
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充分
发挥主渠道作用,以丰富的图书品种,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优质周到的服务,积极满足
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无棣县两个文明
建设作出了贡献。1998年实现销售码洋1030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创历史最高
水平,销售图书27.6万册,实现利税61万元,人均劳动效率为21万元。全县人均购书
额为24.5元。1999年实现销售码洋1053万元,销售图书27.7万册,实现利税66万元,
人均劳动效率22.5万元,全县人均购书25.5元。2000年实现销售码洋1057万元,实现
利税69万元,完成计划的119%,销售图书27.9万册,人均购书26.5元。使书店各项指
标每年都有新的突破和进步。
无棣县新华书店担负着全县7万中、小学生的用书供应工作, 每年两季课本征订
发行,都在县教委的协助下,及时足量地供应,达到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要
求。1998年,全县中学四年制改三年制,部分书藉品种衔接不上,书店经多方联系,
终于从德州、济南印刷厂联系到货源,为学校解除了困难。自1998—2000年,每年春
秋两季为学校补订课本,码洋达5万元以上。 无棣县新华书店一切从服务师生,方便
教学出发,全心全意地做好课本发行的善后工作,在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加大一般图书发行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自1998年,县书店把一般图书销售做
为重中之重来抓,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农村图书发行创造
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如对县城图书音像门市部
实行规范化管理,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增加图书品种,扩大服务项目,延长营业时间,
对职工进行道德业务素质综合培训,还开展了业余售书活动。这些做法,提高了门市
部的经营效益。1998—2000年,中心街门市销售额突破50万元,院前街门市自1999年
开始也达到了40万元左右。完成了省地新华书店下达的目标任务。县新华书店在搞好
主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场地、设备、资金、人才等优势,开发第三产业,在
成立了“电子商场”、“印刷厂”、“加油站”的基础上,1998年成立了“新华贸易
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整个第三产业,并兼营营业楼的建筑用材。为了加强企业
管理,深化内部改革,1998年对三产先后实行了股份制经营,增强了项目的市场竞争
力。
搞好基本建设,增强竞争实力。1998年,无棣县新华书店本着“先生产后生活”
的原则,投资150万元,在院前街东首新建办公、营业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960 平方
米,使图书营业面积达350平方米,使县城图书门市部达到了两处, 先后对两处门市
进行了装修,对原有的书架进行了更换,改善了读者的购书环境,图书品种由原来的
3000多种增加到6000多种,既扩大了图书音像销售市场,增强了图书市场的竞争力,
又方便了群众,繁荣了文化市场,出现了图书品种不断增加,读者数量不断扩大,销
售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1999年3 月份书店投资350万元,
在院前街新建了两座宿舍楼,于2000年3月份交付使用,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解
决了住房紧张的问题。

【积极配合开展读书活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特别是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全县农村出现了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全民读书高潮。无棣
县新华书店紧抓机遇,及时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供应各类优秀图书,扩大农村
图书发行。1998年实施了“书架工程”,具体做法是每销售额达3000元,送书架一个,
共送书架54个,一般书销售额达百万元。做好重点图书的征订发行工作,组织好“送
书下乡”活动,凡属政治性书籍,书店积极和有关部门配合,上门服务,送书到户,
如“爱祖国,讲文明”一书,书店主动与县委宣传部、县教委联系,在全县中、小学
中一次发行26685册,码洋10万元,被省店授予“‘爱祖国,讲文明’读书活动”先
进集体荣誉称号。1999年办公营业综合楼开业的同时,成立了“读者俱乐部”,为无
棣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健身娱乐的读书场所;在抓好课本征订的同时,又发行了《光
辉的五十年》51426册,《中国大百科全书》45套, 《少儿百科全书》200套,《李
向群系列读物》5190册。2000年, 充分调动业务科的积极性,深入基层,抓好乡镇、
学校、农村科技书籍征订和发行工作,发行了一些社会影响面较大的图书,其中发行
《走向新世纪》43600册,《十万个为什么》140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
想政治工作》1200册,《三个代表》200册, 《干部读本》120套,为繁荣无棣文化
市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几年来无棣县新华书店积极配合全民读书活动,为全
县图书发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
展。

(吴中瑞)

【广播电视工作概况】 无棣县广播电视局为局台合一事业单位,辖局综合办公室、
广播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台、大山电视差转台。干部职工5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
程度30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24人。
1998—2000年,广播电视事业遵循“宣传是中心,事业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队
伍是保证”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
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电局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履行计划生育部门职责先进单位”,局党支部连续三年被县
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首届“市级文明单位”
广播电视宣传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潮中,积极发挥喉舌
作用,狠抓节目质量,加大了新闻宣传报道的“深度”、“广度”,以正面宣传为主,
注重点面结合,在对县人大、政协两会、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三讲”、“三个代表”
学习教育活动、“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宣传上,进行了集中、战役性宣传报道,
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办好《无棣新闻》、《无棣经纬》
栏目的基础上,相继开辟了《记者观察》、《精神文明新貌》、《党旗下的风采》、
《新闻人物》、《友好往来》、《希望工程》、《严打战线》、《山南海北无棣人》、
《科技之窗》等十余个小栏目,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系
统深入地进行了宣传,积极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积极向上级台供稿,外宣工作有重大突破。采取定任务,定目标,走出去、请进
来的办法,上大台,上大稿。三年来,向上级台供稿累计得3100分。其中,电视片
《白色的眷恋》、《徐清友的治厂法宝》分别荣获地区电视台庆“七. 一”党建专题
比赛二、三等奖;《甘做铺路石的张代传》获地区电视台“七. 一”党建作品一等奖;
电视新闻片《无棣下访解民忧》、《鲁北集团出亿元巨资支持小开河配套工程》、
《无棣有支女子嫁接队》分别在地区电视台荣获二、三等奖;《利民工程润民心》获
省电台优秀作品评比一等奖;《黑站长》和《情系边关》分别在中央一台《新闻专题》
和中央二台《人民子弟兵》栏目中播出;《杜铁旺》在山东电视台和中央五台播出;
《范崇政八十岁入党》、《绿色化工的样板》、《荒滩上建股份水库》、《无棣国企
改革重实效》等多篇稿件在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午时光》、《社教之窗》、
《关注》等栏目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提高了无棣的知名度。

【基础设施建设】 (1)1998年投资70万元新建30瓦MMDS有线电视发射前端,为
“村村通广播电视”奠定了基础。(2)1999年投资20万元,新增松下数字摄像机2部、
松下450数字编辑机1台,录制室安装了9架冷光灯和1台提词器,改善了工作条件。
(3)2000年投资7万元对大山电视差转台发射机进行了全固态改造;投入42万元对城
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光缆升级改造,架设光缆50芯公里,新架杆46根,共设10个光
接点,大大改善了信号传输质量,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000户;投资25万元更换了
100瓦变压器和购置了新的交通工具;投资113万元建成了120 米广播电视发射塔,拆
除了原来3个分别为80米、60米、50米广播电视拉线塔, 消除了不安全隐患,扩大了
广播电视的覆盖面。

【职工业务培训】 加强和提高广播电视宣传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作风素养
是做好宣传工作的基本条件。为此,广播电视局坚持了每周一下午集中政治学习制度,
同时采取不同方式分批选送各类专业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学习。1998年,
12名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参加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培训中心和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
新闻宣传业务培训,通过半年的学习,考试合格并取得了岗位证书,2名同志在全区
取得优异成绩,1名同志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优秀学员;8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地区
广播电视局与北京广播学院联合举办的数字技术培训;根据广播电视宣传需要,1998
年经文化和播音考核,选聘了2名电视播音员;1999年选送2名同志到省广播电视学校
学习培训;2000年电视台9名记者、 编辑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远程
教育,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有播音员均通过了国家语言测评委员会普通话标准等级
测试,达到了一级乙等水平,全部持证上岗。

【无棣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 无棣广播电视发射塔为 120米圆钢组合式、 热镀锌
自立式广播电视发射塔,2000年5月份规划、设计,并动工建设,11 月份投入使用。
设计总高度136米,塔脚跨度20米,发射塔分别在高55米、85米、 105 米、120米处
设四个工作平台,每个平台的四边安装了射灯和霓虹灯,塔脚安装8只照射彩灯,塔
内设工作爬梯直至最高平台,塔顶设包干、避雷针及航标灯,塔体总重量100吨。 塔
体 四脚基础为6米X6米X4米的钢筋水泥浇铸,四边圈梁加固。 基础工程投资23万元,
塔体76万元,发射天线、馈缆、发射机改造10万元,照射霓虹灯4万元,合计投资113
万元。发射塔使用增益较高的四层偶极子天线,覆盖半径达50公里,解决了全县农民
朋友收看无棣电视台节目难的问题。同时广播电视发射塔在高50米处安装广播调频发
射天线,60米处安装6频道电视发射天线,80米处安装MMDS发射天线, 为进一步开发
其它频道资源及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杜玉良)

【《无棣大众》报社工作概况】 《无棣大众》为中共无棣县委的机关报,1999年1月
1日, 经地区新闻出版局批准,《无棣大众》改为周二报,且不定期出刊对开大报,
编制7人。
1999——2000年,《无棣大众》报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办报宗旨,以
“面向基层,服务全局”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发挥 “喉舌”作用, 紧紧围绕县委、
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传达给全县人民群众,将枣乡群众的
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归纳、传播,对统一全县上下思发展、想发展、议发展,建设无
棣,振兴无棣起到了“鼓与呼”的作用。三年中,报社对报纸的编排不断进行探索和
改革,以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突出党性,增加趣味性,办报质量不断提高,
在全市32家报刊总评中年年列为前4名。1998~1999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闻报道
先进单位”、“履行计划生育职能先进单位”。到2000年底,《无棣大众》共出版发
行314期,采用报社记者及全县通讯员、 省内外写作爱好者提供的各类稿件15185篇
(幅),为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呐喊与助威的作用。
报社全体工作人员深入改革建设的第一线,采写了大量有价值、有广度和深度的消
息、通讯、新闻调查、分析、述评等稿件,对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生活,起了极
大作用。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宣传无棣为已任,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积
极向《滨州日报》、《大众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及20余
种专业报刊采写和输送了大量宣传无棣的稿件,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向世人宣
传无棣的资源、区位优势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98~ 2000年在地以上报刊
共发表各类稿件400余篇(幅)。

【《无棣大众》版面简介】 复刊后的《无棣大众》注重面向社会,贴近生活,溶政
治性、群众性、督导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
气息。1998~2000年3月上旬,各版内容为:一版为要闻版。着重报道县委、县政府的
重大决策及各领域的重大事件、活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弘扬先进人物、事迹,并
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办专栏进行系列报道。二版为经济版。主要报道经
济工作动态,揭示经济深层问题,解答读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介绍、推广致富信
息和经验。三版为政文版。重点报道党建、政法、文教卫生领域的新人新事新经验。
四版为综合版。内容包括文学作品,文化知识,生活常识以及各类经济信息。2000年
3月下旬,《无棣大众》自第240期起对二、三、四版版面进行调整。第二版由“经济
新闻”改为“无棣新闻”,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
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大国策和社会新闻等内容,突出经济重点。第三版由“政文”
改为6个专刊:教育园地、法制经纬、科技兴棣、 卫生与健康、人口与经济、社会纵
横。第四版分为“碣石山”文学副刊、“为你服务”专刊、文摘专刊和“百味书屋”
4个专刊。版面调整后可读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显著增强,面貌一新,得到广大读者
及上级业务部门好评。

(徐沛琦)

【档案工作概况】 1998——2000年,无棣县档案局(馆)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务实求进,开拓创新,成绩显著,1999年度被省人事厅、省
档案局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注重干部队伍人才培养。为加快档案事业发展, 培育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作
风好、业务精的干部队伍 ,积极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教育活动,完善各项规
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强化干部队伍的宗旨观念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精神面貌
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鼓励干部自学成才,局(馆)人员全部取
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
档案业务建设。1998-2000年全县档案工作抓住重点,有所创新, 不断丰富馆
藏,征集到大量珍贵档案、资料。加强业务监督指导,按照《规范化目标管理标准》
扎实做好部门档案基础工作,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案卷质量较高,档案业务工作
走上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依法行政与档案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赋予县级档案部门以依法对
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查处违法案件的行政管理权。无棣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下
发文件,明确档案局的执法主体地位,2名档案干部获得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资格
证书。档案宣传不拘形式,1998年在“国际档案周”宣传活动中,布置档案事业发展
成就展,组织档案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达300余人,13人分获二、三等奖。
人员培训和理论研讨。1998——2000年, 档案局(馆)始终坚持每周一次业务
学习制度,定期进行理论研讨。3年撰写论文7篇(获奖4篇),信息、报道投稿30余
篇。1998年向地区档案局申报的档案利用典型实例(鲁北化工企业集团与×××专利
纠纷案)获一等奖。继续抓好基层档案业务人员培训,54名专(兼)职档案员通过考
试取得持证上岗资格。

【档案馆业务建设】 (1)突出重点,丰富馆藏,抓好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在县
委、县政府领导下,加大了档案、资料征集力度,1998年3月成立了无棣县档案、资
料征集委员会,多次召开档案、资料征集会议,广泛发送征集通告。1998-2000年征
集到无棣籍历史名人及当代知名人士的文稿、照片、信函、书画、家谱等各种门类档
案、资料3200余件;其中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 捐赠的回忆录(包括手稿)、照片、
设计图纸、信函、证书等档案、资料480余件; 知名国画家李山捐赠的国画、画集、
书法作品、速写稿(有人物、山水、骆驼、花鸟)、来往书杳、海内外文摘等档案、
资料530余件。1999年6月建成了李山美术馆,向社会开放;诗人、散文家高雁雪(飞
雪)捐赠的档案、资料主要有文稿、作品集、诗刊、证书等500余件;其他知名人士
捐赠的档案、资料达1200余件(册)。(2)档案馆业务建设。根据省、市档案局的
布置,对馆藏革命历史档案进行著录,著录条目408条。续编了多种检索工具(人名
卡片、全引目录、文号索引、 专题目录等)及资料汇编,进一步完善检索体系。在
档案、资料利用形式上,拓展了函电代查、咨询服务项目,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了方便。

【基层档案工作】根据省档案局新下发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目标管理等
级认证标准》,加强对各部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县检察院、法院、交通局、地税
局、畜牧中心等16个部门档案室经重新申报、考评审批达到省级先进(含一、二、三
级)标准。县电信局、公路局、鲁化、埕口盐场、洗精盐厂等7 家企业档案室晋升先
进等级(电信局是全市唯一晋升国家二级先进单位)。乡村档案工作在狠抓档案管理
机构建设的同时,明确乡镇档案管理站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指导、管理职能。到2000年
底,全县有10个乡镇的综合档案室达到省级先进标准。110 个村的档案工作达到地级
目标管理要求,有利地促进了乡村两个文明建设。

(路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