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目 财税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2&rec=55&run=13

局 长 薛东平
副局长 王启英 刘思文 张连祥
【机构】1986年财政局设办公室、预算科、农财科、行财科、综合计划科、企财
科、会计管理科等7个科室,有职工26人。1992年12月1日,阳信县税务局与阳信县财
政局合署办公, 更名为阳信县财政税务局,1994年8月14日,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
阳信县国家税务局从阳信县财税局分离出来,保留阳信县财政税务局机构,行使财政
管理与地税管理职能。财税局机关现设办公室、预算科、农财科、行财科、综合计划
科、企财科、房改资金管理中心、国债服务部、会计师事务所、国有资产管理局、税
政科、计会科、检查科、征管科、财源建设办公室、会计管理科及13处财政所。1995
年底机关共有在职工作人员51人。其中干部40人,工人11人;中共党员37人,共青团
员1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6人,中专学历的24人;会计师9人,助理会计师12人。
乡镇财政所人员48人。 其中干部22人,聘用制干部18人,工人8人;中共党员31
人,共青团员10人;会计师3人,助理会计师14人。
财税局局长副局长职任职更迭表
(1986~1995)
┌─────────────────┬─────────────────────┐
│ 正 职 │ 副 职 │
├───┬──┬────┬─────┼───┬──┬────────┬─────┤
│ 姓名 │性别│ 任 职 │ 备 注 │ 姓名 │性别│ 任 职 │ 备 注 │
├───┼──┼────┼─────┼───┼──┼────────┼─────┤
│王景泉│ 男 │ -1990.3│1984.5任职│王金杰│ 男 │ -1986.10│1984.9任职│
├───┼──┼────┼─────┼───┼──┼────────┼─────┤
│薛东平│ 男 │1991.4- │ │薛东平│ 男 │1985.1-1991.4 │ │
├───┼──┼────┼─────┼───┼──┼────────┼─────┤
│ │ │ │ │胡炳山│ 男 │1987.5-1987.11 │ │
├───┼──┼────┼─────┼───┼──┼────────┼─────┤
│ │ │ │ │王先秀│ 男 │1989.12-1992.11 │ │
├───┼──┼────┼─────┼───┼──┼────────┼─────┤
│ │ │ │ │王启英│ 女 │1990.1- │ │
├───┼──┼────┼─────┼───┼──┼────────┼─────┤
│ │ │ │ │商文龙│ 男 │1992.12-1994.8 │ │
├───┼──┼────┼─────┼───┼──┼────────┼─────┤
│ │ │ │ │李树忠│ 男 │1992.12-1994.8 │ │
├───┼──┼────┼─────┼───┼──┼────────┼─────┤
│ │ │ │ │刘思文│ 男 │1992.12- │ │
├───┼──┼────┼─────┼───┼──┼────────┼─────┤
│ │ │ │ │史东亮│ 男 │1995.1-1995.7 │ │
├───┼──┼────┼─────┼───┼──┼────────┼─────┤
│ │ │ │ │张连祥│ 男 │1995.11- │ │
└───┴──┴────┴─────┴───┴──┴────────┴─────┘
【预算管理】1986年以来,在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中,坚持“努力组织收
入,在保证人员机构正常经费开支基础上,量力而行搞建设,确保收支平衡,不搞赤
字预算”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协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产增收;一
方面量入为出,对各项建设项目,分别先后缓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每年都
要召开预算分析会,检查乡镇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达到了收支平衡。收入的大幅度
增长, 也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奠定了有力的基础。1986-1995年共组织财政收
入17447万元,完成财政支出34050万元,截止1995年底,全部消灭历年财政挂帐赤字。
全县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比重变化表
(1986~1995)
单位:万元
┌──┬───┬─────────────────────────────────┐
│ │ │ 其 中 │
│年份│总支出├────┬──┬────┬───┬────┬──┬────┬───┤
│ │ │农林水气│ % │文教卫生│ % │优抚救济│ % │行政管理│ % │
├──┼───┼────┼──┼────┼───┼────┼──┼────┼───┤
│1986│1668 │ 77 │4.62│ 647 │38.79 │ 127 │7.61│ 333 │ 20.26│
├──┼───┼────┼──┼────┼───┼────┼──┼────┼───┤
│1987│1727 │ 92 │5.33│ 745 │43.4 │ 471 │990 │ 332 │ 20.96│
├──┼───┼────┼──┼────┼───┼────┼──┼────┼───┤
│1988│2110 │ 100 │4.74│ 952 │45.12 │ 187 │8.96│ 447 │ 21.18│
├──┼───┼────┼──┼────┼───┼────┼──┼────┼───┤
│1989│2683 │ 107 │3.99│ 1067 │39.77 │ 193 │7.19│ 536 │ 19.93│
├──┼───┼────┼──┼────┼───┼────┼──┼────┼───┤
│1990│3240 │ 142 │4.33│ 1208 │37.28 │ 305 │9.41│ 670 │ 20.68│
├──┼───┼────┼──┼────┼───┼────┼──┼────┼───┤
│1991│3279 │ 134 │4.09│ 1353 │41.26 │ 305 │9.30│ 707 │ 21.56│
├──┼───┼────┼──┼────┼───┼────┼──┼────┼───┤
│1992│3895 │ 143 │3.80│ 1531 │39.31 │ 206 │5.29│ 790 │ 20.28│
├──┼───┼────┼──┼────┼───┼────┼──┼────┼───┤
│1993│4788 │ 178 │3.72│ 2229 │46.55 │ 283 │5.91│ 1049 │ 21.91│
├──┼───┼────┼──┼────┼───┼────┼──┼────┼───┤
│1994│5142 │ 188 │3.66│ 2121 │41.25 │ 224 │4.36│ 1143 │ 22.23│
├──┼───┼────┼──┼────┼───┼────┼──┼────┼───┤
│1995│5518 │ 205 │3.72│ 2672 │48.42 │ 314 │5.69│ 1512 │ 27.40│
├──┼───┼────┼──┼────┼───┼────┼──┼────┼───┤
│总计│34050 │ 1371 │4.03│ 14525 │42.66 │ 2315 │6.80│ 7554 │ 22.19│
└──┴───┴────┴──┴────┴───┴────┴──┴────┴───┘
全县财政收人主要项目比重变化表
(1986~1995) 单位:万元
┌──┬───┬──────────────────────────┐
│ │ │ 其 中 │
│年份│总收入├────┬───┬────┬───┬────┬───┤
│ │ │工商各税│ % │农业各税│ % │其他收入│ % │
├──┼───┼────┼───┼────┼───┼────┼───┤
│1986│ 566 │ 393 │70.32 │ 146 │25.80 │ 22 │ 3.89 │
├──┼───┼────┼───┼────┼───┼────┼───┤
│1987│ 635 │ 447 │70.39 │ 158 │24.88 │ 30 │ 4.72 │
├──┼───┼────┼───┼────┼───┼────┼───┤
│1988│ 857 │ 648 │75.61 │ 187 │21.82 │ 22 │ 2.57 │
├──┼───┼────┼───┼────┼───┼────┼───┤
│1989│ 1200 │ 861 │71.75 │ 249 │20.75 │ 90 │ 7.50 │
├──┼───┼────┼───┼────┼───┼────┼───┤
│1990│ 1039 │ 857 │78.70 │ 117 │10.74 │ 115 │ 10.56│
├──┼───┼────┼───┼────┼───┼────┼───┤
│1991│ 1487 │ 1020 │63.59 │ 269 │18.09 │ 198 │ 13.32│
├──┼───┼────┼───┼────┼───┼────┼───┤
│1992│ 1775 │ 1213 │69.12 │ 344 │19.60 │ 198 │ 11.28│
├──┼───┼────┼───┼────┼───┼────┼───┤
│1993│ 2675 │ 1835 │68.60 │ 433 │16.19 │ 407 │ 15.21│
├──┼───┼────┼───┼────┼───┼────┼───┤
│1994│ 3319 │ 2253 │68.03 │ 732 │22.05 │ 329 │ 9.91 │
├──┼───┼────┼───┼────┼───┼────┼───┤
│1995│ 3864 │ 2760 │71.43 │ 805 │20.83 │ 299 │ 7.74 │
├──┼───┼────┼───┼────┼───┼────┼───┤
│总计│17447 │ 12297 │70.48 │ 3440 │19.72 │ 1710 │ 9.80 │
└──┴───┴────┴───┴────┴───┴────┴───┘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由于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收入大幅度增长,
1986-1995年,全县乡镇财政收入共完成7243万元。
1986年为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建设,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首先在翟王乡进行了乡财政的试点,取得了经验。1987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全
县13个乡镇全面推开,正式建立了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建立乡级财政,完善乡镇政府职能。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1987
年健全了乡级财政机构,当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乡级财政收入全部解交县金库,实行
“划分税种、超收分成、定额补助、年终结算”的体制,即收支两条线。1987年全县
乡级财政收入只有373万元,到1990年乡级财政收入达到456万元,税源税种发生了较
大变化,1989年新开征的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等逐步成为乡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之一,这种收入全解、年终结算的体制,阻碍了财政事业的发展,不能较好发挥财
政职能作用。
(二)建立乡级金库,完善财政管理职能。从1990年起,针对乡级财政存在的问
题,开始建立乡级金库,解决收支两条线的弊端,完善乡级财政的管理职能,调动乡
镇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1990年进行乡级金库试点,1991年扩大试点面,1992年全
部实行,1991-1993年对乡镇实行“划分税种、收入全留、定额补助”的财政体制。
(三)1987年,阳信县对乡镇财政实行了“核定收支,收支包干,超收分成,一
年一变”的管理办法。自1988年起“县乡分灶”,对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补助,
超收全留,支出自负,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体制。
按乡镇财政收支范围核定乡镇财政收入基数为387万元,乡镇财政支出701万元,
全县13个乡镇均吃补助, 定额补助为314万元。1989年考虑特产税增收政策性增支等
因素, 对各乡镇定额补助进行调整,调为333万元。1993年根据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结合各乡镇的人均财力情况,调整了乡镇财政体制。对阳信镇由定额补助改为总额分
成,上解10%,其它12个乡镇调减补助100万元。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地方税机构不健全,实行地方税由国税征收机构代乡镇
政府征收办法,对乡镇实行“划分税种,两税返还,补助加奖励”的财政体制。这种
体制对增强乡镇政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对乡级财政的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仍存在税收征管权在国税机关,经济管理权在政府,人权、税权、事权三权相分离,
税收工作与本地经济发展相脱节,乡镇政府对财源建设重视不够等现象,乡级财政的
状况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改观。
【帮助企业扭亏增盈、 增强企业活力】(一)坚持改革,搞活企业。1986-1995
年期间,企业先后历经承包经营责任制及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制度改革,随着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又进行了企业的兼并、拍卖和股份制改造,在这一过程中,财政部
门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执行有关的政策,促进了阳信县的企业制度改革。
(二)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986-1995年期间,针对企业改
革的不同阶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承包制的有关财务规定。结合1993年新会计制
度的实施, 认真组织实施了《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会计准则》,在全县进行了
“新会计制度知识大赛”,推动了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新旧会计制度得到了
较好的衔接。这期间,还开展了“工效挂钩”活动,把企业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起
钩来,促进了企业扭亏增盈活动的开展。
(三)搞好资金扶持,增强企业发展活力。1986年以来,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
支持企业发展,共筹措资金2206万元,累计投放企业3764万元。多方面、全方位地扶
持了全县企业的发展。
(四)搞好项目扶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县财政部门立足当地经济发展,以
经济效益为中心。 先后对23个项目进行了扶持,1988-1992年利用财政预拨款扶持项
目18个, 项目总投资199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扶持资金72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增产
值3552万元,利税106万元。1995年利用财源建设专款对5个财源建设重点项目进行了
扶持,项目总投资达1442万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项目全部按期竣工,当
年实现产值452万元,新增收入711万元,新增利税35万元。通过以上措施,增加了全
县经济总量,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增加农业投人、支持农业发展】1986-1995年,财政部门从强化基础地位出发,
广泛筹集资金,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累计投放各种支农资金达7053万
元,初步形成了以预算内支农资金为主体,以各项农业开发资金和财政支农周转金为
两翼,以利用外资为补充的财政支农投入体系。10年中,全县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和农林水气事业费达2587万元, 投放各种财政支农周转金达1162万元。阳信从 1988
年被列入黄河三角洲开发项目县以后, 经过一期 (1988-1990年) 开发和二期开发
(1991-1993年)实际完成财政投资679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1万亩,造林12万亩,开
荒3万亩。截止1995年底,第三期开发项目已拨付财政资金252万元,1994年项目已完
工验收,1995年项目正在实施中,为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1991年阳信被列为粮食生产基地县,财政部门按照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各项资金,
共投放各类专项资金达146万元, 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良种繁育、新技术推广和
农田机械作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 自1990-1993年,累计投放世行贷款及省配
套资金1332万元,其中水利项目投资632万元,培肥地力项目投资476万元,种子加工
项目投资46万元,枣粮间作项目投资178万元。
1994、 1995年阳信县累计投放扶贫开发资金124万元,制定了以扶持畜牧养殖项
目为龙头,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的扶贫计划。通过两年扶贫的实施,使一部
分贫困村、贫困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严格会计管理、增强会计职能】(一)开展会计技术职称评审工作。10年来共
评出会计员81人,审计员2人,助理会计师429人,助理经济师9人,助理审计师3人,
向上一级评委会推荐会计师138人,合格人员102人。
(二)进一步开展会计函授教育。1992-1995年,全县举办了2期会计大专班,共
计356人,其中大专班143人,中专班213人。
(三)深入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升级活动。1993、1994年组织验收了51个单位,
其中验收合格44个,不合格7个。
(四)组织了全县会计人员会计职称考试审核工作。自1992年会计专业技术职称
由过去评审转为考试, 全县共有975名会计人员参加了会计技术职称的考试。其中会
计师348人, 助理会计师292人,会计员335人。考试合格人员分别是会计师37人,助
理会计师45人,会计员134人,共计216人。
(五) 搞好全县会计培训。从1987年起,全县共举办了各种会计培训班6期,培
训财会人员575人, 使广大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1990年、
1993年阳信县参加了地区财政局组织的全区会计知识大赛,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
名的好成绩。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一)巩固完善专项资金责任制度。阳信县于1988年制定
了《关于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反馈的办法》,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申请的资金项目进行考
察论证,落实项目,事中进行监督使用,事后进行反馈。根据使用情况制定了相应的
奖惩措施。
(二)公费医疗改革。自1987年开始采取了“定点医疗,双向制约”的管理措施。
1989年采取了“两切块,一定一包,三挂钩”的管理措施。1992年又出台了《关于深
化县直机关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深化公费
医疗改革,于1995年赴“两江”考察了公费医疗,出台了《职工医疗保险暂行规定》、
《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细则》以及八个配套管理办法。
(三)加强会议费、招待费与电话费管理。对会议费实行“事前预算,事中监督,
事后审计制度”,对招待费与电话费音理实行包干使用,使会议费与招待费得到了有
效控制。
【国有资产管理】 阳信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初步成立于1992年3月,于1992年10月
县机构改革中被撤销,又于1994年10月恢复国有资产管理局,为副局级单位,归口财
政局。其管理职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产清查登记。共清查登记120户,清查登记资产总额为14429
万元, 各种负债2479万元,国有资产总额11950万元。二、开展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和
集体企业财产清查试点工作。 全县共清查登记国有企业65户,清查资产总额26184万
元,负债总额26856万元,国家所有者权益(即国有资产总额)-672万元,共清查出
各项资产损失1816万元,各类资金挂帐5149万元,共有31户企业资不抵债。三、资产
评估工作。 在全县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对改制企业进行了资产评估, 共评估企业户数
(截止1994年底)38户,评估前资产总额20276万元,评估后资产总额21696万元,增
值额1420万元,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验证确认。四,1995年4月开始对1994年清
产核资企业进行土地估价工作,共清查登记土地总面积643748平方米,估价后价值为
2043万元, 清查登记资产总额25584万元, 负债总额为23982万元,国家所有者权益
1602万元,登记各项资产损失1466万元,资金挂帐3730万元,其中经营亏损挂帐2892
万元。
【税收征管】 1986-1995年,为全县财政任务的完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
施。一是实行目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10年间全县共组织工商税收收入12297万元;
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对农业四税的征管工作,农业各税在贯彻政策的前提下,
共完成3440万元;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和契税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三是充分发
挥税收杠杆作用,积极开展促产增收工作,配合税务部门按照政策批准以税还贷,减
免税收,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培植了后续财源。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阳信县的控购工作是1989年开始的,县控购机关按照国
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坚持对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实行适度从紧的控制
政策。重点加强对财政开支单位和集团消费热点的管理,逐步建立起运用行政、经济、
法律的综合性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公款消费的约束机制。
【国债推销兑付】阳信县1986-1995年国库券发行总量达1542万元,1986-1995年
兑付总量以1466万元。方便了广大客户,提高了公民认购国债的积极性。
【依法治税与征税管理】(一)贯彻税法,强化管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
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管力度和深度。通过加强个人所得税征
管,1994年全县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共征收个人所得税41万元;在
当年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检查单位85户,入库金额61万元。1995年除搞好日常
的监督检查和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以外,还先后组织了“小金库”检查、税收专项检查、
汇算清缴及一年一度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共查补入库各种收入150万元。
(二)1994年采取了“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利税统算、定额上交、超收返还”
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纳税的积极性, 1995年实行了目标管理,充分调动了各级
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年初与各部门、各乡镇签定了完成收入任务责任书,并与
各乡镇的利益挂钩,实行以奖代补,在实际执行中按目标任务均衡入库。地方税机构
建立两年来, 共组织地方税税收2174万元, 其中1994年完成166万元, 1995年完成
1408万元。
【税法宣传】 1995年4月,是阳信县财税局与阳信县国税局分家后的第一个税法
宣传月,围绕“税收与法制”这一宣传主题,开展了大规模的税法宣传活动。并成立
了税收宣传领导小组。集中开展了上街宣传、聘任“小小税法宣传员”、税法知识竞
赛晚会、税法专题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地方税在社会中的地位。
【地方税征收】机构分设后,财税部门积极与国税部门搞好配合,1994年共协调
国税所完成地方税187万元。 1995年充分调动国税局代征地方税的积极性,全年国税
局代征地方税630万元。
【征收管理】1995年阳信县率先在全区建立了以县直征收大厅联动配套的现代化
征管体系,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在农村组织社会化征管网络,采取村民委员会代征的
办法。使得屠宰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零星税种的征收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些税
种比1994年同期增长180.01%。
【自身队伍建设】 1986-1995年以来,全县财税部门从狠抓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
入手,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条管理的新路子,形成了局机关8章118条规范合理的规章
制度,健全了《廉政建设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制度,开展了岗位责任制百分
赛等活动,形成了月检查、季小结、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考核评比制度。通过对德、
能、勤、绩全方位地考核,较好地调动了财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了
一批开拓进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在注重政治素质的同
时,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截止1995年底,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78
%。职工年龄结构也趋于年轻化。
(王启英 张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