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类 阎容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569&run=13

阎容德(1873~1936) ,字绶卿,中国同盟会会员,生于山东省惠民县老鹳姚庄
(今阳信县翟王乡老观姚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入本庄私塾,后当教师。1903年考
入山东省师范学堂,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毕业,赐廪生。
阎在师范学习期间,受蔡元培等人兴办的“中国教育会”影响,逐步接受民主革
命思想,1906年在济南参加中国同盟会。同年,在惠民县城创办棣州公学 (1913年改
为岱北公学)。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阎去利津县创办师范讲习所,任教习兼
高等小学教师,此间曾解囊捐银20两为学校购置新书。同年底接替王炳尊任棣州公学
校长,为补办学经费又将家中仅存京钱7000文捐助公学,并带领师生劳动建校和开荒
种地,扩充办学经费来源。为排除乡绅、官府幕僚对公学的挑剔,阎赴省请渴提学办
理了公学立案注册,同时亲自制定校规,身体力行,严谨治校,很快使公学在社会上
赢得了声望。
1910年(清宣统二年)冬,阎联络学界同仁,敦促知府成立了武定府教育会,并
被推为会长。阎任此职后,即大力宣传中国教育会章程,秘密发展棣州公学全体学生
参加中国同盟会,使棣州公学成为同盟会在鲁北开展民主革命活动的基地。
1912年初,中华民国成立,阎当选为山东省临时参议院议员,并被推任武定府十
专署财政。是年写出《鲁政计划意见书》,被省议院择要实施。1916年在周村起兵讨
袁,阎派教员李冠五和学生数十人前往支援。惠民城传阎有反袁行为,在缉捕之列,
阎闻讯后,愤然南下,经南京去广东,投入孙中山等发起的讨袁“护法”斗争。并被
递补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22年6月陈炯明兵变时,阎曾随孙中山到“宝壁”号军舰
避难。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阎随丁惟汾回山东整理党务。
11月与王尽美、 王哲、王乐平4人赴北京参加国民议会促成总会会议,在北京大学听
取了李大钊、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的报告。12月阎等4人又到天津国民饭店渴见孙中山’,
被孙中山委派为山东国民议会特派宣传员。 阎去德州,其他3人分别去青岛、烟台、
淄博等地宣传组织国民议会促成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阎任国民革命军中央混
成旅党代表。
1928年5月,阎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为山东省政府委员,同年6月至10月代
石敬亭(阎之学生,时为暂代省政府主席)行省政府主席职,后兼农矿厅厅长。1929
年阎以省政府委员兼任省贩委会主席,5月奉命主持黄河下游利津河段凌汛决口的堵合,
因汛期水涨, 未得成功。 同年8月卸任, 期间经手款项数万计,经查无毫厘之误。
1932年阎因病离职,后主编了《惠民县志》(初稿),撰写了《岱北公学史》,并著
有《东西洋侵略中国史》、《护法记事本末》、《抱病遗杯七绝五百首》等10余部作
品,其一生藏书甚多,但与其作品一道多毁于兵燹。
1936年秋,阎主持筹办岱北公学30年校庆,因过度劳累而病发,于校庆之夜返回
惠民县城察院街寓所后去世,时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