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学校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539&run=13

全日制学校体育
民国时期,高等小学开设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课,初等小学开设游戏课。
1945年县境解放后,初中和小学三、四、五、六年级设体育课,一、二年级设唱
游课。1950年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中学生一度掀起篮球热。
1953年各类学校每周设两节体育课,两节课外活动并加设早操、课间操,部分小学开
展了眼睛保健操和少年儿童广播体操。1956年中学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简称“劳卫制”),至1958年参加“劳卫制”锻炼的学生有2835名,其中1918名分
别获得一级、二级劳卫制证章和证书。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校体育场
地被开垦,体育课及各种体育活动中断。1963年起学校体育逐渐恢复。1964~1965年
部分中、小学校相继成立乒乓球队,开展乒乓球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体育课改为军体课,以投弹、射击和野营拉
练为主,开展“军事活动”。后因学校停课,活动终止。
1970~1975年逐步恢复体育活动,1977年趋于正常。1978年贯彻《中小学体育工
作暂行规定(草案)》和《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全县中、小学开展
“达标”(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防近”(防止近视眼)活动。“达标”体育锻
炼以田径、体操、球类为主。“防近”体育锻炼以眼睛保健操为主。1980年县教育局、
体委、卫生局联合进行“达标”验收和学生视力普查。接受“达标”验收抽查的中学
12处,小学3处,“达标”学生2415名,占学生总数的82. 5%;接受视力普查的中学
生2031名,其中视力在1.0以下的355名,近视率为17.4%。
198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阳信二中为地区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阳信镇中学
为县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实验小学为县级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
业余体校体育
业余体校1978年成立,校址设在一中初中部,学生按正常的招生制度,经过文化
考试和体育考试录取。教学内容在学习普通初中文化课程的同时,侧重于体育训练。
业余体校为体委和教育局双重管理,每年招收1个班(1979年停招1年),每班20
余名。1983年前训练项目为单一的篮球训练,1984年改为篮球和田径训练。至1985年
共招收5个班100余名。历届毕业生,一部分升入上一级体育学校,一部分成为农村体
育活动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