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523&run=13

传染病防治
县内历代天花、霍乱、伤寒、麻疹等流行颇剧,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瘟疫
大作,死者枕藉,十村九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霍乱流行,人死无算,
有一家全殁者。”1937年魏家村(今河流乡临河魏村)共400余人,90余人死于霍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防疫工作开展。1947年麻疹大流行,
县卫生部门组织100名地方医生赴疫区抢救。1949年召开全县地方医生会议,部署开
展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年组织35名地方医生对2万名婴儿免费接种牛痘。
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步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1951年春接种
牛痘疫苗及鼠疫、霍乱、伤寒“三联疫苗”12万人份。1952年培训牛痘接种员64名,
历时1个月,共接种牛痘疫苗15.36万余人份。1953年组织地方医生256名,于春秋两
季共接种牛痘12.84万余人份。先后两年达到全民普种。从此,全县杜绝天花。1955
年按照《山东省传染病管理办法》之规定,建立了县、区、村三级疫情报告网,对传
染病实行“四早”管理,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958年对周岁儿童接
种卡介苗8000余人份。1960年开展了小儿“百白破三联剂”(即百日咳、白喉、破伤
风)接种。1965年推广了口服小儿麻痹糖丸。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打乱了
防疫工作正常秩序,传染病防治一度停滞。1978年防疫工作重新纳入正规,根据传染
病的流行规律,开展以预防麻疹、伤寒、婴儿瘫、百日咳、破伤风和肺结核为重点的
防治工作。1980年遵照卫生部《关于函发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的两个办法》,实行计划
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至1985
年共接种伤寒疫苗50万人份,麻疹疫苗85万人份,“百白破”疫苗45万人份,卡介苗
6万人份。
地方病防治
麻风病防治 历代旧政府对麻风病无防治举措,患者倍受社会歧视,以病死告终。
建国后按照积极预防和控制传染的原则,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1957年县卫生科
选派1名防疫医生去省防疫站专业进修,1958年组织各公社医院防疫医生进行麻风病
普查,查出患者51名。1960年建麻风村1处,1961年收容治疗24名病人,其余散居治
疗。其后分别于1972、1977、1984年进行三次普查,查出患者91名,全部采取散居治
疗办法,至 1985年收容患者全部治愈,散居患者进入好转期。
疟疾防治 建国前疟疾年有发生,无预防措施,流行肆疟。建国后开展卫生知识
宣传,采取挂蚊帐,填污水坑,消灭蚊虫孽生地等防除传染媒介措施,发病率明显下
降。1952年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人人除“四害”,家家讲卫生,环境卫生为之
一新,控制了疟疾流行,1957年和1958年各发病2例。1960年至1964年,连年雨涝积
水,蚊虫乘隙繁衍,1961年发病3060例。县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伍送医上门,免费治
疗(无偿发给奎宁、阿的平等药品),同时宣传防治措施,发动群众开展灭蚊活动,
1965年发病者降为342例,比1961年减少89.5%。1966年环境卫生秩序遭到“文化大
革命”的破坏,疟疾又在流行,1972年发病1829例,1973年1418例,1974年922例。
1978年整顿环境卫生秩序,将防治疟疾纳入常规管理,由公社医院诊断,免费发给氯
15k等口服药治疗,当年患者下降为121例,比1972年减少151. 3%,其后连年下降,
1985年仅发病8例。
梅毒病防治 梅毒病俗称花柳病,历代患者自畏,社会卑视,但又无可奈何。解
放后地方政府下狠心根除历史遗痕。1946年与土地改革运动同步取缔娟妓,切断传染
源。1955年县卫生部门组织防疫队伍实施普查普治,共查出521例,1956~1958年免
费服用中草药治愈155例,1959~1960年采取中西医结合措施治愈366例。从此再未查
出现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