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医疗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517&run=13

县属医疗机构
县大队卫生室 1939年10月设,属地方军队编制,初配备卫生员2名,1944年增至
3名,随阳信县大队游击抗日疗伤,兼对驻地群众诊疗常见病,1949年2月随队调入华
东野战部队。
济民药社 1946年初设,属药政合一体制,以干部职工医疗为主,兼对驻地群众
医疗,起初规模甚小,侯振义1人任经理、医生、司药,1950年医护人员增至15名,
1956年增至20名,是年移交城关区,改称城关区卫生所。
公安局西医门诊部 1948年县公安局于驻地西程坞村设立,医护人员4名,后精简
为3名,以干警医疗为主,兼对社会服务,1949年随机关迁入县城,1950年3月并入县
卫生院。
县卫生科西医门诊部 1949年于城内设立,隶属县卫生科,配备医生、司药各1名,
1950年3月并入县卫生院。
县药材门诊部 1950年初,县药材批发经理部在城内十字街西路南设药材门诊部,
配有医生、护士、司药各1名,面对社会服务,1958年撤销。
县人民医院(县卫生院) 1950年3月建立阳信县卫生院,院址在城内西北隅关帝
庙,配备行政、医护人员15名,分为医疗、公共卫生(包括妇幼保健)、总务3个组,
1954年迁址于小刘村(今城北刘,下同)天主教堂,3个组均改称为股。1956年10月
妇幼保健析出,卫生院行政医护人员增至35名。1958年1月卫生防疫析出,县卫生院
改称阳信县人民医院,业务转向以医疗为主,设办公室、会计室、内科、外科、妇产
科、中医科、门诊挂号室、化验室、西医房、收费处、供应室等。1958年12月阳信县
并入无棣县,院址迁往原中共阳信县委大院,更名为无棣县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10
月恢复阳信县建制,院址迁至小刘村天主教堂,复名阳信县人民医院。1964年10月又
迁址于阳城三路西首路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于1967年4月“造反派”
夺权改称阳信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1968年10月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
县卫生科、县药材公司并入,联合组成所谓“六·二六”卫生公社。1972年7月县卫
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和药材公司分别析出,“六·二六”卫生公社改称阳信县人
民医院“革命委员会”。1981年初撤销医院“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医院机构,
至1984年恢复院长负责制。1985年职工增至180名。其中,医护人员141名,设内科、
外科、小儿科、妇科、药剂科、特检科、门诊部、老干部病房、财务科、总务科、总
护士长室、院办公室等。
县人民医院分院 县内共设4处。温店分院始建于1966年,水落坡分院始建于1969
年,商店分院、鹑鸽李分院始建于1970年。温店分院初称战备医院,其余三分院称地
段医院。1972年统一更名为县人民医院分院,均设内科、外科、妇产科,温店分院还
设有眼科。四分院行政、医护人员共118名,1978年增至149名,1985年增至167名,
设门诊、病房、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儿科、药房、爱克斯光室、心电图室等。
县中医院 1959年9月以无棣县第二人民医院(原阳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为基础
建立了县中医院,院址在小刘村(今城北刘)天主教堂旧址,行政、医护人员共20名,
设内科、眼科、针灸科、药房、办公室及后勤、财务、业务3个组。1960年9月迁址于
无棣县西关,1961年10月迁回阳信城内(今阳信县印刷厂前院),命名为阳信县中医
医院,1962年又迁址于小刘村天主教堂与县人民医院合署办公。1964年10月,县人民
医院迁出,中医院独立并恢复原名。1965年9月增设中医外科、针灸推拿科,行政、
医护人员增至27名。1975年9月迁址于阳城三路西首路南,行政、医护人员增至45名。
1985年设药剂科、办公室、总务科、住院处、眼科、内科、外科、推拿针灸科、心电
图室、脑血流图室、检验室、放射科等,行政、医护人员73名。
县卫生防疫站 1958年1月改县人民医院防疫股为县卫生防疫站,配备站长1名,
防疫员9名,分为防疫、卫生、财务3个组。是年12月并入无棣县卫生防疫站1961年10
月阳无分置,恢复阳信县卫生防疫站。1967年4月改称阳信县卫生防疫站“革命委员
会”,1968年10月并入“六·二六”卫生公社,1972年7月析出,复称阳信县卫生防
疫站。1975年设正副站长各1名,防疫员13名。1980年行政、防疫专业人员增至26名,
设卫生科、防疫科、计划免疫科、食品卫生科、检验科、会计科、办公室等,1985年
人员增至28名,科室如是。
县妇幼保健站 1956年10月妇幼保健组从县医院析出成立阳信县妇幼保健站,设
站长1名,助产士4名,保健员2名。1958年并入无棣县妇幼保健站,1961年10月,恢
复阳信县妇幼保健站,保健人员减少为4名,1965年增至6名。1968年10月并入“六·
二六”卫生公社,1972年7月析出,复名阳信县妇幼保健站,设站长1名,助产士2名,
护士3名。1978年人员增至10名,设门诊室、治疗室、药房和办公室。1985年人员增
至15名,设妇保组、儿保组、办公室和财会室。
麻风村及皮肤病防治站 麻风村位于流坡坞乡北董村西北1公里处,1960年落成,
1961年接收患者。皮肤病防治站始建于1963年,站址位于麻风村南270米处。自建站
至1985年,由县卫生局派驻医生1名主持站务,并对麻风病患者实施医疗和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
个体开业医药铺(诊所) 清末县城及集镇设有个体开业医药铺,通为中医药,售
药与诊疗合一,大本经营者有掌柜(经理)、司药、坐堂医等。民国初年西医药传入
01949年县内共有个体开业医药人员337名,中药铺116处,西医诊所6处,自1951年至
1956年先后组建为联合诊所。
联合诊所(保健站) 1951年遵照卫生部《关于组织联合医疗机构实施办法》,关
于“把私人开业医生逐步组成联合诊所,走集体化道路”的规定,首先在商店区(今
商店镇)商店街试点组建联合诊所1处,1952~1954年其余9个区各组建1处,1956年增
至42处,个体开业医中药铺和西医诊所全部加入联合诊所,共吸收中西医药人员239
名。联合诊所设所长、司药各1名,医生1至3名不等。1957年根据《一九五六年至一
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关于”建立农村医疗保健组织”的规定,改
组7处联合诊所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站,1958年5月,其余35处联合诊所全部转为农
业生产合作社保健站。随之又将其中13处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站改建为乡保健站。
1958年11月~1959年4月,乡保健站先后改建为公社卫生所、公社医院,其余农业生
产合作社保健站先后改建为公社所属耕作区保健站、耕作区卫生所。
乡(镇)卫生院 1958年11月,以乡保健站为基础,改建公社卫生所8处,1959年
4月改称公社医院,是年新建河流、小桑、钦八、鹑鸽李、流坡坞5处公社医院。1966
年温店公社医院改建为战备医院,1969年水落坡公社医院改建为地段医院,1970年商
店、鹑鸽李公社医院改建为地段医院,1972年统一更名为县人民医院分院,其余9处
公社医院于1984年更名为乡(镇)卫生院,设内科、外科、门诊、病房、药房等,实
行院长负责制。1985年行政、医护人员共245名,比1958年和1966年分别增加199名和
119名。
办事处卫生所 1959年4月,公社所属耕作区保健站改称耕作区卫生所,设所长、
司药各1名,医生1至3名不等,1961年改称(小)公社卫生所,1970年改称管理区卫
生所,并缩减为28处,1984年改称办事处卫生所,缩减为12处。1985年每所医药人员
1至3名,隶属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共建生产大队卫生室778处(每生产大队1处),
每处配保健员1名,保健箱1只,备有医疗常见病伤药品。1967年保健员改称“赤脚医
生”。1984年生产大队卫生室更名为村卫生室,“赤脚医生”更名为乡村医生。1985
年乡村医生计657名,村卫生室607处,占行政村总数的67.8%。
厂、校卫生室 1948年渤海四中(今阳信一中前身),设卫生室1处,配医务人员
1名,后增至2名。建国后兴办的县属中学、工厂均设卫生室,配备兼职保健员和医疗
常见病伤药品。1985年共有厂、校卫生室15处,专职医务人员2名,兼职医务人员14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