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文艺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474&run=13

大韩村“成”字戏剧科班
1926年,商家店大韩村劳玉峰,聘用盐山县艺人刘双亭、无棣县艺人仉盛和等为
教师,招收男学员60名(最大的23岁,最小的10岁),在大韩村成立了“成”字号京
剧、河北梆子两合水戏剧科班。教学剧目有《八义图》、《白莽台》、《走雪山》、
《登殿》、《烟火棍》等。演出活动在沾化县西部、阳信县东部地区。经过2年多时
间,因东家经济不支,科班自行解散。
后高村京剧科班
1948年商河县艺人花牡丹于洋湖区后高村(今洋湖乡后高村)成立了20余人的京
剧科班。演出范围为温店、洋湖、鹑鸽李等地。1949年曾为后高村泰山庙会演出。主
要剧目有《武家坡》、《二进宫》、《红鸾喜》等,建国后科班解散。
京剧团
1951年河流乡魏家村(今临河魏村)赵元增,联络劳店乡、水落坡乡京剧业余子
弟班与惠民县第三堡业余子弟班,以入股集资的办法组成京剧班底,此举得到县文教
科的支持,批准为阳信县大众剧团。1956年省文化主管部门予以注册登记,定名为阳
信县京剧团。1958年12月阳信县并入无棣县后,京剧团并入无棣县京剧团。1961年10
月阳信县复置,剧团恢复原名。1962年根据省文化局指示,阳信县京剧团撤销。
剧团自成立以来,先后上演过京剧历史戏《玉堂春》、《孔雀东南飞》、《失空
斩》、《借东风》、《花木兰》、《西游记》、《红鬃烈马》、《凤还巢》等传统剧
目,京剧现代戏《贫女泪》、《空谷兰》等剧目。除在县内演出外,还应邀到乐陵、
商河、惠民、淄博等地演出。
吕剧团
1956年县举办戏剧会演,发现30余名吕剧表演人才,同年10月,以这批人材为骨
干,组成阳信县吕剧团。主要演出剧目有《李二嫂改嫁》、《啼笑姻缘》、《王定保
借当》、《唐知县审诰命》等30余出。1958年阳信、无棣两县合并,改称无棣县吕剧
团。1961年3月根据省文化局指示吕剧团撤销,演员由惠民专署文教局统一作了安排。
1970年建立阳信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5年与杂技团合并为阳信县文工团,
1978年又分为阳信县杂技团、阳信县吕剧团。吕剧团有演职员45人,演出传统剧目30
余出。除在县内各乡村演出外,经常到临近各县演出,在河北省沧州地区的盐山、黄
骅等县市颇有影响01982年被评为惠民地区先进集体单位,青年演员赵新华被中国戏
剧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演员商昌华、何永芝1985年获得山东省吕剧青年演员
比赛三等奖。
杂技团
1952~1953年,河流、劳店两地的杂技艺人,先后组织了两个杂技团体,统称阳
信县大众国术团,有一、二团之分。1956年两团合并为阳信县大众杂技马戏团。杂技
团成立后,演出范围波及昌潍、烟台、淄博、临沂等地市及东北三省部分县市。1958
年省文化主管部门予以注册登记。是年,阳信县建制取消,更名为无棣县杂技马戏团。
1961年10月,阳信县复置后改为阳信县杂技马戏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演出停止,1967年4月撤销。1974年以原杂技团艺人为基础组建杂技组,随即改为杂技
团。1975年杂技团与阳信县文艺宣传队合并为阳信县文工团。1978年,又分为阳信县
吕剧团、阳信县杂技团。
曲艺队
1950年邮6名说书艺人组成阳信鼓书院(自负盈亏)。1954年用公共积累盖平房4
间,作为活动场所。1958年12月改称为无棣县曲艺队。1960年因经济困难,只留3名
骨干演员,其余下放农村。1963年阳信曲艺队重新建立,1967年解散,1974年恢复,
时有演员14名。1980年落实对艺人的政策,给36名艺人发了演出执照,分散于城乡演
出至今。第三节 文化误乐设施
古戏楼
古戏楼位于城内西南隅城隍庙,为露天剧场。建于明朝,后多次修葺。戏楼座南
朝北,剧场长40米,宽30米,可容纳观众2000人。1945年8月阳信解放后,是城内重
要集会场地。1959年拆除。
露天剧场
位于原文化馆后院,为县文化馆所建,曾是50~60年代城内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
场地。平时作为电影放映场地,节、假日为文艺演出场地,县内的各种集会均在此举
行。1966年因舞台倒塌又将露天剧场移至文化馆前院。1977年影剧院落成后渐废弃。
县影剧院
县影剧院位于阳城三路与校南路交叉处,1975年破土动工,1977年10月落成。主
体工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前厅、大厅(观众厅)和舞台三部分组成。楼上楼下
观众座席共计1652个。配有“东风”35毫米放映机、投影式录像机、鼓风机等机械设
备,能进行各种拷贝的放映。
水落坡影剧院
水落坡影剧院1981年落成,总投资32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1114个观
众座席。机械设备有“井岗山”X型35毫米座机两台。另建有图书室、乒乓球室等辅
助设施。
商店影剧院
商店影剧院1984年动工兴建,1985年8月落成。投资85万元,建筑面积为2400平
方米,内设1275个观众座席。配有“松花江”12-5505型自动化35毫米座机两台,能
放映宽银幕、立体声等35毫米影片。另建有游艺室、阅览室等群众文化设施。第四节
群众文化
戏剧
县境内流传剧种,河北梆子、东路梆子最早,已有300年的历史。京剧于清末民
初传入县境。吕剧于1927年首传于今洋湖乡管家桥村,因通俗易学很快普及到全县。
传统剧目,河北梆子有《三娘教子》、《秦香莲》、《三上轿》、《桑园会》等
50余出。东路梆子有《反徐州》、《桃花庵》、《白虎帐》、《斩黄袍》等40余出。
京剧有《捉放曹》、《华容道》、《武家坡》、《失空斩》等50余出。吕剧有《王华
买父》、《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等20余出。1956年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指导下,京剧、吕剧又排演了部分现代戏目,
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送肥记》、《审椅子》、
《李二嫂改嫁》、《两垅地》、《箭杆河边》等。
各剧种剧目的演出,明末清初,河北梆子、东路梆子比较流行。境内百姓在农闲
季节,主动组成业余剧团,外出演戏做为养家糊口之举措,有时业余剧团多达60余户。
除在本地演出外,还演出于乐陵、庆云、盐山、商河、惠民、沧州等县和地区。民国
时期,京剧传入后,开始只有官宦、豪绅、大户人家的婚丧嫁娶或灯会、庙会场合演
唱。县境解放后,劳动人民学唱京剧,庆祝翻身解放,抒发喜悦心情,京剧的普及到
了鼎盛阶段。50年代后期,吕剧进一步普及,春节、元宵节大多数村庄都有业余剧团
演出。1956年县专业吕剧团建立后,除在本县巡回演出外,在辽宁、吉林、河北等省
也颇有名气。80年代,群众文化趋向于多样化,电影、电视迅速普及,各种娱乐活动
增加,传统剧种河北梆子、东路梆子的演出活动陷入低潮,京剧、吕剧演出活动也明
显减少。
曲艺
清末,各种流派曲艺相继传入县境。民国时期,已有胡、清两大门生的数十名艺
人活跃在广大农村和集市。解放后,又有新发展。建国后,特别是1956年以后,在党
的“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增加了许多新曲目,受到群众欢迎,曲艺进一步普及。
大的集市、庙会、灯会均有曲艺节目,有时对台演出,多台演出,气氛热烈,座无虚
席。
县境内流传的主要曲种有西河大鼓、毛竹板、木板大鼓等。
西河大鼓影响较大,代表人物左金魁、逯文魁、姚义会、万荣海、范荣兴、孟立
生、谷立荣等。由于受当地语言影响,艺人演唱风格不同,韵味与原西河大鼓有所变
化,以左金魁为主的“左派”大鼓较为流行。代表曲目有《隋唐演义》、《鹦哥记》,
现代曲目《红灯记》。
毛竹板,30年代由河北省传入。代表人物张义兴、陆义荣、董元娥、李春海等。
其中张义兴影响最大,造诣成就为该曲种首推。1957年出席省第一届曲艺观摩会演,
自编节目《火焰山》获三等奖,被吸收为省曲协会.员,1963年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1978年被选为山东省第四届文代会代表。1983年被选为阳信县政协委员。代表曲目
《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大清律》。现代曲目《平原作战》、《林
海雪原》、《枫树湾》。
木板大鼓,民国初由河北传入。代表人物李荣德、陈义和、司文会等。造诣成就
李荣德为最,除在本县有名气外,还走红于泰安、昌潍、烟台等地。他出身于曲艺世
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县内有名的艺人。李荣德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取得了可喜
成果,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协会山东省分会会员。代表曲目《杨家将》、《刘公
案》、《响马传》、《岳飞传》。现代曲目《烈火金钢》、《平原枪声》等。
其他曲艺有评书、老牛大摔缰、梅花大鼓等,因演唱人员少,流传时间短,在群
众中影响很小。
杂技
县境内流行始于明朝。阳信镇张杠子村,商店镇刘斗占村,河流乡耿斗子村均以
耍杂技闻名而定村名。清末至民国时期,杂技与武术相结合,有了较大发展。40年代
流行较为广泛,境内曾先后建立20余支业余武术杂技队,农闲季节活动于烟台、昌潍、
临沂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和地区。解放后,在党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方
针的指导下,杂技艺术成为艺苑中的一朵盛开的鲜花,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50年代
阳信县杂技团建立后,杂技艺术进一步发展,60年代杂技团走遍了山东省各个地区和
大多数县市。1985年,阳信县杂技团的演出活动,因多种文化活动的出现而明显减少。
音乐
民国时期,中小学设有音乐课。30年代后期,抗日爱国歌曲流行,《大刀进行曲》、
《救亡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歌曲,对唤起民众,团结抗日起了积极作用。解放
后,妇救会、儿童团、姐妹团、民兵等群众组织,开展革命歌曲演唱活动,活跃了群
众文化生活。建国后,50年代学校歌咏活动异常活跃,60年代革命歌曲演唱活动再次
出现高潮。1964年,县直机关举行有县委书记登台演唱的革命歌曲比赛,在群众中留
下了深刻印象。“文化大革命”时期,唱毛主席语录歌曲出现热潮。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校园歌曲、流行歌曲广为流唱。
民间夯歌、小调流传时间更为久远。特别是阳信镇、劳店乡的夯歌更具特色,曲
目丰富,姿式优美。代表曲目有《十二个月》、《十三个月》、《画扇面》等。小调
以风趣优美见长,演唱曲目《哈尔虎》、《大实话》、《馋老婆吃狗》、《鸳鸯嫁老
雕》等。其中《哈尔虎》最受群众欢迎。
县境内流传器乐主要是民间的吹打乐,各乡镇均有鼓吹艺人。清末、民国时期,
遇有婚丧嫁娶大事,都有吹打乐。水落坡乡郭家湾、赵家湾的吹打乐队活动范围广泛,
很受群众欢迎,在沾化、无棣、惠民、滨州等县市享有盛誉。其艺术特点是集吹奏与
吹咔为一身,集粗犷与委婉为一体,刻化戏曲人物性格气质时充分发挥咔和仿吹的特
点,逼真洒脱,惟妙惟肖,生动感人。主要吹奏曲目《高三调转水令》、《一枝花》、
《小开门接游湖杂技》、《泰山景》、《全家乐》、《十番》、《柳摇金》40余出。
吹咔戏曲目有河北梆子、哈哈腔、京剧、吕剧选段等。吹奏乐器有锁呐、笛子、笙、
管子等。打击乐器有堂鼓、小鼓、筒板、梆子、云锣、中钹、小钹、擦等。另外配有
京胡、二胡等辅助乐器。吹打艺术,建国前后有较大发展,60年代初因经济困难,活
动受到影响,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视为“四旧”而遭到排斥。1978
年后,吹打艺术获得新生,1985年全县共有吹打乐队20余支,活动于县境及沾化、惠
民、无棣、滨州等县市。
舞蹈
清末,境内流行的民间舞蹈有鼓子秧歌、风秧歌、莲花落、狮子舞、高跷、旱船、
竹马、抬阁、龙灯、云灯、车子灯、七巧灯20余种。1937年开始,由于日军入侵,民
间舞蹈艺术受到摧残。1945年县境解放后,民间舞蹈复兴,“三步一停”的秧歌舞传
入县境,群众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建国后,腰鼓传入,规模较大的中小
学校建立腰鼓队,舞蹈活动形成高潮,全县三分之一的村庄有秧歌队、高跷队,舞蹈
活动异常活跃。1959~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暂时经济困难,群众文化活动陷入低
潮。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文化活动趋于政治化、形式化。1978年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舞蹈渐渐复苏。县委、县政府不定期的举行文艺调演,促进了舞
蹈艺术的发展。1985年县鼓子秧歌队参加惠民地区民间艺术比赛,获一等奖。
展览
建国初,政治宣传展览主要有图片展览、放映幻灯、黑板报等形式。围绕党的中
心工作,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农业生产合
作化的成果。1954年全县设立5个幻灯放映点,由县文化馆按时发放幻灯片,巡回放
映。至1966年先后举办“过渡时期总路线”、“工农业生产成就”、“国庆十周年”、
“阶级教育”大型展览8次。1976年革命文物展览办到农村,一年时间发展展室20余
处,展出文物1300余件,受到省文化部门的表扬,并在阳信召开了革命文物展览现场
会,推广了阳信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馆阵地橱窗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
16个。1984年,组织了建国35周年成就展览,共计45个版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紧密结合了计划生育、人口普查、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开展。艺术作品展览,自1951
年开始,不定期的举办艺术作品展览,至1966年共举办过8次美术、书法展,每次展
出作品100余幅。“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作品展览中断,1979年恢复。至1985年,
举力、美术、书法展览20余次,作品以国画居多,间有水粉、水彩、油画和剪纸。其
中选出120余幅美术、书法作品参加了惠民地区展览,8幅美术、书法作品参加了省级
展出,2幅参加了全国展出。
附:优秀民间舞蹈简介
鼓子秧歌 系山东省三大秧歌之首,流行于鹑鸽李、洋湖、温店等县境西部地区,
俗称大秧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风格不同的三种流派,即“三点子”、“五
点子”、“七点子”秧歌。三种流派的规模大同小异,舞姿粗犷豪放,节奏强烈深沉,
场面宏伟壮观。
龙灯 系道具舞,用竹条、布绸扎成龙状,涂上色彩,内装蜡烛,多在元宵节期
间表演。表演形式有龙摆尾、龙打滚、舞龙头等。
高跷 道具简单,只用两根1.5米左右的木棍,安上脚板即成。表演者化妆成戏剧
人物角色,边走边舞。其表演多以滑稽风趣为主,高难动作有“翻跟头”、“大劈叉”、
“扑蝴蝶”、“过板凳”、“叠罗汉”等。
狮子舞 分单人、双人、三人狮子舞。表演形式有“滚绣球”、“跳方桌”等。
阳信县杂技团作为传统节目保留。特点是表演狮子舞必须具有一定武术技艺。
七巧灯 亦叫七巧木。舞者共2组14人,每人手持一灯,行走中组成若干几何图案。
常见的有大刀、宝剑、茶壶、茶碗、牌坊、影壁等。流行于阳信镇前袁、夏家等村。
莲花落 以舞者的道具而得名。道具是1.2米长的竹杆,穿上铜线,用铁钉固定,
打时发出“撤拉”响声,群众称之为“落子”或叫“撤拉鞭”。表演以打唱为主,载
歌载舞,健美活泼。第五节 文学创作
县内文学作品明以前未考,明代有7人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马攀龙的《媿非文
集》最为著称。清代共有14人著述于世,这些作品的体裁较为单一,只限于诗韵、游
记等散文体的文学作品及文史类作品。民国时期文学创作处于低潮。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文学创作逐渐繁荣。文学体裁也从单一的散文体,发展到小说、诗歌、报告
文学等多种体裁。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由于受文化素质的制约,作品间世较少,至
1965年共有5篇小说、报告文学间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领域作为
“革命”的重点对象受到冲击,群众性文学创作活动几乎为空白。1978年后,随着党
的中心工作的转移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文化事业发展出现了百花盛开,欣欣向荣
的局面,群众性的文学创作形成高潮。1985年全县共有业余作者40余名,在省级以上
刊物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计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