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试验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463&run=13

工业科研50年代后期,科技试验注重小发明、小创造。如推广双铧犁、解放牌水
车等小型半机械化农具。各工厂均建立技术革新小组。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由
于盲目上马,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在经济、人力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浪费。60年代
开始,提倡大搞技术革新,改革农机具,如原来的解放牌水车被改良的手摇水车代替
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厂停工“闹革命”,一切与生产有关的科研活动停止。
1972年,县农机部门建立农机具研究所,实验推广新农机具,革新改造传统农机具。
各工厂在恢复生产秩序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普遍建立技术革新小组和攻
关小组,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的业余研究相结合,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1980
年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
建设”的方针,农机部门和工业部门注重改进设备,提高科技水平,科学实验活动取
得了显著成果。先后研制成功了IKX-100双圆盘旋转开沟机、GSB-2旋耕、施肥、播种
复式作业机、195柴油机一6B13A水泵调速器配套、VH-80环式、活塞式计量泵等。
1985年研制成功的不锈钢餐具图案电化腐蚀新工艺,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农业科研50年代,农村科研活动以选种、灭虫等项目为科研重点,对农业生产的
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958年,中共山东省委发出《全党全民办科学技术事业的指示》,
农业科研活动一度高涨,各公社纷纷成立科技组织,充实科技队伍。但由于“大跃进”
运动的影响,群众性的科研活动走了弯路。农作物种植违背科学规律,不适当的密植、
深翻,造成减产。60年代后期,群众科研活动坠入低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与发展生产力有关的科技实验活动均以“唯生产力论”受到批判。1972年筹建县、
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农技实验网,推广小麦、玉米、杂交高粱等优良品种。
实验项目有选育良种、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等。1982年,农村
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县农业科技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全县建
立起58个科学技术推广网点,下设2767个科技重点户,”个科技专业户,4055个良种
繁育户。至1985年地膜覆盖、粮菜间作、棉麦间作、三种三收经济田等项目较为普及,
收到良好经济效益。小麦、玉米亩产由5年前的200~300公斤,提高到300~400公斤。
棉花亩产由5年前的50~60公斤皮棉,提高到70~80公斤。各乡镇出现了部分吨粮田、
百公斤皮棉高产田。
卫生科研建国后至60年代,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及医药机制的制约,科研活动只
限于与工作有关的中成药加工和蒸馏水的制造上。70年代后期,县卫生医疗部门,积
极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多种形式医疗科学技术研究活动。1979年,县中医院眼科大夫
周奉建总结了运用宋代陈师文等撰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四物汤”一方治
疗老年白内障临床中的经验,使这一古“药方”为现代临床治疗发挥了作用。1980年
县中医院发掘祖国中医药遗产,与西医药相结合,对急性肾炎的病机与治疗,从理论
认识到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治疗经验,疗效显著。当年,县中医院通过30余例
外伤白内障病人的治疗实践提出了对本病深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对继发性青光眼病
的发生间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并付诸临床应用,收到良好治疗效果。1981年县人民医
院温店分院为早期检查消化道恶性肿瘤所做的血清铝、尿中性硫化物实验成功。应用
此法检查消化道恶性肿瘤,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之目的,克服了临
床漏诊、误诊之弊。通过以上临床实践,至1985年共治疗此类疾病数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