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工人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354&run=13

工会组织1948年2月,建立县职工会,主任王文杰,副主任刘青山。1949年3月,
更名为阳信县工会,主任刘青山,副主任王观之。195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
会法》的规定,教育、金融、商业等基层单位建立工会组织。1953年撤销县工会,成
立总工会筹备委员会。1954年10月,成立阳信县总工会,工会主任改称工会主席(主
席缺职),王萱堂任工会副主席,主持县总工会工作。1958年12月,并入无棣县工会。
1961年10月,恢复阳信县总工会。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县总工会
和基层工会瘫痪。1973年县总工会恢复。各基层组织相继建立健全,并先后陆续开展
活动。
工会代表会
第一次职工代表会 1956年11月召开,代表130名。主要议题是组织发动职工积
极参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第二次职工代表会 1963年10月20日召开,代表124名,特邀代表2名。会议宗旨
是提高职工阶级觉悟,转变领导作风,促进增产节约运动深入开展。选举产生第二届
县总工会委员会(主席缺职),副主席王萱堂,选举出席省代表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第三次职工代表会 1973年6月17日召开,代表227名,特邀代表22名。尹玉亭作
《团结起来,沿着毛主席的革命工运路线奋勇前进》的报告,选举产生第三届总工会
委员会和常委,尹玉亭任主任。选举出席省、地工代会代表’。
第四次职工代表会 1980年3月28日召开,出席代表174名,特邀代表2名,其中
女代表占30%。武春波作《同心同德,鼓足干劲,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
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第四届县总工会委员会和常委及出席省工代会代表。选举马
登胜为主席,武春波为副主席。第五次职工代表会 1984年5 月召开,代表173名,特
邀代表8名。马登胜作《团结全县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为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县总工会委员会和常委,马登胜为主
席,傅元新为副主席。选举产生了经费审查委员会。
主要活动
职工教育 1954年县工会向职工进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提高工农联盟
意识,开展劳动竞赛和生产节约活动。在工业系统推广油棉厂李川江操作经验和施惠
新的配车法。商业系统开展减少商品消耗,降低商品流转费用,提高服务质量的活动。
教育系统推广观摩教学和五步教学法制度。1956年至1958年协助政府贯彻工资改革、
公私合营、劳动保险、评奖制度等,号召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963年组织职工开展
“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学习毛泽东主席著作,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
产主义道德风尚,争做好人好事,为社会无私奉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工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会工作得到加强。1979年
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总工会九大精神,号召职工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
转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企业中推行民主管理和职
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学习 1981~1985年,县工会组织全县80%以上的青壮年职工参加“双补”
(补文化、补业务)学习,经过学习,有3000余人领到初中文化补课合格证。会同科
委、科协、职教办公室开办速成日语培训班3期,238人。与统计局合办统计学习班4期、
258人。其间还开办职工业余学校。至1982年通过小学、初中、专业技术教育形式,
培训在职职工21班、907人。1985年,会同中共阳信县委宣传部合办理论教育班,攻
读《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200人。
职工生活 1956年,县工会联合会和文化馆合建职工俱乐部1处,体育场1个,先
后组建了体育协会、篮球队、排球队和业余剧团。以300元人民币帮助棉油厂、书店
职工购置乒乓球台两架、篮球架1副。相继又为各基层工会购置了部分文化娱乐器械。
至1981年,共设图书馆(室)8个,藏书2671册,业余文艺队1个、18人,文体活动场
地3个,篮排球场15处,业余运动队4个、60余人。至1985年,举行职工体育竞赛10次,
有647人参加。同时注重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组建各基层互助储金会16个,1985年
有683人参加互助储金会,储蓄额25289元,有1612人获得经济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