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公共设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297&run=13

供水
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多年来一直靠水井提供。每遇大旱水源干枯,大涝水质变劣,
给居民生活与卫生健康造成诸多不利。
1983年阳信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80万元,在城西砖瓦窑厂废址建成自来水厂,占
地116.5亩,打深20米水井5眼,建有水泵房、配电室,铺设输水主管道6100米。其中:
直径20厘米的3000米, 直径15厘米的1800米,直径10厘米的1300米。每日定时3次向
城区供淡水1000立方米。到1985年已有52个单位安装自来水管,供水面达70%。
供电照明
1968年县变电所建成,开始向城区供电,机关、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居民
陆续使用电灯照明。1976年安装300瓦路灯5只,分别安装在西大街城关医院门前,大
十字街路口、 南关北街口、 县政府大门前和邮电局路口。1983年大十字街以南安装
250瓦路灯7只, 幸福二路安装200瓦路灯9只,阳城三路安装250瓦路灯30只,阳城四
路安装250瓦路灯13只。1985年城区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
排水
城区排水原来使用明沟,规格不一,经常堵塞,排泄不畅,雨后积水漫溢,沟路
不分,行动困难。1977年夏邮电局等处积水达一周之久。1983年根据城区建设规划修
建了暗沟排水,经东西街道的地下管道为主排水道,向东排至济埕公路路沟,汇流向
北排入白杨河。1985年阳城三路铺设地下管道1600米,造价27.5万元,城区排水间题
基本得以解决。
住宅建设
50~60年代,机关、企事业单位单身职工较多,宿舍以集体为主,部分办公、住
宿兼用,且十分简陋。70年代,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单元式平
房宿舍逐步取代排房宿舍。80年代开始以每单元6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宿舍迅速增加,
职工住房条件逐步得以改善。 1985年全县职工宿舍总面积94520平方米,平均每人占
有15余平方米。
城区绿化
县委、县政府一向重视绿化工作,50年代多次组织职工、师生绕旧城周围栽培白
杨、柳树、国槐、白蜡、法桐等树木。60年代新城区开发后,采取分段“三包”措施,
即由分管单位包栽、 包活、包管理。成活率高,长势好,有些路段已绿树成荫070年
代单位庭院绿化多以栽培材木为主,有白杨、国槐、法桐等。80年代则以美化为主、
庭院建有花坛、假山、栽培有葡萄、紫藤、石榴、月季等。但因路面拓宽,人行道树
被砍伐另植,1985年县城绿化覆盖率仅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