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服装制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239&run=13

服装
1953年成立阳信县城关区服装生产合作社, 时有职工12名,缝纫机7台,经营方
式为来料加工, 城内设门市部和集日摆摊收活。另在温店、流坡坞、翟王分设3个门
市部,职工增至35名,1962年更名为阳信县服装社。70年代发展到裁剪、缝纫、烫熨
3个车间。 生产设备有缝纫机、钉扣机、锁眼机、锁边机等30多台。1980年,生产各
种服装4万多件,完成产值25万元。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缝纫机已经进入家庭,
个体服装加工户骤增,服装社经营不振,1985年濒临倒闭。
制革
解放前,制革业属家庭手工业,以生产车马挽具为主。按工艺和用途分白、红皮
和毛皮三大类。
白皮制革,成品自然白色,品种分生、熟、半生半熟三类。生白皮有弓弦、鞭条
和各种套绳;熟白皮有皮条、缰绳、笼头、鞍辔、后鞧、搭腰、肚带等;半生半熟白
皮有抛绳、流绳、鞭鞘等。主要产地分布在流坡坞、河流、劳店等区的30多个村庄。
红皮制革,县内生产较早的是温店区前阎张村张登贤父子,至今近60年的历史,
产品有皮鞋、皮带、短枪套、转带、文件包、手提包、皮箱、球类、提琴盒、自行车
座等。
毛皮制革,生产各种裘皮件,历代沿袭土法鞣制,工艺简单,生产者诸多。
1953年, 县供销社在前阎张村组织红皮生产组,组员7名,在蔡家村组织裕民皮
革生产组, 组员6名。1955年裕民皮革组迁城内成立皮革生产合作社,社员11名,主
产车马挽具,不久转为县属集体手工业。1980年职工增至36名,年产皮革制品10万件,
产值10万多元。是年5月与鞋业社合并,职工增至140名,转产“飞马牌”各式男女皮
鞋,1985年产量达5万双,实现利税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