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棉油加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236&run=13

棉花加工
建国前, 家庭用古式轧花机去种, 牛筋弓弹花,加工坊则用脚踏或畜力轧花机
(半机械化) 。1949年全县棉花加工坊100余处。50年代初,县供销社在城内和商店
区(今商店镇)黄巾寨村设立棉花加工点,设备仅有十几部旧式脚踏机。1953年春,
县供销社在县城建立棉油加工厂(即今第一油棉厂前身)。生产设备有25马力柴油机、
8马力柴油机各1部,嗑皮机、五轴辊、轧豆辊各1套、人力铁榨14台、清花机1部、动
力轧花车6台。是年共加工皮棉904担。1957年,榨油车间的25马力柴油机改为40马力
柴油机,轧花车间8马力柴油机改为25马力柴油机,动力轧花车由6台增至14台,并增
设剥绒车间, 达到轧花、剥绒、榨油三配套齐全的要求。1958年,厂址迁于城南1华
里处(幸福二路西侧) ,动力轧花车增加到40台。1959年,又增设80片锯齿轧花机2
台,是年加工皮棉3.13万担。1960年至1962年棉花歉收,加工量下降,1962年仅加工
皮棉700担。1963年经济形势好转,棉花产量回升,1966年加工皮棉2.5万担。其后受
“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棉花产量徘徊不前,1975年仅加工皮棉6900担。
1980年加工皮棉2. 3万担,1981年上升到4.44万担。为适应棉花生产迅速发展的
形势, 县供销社1981年分别在温店、商店两地建立了第二、第三油棉厂。1982年3个
油棉厂共加工皮棉9万担, 1984年27.22万担。至此,全县3个油棉厂的生产设备拥有
80片的锯齿轧花机15台、 141片的剥绒机24台、打包机11台、榨油机10台、柴油机10
台、 发电机9台。1985年全县共加工皮棉35.41万担,短绒1170担,总产值6341.49万
元,实现利税141.7万元。
食油加工
清末民初,民间设油坊,土法生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等。1937年日
军入侵县境后大都停业。1945年解放后民间油坊仍沿用传统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或
来料加工或自产自销。1953年县油脂公司成立,委托私营油坊或农业生产合作社油坊
加工芝麻油,供应城镇人口。是年县供销社油棉厂建成投产,生产豆油7. 28万公斤、
卫生油8.84万公斤。60年代初,私营油坊被取消。1978年后,棉花大幅度增产,卫生
油加工量逐年增加。1985年,县内已有3个大型油棉厂、3个乡镇油棉加工厂,共加工
卫生油300. 76万公斤。另外,还有小型私营个体、联办食油加工厂,食油产量达379
.3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