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品种改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175&run=13

50年代初引进良种公牛,有鲁西黄牛、海福特和安格斯肉牛,与当地牛杂交。杂
交一代表现了改良特性。鲁西黄牛与当地牛杂交的一代,体高平均增加5.15厘米,并
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和肉用性能。据测定,中等个体的分组中,工作效率比当地牛提
高33.3%,净肉率44. 3% 。其它杂交一代,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适应性
强,役用性能也较好。
马的品种改良始于1956年,以蒙古马为基础,用新疆马杂交。1959年又引进顿河、
奥尔洛夫、阿尔登等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杂交马,初生体高平均增加12厘米,体
形结构匀称,头颈适中,背腰平直,四肢健壮,性情温顺,毛色以骝、栗毛最多,其
它毛色较少。
60年代,从惠民、高青等地引进奶山羊,经过数十年的杂交改良为大白山羊。经
测定,大白山羊比当地山羊体高增加9.89厘米,体长增加13. 9厘米,胸围增加11.
95厘米,管围增加0.54厘米,屠宰率和净肉率都比当地山羊高。1973~1978年从菏泽
地区引进青山羊,主要利用羔羊制作青滑皮。县内无此制作工艺,板皮收购价廉而不
稳,且体小产肉少,增利远不及大白山羊,因之存栏量逐年减少,1985年濒临绝迹。
生猪品种改良比较频繁,建国后引进的良种猪有巴克夏、新金、哈白、长白、垛
山等,经杂交改良,新品种都有较好的表现。80年代猪的品种多是杂交猪,毛色以白
色为多,其次为黑色、杂色,当地原有的渤海黑猪已不多见。
1965年以前是本地传统鸡种,个小产蛋率低。从1965年起,引进了“莱克航”、
“京白三系”、“288”、“澳州黑”等。这种鸡种适于圈养,食量较小,产蛋率高,
受群众欢迎。现存养的鸡,优种鸡占15%,杂交鸡占55%,本地鸡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