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农田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172&run=13

晚清及民国时期,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土地私有,农田建设陈旧落后,不统一。
农民多在地界筑埂,地中筑阡,栏蓄雨水,改碱抗旱;有的碱地则采用围埝平种,蓄
水压碱;亦有耕后养坷垃脱碱、制碱、轮作等改良土壤办法,但收效甚微。建国后,
生产力获得初步解放,农田建设进入新阶段。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发挥集体优势,
开沟整地,挖渠修路,大规模进行小型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1958年,人
民公社化后提倡大地方田化、畦田化,每年春秋两季,都集中进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
设。以公社或耕作区为单位,“大兵团作战”,划方整平土地,加深活土层。排水沟、
灌溉渠、田间路配套,旱涝碱综合治理。先后在青坡洼、官庄洼、八方寺洼、雾宿洼、
蔡家洼共修沟造田6.4万亩,排涝改碱效果明显。1961年,实行条田建设,开沟淋碱,
蓄淡压碱,把部分涝洼碱地改造成了良田。1964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整地
改土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推广“引虎(碱)上山”经验,开沟躲碱、压碱植棉
可拿七成苗左右。引黄河水漫灌冲碱、压碱效果更为显著。经逐年改造,涝洼碱地由
1964年的23.1万亩,1977年压缩到17. 3万亩,1985年压缩到8.8万亩,抗旱排涝能力
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