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169&run=13

粮食作物
冬小麦 栽培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0年种植面
积达19.55万亩,到1949年上升为32. 8万亩,亩产由15公斤增到35公斤。1952年种
植面积达历史最高峰,共52万亩,总产2727. 5万公斤,平均亩产52. 5公斤。50年代
初,开始引进良种,60年代后期大面积推广泰山1号、4号。70年代又推广灿包、昌乐5
号。增施化肥,精耕细作,合理密植,产量不断提高。1965年,种植面积45.8万亩,
总产2531.5万公斤,平均亩产55公斤。1979年,种植面积37. 4万亩,总产3968万公
斤,亩产106公斤。1985年35. 6万亩,总产9143.5万公斤,亩产达256.8公斤。
大麦 初春多在有水浇条件的地里种植,与蔬菜轮作、秸软易倒伏,产量低,品
质差,60年代后期不再种植。
春麦 70年代引进试种,多为墨西哥春小麦。初春顶凌播种,芒种后收割,亩产
100~150公斤。因其不抗干热风,皮厚面黑,质量差,逐步被淘汰。
玉米 俗称棒子,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解放前,多为春种,亩产60公斤左
右。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复种指数逐步提高,春种玉米逐渐减少,夏种玉
米逐渐增多,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1940年种植12万亩,到1949年无大变化。1957年
扩大到24.79万亩,趋于平稳。1985年,种植面积23. 63万亩。60年代,引种玉米杂
交种,利用杂交优势,产量提高快。1949年玉米总产452万公斤,亩产35. 4公斤,
1957年总产1893. 5万公斤,亩产75.4公斤,1985年总产7160万公斤,亩产303公斤。
大豆 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前,为县内主要食油作物。分黑、黄两个色别。1952
年种植面积21.47万亩,总产1019万公斤,亩产47.5公斤。后粮食作物面积构成变化
很大,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57年18. 77万亩,1958年10.9万亩,1981年5.7万
亩,占粮田面积8.1%,1985年4. 95万亩,仅占粮田面积的6. 9%。
谷子 历来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分春播和夏播,春播称
“春谷”,夏播称“夏谷”。建国前多为春播,行距在70公分左右(俗称“宽垄”),
也有大小行(俗称“老虎洞子”)。1949年播种面积23. 04万亩,总产1566. 5万公
斤。建国后,2年3作面积逐年扩大,谷子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57年减少到13. 49万
亩,总产1178万公斤,亩产87.3公斤;1979年最低,种植面积仅2. 6万亩,总产225.
5万公斤,亩产86. 7公斤;1980年后,市场对小米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调,种植面
积有所回升,1985年种植面积增到4. 5 4万亩,多为夏播,总产846万公斤,亩产186
.3公斤。
高粱 是一种抗旱、耐涝、耐瘠薄、抗盐碱、适应性强的作物,在建国前生产条
件低下的环境下,一直是县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多是春播,少量夏播。1949年,种
植面积24.31万亩,总产1568万公斤,亩产64.5公斤。其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1957年种植10. 12万亩,总产562万公斤,亩产55. 5公斤。1965年降至6.3万亩,总
产326万公斤,亩产51.7公斤。60年代末70年代初,推广杂交高粱,面积和产量有所
回升。后因粮质差,群众不欢迎,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5年,种植面积只有
5300亩,总产52万公斤,亩产98.1公斤。
地瓜(甘薯)建国前有少量种植,多种植在缓岗或轻壤高地上。1949年种植面积
仅1600亩。1956年,提倡“一粗一细”,增种高产作物,地瓜面积大幅度增加,1957
年种植面积为8.9万亩,1958年增至20. 1万亩。其后,种植面积有所减少,60年代
和70年代初种植面积在7~8万亩间徘徊。1981年,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
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地瓜种植面积压缩为2.2万亩。1985年种植面积只有1.43
万亩。
水稻 1971年,试验种植36亩,1976年达到356亩,后因水源无保障,灌溉成本高,
逐年减少,1985年下降为40亩。
其他杂粮 有绿豆、红小豆、豇豆(俗称“爬豆”),黍、稷、菜豆(豆角)等,
每年种植在600~1000亩之间。经济作物
棉花 境内历来为小面积种植,多为自产自给,管理守旧,产量不高。1949年种
植面积只有4. 43万亩,亩产皮棉7公斤。建国后,提倡植棉,1952年增至10. 65万亩,
亩产皮棉14.2公斤。由于棉花低产,粮食紧张,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棉花面积受到挤
压,1961年棉花种植面积降至4. 17万亩,亩产皮棉仅3.2公斤,为历史最低水平。以
后常年种植面积在9万亩左右。1981年,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棉花奖售
政策得以落实,棉花生产迅速发展,是年种植面积达14. 69万亩,亩产皮棉22公斤。
1982年播种面积23. 75万亩,亩产皮棉33. 5公斤。1984年播种面积骤增到31. 66万
亩,亩产皮棉“66.5公斤。1985年播种面积趋于平缓,为22. 4万亩,亩产皮棉50.
2公斤,成为全县一大经济支柱。
烟草 县内烟草多系沿传品种,俗称旱烟,各地仅限于小面积零星种植,自产自
用,少量作为商品销售。建国后,逐步为卷烟所代替,所以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49
年种植面积1600亩,总产7. 6万公斤,1970年下降为300亩,1985年又下降为100亩。
麻类 建国前,境内有利用闲散荒地种苘麻的习惯,种黄麻者少。50年代后期,
曾推广种黄麻,因技术不佳,产量低,逐步减少。1968年又引进红麻,多种于盐碱薄
地,1970年种植面积4629亩,1975年达到8293亩,后因销路不畅,逐年下降,1985年
降到4600亩。
油料作物
芝麻、花生、向日葵、蓖麻等,境内一向都有种植。芝麻、花生多为小面积种植,
蓖麻、向日葵多在沟边、崖头种植。
中药材
1958年开始引种,有白菊花、红花、苡米等,种植面积130亩,1960年增加到540
亩,1961~1975年引种甘草、白芍、金银花等24种。1976~1985年引种生地、川芎、牛
子等25种。1985年种植面积1100亩,总产药材9. 49万公斤。
蔬菜瓜类
蔬菜、瓜类栽培历史悠久。蔬菜以县境南部地下浅层淡水较丰富的翟王乡为多,
瓜类零星分布各地均有,大部种在轻壤地块。1959~1961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蔬菜
面积多达3万余亩,以瓜菜代粮,大都为易种高产的白菜、萝卜、胡萝卜、蔓菁、南
瓜等低档品种,其余为小量种植。80年代后,粮食供求状况好转’,粗菜种植面积逐
年缩小,黄瓜、西红柿等高档蔬菜播种面积相应扩大。1985年,阳信镇、翟王乡蔬菜
专业户增加,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冬种芹菜、韭菜、芸豆、甘蓝、香椿等。

阳信县几个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构成表
┌──────────┬───┬───┬───┬───┬───┬───┬───┬───┬───┬───┐
│年份与分类 │1949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9 │1981 │1983 │1985 │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00.0 │100.0 │100.0│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00.0│
├──────────┼───┼───┼───┼───┼───┼───┼───┼───┼───┼───┤
│一、粮食播种面积 │92.7 │89.7 │85.1 │86.4 │81.7 │82.0 │79.5 │73.6 │62.1 │71.3 │
├──────────┼───┼───┼───┼───┼───┼───┼───┼───┼───┼───┤
│小麦 │27.6 │33.1 │31.2 │41.2 │38.4 │28.8 │35.1 │31.2 │27.4 │35.4 │
├──────────┼───┼───┼───┼───┼───┼───┼───┼───┼───┼───┤
│谷子 │19.4 │12.5 │9.2 │7,8 │2 .6 │5 .4 │2 .4 │2 .7 │3 .2 │4.5 │
├──────────┼───┼───┼───┼───┼───┼───┼───┼───┼───┼───┤
│玉米 │10.0 │17.0 │16.9 │10.7 │18.6 │16.6 │24.0 │25.2 │23.9 │23.5 │
├──────────┼───┼───┼───┼───┼───┼───┼───┼───┼───┼───┤
│高粱 │20.4 │12.4 │6 .9 │9 .6 │5 .7 │12.8 │5.4 │4 .6 │1 .8 │0 .5 │
├──────────┼───┼───┼───┼───┼───┼───┼───┼───┼───┼───┤
│地瓜 │0.2 │0.1 │6 .1 │8 .5 │6 .9 │8.6 │5 .9 │2 .3 │1 .2 │1 .4 │
├──────────┼───┼───┼───┼───┼───┼───┼───┼───┼───┼───┤
│大豆 │13.4 │13.8 │12.8 │6 .9 │6 .3 │7 .2 │4.9 │5 .9 │3 .7 │4 .9 │
├──────────┼───┼───┼───┼───┼───┼───┼───┼───┼───┼───┤
│杂粮 │1.6 │0.6 │1 .8 │1 .7 │3 .2 │2 .5 │1 .7 │1 .7 │0 .9 │1 .1 │
├──────────┼───┼───┼───┼───┼───┼───┼───┼───┼───┼───┤
│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6 │7.2 │10.1 │3 .0 │10.9 │11.4 │10.3 │20.7 │31.8 │25.2 │
├──────────┼───┼───┼───┼───┼───┼───┼───┼───┼───┼───┤
│棉花 │3.7 │6.8 │8.5 │2 .3 │7 .9 │10.4 │4 .1 │1 5.4│30.4 │22.3 │
├──────────┼───┼───┼───┼───┼───┼───┼───┼───┼───┼───┤
│油料 │0.7 │0.2 │1.4 │0.4 │1 .4 │0.6 │0. 5 │0.8 │0.4 │1 .3 │
├──────────┼───┼───┼───┼───┼───┼───┼───┼───┼───┼───┤
│麻类 │ │0.1 │0.1 │0.1 │1 .1 │0.6 │1 .8 │0.3 │0 .1 │0.5 │
├──────────┼───┼───┼───┼───┼───┼───┼───┼───┼───┼───┤
│烟叶 │0.1 │0.1 │0.1 │ │ │ │ │ │ │0.01 │
├──────────┼───┼───┼───┼───┼───┼───┼───┼───┼───┼───┤
│其他 │ │ │ │ │0.5 │ │3 .9 │4.1 │0.9 │1.1 │
├──────────┼───┼───┼───┼───┼───┼───┼───┼───┼───┼───┤
│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2.8 │3.1 │4.9 │10.6 │7 .5 │6 .6 │10.2 │7 .2 │6 .1 │3.5 │
└──────────┴───┴───┴───┴───┴───┴───┴───┴───┴───┴───┘

阳信县主要作物历史最高与最低值对照表
┌─────────┬──────┬──────┐
│指标 │最高值 │最低值 │
│ ├──┬───┼──┬───┤
│ │年份│极值 │年份│极值 │
├─┬───────┼──┼───┼──┼───┤
│粮│面积(亩) │1954│142.8 │1982│ 57 │
│食│单产(公斤) │1985│ 450 │1961│ 35 │
│ │总产(万公斤)│1985│18415 │1961│1960.6│
├─┴───────┼──┼───┼──┼───┤
│夏粮总产(万公斤)│1985│9143.5│1961│ 540 │
│秋粮总产(万公斤)│1985│9271.5│1965│856.8 │
│粮食总产(万公斤)│1959│ 3242│1960│ 7.5 │
├─┬───────┼──┼───┼──┼───┤
│棉│面积(亩) │1984│31.66 │1979│4.3 │
│花│单产(公斤) │1984│66.5 │1961│ 2 │
│ │总产(万公斤)│1984│2109 │196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