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乡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108&run=13

阳信镇
阳信镇位于县境中部,东靠劳店乡,南连翟王乡、河流乡,西与银高乡为邻,北
和庆云县、 无棣县接壤。总面积64.7平方公里。1985年统计,全镇人口40418人,其
中蒙古族1人,回族64人,满族8人,汉族40345人。
该镇以农为主, 主产小麦、玉米和棉花。有耕地5.2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 37
万亩(含复种面积, 下同)。粮食亩产量,1949年为80公斤,1985年为270公斤。近
年来林果业发展很快,鸭梨产量逐年提高,是阳信县鸭梨主产区。总产量,1981年为
496万公斤,1985年为572万公斤。
镇驻地有镇办餐具厂、 骨胶厂、造纸厂、白铁加工厂、水泥制件加工厂各1处。
镇属中学、卫生院、文化站各1处,小学5处。
温店镇
温店镇位于县境西部,东靠流坡坞乡,西邻乐陵县铁营乡,南与洋湖、鹑鸽李乡
相连, 北和庆云县东郎坞乡接壤。总面积76.8平方公里。1985年全镇人口32605人,
其中回族1548人,汉族31057人。
该镇以农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有耕地6.2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6. 9万亩。粮食亩产,建国初为60公斤,1985年为275公斤。
镇政府驻温店街,东北距县城20公里。驻地有铁木加工厂、砖窑厂、面粉加工厂
各1处。县变电所、县药材批发站、县第二油棉厂各1处。县第二中学、县人民医院第
二分院、镇属中学、文化站各1处,小学2处。是县境西部的文教、卫生事业中心。
商店镇
商店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毗雷家乡、水落坡乡,西邻惠民县何坊乡,南与小桑
乡相连,北界劳店乡。总面积56.1平方公里。1985年全镇人口23980人,全为汉族。
该镇以农为主, 主产小麦、 玉米、 棉花。现有耕地3. 9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4.44万亩。 粮食亩产,1946年为61.5公斤,1985年为310.5公斤。是县内苹果主产区
之一。
镇政府驻商店街东。西北距县城13.4公里。有县第三中学、县变电所、县人民医
院第三分院、县第三油棉厂、县药材批发站。镇属单位有文化站、电影院、中学和砖
瓦厂等。是县境东部的文教、卫生事业中心。
流坡坞乡
流坡坞乡位于县境西部,东与银高乡、翟王乡毗邻,南和洋湖乡相连,西靠温店
镇, 北与庆云县东郎坞乡、尚堂镇接壤。总面积62平方公里。1985年全乡人口37286
人,其中回族1248人,满族、白族各1人,汉族36036人。
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和棉花。现有耕地6.8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07
万亩。粮食亩产,1949年为85公斤,1985年为212公斤。
乡政府驻地流坡坞,东距县城14公里。有人口4122人,其中回族为1248人,汉族
2874人。唐初,因东邻圣寿寺、北靠古鬲津河,中部突出,坡似台阶,粮船客舟在此
停泊,故名流坡坞。逢农历五、十为集日,市面较大,向有“西坞”之称。有乡农机
厂、 砖瓦厂、面粉加工厂各1处。乡卫生院、文化站、县农业中学各1处,小学4处。
棉花、高梁和大豆。耕地7.4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 94万亩。1985年粮食亩产253公
斤。枣粮间作7000亩,1985年产鲜枣11.4万公斤。
乡政府驻地劳店街, 西距县城9公里,有乡卫生院、文化站、中学各1处,小学3
处。乡砖窑厂、铁木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各1处。
银高乡
银高乡位于县境中部偏西,东靠阳信镇,西接流坡坞乡,南邻翟王乡,北与庆云
县中丁乡毗连。总面积37.4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20789人,其中回族9人,中国籍日
本人1人,汉族20779人。
该乡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耕地3.5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46万亩。
粮食亩产,1953年为111公斤,1985年为263.5公斤。
乡政府驻地银高村, 东距县城4. 2公里,有乡铁木厂、砖瓦厂、玻璃仪器厂各1
处。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各1处。
劳店乡
劳店乡位于县境东部,东依沾化县古城镇,南邻河流乡,西连阳信镇,北毗无棣
县河沟乡。 总面积92.3平方公里。 1985年,全乡人口39692人,其中回族2人,汉族
39690人。
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棉花、高梁和大豆。耕地7.49万亩,粮食播种
面积7.94万亩。1985年粮食亩产253公斤。枣粮间作7000亩,1985年产鲜枣11。4万公
斤。
乡政府驻地劳店街,西距县城9公里,有乡卫生院、文化站中学各一处,小学3处。
乡窑厂、铁木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各1处。
翟王乡
翟王乡位于县境南部,南接惠民县何坊、省屯乡,西连洋湖、流坡坞乡,北靠银
高乡、 阳信镇,东邻河流乡。总面积66.8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6642人,其中回族
12人,汉族36630人。
该乡以农为主,兼产林果、蔬菜、条桑。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耕地6.65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37万亩,粮食亩产1945年为53公斤,1985年为271公斤。
乡政府驻地翟王村,北距县城7.7公里,逢农历四、九为集日。有乡砖窑厂、榨
油厂、果脯厂各1处。有县林业高中、乡中学、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各l处。
河流乡
河流乡位于县境中部偏东。东靠劳店乡,南连商店镇,西邻翟王乡,北与阳信镇
接壤。总面积57. 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3658人,其中回族3166人,汉族30492人。
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和棉花,现有耕地5.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 5
9万亩。1985年粮食亩产331公斤,棉花亩产皮棉48公斤。
乡政府驻地河流店,西北距县城5. 5公里。有乡砖窑厂、县不锈钢餐具厂、县第
一棉纺厂各1处。乡中学、卫生院、文化站各1处,小学2处。
该乡刘庙办事处驻地刘庙, 是全县最大的回族聚居的村庄。有8个自然村组成,
人口3248人,其中回族3166人,汉族82人,耕地3412亩,村内有两座清真寺,南清真
寺为鲁北最大的清真寺,古朴典雅,宏伟壮观,始建于1495年,重建于1927年。
水落坡乡
水落坡乡位于县境东部,东靠滨县堡集镇,西邻劳店乡,南接雷家乡,北依沾化
县大高乡。 总面积84.7平方公里。 1985年全乡人口31891人, 其中满族1人, 汉族
31890人。
该乡以农为主, 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现有耕地6. 95万亩,粮食播种
面积7. 98万亩。粮食亩产1981年为148公斤,1985年为232公斤。
乡政府驻地水落坡,西北距县城18公里。逢农历二、七为集日,是县境东部大集
市。向有“东坡”之称。有县人民医院水落坡分院、乡属中学、文化站各1处,小学3
处。农具修造厂1处,砖窑厂2处。
雷家乡
雷家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靠滨县堡集镇,南邻惠民县桑落墅镇,西邻商店镇,
北依水落坡乡。总面积51.4平方公里。1985年全乡人口24100人,其中回族1人,汉族
24099人。
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和棉花。现有耕地4.7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67
万亩。粮食亩产1953年为100公斤,1985年为229. 5公斤。
乡政府驻地雷家村, 西北距县城17.8公里。有砖窑厂、皮鞋厂、铁木加工厂各1
处。中学、文化站、卫生院各1处,小学2处。
鹑鸽李乡
鹑鸽李乡位于县境西南端,东靠洋湖乡,西连乐陵、商河县,南接惠民县,北邻
温店镇。总面积43.1平方公里。1985年统计全乡人口20746人。
该乡主产小麦、 玉米和棉花。 现有耕地3. 9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 94万亩,
1985年粮食亩产241.5公斤。
乡政府驻地鹑鸽李村,东北距县城27公里。有铁木加工厂、砖窑厂各1处。中学、
小学、文化站、县医院分院各1处。
洋湖乡
洋湖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靠鹑鸽李乡,东接翟王乡,南连惠民县梁家乡,北依
温店镇。总面积56. 1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26716人,其中回族2人,汉族26714人。
该乡以农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和棉花。现有耕地5.45万亩,粮食播种面
积4. 9 2万亩,粮食亩产1945年为77.5公斤,1985年为230.5公斤。
乡政府驻地洋湖村,东北距县城21公里。有农具厂、砖窑厂、面粉加工厂各1处。
中学、文化站、卫生院各1处,小学3处。
小桑乡
小桑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惠民县的桑落墅镇、香翟乡、何坊乡
环抱,北邻商店镇、雷家乡。总面积42.8平方公里。1985年统计,全乡人口20806人,
其中回族1人,汉族20805人。
该乡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耕地3.9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16万亩。
1985年粮食亩产310.5公斤。
乡政府驻地小桑落墅村,西北距县城17.5公里。有铁木加工厂、砖窑厂、面粉加
工厂、制镜厂、拔丝厂各1处。中学、卫生院、文化站各1处,小学3处。
附:疆域归属变迁考
阳信自西汉高祖五年建县至今已2100余年,其间,政区归属和疆域变化很大,历
代志书的记述又不很一致,尤其西汉末年及东汉初年阳信县政区归属的记载混乱。为
弄清历史实际情况,参阅《尔雅·释地》、《史记》、《汉书》、《水经注》、《隋
书》、《晋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地理韵编今释》、《山东考
古录》、《续山东考古录》、《括地志》、《文献通考》、《杜佑通典》及历代《山
东通志》和《武定州志》等志书的记载,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证。
一、阳信县,西汉属幽州刺史部渤海下郡,东汉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对于这一结
论意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1、东汉初年,阳信县入富平,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
持此种说法的根据有三条:
第一条,考《后汉书·郡国志》,东汉平原郡已无瑗县,因为瑗县已于东汉初与
阳信县同时省入富平。
第二条,乾隆版《山东通志》和康熙《海丰县志》均载:“王莽时省阳信入富平。”
第三条,宣统版《山东通志》载:“海丰县,西汉属阳信县,属渤海郡,后汉初
省,延光元年复。”
参照历代志书的记载,仔细推敲上述三段文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先说第一条,
所引不是原文。是考证后得出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又是立不住的。东汉平原郡没有瑗
县,说瑗县入了富平,又说与阳信同时入了富平,使人费解。这正是宋乐史所著《太
平寰宇记》中在这个间题上的观点,宋以后的不少志书也引录、扩大、演化了《太平
寰宇记》的错误记述。瑗县到底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置,又什么时间撤,撤后归何
处,齐河县志办公室1985年的考证结果是:“瑗县建于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
莽曰东顺亭,于公元29年(东汉建武五年)撤销,其地划归祝阿县,祝阿县版图扩大。
1990年版《齐河县志》 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祝柯县改称祝阿县,
县境包括今齐河中东部,长清北部,济南市西郊北部。西南部分别属羽国、
瑗县、杨虚县、卢县。均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
据齐河县志办的上述考证结论,瑗县已于东汉建武五年撤销,其地入了祝阿县,
而不是入了富平,东汉平原郡中当然也没了缓县。
再说第二条和第三条,查乾隆版《山东通志》和康熙《海丰县志》,本条后有自
注云:“均误为王莽时省阳信入富平”。但没交待入富平误还是王莽时省误,似是说
王莽时省误。不是王莽时省便是东汉初省,和第三条联系起来,便可得出“海丰县,
西汉属阳信县,属渤海郡,后汉初省入富平(今注一说入了东顺亭),延光元年复置”
的结论。东汉建于公元25年,东汉初年入富平,假若是公元25年、26年,或者是27年,
至延光元年复置, 即公元122年复置,先后共90余年没有阳信县,若认为王莽时省入
富平, 便是100余年没有阳信县。但《汉书》中的记述与上述结论相反,汉书的记述
是:《汉书·地理志》载:“渤海郡(高帝置,莽日迎河,属幽州……),县二十六
……阳信……;平原郡(高帝置,莽日河平,属青州……)县十九……瑗,莽曰东顺
亭……富平,侯国,莽曰乐安亭……。”
据此,阳信县自西汉高祖五年建立至西汉末年,包括王莽新朝属幽州刺史部渤
海郡确切无疑。又据后汉书记载:
《后汉书·郡国志》载:“渤海郡八城……阳信……平原郡九城……厌次,本富
平……。”
东汉渤海郡属冀州刺史部,据此便知阳信县东汉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因此,历
代《阳信县志》均没有东汉初阳信入富平的记载。
附:阳信政区归属和疆域变迁考
阳信自西汉高祖五年建县至今已2100余年,其间,政区归属和疆域变化很大,历
代志书的记述又不很一致,尤其西汉末年及东汉初年阳信县政区归属的记载混乱。为
弄清历史实际情况,参阅《尔雅·释地》、《史记》、《汉书》、《水经注》、《隋
书》、《晋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地理韵编今释》、《山东考
古录》、《续山东考古录》、《括地志》、《文献通考》、《杜佑通典》及历代《山
东通志》和《武定州志》等志书的记载,对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考证。
一、阳信县,西汉属幽州刺史部渤海下郡,东汉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对于这一结
论意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1、东汉初年,阳信县入富平,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
持此种说法的根据有三条:
第一条,考《后汉书·郡国志》,东汉平原郡已无瑗县,因为瑗县已于东汉初与
阳信县同时省入富平。
第二条,乾隆版《山东通志》和康熙《海丰县志》均载:“王莽时省阳信入富平。”
第三条,宣统版《山东通志》载:“海丰县,西汉属阳信县,属渤海郡,后汉初
省,延光元年复。”
参照历代志书的记载,仔细推敲上述三段文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先说第一条,所引不是原文。是考证后得出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又是立不住的。
东汉平原郡没有瑗县,说瑗县入了富平,又说与阳信同时入了富平,使人费解。这正
是宋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中在这个间题上的观点,宋以后的不少志书也引录、扩
大、演化了《太平寰宇记》的错误记述。瑗县到底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置,又什么
时间撤, 撤后归何处,齐河县志办公室1985年的考证结果是:“瑗县建于公元前196
年(汉高祖十一年),莽曰东顺亭,于公元29年(东汉建武五年)撤销,其地划归祝
阿县,祝阿县版图扩大。1990年版《齐河县志》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祝柯县改称祝阿县,县境包括今齐河中东部,长清北部,济南市西郊北部。西南部分
别属羽国、瑗县、杨虚县、卢县。均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
据齐河县志办的上述考证结论,瑗县已于东汉建武五年撤销,其地入了祝阿县,
而不是入了富平,东汉平原郡中当然也没了缓县。
再说第二条和第三条,查乾隆版《山东通志》和康熙《海丰县志》,本条后有自
注云:“均误为王莽时省阳信入富平”。但没交待入富平误还是王莽时省误,似是说
王莽时省误。不是王莽时省便是东汉初省,和第三条联系起来,便可得出“海丰县,
西汉属阳信县,属渤海郡,后汉初省入富平(今注一说入了东顺亭),延光元年复置”
的结论。东汉建于公元25年,东汉初年入富平,假若是公元25年、26年,或者是27年,
至延光元年复置, 即公元122年复置,先后共90余年没有阳信县,若认为王莽时省入
富平, 便是100余年没有阳信县。但《汉书》中的记述与上述结论相反,汉书的记述
是:
《汉书·地理志》载:“渤海郡(高帝置,莽日迎河,属幽州……),县二十六
……阳信……;平原郡(高帝置,莽日河平,属青州……)县十九……瑗,莽曰东顺
亭……富平,侯国,莽曰乐安亭……。”
据此,阳信县自西汉高祖五年建立至西汉末年,包括王莽新朝属幽州刺史部渤海
郡确切无疑。又据后汉书记载: 《后汉书·郡国志》载:“渤海郡八城……阳信
……平原郡九城……厌次,本富平……。”
东汉渤海郡属冀州刺史部,据此便知阳信县东汉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因此,历
代《阳信县志》 均没有东汉初阳信入富平的记载。
2、王莽时省阳信入东顺亭,东汉
延光元年复置,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
这段文字是民国15年《阳信县志》中的一段原文,乾隆版《山东通志》载:“汉
置阳信县,属渤海郡,王莽时省入富平,光武复改厌次为富平,延光元年复置阳信县。”
这两段记载都说阳信县在王莽时或者东汉初年省,一说入了富平,一说入了东顺亭。
入富平之说在第一个间题中已经说明,考入东顺亭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太平寰宇记》载:“瑗城汉县故城,在县东北五里,又名云城,是后汉
省废城存。”
据此推论,瑗城是西汉瑗县的治所,后汉瑗县废,留下了瑗城,瑗城变成了瑗县。
又据汉志载缓县莽日东顺亭,瑗城又变成了东顺亭。
(2) 王莽新朝建立,阳信县治所由信阳城迁址于缓城,旧志云瑗城是东顺亭治
所,由此推之,阳信县入了东顺亭。
(3)宣统版《山东通志》载:“海丰县,西汉属阳信县,属渤海郡,后汉初省,
延光元年复。”
该记载没说明后汉初省后的去向,与前两条联系起来,后汉初省误,应是王莽时
省。联在一起便成了阳信县,王莽时省入东顺亭,东汉延光元年复置,属渤海郡。
这一记载对或不对,关键瑗城是什么城?瑗城是不是瑗县?下列历代史书的记载
便是有力的证明:
(1) 北魏哪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商河经富平县北,水侧有云城,汉武帝
元封四年,封刘云为侯国,按云当作信。”
(2)山东考古录杂考载:“汉云城,东X里,齐孝王子信封此,汉表下有渤海宇。”
据上述两段记载可知云城乃齐孝王子刘信之侯城。云城又称瑗城、倪城和连城,
瑗城不是瑗县治所,更不是瑗县,那么瑗县治所在何地?
(1) 《中文大辞典》第二册载:“瑗县,汉置,春秋齐之辕邑,故城在今山东
禹城县西北 ,一说西南,属平原郡。”
(2) 《山东考古录杂考》三十二卷载:“瑗县故城在禹城南,晏城在祝阿北。
晏城即瑗城。”
(3) 《水经注》载:“漯水又东经援(赵释日一清按作瑗)县故城西,王莽之
东顺亭也,杜预释地曰,济南祝阿西北有瑗城。”
据上述各记载,瑗县属平原郡,王莽改为东顺亭,瑗城在禹城县北,是瑗县治所。
与西汉渤海郡阳信县境南部的瑗城不是一个城,该瑗城是侯国与瑗县、东顺亭毫无关
系,因此,王莽时阳信县没有省入东顺亭。当然也就不存在东汉延光元年复置的问题。
为什么又错了呢?《续山东考古录杂考》载:“汉云城,东X里,齐孝王子刘信封此,
汉表下有渤海宇。……‘《寰宇记》阳信瑗城汉县故城,在东北五里,又名运城,按
此即云。’西郓城—非运城,魏志作云城。东运城一名员宇,盖云、员、运、瑗每讹
(卮)传。瑗县在今齐河境,杜预郦道元有明文,近志皆沿乐氏之误。”
据此可知瑗县治所瑗城在今齐河县境,而今阳信县境瑗城据《水经注》和《寰宇
记》所载是西汉末阳信县治所,王莽新朝迁阳信县治所于此。
以上两种说法现已澄清,阳信县,西汉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东汉属冀州刺史部
渤海郡。此结论与沾化县志办和庆云县志办所考结果一致,又与山师大教授翟忠义在
《山东省历代政区述略》中的记述相吻合。

(1) 1983年版《庆云县志》载:“前206年至220年,县境为阳信县地,属渤海
郡。”
(2) 新编《沾化县志》载:“西汉,今沾境西北部属幽州刺史部阳信县,西南
部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富平县;东汉,今沾境西北部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阳信县,西
南部属青州刺史部平原郡厌次县。”
(3) 山师大教授翟忠义著《山东省历代政区述略》载:“汉定天下,……乐陵、
无棣以北的局部地区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王莽篡权,托古改制……冀州渤海郡包
括有鲁北少数政区……。”
二、阳信县治五迁四址
民国15年《阳信县志》编纂人员,对照《太平寰宇记》、《历代地理韵编今释》、
《清光绪山东通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史书的记载,对阳信治所迁徙
和城址进行了认真辨析和考证。原文如下:
“《寰宇记》云,无棣县汉阳信县东南三十里阳信故城,在《历代地理韵编今释》
云,西汉、东汉及晋魏之阳信,在今海丰县东南。隋唐之阳信在今阳信县南七里。宋、
金、元、明之阳信在今阳信县治。清光绪《山东通志》云,阳信县故城在今海丰县城
北十七里,今称信城,俗又称信阳城。考海丰原名无棣,明以成祖讳改海丰,民国初
复改为无棣,无棣故城在今无棣城北二十余里。《寰宇记》指故城言,《地理志韵编
今释》指今城言。盖今城东南距故城三十里,数适合也,
但无棣城东南三里外即阳信境,并无阳信故遗迹,则当以《通志》说为是。按信阳城
俗名汉垒又名谢鞍城,……及置县时即取为县治,……此为西汉县故城无疑。旧志乃
以城子务为汉县故城失考甚矣。又按《寰宇记》云,瑗城汉县故城,在今县东北五里,
又名运城(今注云)是后汉省废城存。旧志云王莽更名东顺亭即此。《寰宇记》所云
今县指今城洼言,东北五里即今县址,他无所谓故城。当是先为瑗城,王莽改为东顺
亭及东汉安帝复置阳信县即取为县治。若如《地理韵编今释》所云,则西汉、东汉及
晋魏阳信城均未迁徙,何以郦道元《水经注》于屯氏别河南北二渎,一则曰经阳信故
城北,一则曰经阳信故城南乎。道元魏人,伊时即有故城,则后汉常迁徙他处可知。
合之数说,则东汉之阳信,即西汉之瑗城,王莽之东顺亭(今注误),晋魏因之,阳
信即在今县治也。高齐天保七年,省厌次入阳信,徙治马岭
城,……隋渤海郡治阳信,阳信为附郭,无专城……唐棣州理(治)厌次,即今陷棣
州,而马岭城西北徙,《元和郡县志》阳信南至州六十里,今城洼南距陷棣州六十里,
唐时阳信在今城洼可知。《寰宇记》谓阳信县在州北六十里,与郡县志说合,则宋城
亦在城洼可知。宋与唐为一城,则五代无迁徙又可知,金亦未闻有迁徙事,则唐及五
代宋金之城均在今城洼也。及元木华黎下棣州,并所属各县,乃徙阳信城于今治,即
汉瑗城故址,……明清因之。盖自汉迄今城凡五徙基址则四,唯西汉之故城不在今阳
信境云。”
据此,说阳信县治于高齐天保七年自信阳迁至马岭城失考。说自徙址马岭城今县
境始有县又误。
三、阳信县疆域主要变化
1、割北境于高成县。
(1)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汉置高成县。后汉为高成侯。故城在今直隶
盐山县东南。”
(2)《中华大辞典》载:“汉置高成县,属渤海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盐山县。”
(3) 民国15年《阳信县志》载:“……其时(今注建县时)疆域广大,全有今无
棣与直隶之庆云及盐山之东南境……寻割北鄙地置高成县。”
据上述记载可知,西汉,割阳信县北鄙地区置高成县。高成县建县当在阳信县建
县之后,说阳信建县时西北邻高成县失考,而高成县是割阳信县北鄙地区设立的,阳
信县划出大片地区,为疆域之主要大的变化。
2、割北境于无棣县。
(1) 民国15年《阳信县志》载:“开皇六年废渤海郡为棣州,析阳信北鄙地置
无棣县。”
(2)新编《无棣县志》载:“隋文帝开皇六年析阳信、饶安置无棣县。”
(3)新编《阳信县志》载:“586年(隋开皇六年)划县境北部及饶安一部分地
区置无棣县……。”
上述三种记载,大同小异,但都准确无误。而改为析阳信地置无棣县,或改为划
阳信地置无棣县,则不全面又不准确,特别是后一种提法更含糊不清,是阳信全部地
区,还是部分地区,东部还是西部,给人造成的印象则是划阳信全部地区置无棣县,
这正好迎合了隋时无棣即汉时阳信的错误说法。
3、棣州治所迁徙乔氏庄
隋置棣州治马岭城,(今惠民县何坊乡北境),唐朝棣州治陷棣州,民国15年版
《阳信县志》载:“大中祥符三年九月棣州河决,通利军五年河又决,棣州知天雄军
寇准奏请徙州,至六年河北都转运李士衡又奏徙州,遂徙于西北七十里阳信南界乔氏
庄八方寺,今惠民县城内十字街,俗称乔梓头,即古乔氏庄也。八方寺久废,今惠民
县城北与阳信接壤处有大泊俗名八方寺洼,即以寺得名……乔氏庄寻割为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