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3&A=1&rec=1&run=13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7°15′~117°52′,北纬37°26′~37°
43′。北连庆云县、无棣县,南接惠民县、商河县,东靠沾化县、滨州市,西毗乐陵
县。县境南北长26.5公里,东西宽48.5公里,总面积792.49平方公里。1985年,全县
辖10乡3镇、814个行政村,总人口38.93万人。
县境通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呈轻坡状,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构成缓岗、微
坡平地和浅平洼地地貌类型。县境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
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599.1毫米,气温12.2℃,无霜期201.9天,为
发展农林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县内历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农副产品种类繁
多,质量上乘,是山东省和全国农牧业、果品生产基地,盛产优质鸭梨,有鸭梨之乡
美称。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野生资源和矿藏资源。野生植物有草
甸植物、 盐生植物,水产植物共265种。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爬行类、昆虫类、
浮游类共75种。 矿藏资源,已经探明地下1300~4500米蕴藏有石油、天燃气、煤炭,
80年代初已发现工业油气流。县境公路四通八达,为南去省会济南,北到首都北京,
东南至行署驻地滨州市,西通德州市之交通要冲,为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阳信县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境内就有人群聚居,目前已发现古遗址10
余处,据史家家及小韩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属大汶口文化。自夏朝进入阶级社会之后,
至今有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据历史记载, 县域夏、商为蒲姑国领地,周为齐国地,秦属厌次县,公元前202
年(西汉高祖五年)置阳信县,迄今2000余年,几经析并省复演变为当代境域,今属
山东省惠民地区。
阳信县人民在劳动生存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著名人物倍出,近现代
更不乏其人,其中有著述《愧非文集》二十卷传世的马攀龙,著名戏曲教育家史若虚,
中医眼科名医张皆春,诗人安谧,画家陈维信等,均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留下了光
辉一页。名胜古迹有“春秋狩于郎之地”遗址、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衣冠家、东汉
末年合葬黄巾军将士的黄巾家、唐代名医牛王家、明代硬山式建筑玉皇庙及刘庙南清
真寺,还有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等进行结束土地改革试点的张家集土改纪念堂等。
三阳信县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置县以来,反对封建统治的起义斗争连绵不
断。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席卷全县,今商店镇一带战斗遗迹犹存。隋朝末年,城南人高
开道、孙宣雅为反对隋王朝的暴政和地方势力的剥削奴役,率众于豆子吭起义,各拥
兵10万,转战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屡胜隋军。宋元明各代县内农民起义此起彼
伏。清末,从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开始,阳信县人民不屈服清王朝丧权辱
国和帝国主义列强野蛮的凌辱掠夺,开展了轰轰烈烈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斗争。1868年
(同治七年),西捻军先后两次入境作战,袭击了清军穆图善的营垒,县衙署惶惶不
可终日;1888年(光绪十四年),县民抗捐起义,砸了县衙“六柜”;1900年(光绪
二十六年),义和团在王家集聚义,高擎“反清灭洋”旗帜攻进县城;1912年,县民
王成岩率众抗捐,火烧了城南门。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新思潮传
及县境,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加如火如茶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基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各阶层爱国志士相继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1933
年5月,冯乐进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由中共津南特委派回县内秘密开
展党的活动。 1937年8月,流坡坞、洋湖口两乡农学校联合秘密成立中共阳信第一个
党支部,是年月11参加流坡坞阻击日军南侵战斗。县境沦陷后,日本侵略军疯狂推行
烧光、杀光、抢光政策,把阳信县人民置于腥风血雨之中。在斗争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中共阳信县地方组织在“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阶级,爱国一家”的口号下,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和持久战,前赴
后继, 浴血奋战,至1945年8月21日,全歼阳信城守敌,俘获伪县长李孚青以下1200
余人, 解放阳信县全境,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先后有150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1946
年7月开始, 阳信县作为山东解放区重要根据地、华东军区坚强后方壁垒,全力支援
全国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令员曾于县境袜马厉兵。国民党军
重点进攻山东之际,张云逸、邓子恢、魏文伯、舒同等率中共华东局机关、华东军政
大学、 鲁中党政军机关及雁北地委、东江纵队等,共6万余人移驻县内何坊(今属惠
民县)、曹家集、流坡坞、商店、水落坡等百余村庄。阳信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热
切提供食宿供给, 情同家人,无微不至。解放战争期间,全县有11025名青年踊跃参
军参战。 同时,先后共组织30批(次)、41489人次民工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支援泰
安、张店、潍县、莱芜、孟良尚、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并获“模范担架营”光
荣称号,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应有贡献,涌现了华东一级战斗英雄魏玉峰和屡立战功
的于重远、尹清泰、吕捷、赵兰芳等军师领导英才,并有1221名优秀青年献出了宝贵
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并开展了抗美
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保卫了胜利果实,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相继贯彻建设社会
主义总路线,逐步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进行生产资料所有
制改造,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时
期,但是也走过了一段曲折道路,生产力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1978年12月,具有历
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实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阳信县人民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涌向改革开放大潮。
四阳信县经济历来以农业为主,基础薄弱,建国后发展迅速。1949年全县社会总产
值206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1元。工业生产是一项空
白。在农业生产中,粮食总产只有5214.7万公斤,棉花6200担。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
重视经济建设,十分关心提高人民生活。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中共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力获得解放,工农业生产得以飞跃发展。1957年全县社会总
产值达到3149万元,比1949年增长52.3%,平均每年增长5.4%,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达
到2712元, 比1949年增长63.9%,平均每年增长6.3%。在农业生产中,粮食总产量
达到7993.3万公斤,棉花3. 99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长47.1%和5.4倍。随着经济的
发展,人民生活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消费水平日益增加, 1957年全社会商品零售额
达到1053万元,比1949年增长149倍。
1958年5月, 全县贯彻中共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工农商等各
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从1958年起,由于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
过分强调主观意识,脱离了客观实际,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全县掀起“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
泛滥开来, 加之当时的自然灾害,1 959~1961年工农业总产值锐减,国民经济发生
严重困难。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间题的紧急指示
信》,全县以生产救灾为重点,对人民公社进行整顿,纠正“大跃进”、“反右倾”
等左倾错误。1962年,全县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 八字方针, 调整了国民经济关系,1963年,国民经济走上恢复发展的轨道,
196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4488万元,其中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4381万元,比1957年
增长61.5%,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608万元,比1957年增长52.7%,若干工农业产品
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建国以来最好年份的水平。 若不遭受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经济建设及其他各项事业将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通过拨乱反正,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出现转机,
特别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了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纠正了经济工作
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又对国民经济重新
进行调整,全县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共阳信县委和阳
信县政府从阳信县实际出发,在农村率先实行改革,废除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济形式,形成了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告别了生产靠
国家、花钱靠贷款、吃粮靠救济的“三靠”县历史,走上了稳增粮棉,大上林果、畜
牧, 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农业后劲的新路子。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588
万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18415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89. 26
%,棉花22. 58万担,比1978年增长21倍。在水果生产中,优质鸭梨大幅度上升,总
产850万公斤,获全国水果展评梨系第一名,荣膺“金杯奖”,畅销于美国、加拿大、
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县内一大经济支柱,其他
农副产品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大家畜存栏2. 68万头, 生猪存养6. 25万头,羊存养
2.3万只。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先后治理和建成了以钩盘河、白杨河、东支流为主
的防洪排涝体系和以一分干、二分干、温水线为主的引黄灌溉系统,取得了良好社会
效益, 198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33. 5万亩,比1978年增长55.1%。农业机械化水
平也有很大提高,1985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7304千瓦,比1978年增长92.8%。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内部比例关系趋向合理,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6亿元,
比初步形成规模的1953年增长597倍,比1978年增长3.3倍,一些工业产品知名度越来
越高,“双菱”牌不锈钢餐具、草柳编织品等已打入国际市场,包装装演、制革、纺
织、轻工机械等均向现代化水平发展,广泛引起国内外关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条
件不断改善, 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1985年境内柏油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3.5公里,
构成了全县各乡镇交通网, 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量42.32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5279
万吨/公里。1977年实现了邮电通信自动化,为惠民地区之首, 1985年邮电业务量达
51.42万元,比1978年增长1.72倍。商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商品流通量扩大,全县城
乡市场和集市贸易繁荣昌盛, 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7755万元, 比1978年增长
1.08倍,外贸收购总额完成了1588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改善,1985年农民人均收入357元,比1978年增长7.7
倍; 人均占有粮食490公斤,比1978年增长84.2%;职工工资大幅度增加,1985年职
工人均年工资1036元, 比1978年增长1倍。此外,人民群众吃穿用水平明显提高,居
住条件改善,肉禽蛋奶、水产及果品营养值较高的食品不断增加,精神文化生活也日
益丰富。
五阳信县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建国前,县内此类
事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建国后,地方党委和政府把各项事业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揽人才,筹措经费,组建机构,增加设施,取得了可喜成
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执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以增强
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促进经济与教育、文化、科技的密切结合,各项事业获得快速
发展, 至1985年,各类科技人员达到708名,《鸭梨密植丰产实验》、《不锈钢餐具
电腐蚀新工艺》分别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教育实行教师聘任制,调动了教
学与办校的积极性,小学发展到775处,在校学生5127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
中学41处,在校学生12415名。1977~1985年,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940名,大专
院校256名。 文化事业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广播、电影、戏曲、杂技、文艺创作等
都有较大的发展。1985年县有广播站、文化馆、图书馆、电影放映公司、影剧院、吕
剧团、杂技团,乡镇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放映队,并均走上与经济相结合,以文
养文的路子,对宣传政策,推广科技,开拓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发挥着重
要作用。医疗卫生事业,告别了缺医少药的历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57年荣
获“山东省爱国卫生模范县”称号,促进了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从此医疗
卫生事业队伍不断扩大和加强,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1985年有县属中医院、西医
院、卫生防疫站、皮肤病防治所各1处,乡镇卫生院13处,共有医疗床位627张,传染
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控制,人民的健康水平空前提高。通过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改
变了往昔生育无计划的状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1年的23.8‰, 下降为1985年的
5.84‰,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成为主流。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1985年经费投入增加,
运动场地扩大,举行县级运动会及参加省地级运动会次数和获奖人数超过历史纪录。
城乡建设欣欣向荣,公用民用建筑拔地而起。
试看明日之阳信县,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乘风破浪,再创
辉煌,并以改革开放的业绩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