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妇幼保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94&run=13

妇女保健
接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婴儿出生由民间的接生婆用自古相传的方法接生,
因缺乏科学性,产褥热、破伤风容易发生,婴儿成活率低,产妇时有死亡。1949年末,
助产师左英由省城来县大众医院工作后,在全县积极推广新接生法。1953年,县妇幼
保健站建立,各区、乡相继建立接生站。1957年,全县有接生站31个,有新法接生员
795人。 妇幼保健网络基本形成。是年,全县新法接生婴儿1679名,占出生婴儿的50
%, 婴儿成活率97.7%。 1958年新法接生率提高到70%。 1984年,新法接生婴儿4
828名,占出生婴儿的99.5%。
妇女劳动保护1958年,全县强化妇女劳动保护,实施“三调三不调” (经期调干
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五期挂牌”(经期、孕期、产期、
哺乳期、疾病期挂牌示意) 、产前产后按规定休产假。1978年后,农村妇女主要通过
妇女保健组织的指导,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
妇女病诊治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生活困难和劳动强度过大,水肿、
干瘦、子宫脱垂、闭经等病在妇女中大量增加。全县以管理区为单位成立临时疗养院
免费医疗,部分患者得以好转或恢复。1965年,经济状况好转,因营养不良而引发的
妇女病大量减少。1980年后,每年为全县妇女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随时治疗,
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
儿童保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内开展儿童卫生常识的宣传工作,组织儿童进行健康
普查,接种牛痘。1970年以来,对麻疹、婴儿瘫、乙型脑炎等儿童多发病连年进行预
防接种。1982年全县实施计划免疫,12岁以下儿童均建立预防接种卡。1985年,以县
卫生防疫站为中心,各乡镇医院为纽带,各农村卫生室为基地的三级预防接种网基本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