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民间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45&run=13

戏剧
县内流行的主要剧种有京剧、东路梆子、吕剧和豫剧等。农村戏剧活动的特点是
农闲(主要是冬季)排练,重要节日(尤其春节至元宵节前后)演出,一般以村为单位,
聘教师或村内艺人开班教戏。主要在本村演,好的还被外村聘请演出,聘请村庄略为
招待而已。
明代,山西同州梆子艺人来山东卖艺谋生,同州梆子传入山东。由于方言、习俗
的影响,流行于济南以东地区的同州梆子在唱、念、做、打诸方面具有地方特色。为
了区别于济南以西地区流行的“西路梆子”(“笛梆子”、“河北梆子”),人们便称
之为“东路梆子”。
清嘉庆年间,大湾(今属淄角镇)老艺人张广成、张九成开始在县内组人演出东路
梆子,很受欢迎。
1881年,麻店街办起东路梆子“全字科班”。头堡办起“头堡科班”,其中有刘
玉山、杨文相等造诣较高演员。清末,东路梆子发展到鲁北、冀南。而后,战乱频仍,
东路梆子日趋衰败。
民间戏剧活动的高潮期,是1949~1956年期间,办过戏班的村庄约占全县总村数
的20%左右。 办的较好的有第三堡村,称“新新京剧团”,3次招生80余人,行当俱
备,演出过六七个剧目。何坊区何坊村,麻店区赵家、麻店、西刘、钦风,李庄区大
王家,清河镇区西樊家,皂户李区豆腐寨等,也办得不错。“文化大革命”前期,为
适应当时的形势,许多村办起宣传队,排演戏曲和演出曲艺。
1976年后,第三堡、淄角、石庙、姜楼、李庄、联五、申桥、皂户李等公社都办
起业余东路梆子演出团体。古老的剧种,在民间继续开花。
1980年后,电视、电影普及,村办剧团(班)不多。
人民政府对文化生活很重视,每年举行全县性调演汇演,由县属机关和各区 (后
为公社、乡镇) 选派优秀节目参加,对促进农村戏剧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和指导作
用。
曲艺
流行于惠民一带的曲艺以各种流派的“说书”为主。说书艺人赶集串村,用评书、
琴书、大鼓书、竹板书等形式讲演故事,说学逗唱,很受群众欢迎。
惠民县初具规模的曲艺演出始于北宋徽宗时期。当时的城内20多个寺庙举行庙会,
一些说书艺人或被庙社邀请,或为谋衣求食前来演唱。以后,又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胡
集灯节书会。
1934年《续修惠民县志》载:“鼓词唱本风行最久,其移风易俗之效率,亦不在
戏剧之下”,其派别多,名目亦繁。盛行此间者有平词、鼓腔、梅花调、四页瓦、落
子腔、渔鼓腔,同时还有扌卒缰大鼓、哟调、武老二、琴书等在流行。
1934年农历九月,惠民城举办城隍庙会。此后30余年,每逢大会,济南、德州、
沧州、北京及邻县百余说书艺人纷纷赶来,于大寺商场一带支棚说唱,各显技艺招徕
游人。当时,著名的有北京艺人张大宏的京韵大鼓。另外,左玉玺、左金魁、张福禄、
李振帮和刘云祥等也享有名气。
1950年5月惠民县鼓书院建立,院址在县文化馆民校。当时只有阎清泉、刘立芳、
吕立东3名演唱西河大鼓传统节目的艺人。 建院不久,建立了书词协会,主要研究新
编书段及演唱中的有关事项。鼓书艺人在继承传统曲目的基础上不断创作为当时形势
服务的新书目,热情宣传参军支前、拥军优属、互助合作、抗美援朝运动和婚姻法,
受到政府和群众的赞扬。
1956年,鼓书院发展到18人,吕立东为主任。鼓书艺人的演出由原来的自行设场
卖艺改为分组下乡活动为主。 1957年春,鼓书院建立了曲艺厅。曲艺厅可容纳听众3
00多人。 当时鼓书院分8~10个活动小组,除在文化厅坐阵的小组外,其余组下乡包
场,赶集卖场,活动于鲁北、胶东、河北等地。主要艺人有西河大鼓演员吕立东、刘
立芳、张久功和评书艺人王兆祥、展中和及著名琴师周庆奎等。是年,吕立东参加山
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演唱西河大鼓《坐楼杀惜》,获演唱二等奖。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鼓书院的老艺人受到无辜批判斗争。鼓书院于1967年7
月被迫解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些艺人又重兑操旧业,串乡说书,很受群众
欢迎。1979年,李金贵参加山东省曲艺会演,演唱扌卒缰大鼓《犟对犟》,获优
秀演出奖。
1980年5月,县文教局以原鼓书院艺人为骨干组建了惠民县曲艺队,初建时17人,
后发展到25人,老艺人张九功被推选为曲艺队主任。演员有号称“小刘兰芳”的青年
评书演员张红霞,唱西河大鼓的李金贵等。分组活动到各地演出。演出的传统书目有
《列国演义》、《三国演义》、《响马传》、《三侠剑》、《杨家将》等,现代书目
有《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红岩》等。
1984年,张红霞参加山东省中、长篇书会,演出评书《李八姐》获演出一等奖。
张红霞14岁开始学艺,曾拜师周庆奎和天津河西区曲艺团副团长刘兰凤学唱西河大鼓,
后拜师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兰芳学评书,1985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舞蹈
惠民县的群众舞蹈,主要是各种秧歌,较为流行的有大鼓子秧歌、花篮秧歌,还
有龙灯、落子、高跷、芯子等。这些舞蹈参加人员多,声势大,元宵节前后天天不断。
秧歌队东村出西村入,相互邀请,彼此观摩,深受民众喜爱。
大鼓子秧歌主要流行惠民县西部。在全县诸多民间舞蹈形式中,它人员多、气势
大、刚健诙谐,具有较高的健身和美学艺术价值。
大鼓子秧歌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有人说惠民西部历处郡县边鄙,是南北朝以
来农民起义的策源地。百姓学习农民义军操练,相沿成习,而后不断改进形成秧歌。
另有人说唐代推行均田制,此地民生粗安,唐政府为发展雅乐,到民间招收乐舞人才。
此地久有传统,人才较多。这些人,一边献艺朝廷,一边授技民间,学者渐众,而形
成群体秧歌。1972年,在石庙镇归化村出土了一晋代石椁。镂文载,西晋建国曾在此
修大规模罗汉庙。有人据此推论,庙会期间,杂耍艺人云集卖艺,传之民间,久而形
成秧歌。
大鼓子秧歌的主要道具有伞、鼓、棒。伞,分为“花伞”、“丑伞”。花伞运用
多种耍伞形式指挥乐队,统一舞姿、步伐;丑伞,用以引导队伍走出各种阵式。持伞
者多为技艺娴熟之人。鼓,形同书鼓。持鼓人左手持鼓,右手握桴,配合节凑,边行
进边击鼓,“大鼓子秧歌”因此得名。棒,木质园棒,多由青年角色使用,行进中做
棍、锏、钢鞭等传统兵器架式,增加了秧歌的刚阳之气。
乐队主要伴奏乐器有大鼓、锣、铙、钹等打击乐器。节奏是缓慢深沉而铿锵有力,
主要是用节奏节制表演队伍。一旦击起,声闻数里,成为群众观看秧歌的有声信号。
表演队伍主要是青年男女,大都经过精心装扮,服饰随时代而变化。少男文雅洒
脱, 少女风姿绰约, 男女相间十分壮观。另外有两种特殊角色:一是“丑”、二是
“花”。丑,依演员条件而定多寡,主要扮演贪官酷吏,疯老婆、傻相公,近年来亦
扮唐僧师徒、过海八仙。他们或伸舌挤目、疯疯颠颠,或峨冠博带、喜怒无常,步伐
随便,洋相百出,是喜剧角色。花,人数也无定例,主要扮演大家闺秀、皇后仙女,
装扮雍容,小步轻颤,笑而不发,秋波流转,彩带飘飞,舞姿翩跹。
1951、1952两年,惠民县代表队先后出席全省、全国文艺汇演。大鼓子秧歌被认
为是民间舞蹈中的珍贵形式。
花篮秧歌据皂户李乡菜园刘村的老人说,清末,他们的前辈们,模仿庙里壁画上
仙女拿花的样子,扎成10束花枝子,让10个男扮女装的青年持花束扭唱,给人们拜年,
名叫十女献花,也叫花枝子秧歌,到处流传,盛兴一时。1912年春节,菜园刘村民仿
荷花灯样子扎成荷花篮子,端着扭唱,于是有花篮秧歌之名。1945年春节,花篮由手
端改为肩挑, 后又在扁担两端上侧各扎一小花篮, 下挂一大花篮。40多人的队伍,
200只花篮,绚丽多彩,左摇右晃,十分美观。
龙灯各地喜爱的舞蹈形式,县内称“跑龙灯”或“耍龙灯”。跑龙灯的活动形式
和外地大体相同,只是道具的龙头大小、龙身长短各村略有差异而已。
落子又称莲花落、打花棍,在惠民主要流行于西部和南部。落子原是过去穷人沿
街乞食的一种表演形式。一人打竹板,用一侧开为锯齿形长竹条,划拉竹板前击发出
连贯的响声;一人打花棍,边跳边唱。后发展为群众性集体舞蹈。男子持花棍,女子
打竹板,男女相间。男子按节奏表演一定套路,女子每步一板,哒哒有声。表演阵式
与秧歌同。期间也穿插一曲地方小调,唱丰收,话平安。
高跷即表演者将高跷绑在腿上,在距地一定高度安装踩板,舞步略同秧歌。高跷
渊源流长,古称乔人,宋称踏跷,清代始称高跷,并流于民间。
芯子流行魏集一带,有四人抬、八人抬、一人杠等多种形式。其结构形式以四人
抬为例:用木头做一架子,由四人抬起,上立一高数尺的木杠,杠顶有一斗子或荷花
形,或吊斗形,选一少年站斗上,边行进边做各种表演。技艺高的杠上接杠,上三、
四人。单人杠只是将木杠绑在一人背上,顶站一少年表演。近年来很少有人表演。
其他舞蹈流行县内的秧歌,还有竹马、旱船、赶脚、老汉推车、虎牛斗、狮子舞
等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几度流行现代舞。
竹马、旱船、赶脚、老汉摊车,大同小异,只是道具形状不同而已。人居道具之
中,腿足遮盖,做各种舞蹈动作。
虎牛斗和狮子舞,表演者在制的虎形道具中,表演跑场、跳跃、角斗等动作,形
象逼真,很受观众喜爱。
现代舞,多流行于工厂、机关、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流行邀请舞、
友谊舞、青年游艺圆舞、野游舞、交谊舞。1980年以来有部分单位跳迪斯科、太空舞、
霹雳舞。
剪纸
剪纸,是民间工艺品中最繁盛的一种,一般剪为窗花、壁花等装饰房间,有狮子、
虎、牛、花、草、蝶、鱼、人物等不下数百种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剪纸艺
术除继承了这些传统题材外,还把作品的表现范围扩大到现实生活中去。县文化馆冯
秀源的剪纸,结合当时形势,表现现代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晚归》、
《修水库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翟清玉
反映农村生活的剪纸作品《夜话》,1962年在《大众日报》上刊登。
泥塑
惠民县泥塑艺人不少,水平最高的是河南张泥塑。
河南张村,今属皂户李乡。自清代初年,村中就有人用粘泥塑造各种人物、动物。
后来,村内家家都会做,河南张被习称为“娃娃张”。
河南张泥塑,种类繁多,有《白蛇传》、《西游记》、《水浒传》和民间传说故
事中的人物,有莲座上抱鲤鱼、石榴、桃杏之类的坐娃、和卧姿的躺娃,有带哨的响
娃和有竹片惯性敲击的叭嗒娃,有虎、狮、猴、鱼、麒麟等动物,还有树木、竹子等
组合泥塑。后期,活动泥塑增加,古老工艺开始推陈出新。
这些泥塑品,以红粘泥为原料,运用双手揉捏成形体,而后涂以颜料即成。
河南张泥塑做工精细、形态逼真、线条简练、色彩鲜艳,反映了劳动者的审美乐
趣和对未来的向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
几十年来,河南张泥塑远销到商河、临邑、阳信、无棣、邹平、广饶及济南、天
津、沧州等地,成为千万个家庭中价廉物美的陈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