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工业余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29&run=13

1950年,县工会举办惠民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由县文教科负责业务辅导,校址
在东门街养兰胡同东侧。是年,招初小、高小各两个班,共135人。初小班开设语文、
数学、常识、政治、音乐等课程,高小班加设地理、历史、自然。学制初小四年,高
小二年。1955年,发展到初中班4个、高小班4个、初小班2个,计601人。1956年,建
立校务委员会,并增加1高小班,学员达670人。
1956年,惠民县搬运站、疗养院、酒厂、东关油棉厂、手工业联社、人民医院均
办起业余学校。此时,全县共有40多个教学班。有3000多人入班学习,占干部职工总
数的半数以上。
1956年, 干部、职工教育一轰而上,入学人数达6083人,其中扫盲班902人,小
学2795人, 初中班2227人,高中班159人。由于师资缺乏,物力不足,流于形式,实
效不大。
1965年, 在校学员1164人,其中扫盲班197人,小学班123人,初中班608人,高
中班103人,新设的初级技术班133人。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职
工教育受到破坏,业余学校解体。
1979年,根据10个单位职工文化程度的调查,文盲占17.2%,初小占13.3%,高
小占12.6%, 初中43.6%,高中12.6%,大专1.3%。惠民县干部、职工业余教育,
从县内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办学形式,有长期班、短期班、专职班、业余班、学习班、
专题讲座。1980年,县职工业余学校办起了初中、高中、中专共8个班,学员450人。
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教育局举办业余大学,
学员140人。各公社办职工业校三年,学员735人。是年,全县有学员3427人,占全部
职工的27.3%。
1981年7月, 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
建立了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各系统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为首的领
导小组。
1982年,惠民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职工教育先进集体。1983年,建
起教学楼。教育重点是文化和技术补习。高初中文化补习班主要对象是“文化大革命”
期间的高初中毕业生。高中补习班采取单科学习,单科结业。技术补习,则举办技术
短训班。 1981~1985年,有400多人参加了干部职工业余学校举办的文化补习班和技
术补习班。
县内职工业余教育另外还有函授教育、电大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种形
式。
惠民县自1956年开始,建立函授学校,参加学习的教师按实有文化程度,分设中
师班和初师班,学习内容是语文和数学。函校有专职教师,定期面授辅导,经考试合
格者,发给学科结业证书。至1966年,有300多名教师获得初师毕业证书,200多名教
师获得中师毕业证书。“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校停办。
1981年, 山东师范学院在惠民县招收函授生42人,学制5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学
历。以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也逐年在惠民县招收部分本科函授生。
1979~1985年, 电视大学的文科、理科和英语专科共在惠民县招生315名,经济
专业在惠民招生36名。学制二至三年。1985年招理科和英语中专班学员621人。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高教自考),是对成人进行高等教育的另一种有效形
式。1984年起,惠民县有120人次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5年达200余人次,
高教自考开设汉语言文学、党政干部基础、法律、会计等课,系高中起点,专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