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21&run=13

清末武定府官立中学堂的课程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
格致、 英文、 音乐、体操、图画、手工。1912年,按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和
《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的规定,中学设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化学、法
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分普通、兵式二种,尤以兵式为重)。女子学校加
设家事、园艺、缝纫。1915年后中学增设经学,格致改为博物,修身改为三民主义。
1 925年, 改三民主义课为公民课。教学,初中一年级授算术知识,二年级代数、几
何分授,三年级代数、几何、三角分授。初中一年级每周博物二节,二年级每周化学
二节,三年级每周物理二节。1933年初中课程设公民、体育、卫生、国文、英语、算
学、地理、历史、自然(植物、动物、化学、物理)、劳作、图画、音乐,高中课程设
公民、体育、卫生、军训、国文、英语、算术、生物学、化学、物理、本国史、外国
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伦理、图画、音乐。
抗日战争时期,各类中学所设课程有较大差异。国民党办的学校除受教材限制外,
仍按原课程进行。日伪办学校注重日语和奴化教育。教会中学规模不大,学校各自为
政,教材不一,圣经、圣语是必修课。
解放战争期间,民主政府所办中等学校的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必修
课为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教材以《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国史话》、
《中国革命运动史》为主。选修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地理、文艺、美
术等。
1952年,中学(初中)的课程为语文、算术、英语、世界古代史、自然、地理、植
物、体育、时事政策、卫生常识、音乐、美术。1953年改英语为俄语,数学分为算术、
代数、几何、三角四科,历史分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三科,地理分
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外国经济地理五科,政治课包括中
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常识,并增加工农业基础知识。1956年,语文分汉语、文
学两科。1958年汉语、文学合称语文,三角、几何、代数并称数学,历史、地理并作
史地,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把劳动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1969年,物理、化学合并
为工业基础知识,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会计常识,历史、地理课取消。1972年秋,将
工业基础知识复改为物理、化学两科,恢复历史、地理课,历史分中国历史、世界历
史, 地理分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1977年,取消农业常识课和农业会计常识课。1
979年,中学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初高中均设政治、英语、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生物、生理卫生、音乐、体育。1981年后,高中自二年级始,分文、理两科,文科一
般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体育,理科一般设政治、语文、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